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碼頭。
一排排船隻停靠著,有船隻離開,亦有船隻進入停靠。
川流不息的腳夫,來迴搬運貨物。
除了去年突厥的突襲,長安附近十年來已經少有戰爭發生,隱隱有了盛世之象。
一艘與眾不同的船隻,停泊在岸邊。
周圍很少有吃瓜群眾上前觀看,因為一眼望去,就有點像樓船戰艦。
涉及到兵這一塊,大唐百姓當然不想自討沒趣。
未過多久,戰艦前來了一群人。
李泰亦跟在中間,亦步亦趨的跟在李二和長孫身後。
昨日得到福船已經到達長安,李泰當即向長孫匯報,畢竟之前長孫提過的。
不管當時長孫是不是為了李二開脫,隨口之言,李泰亦不敢忘記。
誰不知自己這個便宜母親,會不會小題大做。
李二不僅是過後聽長孫說起,還有百騎的消息。
對自家孩子製造的戰艦非常敢興趣,按照百騎的說法,魏王的戰艦,在體積上略大於現在的水師戰艦。
李二見獵心起,哪能放過這樣的機會。
早朝過後,帶著長孫和李泰,在大內高手的護送下,前來觀看船隻。
看著龐大的戰艦,長孫麵帶微笑,撇了一眼李二。
見其臉上的欣喜之色,長孫點點頭,大抵是明白李二的意思。
迴頭看著自己的二子,說道:“青雀,這樣的船隻,你那還有多少?”
李泰詫異的看了一眼長孫,攤攤手迴道:“暫時隻有這一艘。”
心裏嘀咕,之前不是跟您說過了麽。
“隻有一艘啊!”
長孫猶豫一會,才繼續說道:“眼前這一艘送給母後可好?”
一艘福船的造價,差不多五千貫的樣子。
對李泰現在的消費來說,亦不算拿不出。
隻是……
李泰踟躕一會,說道:“迴稟母後,不是孩兒舍不得這船,而是孩兒覺得眼前這船配不上母後。”
長孫略顯意外的看了一眼李泰,身為世家子女,小時候也是見多識廣,長孫自認現在的大唐,很少有體積超過眼前的福船。
李泰繼續說道:“母後,不瞞您說,眼前的船隻,不是孩兒的終極目標,至少在這體積上,還不能滿足孩兒的要求。”
李二自從長孫開口時,眼睛雖然在看著船隻,實則注意力早已放在母子倆這邊,一直聆聽兩人的交談。
聽著李泰的大口氣,李二皺皺眉頭,沒有去打斷兩人的談話。
長孫莞爾一笑,伸出手指,抵抵李泰的腦門。
不由說道:“你這孩子,出門一趟,別的本事沒漲,這大話的本事,可是沒人能學的來。”
見長孫不信任自己,李泰亦是無話可說。
自己也不能保證多長時間,能將自己心目中,那種大號的福船,即寶船製造出來。
眼前的福船能這麽快製造好,那是因為宋開文造船的技術不錯,其次是眼前的福船,並沒有超出現在大唐船隻多少。
船隻載重體積增大,並不是增加木材那麽簡單。
李泰頓了頓迴道:“母後若是不信,孩兒亦是沒有辦法,眼前的這艘船,孩兒可以送給母後,不過等大號的船隻製造出來,就不能再送給母後了!”
被李泰反將一句,長孫不由一滯,這是難以取舍。
李二見此,輕咳一聲,打斷道:“青雀,帶父皇到船上看看。”
相比長孫來說,李二對這船隻了解,相對多一些。
這樣的船隻現在確實隻有這麽一艘,隻是李二相信,不用多久,這種船隻就會有數十艘出現。
低頭看了一眼李泰,李二有些不懂自家孩子在搞什麽。
士卒不訓練,專門用來做苦力。
製鹽不說,那已是過去式,現在那些士卒又搖身一變,成了船廠的船匠。
對於水師,李二不夠重視,任由自家孩子胡鬧。
左右不過是損失六千水師而已。
李二要上船,不是簡單的就這麽上去。
先由李震道與黃傑兩人上船,先後檢查一遍,然後百騎上去占據重要位置。
這不是李二不信任李泰,而是因為自家孩子,很少去管水師。
說實話,除了利誘之外,李泰對水師的掌控,沒有實質性的。
加上水師的前科,不管是李二,還是李泰,都是很重視。
水師不認識李震道,對黃傑很是熟悉,下麵的魏王,更是再熟悉不過,那是他們的都督。
聽聞陛下要上船,水師們振奮不已,完全聽從李震道的布置。
對於普通的百姓,誰願意去造反。
陛下,那不是誰想見,就能見著的。
這些水師士卒,都是張慶生自己挑選的,按照李泰的意思,都是身份清白之人。
李二上船後,感受到士卒們眼中的熱切,不由暗暗點頭。
李二看的很細致,其實內部構造,與現在大唐的船隻相差不大。
主要是外形,以及船帆的布置,適合海航。
到了頂層樓台上,李泰走到李二身邊,說道:“父皇,您看這船缺少遠程重型武器,您能不能提供一些?”
