過完了五月節,陳老爹養好了腿傷。剛能下地就心急著要去田裏看看,寶珠旁邊攙扶著勸道:“爹,李郎中隻說了讓你下地走動走動,可沒說你能幹重活啊。”
陳老爹無奈的說:“我是不曉得你們娘倆把花生種成啥樣,過去看看才放心。”
柳家二郎幫著收了冬麥,陳家的半畝地閑下來,寶珠就種上了早熟耐旱的花生,娘倆忙活了一天點齊了種子。陳老爹躺在炕上時候就心急著要去看,現在能下地了更是迫不及待。
寶珠笑道:“爹,你就放心吧,我娘親自種的,還能有錯?”
陳老爹看著一臉埋怨的張氏,幹笑著說:“爹不是信不過你娘,隻是這陣子又是細米白麵又是骨頭湯的,爹養足了精神,想去活動活動。”
寶珠暗笑,張氏走過來扶住陳老爹說:“就別瞎操心了,你真要是落下病根,還不是帶累我們娘倆?”
陳老爹隻得聽話,在院子裏走了幾圈就又躺迴了炕上,不幾日,張氏去地裏給莊稼澆水捉蟲,陳老爹就下炕幫著寶珠做飯。
等到秋收時候,陳老爹已經大好,一家三口收完莊稼歇了幾日。寶珠按耐不住了,拉著陳老爹就要去鎮上買稻米,陳老爹皺眉:“這精米要三十文一斤,拿來釀酒本錢太高了吧?”
寶珠給陳老爹算賬,帶殼的稻米隻要二十文一斤,一石是一百斤,就是兩千文,按照一百斤出酒五十斤算,這一斤酒的成本也就四十文,而鎮上雜貨鋪裏的最便宜燒酒也要賣一百文一斤。
陳老爹還是不解:“我聽說鎮上的大酒坊都是歸一酒,一百斤糧食隻能出十斤酒,為啥咱家的就能保準出夠五十斤啊?”
為啥?揮發了唄。錫鍋提純就像熬湯一樣,靠揮發水汽提高濃度。蒸餾提純則是循環過濾雜質,蒸汽成酒,剩下的還是酒糟,分量自然不變。
寶珠硬著頭皮又解釋一通,“爹,上次的四十斤糧食不也出了十五斤酒麽?那還是高度的,度數再低些,出一半的酒不成問題。”
陳老爹聽得一知半解,他種莊稼隻看天吃飯,賣力氣不計算。如今倒也聽懂了閨女說著釀酒是穩賺不賠的買賣,當下就笑著說:“爹這腦子一時半會兒的也轉不過來,就都聽你的吧,不過也不必專門去鎮上,咱們出個趕腳的錢,讓你劉二叔給捎迴來就行。”
寶珠自然高高興興答應,轉天就取了銀子,拜托劉老二去鎮上買米,傍晚時分劉老二的騾子車迴村,一麻袋的帶殼稻米拉了迴來,剛好一百斤。
寶珠燒火,張氏搬籠屜蒸米,陳老爹把蒸好的稻米倒進新買的大缸,攪拌晾涼。頭一次隻蒸了五十斤,發酵後的酒胚子燒出了二十斤破擄酒。
寶珠又新蒸了五十斤稻米,和剩下的酒糟子混在一起做酒胚。這一次發酵的時間比較長,足足等了半個月才起缸開封。這天正好是九月初九,寶珠架上木甄開始燒火蒸酒,這次出了三十多斤。
寶珠倒了碗新燒的酒給陳老爹嚐。“珠兒,這第二鍋的酒度數不夠啊。”
寶珠給自己也倒了一碗,緩緩的滑過喉嚨,酒香悠長,不如破擄那般辛辣濃烈,卻是甘香綿長別有一番滋味。
寶珠問:“爹,那這第二鍋的滋味如何呢?”
