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道進入魏王府後,很低調的先問李泰,齊鎮海在哪裏?
李泰直言告訴他,齊鎮海可能覺得自己捅了大簍子,當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半路自己逃跑了。
李震道亦沒在多問,也沒讓讓尋找,宣讀李二的口諭,帶魏王進宮。
此番麵見李二,並不是在太極殿,看見殿前放著一具屍體,李泰知道自己那舅舅,提前到來了。
李震道讓李泰在殿外稍等,自己進入殿中,向李二匯報。
未過多久,李震道與長孫無忌兩人聯袂出來,長孫無忌的臉上明顯不善,看來結果並不能讓他滿意。
不管如何,對方都是自己的長輩,李泰還是上前行禮,說實話,李泰也不願意與人交惡,大家和氣生財多好。
長孫無忌冷哼一聲,甩甩衣袖走了。
李泰不由撇撇嘴,若不是你將李麗質退婚的內幕,告訴長孫衝,李泰不相信以長孫衝一己之力,能刺探到那樣重要的消息。
要知道除了接觸過的人,幾乎整個大唐都被蒙在鼓裏。
說實話,兩家交惡,這源頭就是在你那裏吧!
也許是自己被排除在繼承大唐大統之外,都在看扁自己吧。
進入殿內,李二坐在椅子上,一手端著茶杯,吸溜一口,看樣子是在品茶,根本沒有一點生氣的模樣。
看見李泰進來,李二隨意的示意李泰坐下。
李泰坐下後,甚是怪異,這難道就是所謂的聖心難測?
李二又吸溜幾口,才放下手中的茶杯,說道:“這才是真正的茶啊,若不是青雀你發現了這個炒茶之法,朕有生之年,怕是難以品到如此意境的好茶!”
李泰被李二搞的更加糊塗,讓自己過來,不是準備責罰自己麽?
看到自家孩子眼中的迷茫,李二心中不由暗笑,李二對酒樓的事情,李承乾告知過後,自己又詢問其他的皇子,與李承乾所說,沒有絲毫的出入。
別的皇子不說,至少今日三人的表現,讓李二很滿意。
皇家就是皇家,臣子就是臣子,你不能逾越這條線。
這也是去年蔚遲恭自負其功,毆打任城王李道宗,被自己語重心長的告誡一番,才老實許多。
朕不想做兔死狗烹的事情,而你們臣子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別做過分的事情,真當朕的刀不利唿!
不理會李泰的疑惑,李二自顧問道:“青雀,此次迴到長安,你覺得有什麽改變?”
不知道自己父皇的意思,李泰小心的迴道:“應該是長安的百姓手中有錢了吧。”
李二點頭道:“百姓手中有錢了,衣食就不缺,站在長安大街上,一眼望去,十之八九的百姓,臉色紅潤,再無過去的麵黃肌瘦。”
李泰順勢拍馬屁道:“這些都是父皇的功勞,秦皇漢武亦不過如此!”
李二哈哈大笑,非常滿意李泰的迴答,這馬屁拍得不錯。
接下來李二一直聊一些不相幹的東西,見天色已晚,才準備讓李泰迴去。
臨走前,李二說道:“這些時日,就在府中好好讀書。”
當時李泰沒明白李二的意思,到第二日聖旨來了,才知道又讓自己閉門思過,不過這次的時間較長一些,直到迎親前一天,才放自己出來。
李泰不由暗自嘀咕,幹脆直接讓自己閉門到成親之後,這不正好省事,讓自己連親都不用成了。
令李泰欣慰的是,齊鎮海也就那麽不了了之,除了剛開始李震道問了一句,後來就沒了下文。
李泰心想,這應該是自己的父皇,故意讓李震道前來一問,做做樣子。
李二圓滿的將李泰的事情搞定,第二日在麗政殿中的長孫,卻是愁容滿麵的坐在椅子上。
看著跪在地上的長孫衝,長孫真是恨其不爭,你說你沒事喝什麽酒?
喝酒是小事,喝醉了就迴府好好休息,出來鬧什麽事情。
還說了那麽多不該說的話,你看青雀小,就認為他是善於之輩?
