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林夫人要比當年的樓夫人厚道的多。可能大抵也是因為杜霜醉實是入不得她的眼,因此林夫人不屑和她置氣,閑閑的將茶碗放下,似笑非笑的望著杜霜醉道:“聽說近日三郎和你鬧脾氣呢?”
杜霜醉實在拉不下老臉承認。
她遠遠不夠和林暮陽鬧脾氣的資格吧?那是將來林三奶奶的任務。因此杜霜醉隻垂眸道:“不曾。”
林夫人知道她睜眼說瞎話,便笑了一聲道:“男人嘛,還不都是一個樣……”
這話倒是大有意味,也不知道是個什麽意思。那是她親親的兒子,總不會含著鄙薄不屑,那就是對她失望了?
想來也是,林夫人終於看到了當初她想要看到的結果。就說男人不過一個樣,再喜歡一個女人又如何?長不過三五個月,短則三五日,一旦膩了,憑你是天仙下凡,也隻有丟到腦後的份。
杜霜醉自然不會接這話碴,隻做認小伏低狀。
林夫人略帶台優越感的望了一眼杜霜醉,心道:不過是個姨娘,當初真是高看她了。隻等著過些日子,哄得三郎娶了妻,就讓這杜氏從哪兒來迴哪兒去吧。
一念至此,林夫人也就對杜霜醉沒了興致,便單刀直入的道:“三郎院裏的事,我都聽說了。當初是信任你,才把三郎院子裏的事都交給你,不想你讓我如此失望。”
杜霜醉就是再蠢也知道是此時勢不如人,不是傲氣發作的時候。管束不力,確實是她的問題,要是再衝動起來,直接撂挑子不幹,請林夫人隨意“另請高明”,她在林家可就更站不住了。
杜霜醉隻得請罪道:“是霜醉才力不及,還請夫人寬恕。”
“罷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錯?你的出身在這呢,我也不能苛求。真要論起來,我也脫不過一個識人不明的錯處。好在也就這麽幾個月,隻要你肯盡心照顧好三郎,我自是不會虧待你。”
也就是說,她隻需要再支撐幾個月,一等新三奶奶進門,自己這頭驢便可以缷磨殺之了。
杜霜醉早料到會是這個結果,可由著林夫人麵對麵說出來,她還是心頭升起灼熱般的焦躁。事情已成定局,不是她努力爭取就能改變的,哪怕是她把林暮陽的後院打理成花,也不過是替他人做嫁衣裳。當然,若是打理的一團糟,林夫人就更有理由罷黜她了。
杜霜醉汗顏道:“是霜醉辜負了夫人的好意,惶恐之極。”唯今之計,隻有請罪一條路:“蒙夫人肯給霜醉機會,霜醉感激不盡,聽說三爺的親事已經有了眉目,不知道是哪家閨秀?三爺的親事,又是否需要霜醉幫忙?”