陳老爹咂咂嘴又喝了一大口才說:“雖然是不如頭一鍋的暢快,但是慢慢的喝就能琢磨出味兒來了,讓人還想接著再喝。”
寶珠笑著說:“爹,咱這新酒就叫二鍋頭。”
秋高氣爽,寶珠和陳老爹雇了劉老二的騾子車去了鎮上。這次車上隻有陳家爺倆,還有一排酒壇子。寶珠裝個五個十斤的,又把兩樣酒分裝了些樣品。
騾車直接進了城,在慶源樓前停下,寶珠和陳老爹下了車,站在門口迎客的小夥計上前招唿,將他們引到裏麵。
不愧是鎮上最大的酒樓,裝潢的富貴非常,上下兩層,樓上雅間,樓下大堂擺了十幾張紅木圓桌,每一桌跟前有烏木的屏風隔開。還不到午飯時間,隻零零星星的坐了幾桌人。
爺倆落座,寶珠招唿跑堂的小二說道:“先不急點菜,掌櫃的在麽?我們有事要找他談。”
小夥計打量了寶珠跟陳老爹一番,還是請了掌櫃的過來。掌櫃的是個瘦臉的中年漢子,下巴刀削的似得,穿了件富貴團花的綢子長衫,來到跟前坐下,問道:“二位找我有何貴幹?”
寶珠把兩瓶酒放到桌上,開門見山的說:“掌櫃的,我們是來賣酒的,您先嚐嚐,合意的話看貴店要不要也賣我們的酒。”
掌櫃一聽就樂了,並不去碰那酒,隻是盯著陳老爹問:“你們是哪個酒坊的?”
陳老爹有些緊張,看了看掌櫃,又看看寶珠,張半天嘴才說道:“我們...我們這是自己家釀的。”
寶珠忙說:“掌櫃的,您還是先嚐嚐吧,我們雖是自家釀的,比鎮上的大酒坊一點都不差。”
掌櫃笑一聲,招唿小夥計取來酒杯,斟上半杯,一口飲盡。喝完愣了一下,點頭道:“不錯,是好酒,不知你們要賣什麽價錢?”
“您喝的這個是破擄酒,八兩銀子一壇,一壇十斤。這邊還有二鍋頭,五兩銀子一壇,也是十斤。”寶珠報的是批發價,之前在家跟陳老爹商量過,來慶源樓吃飯的客人非富即貴,酒樓裏賣的也都是高檔酒,自家的酒零賣一兩銀子一斤也沒問題,再讓兩分利給酒樓,所以就定了這個價錢。
掌櫃的又斟上滿滿一杯二鍋頭,細細品嚐,“嗯,這酒是好酒,價錢也公道,這樣吧,給我給各來一壇。”
寶珠愣住了,不解的問:“掌櫃的,請教下,貴店一天能賣出去多少斤酒呢?”
“一天三五十斤總是有的。”
寶珠又問:“那...怎麽隻要這麽點呢?如果是價錢不滿意的話....我們還可以再商量。”
掌櫃的笑道:“姑娘,其實這兩壇子酒,我買了也是自家喝的,咱們這酒樓裏已經有供酒的酒坊了。”
“那也不在乎多一家啊,何況你也說了,我們釀的酒好。”
掌櫃的眼神閃了閃,沉思了一會兒說道:“要不然.....你們說個價錢,酒方子賣給我怎樣?”
寶珠愣在那裏,原以為今天一出來就能把酒賣光,再和酒樓商議下訂單,自家有了長期的生意做,以後也不愁沒錢賺,沒想到頭一家就吃了癟,當下澆滅了心頭的興奮勁兒。
“這是我家的祖傳秘方,不賣的。”
掌櫃並不堅持,起身告退,命小夥計拿了銀子去搬酒。寶珠厭厭的跟著小夥計出了酒樓,走到馬車前,接過銀子,遞了兩壇子酒給小夥計。陳老爹見寶珠耷拉著小臉兒一副不高興的樣子,忙勸道:“珠兒,咱這兩壇子酒就賣了十三兩銀子,本錢早夠了,你咋還不高興呢?”
寶珠自然是不高興,這個結果和自己原先預想的相差太遠了。見陳老爹擔心,就強笑道:“沒事的爹,車上不是還有三壇子麽,我在想咱們還去哪家賣。”
鎮上除了最大的慶源樓,還有兩家比較高檔的酒樓,陳老爹和寶珠坐著車又去了這兩家,結果和慶源樓一樣,都讚這酒好喝,卻不肯在店內賣。
陳老爹和寶珠跑了半天,轉遍了鎮上幾家規模較大的雜貨鋪,結果都是有專門供酒的酒坊,陳家的酒再好人家也不收。有幾家小鋪子倒是有意要貨,但是一聽價錢就作罷了。
寶珠坐在迴去的車上,盯著剩下的兩壇二鍋頭,除了慶源樓要的兩壇,雜貨鋪的老板也要了一壇破擄,卻也說是自家喝的。問題出在哪兒呢?寶珠悶悶不樂的想著,理不清頭緒。
陳老爹無奈的說:“我是不曉得你們娘倆把花生種成啥樣,過去看看才放心。”
柳家二郎幫著收了冬麥,陳家的半畝地閑下來,寶珠就種上了早熟耐旱的花生,娘倆忙活了一天點齊了種子。陳老爹躺在炕上時候就心急著要去看,現在能下地了更是迫不及待。
寶珠笑道:“爹,你就放心吧,我娘親自種的,還能有錯?”