七歲的時候,就向世人展現了他的狠勁,現在又在外鍛煉那麽長時間,權威日盛,豈能任由你辱罵。
畢竟是自己的親侄子,長孫也不想罵的過狠,沉聲道:“衝兒,知道錯了嗎?”
長孫衝匍匐在地,點頭應道:“侄兒知錯了。”
長孫衝乖乖認錯,並沒有讓長孫放下心中的擔憂,所謂盛極必衰,長孫家才幾年的威勢,就要走下坡路了。
別看李二這次也沒有懲罰長孫家,可敏銳的長孫,還是發現李二對長孫家的信任,降了一些,這還是因為自己在,若自己走了呢?
到時長孫家能有所收斂,憑自己哥哥與夫君的關係,應該能保住自家的富貴。而自己的哥哥又是聰明人,經此一事,他應該知道怎麽做吧!
……
這次禁足,連新年宮中擺宴,李泰都沒機會去,也不知道李二是不是不想李泰在長安城露麵。
要知道李麗質的事情,因為長孫衝的那天鬧騰,最終還是傳了出來。
尤其是那一份調查報告,有人由此警示,有人嗤之以鼻,根本不放在身上,畢竟隻是概率,還有很大機會成為天才呢。
原本李泰還想找個機會,先見見自己未來的王妃,因為這禁足之事,隻能不了了之。
不過關於自己另一個計劃,李泰還是想做成,就是增加球島人口的事情。
自己出不去,李泰就派人與外邦,也可以叫那些部落的人接觸,進行交談。
自己出錢,他們出人。
在李泰重金的誘惑下,紛紛都應下來。
他們都是常年交戰的人,能俘虜到敵方的百姓,是常有的事情,能與魏王交易,這些百姓也算是意外之財。
魏王給的錢,比一般的奴隸要高一些,還是有多少要多少,他們當然願意這樣的大交易。
貞觀八年,吐穀渾寇邊,李二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擊。
大軍出發之後,李二也來到魏王府,告訴李泰,上次的交易可以開始了。
自從貞觀四年攻下突厥之後,這次又將是一場大戰,俘虜肯定不少。
如此情形之下,李二就想到自己與自家孩子還沒完成的交易。
李泰也是大喜,真是大喜之年,好事連連呐!
李泰直言告訴他,齊鎮海可能覺得自己捅了大簍子,當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半路自己逃跑了。
李震道亦沒在多問,也沒讓讓尋找,宣讀李二的口諭,帶魏王進宮。
此番麵見李二,並不是在太極殿,看見殿前放著一具屍體,李泰知道自己那舅舅,提前到來了。
李震道讓李泰在殿外稍等,自己進入殿中,向李二匯報。
未過多久,李震道與長孫無忌兩人聯袂出來,長孫無忌的臉上明顯不善,看來結果並不能讓他滿意。
不管如何,對方都是自己的長輩,李泰還是上前行禮,說實話,李泰也不願意與人交惡,大家和氣生財多好。
長孫無忌冷哼一聲,甩甩衣袖走了。
李泰不由撇撇嘴,若不是你將李麗質退婚的內幕,告訴長孫衝,李泰不相信以長孫衝一己之力,能刺探到那樣重要的消息。
要知道除了接觸過的人,幾乎整個大唐都被蒙在鼓裏。
說實話,兩家交惡,這源頭就是在你那裏吧!
也許是自己被排除在繼承大唐大統之外,都在看扁自己吧。
進入殿內,李二坐在椅子上,一手端著茶杯,吸溜一口,看樣子是在品茶,根本沒有一點生氣的模樣。
看見李泰進來,李二隨意的示意李泰坐下。
李泰坐下後,甚是怪異,這難道就是所謂的聖心難測?
李二又吸溜幾口,才放下手中的茶杯,說道:“這才是真正的茶啊,若不是青雀你發現了這個炒茶之法,朕有生之年,怕是難以品到如此意境的好茶!”
李泰被李二搞的更加糊塗,讓自己過來,不是準備責罰自己麽?
看到自家孩子眼中的迷茫,李二心中不由暗笑,李二對酒樓的事情,李承乾告知過後,自己又詢問其他的皇子,與李承乾所說,沒有絲毫的出入。
別的皇子不說,至少今日三人的表現,讓李二很滿意。
皇家就是皇家,臣子就是臣子,你不能逾越這條線。
這也是去年蔚遲恭自負其功,毆打任城王李道宗,被自己語重心長的告誡一番,才老實許多。
朕不想做兔死狗烹的事情,而你們臣子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別做過分的事情,真當朕的刀不利唿!
