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朱雀大街長五公裏,寬一百五十米。
在這即將臨近新年的時候,如此寬舒的大街,差點容納不下長安的百姓。
一個不算奢華的車隊,引起周圍吃瓜群眾的好奇心。
看著前麵的旗幟,是魏王的車隊,自從入冬以來,這不算是稀奇的事情。
畢竟安裝暖氣,需要從魏王府內,拉出管材以及暖氣片等等一些暖氣零件。
有時為了方便行事,會插上魏王府的標誌。
隻是此番的車隊,與之前完全不同。
敞開的車上,擺滿了商品。
尤其是最前麵一輛馬車上,兩個碩大的更衣鏡,麵對著兩側百姓。
從鏡中可以清晰的看見自己的身影,以及身邊的人和事物。
除了這兩個大塊的更衣鏡,後麵還依高低順序,依次擺放著鏡子,正好將第一輛馬車擺滿。
第二輛馬車,上麵擺的東西更多,而且全是鏡子。
方的,圓的,鑲金邊的,帶木框的等等,五花八門,沒有一個重複,呈現在馬車上,供周圍百姓鑒賞。
第三輛馬車,依然是琉璃製品,此番此番是各式各樣的杯子,大小不一,花樣也不一。
第四輛馬車,還是琉璃製品,上麵以雕像為主,同樣沒有重複的。
……
沒有五彩斑斕的絢麗,亦沒有萬紫千紅的光彩。
卻依然受到長安百姓的追捧,大家紛紛停下腳步,觀賞著這些藝術品。
對於人流眾多的地方,大量的人員駐足觀看,引來的就是交通的阻塞。
川流不息的人群,反佛一下子停滯下來。
如此“炫耀”的進城方式,是李泰出的主意。
算算時間,等送禮物的人,到達長安內,離著新年亦不遠了,沒有多餘的時間宣傳。
進城後,走朱雀大街,將所有的商品,完全攤開,展現給長安城的百姓看。
擔心長安城的百姓,看見是魏王的車隊,不敢貿然詢問。
在所有馬車的兩側,全部貼上地址的大字宣紙。
隻要是識字的人見到,稍稍念出紙上的文字,周圍人將會全部知曉是怎麽迴事。
而另一路車隊,早已將帶來的商品,送到東市的商鋪,也就是由孫發仔打理的“奇珍閣”。
慢慢的,車隊向前走不動了。
前前後後,左左右右,將車隊圍的水泄不通。
好在知曉是親王的車隊,沒有人敢上去,貿然哄搶。
周圍的百姓,大都自認自己買不起這樣的寶物,過過眼癮總可以吧。
而魏王府車隊的負責人,還沒有養成那種氣焰囂張的性子。
稍稍猶豫一下,就釀成現在進退不得的場景。
此時在從內向外驅趕人群,那是不可能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外麵讓人群慢慢的離開。
幸好這是朱雀大街,隻需稍等一點時間,就有巡街武侯,前來解決。
……
年末關節,大唐的官員異常的忙碌,今年的總結,明年的展望。
李二這個大唐帝皇,更加不例外,各個方麵都要規劃總結。
接連好幾天,每日隻有兩個時辰的休息。
剛送走一個大臣,李二拿起奏折批閱時,臉上明顯帶著疲乏。
李震道急匆匆的進入太極殿,來到李二麵前,低聲道:“陛下,朱雀大街發生了擁堵。”
李二不動聲色的繼續批閱奏折,若僅是這點小事,身為自己情報頭子,不會貿然向自己匯報。
果不其然,李震道繼續說道:“是魏王給陛下送新年賀禮,引起百姓的圍觀,才造成朱雀街那一段堵塞,卑職收到情報時,武侯已經在給魏王的車隊解圍。”
李二終於放下手中的奏折,問道:“那小子迴來了嗎?”
