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內,李二看完一份奏折,拿起毛筆,在上麵寫上批閱,然後放於一側。
隨手拿起另一份奏折,正準備觀閱,一太監匆匆來到身前。
低聲說道:“陛下,宮外傳來消息,越王已經到了城外。”
李二見李泰的心,非常的急切。
不僅史無前例的利用八百裏加急,還在城外布置人手,密切關注李泰的歸來。
李二豁然抬頭,將手中的奏折又重新放迴去,站起身。
邁了幾步,沉聲道:“你派人到宮前,見到越王,將來直接帶來太極殿。”
剛說完,李二旋即又搖頭道:“還是將越王帶到麗政殿吧!”
“是,陛下!”
看著太監離開,李二將案桌上奏折稍稍整理一下,也離開了太極殿。
……
“四哥,四哥……”
離著老遠,李麗質提著小裙子,就跑向李泰。
看見久違的大妹,李泰張開雙臂,輕輕擁抱一下,旋即鬆開,說道:“大妹,這麽久沒見,想四哥沒?”
李麗質神情激動,嘴上最說道:“不想?”
李泰摸摸李麗質的小腦袋,聽到李麗質的話,不由輕笑道:“本王四哥這次迴來,給大妹準備了好東西。”
“既然大妹不想四哥,那禮物不給也罷!”
李麗質先是拍掉李泰的小手,翹起小嘴巴道:“那得看四哥的禮物是什麽?”
“麗質喜歡的就想,不喜歡的就不想!”
李泰嗬嗬一笑,這孩子,說話怎麽這麽直接呢。
拉起李麗質的小手,說道:“禮物等會在給你,先陪四哥一起,去看看父皇和母後!”
走在路上,李麗質看著李泰那不見肥肉的麵龐,不由問道:“四哥,你在封地,是不是很苦?”
“你看你瘦的,都快趕上麗質了。”
李泰邊走邊歎道:“能不苦嗎?四哥這大半年,天天都是住在軍營帳篷裏。”
“吃的都是軍營的大鍋飯,都不知道肉是何味?”
李麗質還沒說話,就聽從前方傳來聲音道:“是嗎?既然這麽苦,此番迴來,青雀就留在長安可好?”
李泰抬頭一看,原來是長孫,自己那便宜母親,在前麵等著自己呢!
此時李泰尷尬,不去接母後的話頭,這讓自己怎麽接。
上前躬身行禮道:“青雀見過母後。”
長孫擺擺手道:“你父皇在裏麵等著你,你自己進去吧,至於怎麽說話,你自己掌握好分寸。”
想想自己一個見李二,還是有點怵的慌。
李泰不由說道:“母後,青雀多日不見您,甚是想念,要不母後一起進去,聊聊家常如何?”
長孫將李麗質拉倒一邊,沒好氣道:“想聊家常?先跟你父皇聊完再說!”
看來自己是不可能讓母後,跟著自己一起進去,隻好道:“那青雀先去見父皇。”
李泰走後,李麗質不由好奇的問道:“母後,是不是四哥犯錯了,父皇才讓他迴長安的?”
長孫輕歎一聲,悠悠的迴道:“也不能說是犯錯吧!你四哥在外邊,又做出了不起的大事,你父皇不得不招他迴來啊!”
李麗質搖晃著小腦袋道:“難道比貞觀犁,還要厲害?”
在她心目中,當時貞觀犁出世的時候,可是震驚的大事。
……
“兒臣見過父皇,父皇一切可安好?”
李二正跪坐著,手裏還捧著一本書,李泰未抬頭,沒看清是什麽書。
李泰說完後,李二眼睛依然盯著手上的書,未去理會李泰。
李泰站在一旁,略顯尷尬,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見李二始終對自己不言不語,李泰決定先下手為強,怪隻怪您沒先問。
從袖口中,掏出幾張宣紙,悄然的遞到李二身前。
李二拿著一本論語,隻是裝模作樣而已,就是想晾晾自己的二子,從而達到占據主動的位置。
斜眼撇過李泰遞過來的宣紙,隻看見上麵的第一條,瞬間不淡定了。
憤怒的站起來,指著李泰,咆哮道:“朕八百裏加急,讓你趕迴長安,你就要朕看這個?”