幫忙未必輪得到她,她隻想知道這位未來的三奶奶是何許人也。起碼提前打聽打聽她的稟性喜好,將來也好應對。
林夫人自然知道杜霜醉的意思,抿唇笑道:“原也沒想瞞你,隻是這事兒才有眉目,隻等塵埃落定,自然會知會你。不過你放心,楊家怎麽說也是名門世家,他們教養出來的女兒各個都是賢妻良母,那是寫在賢妻譜裏麵的典範……”
令國公楊家啊。
杜霜醉是聽說過的,不僅因為楊家世代忠良,更是因為楊家出貞節烈女。林夫人說的沒錯,楊氏女代代都有錄在賢妻譜麵的典範。
不得不說,林夫人還是很有眼光的,令國公楊家現在隻掛個虛職,看似在朝堂之上不顯山不露水,可百年世家的傳承還在,楊家人在京城中是非常令人尊重的。
正因為楊家幾乎不涉政事,反倒躲過了改朝換代的腥風血雨,也是當今福平帝周夜華的重點籠絡對象。
楊家是高門貴戶,楊家女貞靜賢德,林楊兩家婚事,簡直可以完美二字形容。
杜霜醉努力迴憶當日在許家宴會上看到的楊家未嫁的姑娘。
楊夫人身邊帶著兩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其中一個是庶出的七小姐,還曾經眉眼彎彎的和自己打過招唿。另一個則是嫡出的五小姐。
許給林暮陽的,想必就是那位楊五姑娘了。
楊五姑娘的言談舉止都規規矩矩的,落在杜霜醉眼裏,就帶了點刻板。從前她也是這樣要求自己,可現在想來,終究失了點少女的嬌酣。
相較之下,反倒不如楊七姑娘更活潑可愛些。
林暮陽雖然年紀略長,可他生性跳達,也不知道和楊五姑娘在一起,會不會覺得悶。
當然,楊五姑娘容貌清麗,若是與林暮陽站在一處,絕對堪稱“金童yu女”。
杜霜醉失笑。自己在心裏衡量個什麽勁?那是林暮陽未來的妻子,匹配與否,那是他們的事。楊五姑娘重規矩,對自己來說未必是壞事,隻要自己安分守己,她或許不會故意找自己麻煩?
可杜霜醉心裏終究不舒服。
從妻到妾,看似隻是名份上的變化,可其實杜霜醉一直沒能真正接受現在的身份。她一直以為,隻要她保持自己的本心,那便能夠清者自清。不管旁人如何看待誤會她和林暮陽,可她知道和林暮陽清清白白的就行了。
可當林家緊鑼密鼓還是替林暮陽籌備婚事時,她才真正發覺自己是如此的排斥。
從來沒覺得自己可以特立獨行,可終究做出了離經叛道之事。她枉擔著虛名,卻還妄想著哪天離開林暮陽……
可讓她和林暮陽之間名至實歸,她又不甘心。
杜霜醉忽然之間覺得厭倦和疲憊,她萌生了要逃的念頭——離開林家,離開這紛紛擾擾的爛攤子。
隻是杜霜醉還沒細細思量呢,就被人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無他,她現在不是孤家寡人,她還有家人呢。
杜霜醉從林夫人那迴來,就一直神情懨懨的,她知道自己這樣不應該,可到現在為止,她還是不想殫精竭慮的替林暮陽打理什麽後院,她沒那麽強烈的責任心,尤其知道楊氏很快就會嫁進林家,自己前途堪憂,她更是提不起精神來。
她來迴走這一趟,又滿腹愁腸,迴了房簡單梳洗下就躺下了。再睜開眼時,天已經黑了,屋子裏黑漆漆的,也沒點燈。
杜霜醉一時不知今夕何夕,也不知身在何處,竟愣怔了半晌,開口喚道:“晴暖——”
話一出口,不禁眼睛酸澀。再不是從前的自己,也再迴不到從前,她現在就處在懸崖一線,不知道狂風什麽時候就把她吹到崖底下去了。
外麵的丫鬟聞聲進來,先點亮了燈,這才靠近床邊,小聲道:“姨娘醒了?”
杜霜醉嗯了一聲,問:“什麽時辰了?我怎麽睡了這麽長時間?可有什麽事?”
丫鬟報了時辰,這才道:“沒什麽事,就是三爺來過,看姨娘睡的沉,轉身就走了。”
杜霜醉不由的一挑眉:“可知道三爺來是什麽事?”
丫鬟搖頭:“三爺沒說。”
沒說就沒說吧,想必不打緊,否則他不會任憑自己睡著而不理不睬。杜霜醉漱過口,梳洗之後,丫鬟便端上了晚飯。
林暮陽神龍不見首尾,杜霜醉也早就習慣了一個人吃,隨即打發丫頭下去,自己歪著看書。下午睡的時間有點長,這會兒倒沒了睡意,正看的入神呢,聽見外麵腳步紛紛,有人聲喧嘩。
杜霜醉猛的坐起身,問:“外麵是誰?”
丫鬟推門進來,迴道:“是世子夫人來了。”
林暮陽的大嫂陳氏?