李震道說道:“魏王依然留在華亭,沒有離開的消息傳來。”
李二點點頭,旋即起身,說道:“來人,給朕更衣。”
眼下之意,李二又想微服出巡了。
這麽多時日下來,暖氣的好處是有的,自己不論是批閱奏折,還是與大臣們商談政事,沒有絲毫的寒意。
隻是容易讓人犯困,尤其是這幾日來,李二明顯的感受到暖氣帶來的缺點。
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
正想著出去透透氣,讓冷冽的寒風,吹走自己身上的困意。
有這檔子事情出現,正好是兩全其美。
順便看看,到底是什麽樣的賀禮,能造成朱雀大街的阻塞。
李震道知道李二的意思,卻不敢上前阻止,告訴陛下,現在朱雀大街人員混亂。
李二自詡英明神武,實際上,自從他登基之後,確實也配得上這四個字。
可惜的是,這類人,有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剛愎自用。
用的好,就是一代明君。
用的不好,就是一代昏君。
極少會出現中間的情況。
太極殿的太監,手腳麻利,很快一身便裝的李二走了出來。
在李震道一幹人等保護之下,離開了皇宮。
坐在馬車上的李二,招唿李震道上前,問道:“有沒有查清,青雀送的是什麽賀禮?”
李震道不確定道:“好像是鏡子。”
李震道手下的密探,查探消息是厲害,但也總不能時時的關注一個車隊。
並沒有密探看見車隊的情形,這消息還是從周圍百姓口中得知。
既然自己的探子不太清楚,李二也沒在繼續發問,很快就會水落石出。
不過還是勾起李二的好奇心,自己的孩子,難道還能在鏡子上玩出花樣來?
馬車行走不遠後,迎麵碰到掛著魏王旗號的車隊。
在武侯的幹涉下,車隊徹底擺脫了群眾的“圍堵追擊”。
李二的馬車停下,掀開車簾,更衣鏡正在自己斜射的位置。
隨著車隊的前行,李二終於看清楚一半車隊的情形。
可這些就夠了,深吸一口氣,吩咐馬車在一側跟隨。
一百五十米寬的朱雀大街,李二的馬車在一側跟隨,根本引不起別人的注意。
看著眼花繚亂的鏡子,還有那能將整個人都印入的大號鏡子,李二已經下定決心,若是這些東西都是送到皇宮,交給自己,那是最好不過。
若事情與自己所料發生偏向,自己一定在第一時間,將這些鏡子,還有酒杯等等截胡。
連借口都已經想好,你不是說這是賀禮麽?
那朕就全盤接收。
在這即將臨近新年的時候,如此寬舒的大街,差點容納不下長安的百姓。
一個不算奢華的車隊,引起周圍吃瓜群眾的好奇心。
看著前麵的旗幟,是魏王的車隊,自從入冬以來,這不算是稀奇的事情。
畢竟安裝暖氣,需要從魏王府內,拉出管材以及暖氣片等等一些暖氣零件。
有時為了方便行事,會插上魏王府的標誌。
隻是此番的車隊,與之前完全不同。
敞開的車上,擺滿了商品。
尤其是最前麵一輛馬車上,兩個碩大的更衣鏡,麵對著兩側百姓。
從鏡中可以清晰的看見自己的身影,以及身邊的人和事物。
除了這兩個大塊的更衣鏡,後麵還依高低順序,依次擺放著鏡子,正好將第一輛馬車擺滿。
第二輛馬車,上麵擺的東西更多,而且全是鏡子。
方的,圓的,鑲金邊的,帶木框的等等,五花八門,沒有一個重複,呈現在馬車上,供周圍百姓鑒賞。
第三輛馬車,依然是琉璃製品,此番此番是各式各樣的杯子,大小不一,花樣也不一。
第四輛馬車,還是琉璃製品,上麵以雕像為主,同樣沒有重複的。
……
沒有五彩斑斕的絢麗,亦沒有萬紫千紅的光彩。
卻依然受到長安百姓的追捧,大家紛紛停下腳步,觀賞著這些藝術品。
對於人流眾多的地方,大量的人員駐足觀看,引來的就是交通的阻塞。
川流不息的人群,反佛一下子停滯下來。
如此“炫耀”的進城方式,是李泰出的主意。
算算時間,等送禮物的人,到達長安內,離著新年亦不遠了,沒有多餘的時間宣傳。
進城後,走朱雀大街,將所有的商品,完全攤開,展現給長安城的百姓看。
擔心長安城的百姓,看見是魏王的車隊,不敢貿然詢問。
在所有馬車的兩側,全部貼上地址的大字宣紙。