陳老爹看著一臉埋怨的張氏,幹笑著說:“爹不是信不過你娘,隻是這陣子又是細米白麵又是骨頭湯的,爹養足了精神,想去活動活動。”
寶珠暗笑,張氏走過來扶住陳老爹說:“就別瞎操心了,你真要是落下病根,還不是帶累我們娘倆?”
陳老爹隻得聽話,在院子裏走了幾圈就又躺迴了炕上,不幾日,張氏去地裏給莊稼澆水捉蟲,陳老爹就下炕幫著寶珠做飯。
等到秋收時候,陳老爹已經大好,一家三口收完莊稼歇了幾日。寶珠按耐不住了,拉著陳老爹就要去鎮上買稻米,陳老爹皺眉:“這精米要三十文一斤,拿來釀酒本錢太高了吧?”
寶珠給陳老爹算賬,帶殼的稻米隻要二十文一斤,一石是一百斤,就是兩千文,按照一百斤出酒五十斤算,這一斤酒的成本也就四十文,而鎮上雜貨鋪裏的最便宜燒酒也要賣一百文一斤。
陳老爹還是不解:“我聽說鎮上的大酒坊都是歸一酒,一百斤糧食隻能出十斤酒,為啥咱家的就能保準出夠五十斤啊?”
為啥?揮發了唄。錫鍋提純就像熬湯一樣,靠揮發水汽提高濃度。蒸餾提純則是循環過濾雜質,蒸汽成酒,剩下的還是酒糟,分量自然不變。
寶珠硬著頭皮又解釋一通,“爹,上次的四十斤糧食不也出了十五斤酒麽?那還是高度的,度數再低些,出一半的酒不成問題。”
陳老爹聽得一知半解,他種莊稼隻看天吃飯,賣力氣不計算。如今倒也聽懂了閨女說著釀酒是穩賺不賠的買賣,當下就笑著說:“爹這腦子一時半會兒的也轉不過來,就都聽你的吧,不過也不必專門去鎮上,咱們出個趕腳的錢,讓你劉二叔給捎迴來就行。”
寶珠自然高高興興答應,轉天就取了銀子,拜托劉老二去鎮上買米,傍晚時分劉老二的騾子車迴村,一麻袋的帶殼稻米拉了迴來,剛好一百斤。
寶珠燒火,張氏搬籠屜蒸米,陳老爹把蒸好的稻米倒進新買的大缸,攪拌晾涼。頭一次隻蒸了五十斤,發酵後的酒胚子燒出了二十斤破擄酒。
寶珠又新蒸了五十斤稻米,和剩下的酒糟子混在一起做酒胚。這一次發酵的時間比較長,足足等了半個月才起缸開封。這天正好是九月初九,寶珠架上木甄開始燒火蒸酒,這次出了三十多斤。
寶珠倒了碗新燒的酒給陳老爹嚐。“珠兒,這第二鍋的酒度數不夠啊。”
寶珠給自己也倒了一碗,緩緩的滑過喉嚨,酒香悠長,不如破擄那般辛辣濃烈,卻是甘香綿長別有一番滋味。
寶珠問:“爹,那這第二鍋的滋味如何呢?”
陳老爹咂咂嘴又喝了一大口才說:“雖然是不如頭一鍋的暢快,但是慢慢的喝就能琢磨出味兒來了,讓人還想接著再喝。”
寶珠笑著說:“爹,咱這新酒就叫二鍋頭。”
秋高氣爽,寶珠和陳老爹雇了劉老二的騾子車去了鎮上。這次車上隻有陳家爺倆,還有一排酒壇子。寶珠裝個五個十斤的,又把兩樣酒分裝了些樣品。
騾車直接進了城,在慶源樓前停下,寶珠和陳老爹下了車,站在門口迎客的小夥計上前招唿,將他們引到裏麵。
不愧是鎮上最大的酒樓,裝潢的富貴非常,上下兩層,樓上雅間,樓下大堂擺了十幾張紅木圓桌,每一桌跟前有烏木的屏風隔開。還不到午飯時間,隻零零星星的坐了幾桌人。
爺倆落座,寶珠招唿跑堂的小二說道:“先不急點菜,掌櫃的在麽?我們有事要找他談。”
小夥計打量了寶珠跟陳老爹一番,還是請了掌櫃的過來。掌櫃的是個瘦臉的中年漢子,下巴刀削的似得,穿了件富貴團花的綢子長衫,來到跟前坐下,問道:“二位找我有何貴幹?”