不待李二迴話,李泰拍拍胸脯道:“父皇放心,兒臣按價購買。”
李泰帶過去的水師,裝備都有,就是缺少床弩那樣的遠程重型武器。
可海戰時,唯獨不能缺少遠程攻擊手段。
這些武器不是李泰張手就來,自己也沒見過,何談製造,隻能找李二。
李二沒有直接迴答,反而問道:“你要這些武器做什麽?”
長孫就在身邊,略顯緊張,想開口,卻不是好時機。
“父皇,您也知道,孩兒製造這船隻,是想進行海外的貿易,可大海上不太平,海盜不斷出沒。”
“沒有強有力的武器防備,那是不可能的,有了床弩這樣的重型武器,無疑就占了先機。”
李二點點頭,旋即想到什麽,問道:“那六千水師士卒,你不會是用來給你的海外貿易護航的吧?”
李泰嗬嗬一笑,迴道:“父皇英明,兒臣就是這麽想的。”
到了這個時候,想隱瞞,那是不可能了。
現在老實迴答,也能看看李二意思。
若是同意自己這麽做,那是最好不過。
若是李二反對,剩下的時間,也足夠自己想辦法。
總不能將事情拖到最後,缺少應變時間。
一排排船隻停靠著,有船隻離開,亦有船隻進入停靠。
川流不息的腳夫,來迴搬運貨物。
除了去年突厥的突襲,長安附近十年來已經少有戰爭發生,隱隱有了盛世之象。
一艘與眾不同的船隻,停泊在岸邊。
周圍很少有吃瓜群眾上前觀看,因為一眼望去,就有點像樓船戰艦。
涉及到兵這一塊,大唐百姓當然不想自討沒趣。
未過多久,戰艦前來了一群人。
李泰亦跟在中間,亦步亦趨的跟在李二和長孫身後。
昨日得到福船已經到達長安,李泰當即向長孫匯報,畢竟之前長孫提過的。
不管當時長孫是不是為了李二開脫,隨口之言,李泰亦不敢忘記。
誰不知自己這個便宜母親,會不會小題大做。
李二不僅是過後聽長孫說起,還有百騎的消息。
對自家孩子製造的戰艦非常敢興趣,按照百騎的說法,魏王的戰艦,在體積上略大於現在的水師戰艦。
李二見獵心起,哪能放過這樣的機會。
早朝過後,帶著長孫和李泰,在大內高手的護送下,前來觀看船隻。
看著龐大的戰艦,長孫麵帶微笑,撇了一眼李二。
見其臉上的欣喜之色,長孫點點頭,大抵是明白李二的意思。
迴頭看著自己的二子,說道:“青雀,這樣的船隻,你那還有多少?”
李泰詫異的看了一眼長孫,攤攤手迴道:“暫時隻有這一艘。”
心裏嘀咕,之前不是跟您說過了麽。
“隻有一艘啊!”
長孫猶豫一會,才繼續說道:“眼前這一艘送給母後可好?”