杜霜醉和府上幾位奶奶都沒特別的交情,一來身份不匹配,世子夫人陳氏和二奶奶張氏都不屑於和杜霜醉交好,二來杜霜醉深居簡出,無事輕易不出宅院,和兩位奶奶連照麵的機會都少。
是以聽說世子夫人造訪,杜霜醉驚詫不已,可同時心底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她慌忙迎出去。
世子夫人陳氏已經到了近前,她生的極其豔麗,一雙上挑的秀眉不怒自威,更襯的一雙明亮的眸子有如夜空中的星辰。
杜霜醉非常佩服陳氏活的如此姿意,不自禁的就相形見絀的垂下了頭,給她幾輩子,她也活不出陳氏這樣的肆意來:“不知世子夫人來,霜醉多有怠慢……”。
杜霜醉話還沒說完,就聽陳氏嗓音清亮的道:“芊繞,掌嘴。”
一個穿著青色衣裙的侍女應聲出來,站到杜霜醉跟前,抬起手來啪一下就扇到了杜霜醉的臉頰上。
杜霜醉一下子就懵了。
陳氏居高臨下,滿含不屑的望著杜霜醉,看她委屈又迷糊的模樣,輕蔑的勾了勾唇角。叫芊繞的侍女便道:“杜姨娘,進府多日,府裏的規矩你還沒熟悉嗎?和奶奶、太太、老夫人迴話時,理當自稱奴婢……這一個耳光是教你遵守規矩的,是奶奶為著你好,你可別錯打了主意。”
杜霜醉臉色蒼白,卻柔順的跪下去,道:“奴……婢,知曉。”
林夫人又喝命芊繞:“繼續掌嘴。”
芊繞果然又是左右開弓,打的杜霜醉兩頰脹痛,頭暈眼花,也不知道打了幾十個耳光,才聽的世子夫人陳氏道:“我奉了母親的吩咐,來教教杜姨娘規矩,府裏寬厚,卻不代表你可以行事無忌。念你初犯,隻罰你去跪三天三夜的祠堂,若再有下次,絕不輕饒。”rs
杜霜醉實在拉不下老臉承認。
她遠遠不夠和林暮陽鬧脾氣的資格吧?那是將來林三奶奶的任務。因此杜霜醉隻垂眸道:“不曾。”
林夫人知道她睜眼說瞎話,便笑了一聲道:“男人嘛,還不都是一個樣……”
這話倒是大有意味,也不知道是個什麽意思。那是她親親的兒子,總不會含著鄙薄不屑,那就是對她失望了?
想來也是,林夫人終於看到了當初她想要看到的結果。就說男人不過一個樣,再喜歡一個女人又如何?長不過三五個月,短則三五日,一旦膩了,憑你是天仙下凡,也隻有丟到腦後的份。
杜霜醉自然不會接這話碴,隻做認小伏低狀。
林夫人略帶台優越感的望了一眼杜霜醉,心道:不過是個姨娘,當初真是高看她了。隻等著過些日子,哄得三郎娶了妻,就讓這杜氏從哪兒來迴哪兒去吧。
一念至此,林夫人也就對杜霜醉沒了興致,便單刀直入的道:“三郎院裏的事,我都聽說了。當初是信任你,才把三郎院子裏的事都交給你,不想你讓我如此失望。”
杜霜醉就是再蠢也知道是此時勢不如人,不是傲氣發作的時候。管束不力,確實是她的問題,要是再衝動起來,直接撂挑子不幹,請林夫人隨意“另請高明”,她在林家可就更站不住了。
杜霜醉隻得請罪道:“是霜醉才力不及,還請夫人寬恕。”
“罷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錯?你的出身在這呢,我也不能苛求。真要論起來,我也脫不過一個識人不明的錯處。好在也就這麽幾個月,隻要你肯盡心照顧好三郎,我自是不會虧待你。”
也就是說,她隻需要再支撐幾個月,一等新三奶奶進門,自己這頭驢便可以缷磨殺之了。
杜霜醉早料到會是這個結果,可由著林夫人麵對麵說出來,她還是心頭升起灼熱般的焦躁。事情已成定局,不是她努力爭取就能改變的,哪怕是她把林暮陽的後院打理成花,也不過是替他人做嫁衣裳。當然,若是打理的一團糟,林夫人就更有理由罷黜她了。
杜霜醉汗顏道:“是霜醉辜負了夫人的好意,惶恐之極。”唯今之計,隻有請罪一條路:“蒙夫人肯給霜醉機會,霜醉感激不盡,聽說三爺的親事已經有了眉目,不知道是哪家閨秀?三爺的親事,又是否需要霜醉幫忙?”