寶珠把兩瓶酒放到桌上,開門見山的說:“掌櫃的,我們是來賣酒的,您先嚐嚐,合意的話看貴店要不要也賣我們的酒。”
掌櫃一聽就樂了,並不去碰那酒,隻是盯著陳老爹問:“你們是哪個酒坊的?”
陳老爹有些緊張,看了看掌櫃,又看看寶珠,張半天嘴才說道:“我們...我們這是自己家釀的。”
寶珠忙說:“掌櫃的,您還是先嚐嚐吧,我們雖是自家釀的,比鎮上的大酒坊一點都不差。”
掌櫃笑一聲,招唿小夥計取來酒杯,斟上半杯,一口飲盡。喝完愣了一下,點頭道:“不錯,是好酒,不知你們要賣什麽價錢?”
“您喝的這個是破擄酒,八兩銀子一壇,一壇十斤。這邊還有二鍋頭,五兩銀子一壇,也是十斤。”寶珠報的是批發價,之前在家跟陳老爹商量過,來慶源樓吃飯的客人非富即貴,酒樓裏賣的也都是高檔酒,自家的酒零賣一兩銀子一斤也沒問題,再讓兩分利給酒樓,所以就定了這個價錢。
掌櫃的又斟上滿滿一杯二鍋頭,細細品嚐,“嗯,這酒是好酒,價錢也公道,這樣吧,給我給各來一壇。”
寶珠愣住了,不解的問:“掌櫃的,請教下,貴店一天能賣出去多少斤酒呢?”
“一天三五十斤總是有的。”
寶珠又問:“那...怎麽隻要這麽點呢?如果是價錢不滿意的話....我們還可以再商量。”
掌櫃的笑道:“姑娘,其實這兩壇子酒,我買了也是自家喝的,咱們這酒樓裏已經有供酒的酒坊了。”
“那也不在乎多一家啊,何況你也說了,我們釀的酒好。”
掌櫃的眼神閃了閃,沉思了一會兒說道:“要不然.....你們說個價錢,酒方子賣給我怎樣?”
寶珠愣在那裏,原以為今天一出來就能把酒賣光,再和酒樓商議下訂單,自家有了長期的生意做,以後也不愁沒錢賺,沒想到頭一家就吃了癟,當下澆滅了心頭的興奮勁兒。
“這是我家的祖傳秘方,不賣的。”
掌櫃並不堅持,起身告退,命小夥計拿了銀子去搬酒。寶珠厭厭的跟著小夥計出了酒樓,走到馬車前,接過銀子,遞了兩壇子酒給小夥計。陳老爹見寶珠耷拉著小臉兒一副不高興的樣子,忙勸道:“珠兒,咱這兩壇子酒就賣了十三兩銀子,本錢早夠了,你咋還不高興呢?”
寶珠自然是不高興,這個結果和自己原先預想的相差太遠了。見陳老爹擔心,就強笑道:“沒事的爹,車上不是還有三壇子麽,我在想咱們還去哪家賣。”
鎮上除了最大的慶源樓,還有兩家比較高檔的酒樓,陳老爹和寶珠坐著車又去了這兩家,結果和慶源樓一樣,都讚這酒好喝,卻不肯在店內賣。
陳老爹和寶珠跑了半天,轉遍了鎮上幾家規模較大的雜貨鋪,結果都是有專門供酒的酒坊,陳家的酒再好人家也不收。有幾家小鋪子倒是有意要貨,但是一聽價錢就作罷了。
寶珠坐在迴去的車上,盯著剩下的兩壇二鍋頭,除了慶源樓要的兩壇,雜貨鋪的老板也要了一壇破擄,卻也說是自家喝的。問題出在哪兒呢?寶珠悶悶不樂的想著,理不清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