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一辰的性格也不知到底是像誰,大大咧咧的極是活潑,還有一股子勇往直前的執著勁兒,人也極是聰敏,雖然他自己還不會說話,卻會聽別人說話,若是有人故意說了他的壞話,他立時就不樂意了,黛玉和長公主每每這樣故意逗他玩。
兩個正在進學的小姑姑卻不像黛玉和長公主這樣壞心眼,平日裏有什麽好吃的好玩的都要留著拿去給蘇一辰小朋友。
說起蘇一辰的兩個小姑姑,現下已經不叫二妞三妞了,定國公給她們取了正式的大名,二妞改叫蘇雲霑,三妞改名叫蘇雲之。二妞還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氣,但是讀了這麽久的書,已經學會了裝樣子,三妞讀書比姐姐強一些,也比之前開朗了一些。
因為生怕這兩個小女兒像大女兒蘇雲朵一樣不服管教,日後吃苦受罪,長公主對她們教養極是嚴格,除了偶爾帶著進宮請安之外,很少答應她們出門去玩。
有的時候黛玉照例去大佛寺上香,她們二人便絞盡了腦汁求黛玉帶著她們出去,出去也就罷了,隻是一離了定國公府的範圍,兩個人就跟猴子一樣坐不住了,非得把侍衛趕下馬去,她二人卻騎著馬得意洋洋的在大街上走著,讓黛玉甚是頭疼。
現在黛玉連早教的事都不用親自做了,晚間二妞三妞沒有功課的時候,就讓她們在蘇一辰跟前背書,從百家姓到三字經,乃至於詩三百等等。兩個小老師很是稱職,但是唯一的學生卻總是搗亂,總是鬧出許多笑話,這也算是黛玉和長公主日常娛樂之一。
日子如潺潺的流水一般,大多數時間波瀾不驚,但是碰到石頭就會激起浪花,轉眼間又平靜下去。
逐漸被肅清的朝堂如今雖稱不上朗朗晴空,不過比之以前那可是好得多了。
今上的身體每況愈下,六皇子進宮的次數也更加頻繁,皇位的歸屬似乎已經沒了懸念。
前些日子六皇子的側妃生下一個女兒,那側妃氣得要絕食,六皇子為了安撫她,特特向皇帝替女兒求了禦賜的名字,以此提高身份。
那側妃也是聰明人,鬧了一陣就安靜下來,暫且不再興風作浪。何玉的手段也是愈發淩厲,幾個姬妾和通房都被管得服服帖帖。
蘇一辰不滿一周歲就學會了走路,一周歲時已經能明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比如說“父親咬人,父親壞”諸如此類的話。
天知道黛玉使了多少法子才讓他那純潔幼小的心靈忘掉這個“家暴”的場景的,說起來蘇雲恆一直以為兒子還小,什麽都不懂,這才一時大意讓他看見了兒童不宜的場麵。
蘇一辰抓周的那一天真是賓客雲集,文官武將濟濟一堂,都等著看蘇一辰小朋友會抓個什麽出來。
林如海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外孫不要再打打殺殺,以後跟著自己念書,不愁考不中進士,由文入仕,繼承林家的傳統。
定國公蘇啟坤則是盼著這個嫡長孫能夠承襲自己的衣缽,不要敗壞了定國公府的名聲。
幾張大桌子拚了起來鋪上紅色綢緞,蘇一辰小朋友坐在中間,桌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除了文房四寶和書籍,象征權力的印章,並木製的小型刀叉劍戟外,還有一些女子用的脂粉,小孩子玩的玩具,甚至還有農具,和尚念經敲的木魚,繡娘用的繡繃子等等,也不知都是誰放上去的。
黛玉在屏風後麵緊張的看著,蘇一辰最近特別喜歡能敲響的東西,可千萬別拿了那個木魚才是啊,尤其那個木魚又做得極是精致美麗。
珊瑚伸出頭去看了看,抱怨道:“這都是誰放上去的東西啊,那胭脂盒子那麽好看,還有好幾個玩具,這不是明擺著讓小少爺去拿麽?”