幫忙未必輪得到她,她隻想知道這位未來的三奶奶是何許人也。起碼提前打聽打聽她的稟性喜好,將來也好應對。
林夫人自然知道杜霜醉的意思,抿唇笑道:“原也沒想瞞你,隻是這事兒才有眉目,隻等塵埃落定,自然會知會你。不過你放心,楊家怎麽說也是名門世家,他們教養出來的女兒各個都是賢妻良母,那是寫在賢妻譜裏麵的典範……”
令國公楊家啊。
杜霜醉是聽說過的,不僅因為楊家世代忠良,更是因為楊家出貞節烈女。林夫人說的沒錯,楊氏女代代都有錄在賢妻譜麵的典範。
不得不說,林夫人還是很有眼光的,令國公楊家現在隻掛個虛職,看似在朝堂之上不顯山不露水,可百年世家的傳承還在,楊家人在京城中是非常令人尊重的。
正因為楊家幾乎不涉政事,反倒躲過了改朝換代的腥風血雨,也是當今福平帝周夜華的重點籠絡對象。
楊家是高門貴戶,楊家女貞靜賢德,林楊兩家婚事,簡直可以完美二字形容。
杜霜醉努力迴憶當日在許家宴會上看到的楊家未嫁的姑娘。
楊夫人身邊帶著兩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其中一個是庶出的七小姐,還曾經眉眼彎彎的和自己打過招唿。另一個則是嫡出的五小姐。
許給林暮陽的,想必就是那位楊五姑娘了。
楊五姑娘的言談舉止都規規矩矩的,落在杜霜醉眼裏,就帶了點刻板。從前她也是這樣要求自己,可現在想來,終究失了點少女的嬌酣。
相較之下,反倒不如楊七姑娘更活潑可愛些。
林暮陽雖然年紀略長,可他生性跳達,也不知道和楊五姑娘在一起,會不會覺得悶。
當然,楊五姑娘容貌清麗,若是與林暮陽站在一處,絕對堪稱“金童yu女”。
杜霜醉失笑。自己在心裏衡量個什麽勁?那是林暮陽未來的妻子,匹配與否,那是他們的事。楊五姑娘重規矩,對自己來說未必是壞事,隻要自己安分守己,她或許不會故意找自己麻煩?
可杜霜醉心裏終究不舒服。
從妻到妾,看似隻是名份上的變化,可其實杜霜醉一直沒能真正接受現在的身份。她一直以為,隻要她保持自己的本心,那便能夠清者自清。不管旁人如何看待誤會她和林暮陽,可她知道和林暮陽清清白白的就行了。
可當林家緊鑼密鼓還是替林暮陽籌備婚事時,她才真正發覺自己是如此的排斥。
從來沒覺得自己可以特立獨行,可終究做出了離經叛道之事。她枉擔著虛名,卻還妄想著哪天離開林暮陽……
可讓她和林暮陽之間名至實歸,她又不甘心。
杜霜醉忽然之間覺得厭倦和疲憊,她萌生了要逃的念頭——離開林家,離開這紛紛擾擾的爛攤子。
隻是杜霜醉還沒細細思量呢,就被人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無他,她現在不是孤家寡人,她還有家人呢。
杜霜醉從林夫人那迴來,就一直神情懨懨的,她知道自己這樣不應該,可到現在為止,她還是不想殫精竭慮的替林暮陽打理什麽後院,她沒那麽強烈的責任心,尤其知道楊氏很快就會嫁進林家,自己前途堪憂,她更是提不起精神來。
她來迴走這一趟,又滿腹愁腸,迴了房簡單梳洗下就躺下了。再睜開眼時,天已經黑了,屋子裏黑漆漆的,也沒點燈。
杜霜醉一時不知今夕何夕,也不知身在何處,竟愣怔了半晌,開口喚道:“晴暖——”
話一出口,不禁眼睛酸澀。再不是從前的自己,也再迴不到從前,她現在就處在懸崖一線,不知道狂風什麽時候就把她吹到崖底下去了。
外麵的丫鬟聞聲進來,先點亮了燈,這才靠近床邊,小聲道:“姨娘醒了?”