外邊的長孫,也沒走遠,一直帶著李麗質,在附近遊蕩。
畢竟李泰這次幹的事情不是小事。
若出現意外情況,自己也能迅速抵達,緩解父子兩人間的矛盾。
聽到李二的怒吼,長孫撇下李麗質,極速上前,拉開房門。
心裏焦急,也沒看清裏麵的情形,張口就說道:“陛下,什麽事情,讓您發這麽大的火。”
“還有青雀,你是怎麽迴事,剛才母後不是告訴你,要跟你父皇好好的聊家常麽?”
雖然長孫進來攪局,李二還是掩飾不住自己的怒火,衝著長孫說道:“觀音婢,你來的正好,看看這孩子,寫的這是什麽?”
長孫疑惑的接過李二手中的宣紙,拿到眼前看看。
看見上麵的內容,長孫不由心驚,怪不得李二會發這麽大的火。
你父皇千裏迢迢的火速將你召迴長安,還不是為了這錢。
現在倒好,你父皇還沒開口,你就把錢給用完了。
長孫不由嗔怪道:“青雀,你看你這孩子,你一個船廠需要這麽多錢嗎?”
“五十萬貫?你打算造多少船啊?”
見長孫進來,李泰亦放心不少,至少自己還有解釋的機會,迴道:“大概是一百艘吧,兒臣準備建成一個船隊,到海外貿易。”
李二冷哼道:“你別以為朕不知道船隻的造價,大點的船隻,也不過需要三千多貫,小點的船隻數百貫足以。”
“你在看看你的,一百艘船,五十萬貫的造價,一艘就是五千貫?你當你的船是拿金子造嗎?”
李泰撇撇嘴,若不是為了趕速度,自己一定會將自己的福船帶來長安。
福船畢竟是為了海上航行而建造的,在江上顯得笨重。
所以它在江上的速度,就比不過沙船,或者一些其他船隻。
李泰說道:“迴稟父皇,兒臣在華亭製造的新船,已經製造出來一艘了。”
“而且在兒臣心目中,是屬於較小的那種,已經花費將近四千貫。”
“現在就停泊在華亭,要不,兒臣派人,讓他們將船帶來長安,讓父皇見見?”
見李泰煞有其事的言語,李二不禁猶豫了。
長孫一見李二的神色,就明白怎麽迴事,在李泰頭上敲了一下。
“出門大半年,看把你能的,等會你就迴信,讓母後也見識一下青雀造的新船。”
隨手拿起另一份奏折,正準備觀閱,一太監匆匆來到身前。
低聲說道:“陛下,宮外傳來消息,越王已經到了城外。”
李二見李泰的心,非常的急切。
不僅史無前例的利用八百裏加急,還在城外布置人手,密切關注李泰的歸來。
李二豁然抬頭,將手中的奏折又重新放迴去,站起身。
邁了幾步,沉聲道:“你派人到宮前,見到越王,將來直接帶來太極殿。”
剛說完,李二旋即又搖頭道:“還是將越王帶到麗政殿吧!”
“是,陛下!”
看著太監離開,李二將案桌上奏折稍稍整理一下,也離開了太極殿。
……
“四哥,四哥……”
離著老遠,李麗質提著小裙子,就跑向李泰。
看見久違的大妹,李泰張開雙臂,輕輕擁抱一下,旋即鬆開,說道:“大妹,這麽久沒見,想四哥沒?”
李麗質神情激動,嘴上最說道:“不想?”
李泰摸摸李麗質的小腦袋,聽到李麗質的話,不由輕笑道:“本王四哥這次迴來,給大妹準備了好東西。”
“既然大妹不想四哥,那禮物不給也罷!”
李麗質先是拍掉李泰的小手,翹起小嘴巴道:“那得看四哥的禮物是什麽?”
“麗質喜歡的就想,不喜歡的就不想!”
李泰嗬嗬一笑,這孩子,說話怎麽這麽直接呢。
拉起李麗質的小手,說道:“禮物等會在給你,先陪四哥一起,去看看父皇和母後!”
走在路上,李麗質看著李泰那不見肥肉的麵龐,不由問道:“四哥,你在封地,是不是很苦?”
“你看你瘦的,都快趕上麗質了。”
李泰邊走邊歎道:“能不苦嗎?四哥這大半年,天天都是住在軍營帳篷裏。”
“吃的都是軍營的大鍋飯,都不知道肉是何味?”
李麗質還沒說話,就聽從前方傳來聲音道:“是嗎?既然這麽苦,此番迴來,青雀就留在長安可好?”
李泰抬頭一看,原來是長孫,自己那便宜母親,在前麵等著自己呢!