正說著,蘇一辰在桌子上坐夠了,開始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周圍傳來一片竊竊私語聲,一歲時能走路的孩子固然是有,不過能走得這麽穩便的還真是不多。
看著蘇一辰邁著小短腿就直直的往漆成紅色的木魚那裏走去了,黛玉一時唿吸不能,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還好蘇一辰直直越過了那個好看的木魚,黛玉方才鬆了口氣,木魚的前麵是一把約有一尺來長,做得極為逼真的長劍,蘇一辰絲毫不帶猶豫的就把那劍握在了手裏。
定國公蘇啟坤忍不住心裏樂開了花,四周的客人見狀也都喝起彩來,蘇一辰手握長劍威風凜凜,站在桌子上看上去神氣極了。
黛玉拍了拍胸口,悄悄的帶著珊瑚從後門繞了出去。
自從蘇一辰的抓周過了之後,就變得越發調皮搗蛋,絲毫不畏懼老爹蘇雲恆的臭臉。
因此上,蘇雲恆更加迫切期待能有一個文靜乖巧的女兒了。
鑒於蘇雲恆每日夜裏都辛勤的“耕耘”,黛玉不得不把西稍間收拾出來,把蘇一辰挪了過去。
即便如此,也擋不住蘇一辰總是跑來尋母親,向蘇雲恆嚴肅的宣布母親是他的,他要跟母親睡一起。
蘇雲恆氣得咬牙切齒,偏又礙著黛玉的護短不能揍他的小屁股。
過年的時候一大家子都去了宮裏拜年,黛玉雖然離得遠遠的,但是也能看見皇帝的精神極是不好,聲音也變得細弱,不複以前洪亮。
三月時黛玉又被診出有孕,蘇雲恆又是高興又是沮喪,禁欲期總是來得太快去的太慢,因此上也不再拒絕蘇一辰跟母親同床的請求,一家三口和樂融融。
沒過幾日皇帝就下詔冊封六皇子為太子,並命他代自己去祭天,這樣一來六皇子的名分就徹底定下。何玉升級為太子妃,那個側妃則成了太子良娣。
還沒等太子一家搬去東宮,皇帝就病重不治了。
那日定國公和蘇雲恆都帶著人馬去了皇宮,皇權的交接是天字第一號的大事,任何岔子都不能出。
蘇雲恆這迴留了個心眼,派了一隊人馬專門在定國公府警戒,保護長公主和黛玉等人。rs
兩個正在進學的小姑姑卻不像黛玉和長公主這樣壞心眼,平日裏有什麽好吃的好玩的都要留著拿去給蘇一辰小朋友。
說起蘇一辰的兩個小姑姑,現下已經不叫二妞三妞了,定國公給她們取了正式的大名,二妞改叫蘇雲霑,三妞改名叫蘇雲之。二妞還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氣,但是讀了這麽久的書,已經學會了裝樣子,三妞讀書比姐姐強一些,也比之前開朗了一些。
因為生怕這兩個小女兒像大女兒蘇雲朵一樣不服管教,日後吃苦受罪,長公主對她們教養極是嚴格,除了偶爾帶著進宮請安之外,很少答應她們出門去玩。
有的時候黛玉照例去大佛寺上香,她們二人便絞盡了腦汁求黛玉帶著她們出去,出去也就罷了,隻是一離了定國公府的範圍,兩個人就跟猴子一樣坐不住了,非得把侍衛趕下馬去,她二人卻騎著馬得意洋洋的在大街上走著,讓黛玉甚是頭疼。
現在黛玉連早教的事都不用親自做了,晚間二妞三妞沒有功課的時候,就讓她們在蘇一辰跟前背書,從百家姓到三字經,乃至於詩三百等等。兩個小老師很是稱職,但是唯一的學生卻總是搗亂,總是鬧出許多笑話,這也算是黛玉和長公主日常娛樂之一。
日子如潺潺的流水一般,大多數時間波瀾不驚,但是碰到石頭就會激起浪花,轉眼間又平靜下去。
逐漸被肅清的朝堂如今雖稱不上朗朗晴空,不過比之以前那可是好得多了。
今上的身體每況愈下,六皇子進宮的次數也更加頻繁,皇位的歸屬似乎已經沒了懸念。
前些日子六皇子的側妃生下一個女兒,那側妃氣得要絕食,六皇子為了安撫她,特特向皇帝替女兒求了禦賜的名字,以此提高身份。
那側妃也是聰明人,鬧了一陣就安靜下來,暫且不再興風作浪。何玉的手段也是愈發淩厲,幾個姬妾和通房都被管得服服帖帖。