杜霜醉嗯了一聲,問:“什麽時辰了?我怎麽睡了這麽長時間?可有什麽事?”
丫鬟報了時辰,這才道:“沒什麽事,就是三爺來過,看姨娘睡的沉,轉身就走了。”
杜霜醉不由的一挑眉:“可知道三爺來是什麽事?”
丫鬟搖頭:“三爺沒說。”
沒說就沒說吧,想必不打緊,否則他不會任憑自己睡著而不理不睬。杜霜醉漱過口,梳洗之後,丫鬟便端上了晚飯。
林暮陽神龍不見首尾,杜霜醉也早就習慣了一個人吃,隨即打發丫頭下去,自己歪著看書。下午睡的時間有點長,這會兒倒沒了睡意,正看的入神呢,聽見外麵腳步紛紛,有人聲喧嘩。
杜霜醉猛的坐起身,問:“外麵是誰?”
丫鬟推門進來,迴道:“是世子夫人來了。”
林暮陽的大嫂陳氏?
杜霜醉和府上幾位奶奶都沒特別的交情,一來身份不匹配,世子夫人陳氏和二奶奶張氏都不屑於和杜霜醉交好,二來杜霜醉深居簡出,無事輕易不出宅院,和兩位奶奶連照麵的機會都少。
是以聽說世子夫人造訪,杜霜醉驚詫不已,可同時心底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她慌忙迎出去。
世子夫人陳氏已經到了近前,她生的極其豔麗,一雙上挑的秀眉不怒自威,更襯的一雙明亮的眸子有如夜空中的星辰。
杜霜醉非常佩服陳氏活的如此姿意,不自禁的就相形見絀的垂下了頭,給她幾輩子,她也活不出陳氏這樣的肆意來:“不知世子夫人來,霜醉多有怠慢……”。
杜霜醉話還沒說完,就聽陳氏嗓音清亮的道:“芊繞,掌嘴。”
一個穿著青色衣裙的侍女應聲出來,站到杜霜醉跟前,抬起手來啪一下就扇到了杜霜醉的臉頰上。
杜霜醉一下子就懵了。
陳氏居高臨下,滿含不屑的望著杜霜醉,看她委屈又迷糊的模樣,輕蔑的勾了勾唇角。叫芊繞的侍女便道:“杜姨娘,進府多日,府裏的規矩你還沒熟悉嗎?和奶奶、太太、老夫人迴話時,理當自稱奴婢……這一個耳光是教你遵守規矩的,是奶奶為著你好,你可別錯打了主意。”
杜霜醉臉色蒼白,卻柔順的跪下去,道:“奴……婢,知曉。”
林夫人又喝命芊繞:“繼續掌嘴。”
芊繞果然又是左右開弓,打的杜霜醉兩頰脹痛,頭暈眼花,也不知道打了幾十個耳光,才聽的世子夫人陳氏道:“我奉了母親的吩咐,來教教杜姨娘規矩,府裏寬厚,卻不代表你可以行事無忌。念你初犯,隻罰你去跪三天三夜的祠堂,若再有下次,絕不輕饒。”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