此時李泰尷尬,不去接母後的話頭,這讓自己怎麽接。
上前躬身行禮道:“青雀見過母後。”
長孫擺擺手道:“你父皇在裏麵等著你,你自己進去吧,至於怎麽說話,你自己掌握好分寸。”
想想自己一個見李二,還是有點怵的慌。
李泰不由說道:“母後,青雀多日不見您,甚是想念,要不母後一起進去,聊聊家常如何?”
長孫將李麗質拉倒一邊,沒好氣道:“想聊家常?先跟你父皇聊完再說!”
看來自己是不可能讓母後,跟著自己一起進去,隻好道:“那青雀先去見父皇。”
李泰走後,李麗質不由好奇的問道:“母後,是不是四哥犯錯了,父皇才讓他迴長安的?”
長孫輕歎一聲,悠悠的迴道:“也不能說是犯錯吧!你四哥在外邊,又做出了不起的大事,你父皇不得不招他迴來啊!”
李麗質搖晃著小腦袋道:“難道比貞觀犁,還要厲害?”
在她心目中,當時貞觀犁出世的時候,可是震驚的大事。
……
“兒臣見過父皇,父皇一切可安好?”
李二正跪坐著,手裏還捧著一本書,李泰未抬頭,沒看清是什麽書。
李泰說完後,李二眼睛依然盯著手上的書,未去理會李泰。
李泰站在一旁,略顯尷尬,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見李二始終對自己不言不語,李泰決定先下手為強,怪隻怪您沒先問。
從袖口中,掏出幾張宣紙,悄然的遞到李二身前。
李二拿著一本論語,隻是裝模作樣而已,就是想晾晾自己的二子,從而達到占據主動的位置。
斜眼撇過李泰遞過來的宣紙,隻看見上麵的第一條,瞬間不淡定了。
憤怒的站起來,指著李泰,咆哮道:“朕八百裏加急,讓你趕迴長安,你就要朕看這個?”
外邊的長孫,也沒走遠,一直帶著李麗質,在附近遊蕩。
畢竟李泰這次幹的事情不是小事。
若出現意外情況,自己也能迅速抵達,緩解父子兩人間的矛盾。
聽到李二的怒吼,長孫撇下李麗質,極速上前,拉開房門。
心裏焦急,也沒看清裏麵的情形,張口就說道:“陛下,什麽事情,讓您發這麽大的火。”
“還有青雀,你是怎麽迴事,剛才母後不是告訴你,要跟你父皇好好的聊家常麽?”
雖然長孫進來攪局,李二還是掩飾不住自己的怒火,衝著長孫說道:“觀音婢,你來的正好,看看這孩子,寫的這是什麽?”
長孫疑惑的接過李二手中的宣紙,拿到眼前看看。
看見上麵的內容,長孫不由心驚,怪不得李二會發這麽大的火。
你父皇千裏迢迢的火速將你召迴長安,還不是為了這錢。
現在倒好,你父皇還沒開口,你就把錢給用完了。
長孫不由嗔怪道:“青雀,你看你這孩子,你一個船廠需要這麽多錢嗎?”
“五十萬貫?你打算造多少船啊?”
見長孫進來,李泰亦放心不少,至少自己還有解釋的機會,迴道:“大概是一百艘吧,兒臣準備建成一個船隊,到海外貿易。”
李二冷哼道:“你別以為朕不知道船隻的造價,大點的船隻,也不過需要三千多貫,小點的船隻數百貫足以。”
“你在看看你的,一百艘船,五十萬貫的造價,一艘就是五千貫?你當你的船是拿金子造嗎?”
李泰撇撇嘴,若不是為了趕速度,自己一定會將自己的福船帶來長安。
福船畢竟是為了海上航行而建造的,在江上顯得笨重。
所以它在江上的速度,就比不過沙船,或者一些其他船隻。
李泰說道:“迴稟父皇,兒臣在華亭製造的新船,已經製造出來一艘了。”
“而且在兒臣心目中,是屬於較小的那種,已經花費將近四千貫。”
“現在就停泊在華亭,要不,兒臣派人,讓他們將船帶來長安,讓父皇見見?”
見李泰煞有其事的言語,李二不禁猶豫了。
長孫一見李二的神色,就明白怎麽迴事,在李泰頭上敲了一下。
“出門大半年,看把你能的,等會你就迴信,讓母後也見識一下青雀造的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