一艘福船的造價,差不多五千貫的樣子。
對李泰現在的消費來說,亦不算拿不出。
隻是……
李泰踟躕一會,說道:“迴稟母後,不是孩兒舍不得這船,而是孩兒覺得眼前這船配不上母後。”
長孫略顯意外的看了一眼李泰,身為世家子女,小時候也是見多識廣,長孫自認現在的大唐,很少有體積超過眼前的福船。
李泰繼續說道:“母後,不瞞您說,眼前的船隻,不是孩兒的終極目標,至少在這體積上,還不能滿足孩兒的要求。”
李二自從長孫開口時,眼睛雖然在看著船隻,實則注意力早已放在母子倆這邊,一直聆聽兩人的交談。
聽著李泰的大口氣,李二皺皺眉頭,沒有去打斷兩人的談話。
長孫莞爾一笑,伸出手指,抵抵李泰的腦門。
不由說道:“你這孩子,出門一趟,別的本事沒漲,這大話的本事,可是沒人能學的來。”
見長孫不信任自己,李泰亦是無話可說。
自己也不能保證多長時間,能將自己心目中,那種大號的福船,即寶船製造出來。
眼前的福船能這麽快製造好,那是因為宋開文造船的技術不錯,其次是眼前的福船,並沒有超出現在大唐船隻多少。
船隻載重體積增大,並不是增加木材那麽簡單。
李泰頓了頓迴道:“母後若是不信,孩兒亦是沒有辦法,眼前的這艘船,孩兒可以送給母後,不過等大號的船隻製造出來,就不能再送給母後了!”
被李泰反將一句,長孫不由一滯,這是難以取舍。
李二見此,輕咳一聲,打斷道:“青雀,帶父皇到船上看看。”
相比長孫來說,李二對這船隻了解,相對多一些。
這樣的船隻現在確實隻有這麽一艘,隻是李二相信,不用多久,這種船隻就會有數十艘出現。
低頭看了一眼李泰,李二有些不懂自家孩子在搞什麽。
士卒不訓練,專門用來做苦力。
製鹽不說,那已是過去式,現在那些士卒又搖身一變,成了船廠的船匠。
對於水師,李二不夠重視,任由自家孩子胡鬧。
左右不過是損失六千水師而已。
李二要上船,不是簡單的就這麽上去。
先由李震道與黃傑兩人上船,先後檢查一遍,然後百騎上去占據重要位置。
這不是李二不信任李泰,而是因為自家孩子,很少去管水師。
說實話,除了利誘之外,李泰對水師的掌控,沒有實質性的。
加上水師的前科,不管是李二,還是李泰,都是很重視。
水師不認識李震道,對黃傑很是熟悉,下麵的魏王,更是再熟悉不過,那是他們的都督。
聽聞陛下要上船,水師們振奮不已,完全聽從李震道的布置。
對於普通的百姓,誰願意去造反。
陛下,那不是誰想見,就能見著的。
這些水師士卒,都是張慶生自己挑選的,按照李泰的意思,都是身份清白之人。
李二上船後,感受到士卒們眼中的熱切,不由暗暗點頭。
李二看的很細致,其實內部構造,與現在大唐的船隻相差不大。
主要是外形,以及船帆的布置,適合海航。
到了頂層樓台上,李泰走到李二身邊,說道:“父皇,您看這船缺少遠程重型武器,您能不能提供一些?”
不待李二迴話,李泰拍拍胸脯道:“父皇放心,兒臣按價購買。”
李泰帶過去的水師,裝備都有,就是缺少床弩那樣的遠程重型武器。
可海戰時,唯獨不能缺少遠程攻擊手段。
這些武器不是李泰張手就來,自己也沒見過,何談製造,隻能找李二。
李二沒有直接迴答,反而問道:“你要這些武器做什麽?”
長孫就在身邊,略顯緊張,想開口,卻不是好時機。
“父皇,您也知道,孩兒製造這船隻,是想進行海外的貿易,可大海上不太平,海盜不斷出沒。”
“沒有強有力的武器防備,那是不可能的,有了床弩這樣的重型武器,無疑就占了先機。”
李二點點頭,旋即想到什麽,問道:“那六千水師士卒,你不會是用來給你的海外貿易護航的吧?”
李泰嗬嗬一笑,迴道:“父皇英明,兒臣就是這麽想的。”
到了這個時候,想隱瞞,那是不可能了。
現在老實迴答,也能看看李二意思。
若是同意自己這麽做,那是最好不過。
若是李二反對,剩下的時間,也足夠自己想辦法。
總不能將事情拖到最後,缺少應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