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州府的人口才差不多萬戶,一個去年年初,不過千戶的下縣,兩年下來,人口就要翻十倍,當然前提是自己同意這次災民分流。


    李泰饞著臉,說道:“父皇,您也知道,兒臣這是真的想將華亭,變成揚州,以及蘇州那樣的大城,沒有人口基數,一切都是妄想呐!”


    “朕隻給你五千戶,而且你那五萬石,在給朕送三萬石過來。”


    李二心一軟,還是同意下來。


    此番蝗災,眼前的孩子,又是送錢,又是送糧的,李二真不忍心拒絕。


    第一個目標完成,李泰又說道:“父皇,兒臣這裏有個好東西,想向您討個合法手續文件。”


    李二下意識的摸摸下巴,自家這孩子,跟自己講條件,是講上癮了。


    手裏有糧,對於蝗災,李二不像之前那般,操之過切。


    放下包裹的李二,饒有興趣道:“青雀,你說說看。”


    “一年三季的水稻,父皇,您看……”


    李泰還沒說完,李二噌的一聲,站起身,不可思議道:“一年三季的水稻,青雀,你莫非是在說胡話不成?”


    與李二截然相反,李泰很淡定道:“父皇,兒臣帶來糧食,絕大部分,都是這種大米,隻是在口感上,遠不如一年一季的大米。”


    “不僅如此,兒臣還帶了不少稻種迴來,隻是據兒臣預計,在北方別說是一年三熟,就是一年兩熟,也很難達到。”


    “江南一帶倒是能達到一年兩熟,再往南一點,可以達到一年三熟。”


    自家孩子說的有鼻子有眼,李二琢磨一下,這孩子雖說年幼,在這種大事上,還從沒信口開河過。


    李二重新坐下,沉聲道:“你想得到什麽?”


    “兒臣的船隊,在海外貿易的時候,有時總會受到挑釁,與他人發生衝突,是難免的事情。所以兒臣希望父皇下旨,給船隊一些自主權,在海外時,可便宜行事。”


    李二淡淡一笑,不由說道:“說吧,是不是這次在外邊又闖禍了?”


    睿智的李二,一下子就從李泰的言語中,發現了端倪。


    李泰大方的承認道:“是的,父皇,兒臣在外確實闖了一些禍事。”


    “說說看。”


    李泰將張慶生說的,又給李二重複一遍。


    聽完後,李二說道:“這是小事,朕答應了!”


    李泰愕然,原以為這是最難搞定的一關,誰知道父皇,輕飄飄的一句,就同意了。


    自己還準備一些說辭呢,以及準備放些血,現在全部變成無用功。


    兩人的思考點不一樣,對於曆史上滅國無數的李二來說,這點確實是小事。


    正事聊完了,父子兩人簡單的聊了幾句,抽空又見見因禍得福的張慶生。


    見到大唐陛下,張慶生激動的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


    交談完之後,李二就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他的糧食。


    李泰依然被藏起來,坐在李二的馬車裏,一起出城。


    李二很滿意李泰此番的秘密迴長安,省去自己很多說辭與麻煩。


    第一次見到李泰的碼頭全貌,李二驚訝道:“青雀,你這碼頭差不多能同時停靠五百到一千艘船隻,你有這麽多的船隻嗎?”


    李泰迴道:“父皇,在前期可能隻是兒臣的船隻停靠,隨著時間的推移,到時兒臣將這裏的倉庫全部建成,以及規則訂下,到時肯定會有更多的船隻,停靠在兒臣的碼頭。”


    李二點點頭,對這個不是很感興趣,岔過這個話題,指指全是水泥造的碼頭,道:“你這個水泥不錯。”


    李泰老實的迴道:“水泥是個好東西,不僅能用來修路,而用在蓋房方麵,與磚塊結合,將更加的結實。”


    未了,李泰又添了一句:“若是在蓋城牆上,添加鋼筋,在現有的大唐,很難有東西撼動它。”


    聽到此言,李二眼睛不由凝起,沉聲道:“在你臨走之前,就在這碼頭,給朕蓋一道你想象中城牆,朕要試試,它的堅固程度,是否像你說的這般。”


    不了解李二的想法,李泰點頭答應。


    若是知曉後麵的事情,李泰打死也不會多那一句嘴。


    到了船前,李二親自上船檢查一番,三十艘船的糧食,沒有一絲摻假,李二心頭落地。


    看完糧食,迴城後,天色已黑。


    李二沒讓李泰迴去,將他秘密帶進皇宮。


    李泰原以為李二是想讓自己見見自己的母後,直到太極殿人員被遣散,自己進入太極殿之中,才知道自己想錯了。


    和自己上次進入太極殿一樣,李二搬出一大疊的奏折,讓自己看。


    李泰打開奏折後,看到裏麵的內容,真想破口大賣。


    這都什麽玩意?


    與之前捧殺時,那阿諛奉承之辭,是截然相反。


    翻了大半之後,連李泰自己,都覺得自己是個十惡不赦之人。


    濫殺無辜,有損皇家體麵,玩物喪誌,有違祖製,……


    甚至還有幾個將這次蝗災扣在自己頭上。


    李泰真想mmp。


    雖然狀告自己的名字起的很“高大上”,李泰也從中看出是什麽緣故。


    第一,自己經商了,賺太多的錢,讓別人眼紅了。


    第二,自己在華亭教匠人們識字,被說成是有失體統。其實就是識字人變多,讓他們壟斷官員的美夢,受到了威脅。


    第三,就是自己取得這麽大的成就,他們嫉妒了,不希望自己再能取得成功。東西收為國有,然後他們在分杯羹。


    至於其他一些小的方麵,就不一一列舉了。


    李二拿出這些,就是想敲打一下自家孩子,別得意忘形。


    若不是自己壓著,現在有你受的。


    看著自家孩子不以為然的態度,李二沉聲道:“你小子別將事情想得這麽簡單,朕現在能壓得住這些奏折,是因為現在蝗災,朝臣們的重心都在處理蝗災上麵。”


    “一旦蝗災結束,像這類的奏折,呈獻到朕的案桌上,將遠不止這些。”


    “你認為真要到了那時,朕能壓得住嗎?”


    被李二這麽一說,李泰咯噔一下。


    在大唐這麽長的時間,李泰知道這個時代,皇帝依然是大boss,可還沒有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地步。


    朝堂之爭,看的是官場智慧,而不是蠻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出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達灰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達灰基並收藏唐出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