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房是胡麻子昨天剛挑選好的,人也是昨日搬過來。


    三個營房,原水師士卒占用兩個兩個,每間住進二十人。


    另外一間,被胡麻子等十人住著。


    李泰一眼就看出這是派係之爭冒頭。


    不過,李泰卻沒有去管,適當的競爭,促進著進步。


    在可調範圍內,未嚐不是件好事。


    兩側是壘砌的床榻,每一側至少能睡上十人。


    被褥以及昨天的軍裝,隨意的扔著。


    還有不少的雜物,都雜亂無章的扔在床榻上。


    李泰抬頭看看四周,整個營房空蕩蕩的。


    除了床榻,看不到其他家具,連一個簡陋的衣櫃都沒有。


    李泰深吸一口氣,看來自己是想內務條列,想的過於簡單。


    幸好自己前來看一遍,沒有昨晚將內務條列的想法告訴胡麻子,不然今日的臉,就丟盡了。


    何不食肉糜?


    自己差點就說出類似的笑話來。


    李泰後麵站著的將士們,也知道自己的營房淩亂,麵麵相覷。


    這樣不會給自己減分吧?


    礙於身份的差距,沒人敢上前解釋。


    “給你們一點時間,將自己的被褥衣物,收拾整潔一些,整理好之後,排隊去用膳。”


    “以後營房內,盡量整潔幹淨一些。”


    說完之後,李泰不知道在說什麽好,旋即離開了營房。


    將士們暗鬆一口氣,包括胡麻子,沒有一個人是整理幹淨的。


    李泰心想,自己還是得多下基層走走,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再訂方針策略。


    在食堂裏,雖然李泰早來,還是耐住性子,等將士們一起用膳。


    按照昨日的訓練方法,有條不紊的訓練著。


    晚膳之後,天色已經黑了,李泰又將眾將士召集起來。


    點起了篝火,李泰坐在中間,眾將士盤膝坐下,圍成幾圈。


    晚間無娛樂,李泰將“咱當兵的人”這首歌,稍稍改動一下,引領眾將士引吭高歌。


    當然在唱之前,李泰已然將這個抄襲之作,占為己有:“本王絞盡腦汁,編寫了一首歌詞,獻與在座的大唐將士們!”


    “咱當兵的人


    有啥不一樣


    隻因為我們都穿著


    堅實的鎧甲


    咱當兵的人


    有啥不一樣


    自從離開了家鄉


    ……”


    歌詞通俗易懂,透著軍人的光榮感,以及自豪感。


    一首歌調動了將士們的豪情。


    借著微弱的篝火,李泰看到將士們臉上激情澎湃,趁機道:“將士們,接下來,本王唱一句,你們跟著唱一句。”


    “這是咱們自己的歌,本王希望你們都能學會,日後作為咱們的軍歌。”


    李泰再次敞開嗓門,唱了一句,將士們跟著唱一句。


    可能是緊張,也可能是不適應。


    將士們的第一句唱詞,沒有達到李泰想要的效果。


    李泰站起身來,大聲道:“這是軍歌,不需要考慮音律,你們都是大唐的好男兒,放開嗓門吼出來。”


    “就像是在戰場上,用氣勢壓倒他們!”


    李泰的話起到了效果,將士們敞開胸懷,放縱自己的嗓門。


    激情澎湃的歌聲,響徹整個軍營。


    軍營內其他士卒,都被歌聲吸引過來。


    簡單的歌詞,撩撥著他們的心扉。


    學著周圍將士們的模樣,盤膝坐下,跟著一起唱起來。


    一邊高歌嘹亮,一邊目光看向中間的指揮者。


    他雖然隻是孩子,卻身份高貴,高不可攀。


    他雖是親王,卻能與自己這群底層士卒,同吃同住,同歡樂。


    在今晚還為咱們這些丘八,寫上一首歌。


    這樣的人,不值得他們敬重嗎?


    情緒被自己吊起來的李泰,加上周圍微弱的光線,並沒有發現將士們的異樣。


    雖然在華亭,不像是在長安,沒人能管製自己。


    可李泰平時並沒有放縱,對自己的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


    哪像今晚,跟著將士們引吭高歌,一股豪邁之情油然而生。


    帶著將士們又唱了幾遍“咱是當兵的人”,將預備明晚歌唱的“團結就是力量”,毫無準備中也拿出來狂吼亂叫。


    一場別開生麵的軍中娛樂,隨著時間的消逝,歸於平靜。


    迴到帥帳中的李泰,才發現喉嚨幹啞,貌似剛才自己唱的有點過頭了。


    遂吩咐侍衛給自己上白水,緩解喉嚨的幹燥。


    幸好對魏王的這種嗜好,侍衛早有準備,很快將白水奉上。


    第二日起床,剛開口,李泰頓時明白,昨日的猜測成功,喉嚨沙啞了。


    看來得好好保護這具身體了,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麽堅韌。


    接下來的幾日,不斷的重複著訓練。


    李泰看將士們的訓練,有那麽一點意思。


    旋即進行下一個項目,教將士們踢正步。


    相比其他,李泰對這個格外的嚴格。


    為了讓踢的高度一致,李泰專門用一根木棍,作為衡量高度的標尺。


    誰的腿踢高了或者矮了,李泰手中的另一根棍棒,總會敲打上去。


    雖然不是很疼,可將士們的臉麵受不住啊。


    ……


    長安城,太極殿內。


    太監宮女都被打發出去,隻有李二與李震道君臣兩人。


    李二端坐著,靜靜的聆聽李震道的講述。


    為了圓滿完成李二的任務,李震道親自出長安,跟隨李淵的人,跑了一趟。


    當明白李淵的人,在秘密購買石炭礦。


    李震道身為軍人出身,知道遲則生變的道理,當即下令,也用自己帶來的錢財購買石炭礦。


    不僅是自己這一路,還有其餘幾路,下令購買石炭礦。


    期間,當然在第一時間給李二上書。


    接到李震道的消息,李二也不甘落下,暗地裏再次派人購買石炭礦。


    李淵的人也很快發現有人在暗地裏購買石炭礦,旋即加快了購買的步伐。


    雙方人馬,沒有過多的接觸。


    李震道是知道怎麽迴事,陛下交代的很清楚,本著能避開就避開的原則。


    而能被李淵挑選的人,也不是善善之輩。


    簡單的接觸,就知道對方來頭不小。


    跟李震道的想法差不多,擔心消息的泄露,沒法完成太上皇的任務。


    那就拚信息和速度吧。


    李淵可謂是早有準備,哪有有礦,礦的主人是誰,早已閔記於心。


    所以李淵的人,在收購的速度上,大於李震道。


    不過李震道手裏能用的人多,後麵還有陛下支持。


    若是一州一府之地,李震道絕不會落於下風。


    可惜這個時代沒有電話這樣的通信設備,滯後的消息傳送,拖慢了李震道的購買步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出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達灰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達灰基並收藏唐出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