不理會李泰的疑惑,李二自顧問道:“青雀,此次迴到長安,你覺得有什麽改變?”
不知道自己父皇的意思,李泰小心的迴道:“應該是長安的百姓手中有錢了吧。”
李二點頭道:“百姓手中有錢了,衣食就不缺,站在長安大街上,一眼望去,十之八九的百姓,臉色紅潤,再無過去的麵黃肌瘦。”
李泰順勢拍馬屁道:“這些都是父皇的功勞,秦皇漢武亦不過如此!”
李二哈哈大笑,非常滿意李泰的迴答,這馬屁拍得不錯。
接下來李二一直聊一些不相幹的東西,見天色已晚,才準備讓李泰迴去。
臨走前,李二說道:“這些時日,就在府中好好讀書。”
當時李泰沒明白李二的意思,到第二日聖旨來了,才知道又讓自己閉門思過,不過這次的時間較長一些,直到迎親前一天,才放自己出來。
李泰不由暗自嘀咕,幹脆直接讓自己閉門到成親之後,這不正好省事,讓自己連親都不用成了。
令李泰欣慰的是,齊鎮海也就那麽不了了之,除了剛開始李震道問了一句,後來就沒了下文。
李泰心想,這應該是自己的父皇,故意讓李震道前來一問,做做樣子。
李二圓滿的將李泰的事情搞定,第二日在麗政殿中的長孫,卻是愁容滿麵的坐在椅子上。
看著跪在地上的長孫衝,長孫真是恨其不爭,你說你沒事喝什麽酒?
喝酒是小事,喝醉了就迴府好好休息,出來鬧什麽事情。
還說了那麽多不該說的話,你看青雀小,就認為他是善於之輩?
七歲的時候,就向世人展現了他的狠勁,現在又在外鍛煉那麽長時間,權威日盛,豈能任由你辱罵。
畢竟是自己的親侄子,長孫也不想罵的過狠,沉聲道:“衝兒,知道錯了嗎?”
長孫衝匍匐在地,點頭應道:“侄兒知錯了。”
長孫衝乖乖認錯,並沒有讓長孫放下心中的擔憂,所謂盛極必衰,長孫家才幾年的威勢,就要走下坡路了。
別看李二這次也沒有懲罰長孫家,可敏銳的長孫,還是發現李二對長孫家的信任,降了一些,這還是因為自己在,若自己走了呢?
到時長孫家能有所收斂,憑自己哥哥與夫君的關係,應該能保住自家的富貴。而自己的哥哥又是聰明人,經此一事,他應該知道怎麽做吧!
……
這次禁足,連新年宮中擺宴,李泰都沒機會去,也不知道李二是不是不想李泰在長安城露麵。
要知道李麗質的事情,因為長孫衝的那天鬧騰,最終還是傳了出來。
尤其是那一份調查報告,有人由此警示,有人嗤之以鼻,根本不放在身上,畢竟隻是概率,還有很大機會成為天才呢。
原本李泰還想找個機會,先見見自己未來的王妃,因為這禁足之事,隻能不了了之。
不過關於自己另一個計劃,李泰還是想做成,就是增加球島人口的事情。
自己出不去,李泰就派人與外邦,也可以叫那些部落的人接觸,進行交談。
自己出錢,他們出人。
在李泰重金的誘惑下,紛紛都應下來。
他們都是常年交戰的人,能俘虜到敵方的百姓,是常有的事情,能與魏王交易,這些百姓也算是意外之財。
魏王給的錢,比一般的奴隸要高一些,還是有多少要多少,他們當然願意這樣的大交易。
貞觀八年,吐穀渾寇邊,李二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擊。
大軍出發之後,李二也來到魏王府,告訴李泰,上次的交易可以開始了。
自從貞觀四年攻下突厥之後,這次又將是一場大戰,俘虜肯定不少。
如此情形之下,李二就想到自己與自家孩子還沒完成的交易。
李泰也是大喜,真是大喜之年,好事連連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