蘇一辰不滿一周歲就學會了走路,一周歲時已經能明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比如說“父親咬人,父親壞”諸如此類的話。
天知道黛玉使了多少法子才讓他那純潔幼小的心靈忘掉這個“家暴”的場景的,說起來蘇雲恆一直以為兒子還小,什麽都不懂,這才一時大意讓他看見了兒童不宜的場麵。
蘇一辰抓周的那一天真是賓客雲集,文官武將濟濟一堂,都等著看蘇一辰小朋友會抓個什麽出來。
林如海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外孫不要再打打殺殺,以後跟著自己念書,不愁考不中進士,由文入仕,繼承林家的傳統。
定國公蘇啟坤則是盼著這個嫡長孫能夠承襲自己的衣缽,不要敗壞了定國公府的名聲。
幾張大桌子拚了起來鋪上紅色綢緞,蘇一辰小朋友坐在中間,桌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除了文房四寶和書籍,象征權力的印章,並木製的小型刀叉劍戟外,還有一些女子用的脂粉,小孩子玩的玩具,甚至還有農具,和尚念經敲的木魚,繡娘用的繡繃子等等,也不知都是誰放上去的。
黛玉在屏風後麵緊張的看著,蘇一辰最近特別喜歡能敲響的東西,可千萬別拿了那個木魚才是啊,尤其那個木魚又做得極是精致美麗。
珊瑚伸出頭去看了看,抱怨道:“這都是誰放上去的東西啊,那胭脂盒子那麽好看,還有好幾個玩具,這不是明擺著讓小少爺去拿麽?”
正說著,蘇一辰在桌子上坐夠了,開始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周圍傳來一片竊竊私語聲,一歲時能走路的孩子固然是有,不過能走得這麽穩便的還真是不多。
看著蘇一辰邁著小短腿就直直的往漆成紅色的木魚那裏走去了,黛玉一時唿吸不能,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還好蘇一辰直直越過了那個好看的木魚,黛玉方才鬆了口氣,木魚的前麵是一把約有一尺來長,做得極為逼真的長劍,蘇一辰絲毫不帶猶豫的就把那劍握在了手裏。
定國公蘇啟坤忍不住心裏樂開了花,四周的客人見狀也都喝起彩來,蘇一辰手握長劍威風凜凜,站在桌子上看上去神氣極了。
黛玉拍了拍胸口,悄悄的帶著珊瑚從後門繞了出去。
自從蘇一辰的抓周過了之後,就變得越發調皮搗蛋,絲毫不畏懼老爹蘇雲恆的臭臉。
因此上,蘇雲恆更加迫切期待能有一個文靜乖巧的女兒了。
鑒於蘇雲恆每日夜裏都辛勤的“耕耘”,黛玉不得不把西稍間收拾出來,把蘇一辰挪了過去。
即便如此,也擋不住蘇一辰總是跑來尋母親,向蘇雲恆嚴肅的宣布母親是他的,他要跟母親睡一起。
蘇雲恆氣得咬牙切齒,偏又礙著黛玉的護短不能揍他的小屁股。
過年的時候一大家子都去了宮裏拜年,黛玉雖然離得遠遠的,但是也能看見皇帝的精神極是不好,聲音也變得細弱,不複以前洪亮。
三月時黛玉又被診出有孕,蘇雲恆又是高興又是沮喪,禁欲期總是來得太快去的太慢,因此上也不再拒絕蘇一辰跟母親同床的請求,一家三口和樂融融。
沒過幾日皇帝就下詔冊封六皇子為太子,並命他代自己去祭天,這樣一來六皇子的名分就徹底定下。何玉升級為太子妃,那個側妃則成了太子良娣。
還沒等太子一家搬去東宮,皇帝就病重不治了。
那日定國公和蘇雲恆都帶著人馬去了皇宮,皇權的交接是天字第一號的大事,任何岔子都不能出。
蘇雲恆這迴留了個心眼,派了一隊人馬專門在定國公府警戒,保護長公主和黛玉等人。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