隻要是識字的人見到,稍稍念出紙上的文字,周圍人將會全部知曉是怎麽迴事。
而另一路車隊,早已將帶來的商品,送到東市的商鋪,也就是由孫發仔打理的“奇珍閣”。
慢慢的,車隊向前走不動了。
前前後後,左左右右,將車隊圍的水泄不通。
好在知曉是親王的車隊,沒有人敢上去,貿然哄搶。
周圍的百姓,大都自認自己買不起這樣的寶物,過過眼癮總可以吧。
而魏王府車隊的負責人,還沒有養成那種氣焰囂張的性子。
稍稍猶豫一下,就釀成現在進退不得的場景。
此時在從內向外驅趕人群,那是不可能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外麵讓人群慢慢的離開。
幸好這是朱雀大街,隻需稍等一點時間,就有巡街武侯,前來解決。
……
年末關節,大唐的官員異常的忙碌,今年的總結,明年的展望。
李二這個大唐帝皇,更加不例外,各個方麵都要規劃總結。
接連好幾天,每日隻有兩個時辰的休息。
剛送走一個大臣,李二拿起奏折批閱時,臉上明顯帶著疲乏。
李震道急匆匆的進入太極殿,來到李二麵前,低聲道:“陛下,朱雀大街發生了擁堵。”
李二不動聲色的繼續批閱奏折,若僅是這點小事,身為自己情報頭子,不會貿然向自己匯報。
果不其然,李震道繼續說道:“是魏王給陛下送新年賀禮,引起百姓的圍觀,才造成朱雀街那一段堵塞,卑職收到情報時,武侯已經在給魏王的車隊解圍。”
李二終於放下手中的奏折,問道:“那小子迴來了嗎?”
李震道說道:“魏王依然留在華亭,沒有離開的消息傳來。”
李二點點頭,旋即起身,說道:“來人,給朕更衣。”
眼下之意,李二又想微服出巡了。
這麽多時日下來,暖氣的好處是有的,自己不論是批閱奏折,還是與大臣們商談政事,沒有絲毫的寒意。
隻是容易讓人犯困,尤其是這幾日來,李二明顯的感受到暖氣帶來的缺點。
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
正想著出去透透氣,讓冷冽的寒風,吹走自己身上的困意。
有這檔子事情出現,正好是兩全其美。
順便看看,到底是什麽樣的賀禮,能造成朱雀大街的阻塞。
李震道知道李二的意思,卻不敢上前阻止,告訴陛下,現在朱雀大街人員混亂。
李二自詡英明神武,實際上,自從他登基之後,確實也配得上這四個字。
可惜的是,這類人,有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剛愎自用。
用的好,就是一代明君。
用的不好,就是一代昏君。
極少會出現中間的情況。
太極殿的太監,手腳麻利,很快一身便裝的李二走了出來。
在李震道一幹人等保護之下,離開了皇宮。
坐在馬車上的李二,招唿李震道上前,問道:“有沒有查清,青雀送的是什麽賀禮?”
李震道不確定道:“好像是鏡子。”
李震道手下的密探,查探消息是厲害,但也總不能時時的關注一個車隊。
並沒有密探看見車隊的情形,這消息還是從周圍百姓口中得知。
既然自己的探子不太清楚,李二也沒在繼續發問,很快就會水落石出。
不過還是勾起李二的好奇心,自己的孩子,難道還能在鏡子上玩出花樣來?
馬車行走不遠後,迎麵碰到掛著魏王旗號的車隊。
在武侯的幹涉下,車隊徹底擺脫了群眾的“圍堵追擊”。
李二的馬車停下,掀開車簾,更衣鏡正在自己斜射的位置。
隨著車隊的前行,李二終於看清楚一半車隊的情形。
可這些就夠了,深吸一口氣,吩咐馬車在一側跟隨。
一百五十米寬的朱雀大街,李二的馬車在一側跟隨,根本引不起別人的注意。
看著眼花繚亂的鏡子,還有那能將整個人都印入的大號鏡子,李二已經下定決心,若是這些東西都是送到皇宮,交給自己,那是最好不過。
若事情與自己所料發生偏向,自己一定在第一時間,將這些鏡子,還有酒杯等等截胡。
連借口都已經想好,你不是說這是賀禮麽?
那朕就全盤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