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宮前,李淵大步來到馬車前,掀開上麵的遮布,露著酒壇的真麵目。


    見隻是幾個酒壇,李淵有點失望,還沒開口說話,正好看見自家兒子臉上那驚喜。


    咦,看來自己又是猜錯了,若僅僅是幾壇酒,自家孫兒不會千裏迢迢的送給自己,交給蕭瑀一起帶來,豈不更好。


    還有自家兒子的表現,今日前來安樂宮,明顯是衝著眼前的這幾個酒壇而來。


    李淵不假思索,旋即準備打開酒壇,到時一切自己的疑惑,都能解決。


    剛掀開一角,那濃烈的酒味已經散發出來。


    “哈哈哈,真是好酒”。


    李淵大笑一聲,將酒塞完全掀開,貪婪的嗅著酒味。


    抱起酒壇,就想往自己嘴中灌。


    前來送酒的侍衛見狀,焦急道:“太上皇,別急!”


    正準備喝酒的李淵,疑惑的轉頭道:“你是什麽意思?難道這酒不是送給朕的?”


    侍衛聞言,連忙擺手道:“不是的,太上皇,這酒是越王送給您的,隻是這酒過於濃烈,太上皇您還是斟於酒樽中,在飲。”


    李淵聞言,不禁笑道:“真男人,當喝烈酒,騎烈馬。你不必多言。”


    侍衛勸阻不了,暗自焦急。


    李二身邊出來一個太監,亦上前勸阻道:“太上皇,這酒畢竟是剛從宮外進來,要不您等下再喝。”


    李淵虎目一瞪,怒斥道:“這是朕孫兒送來的酒,豈要你們多事。”


    被李淵嗬斥,太監頓時慌張道:“啟稟太上皇,這酒雖然是越王送的,可是千裏迢迢,難免會出現一些疏漏。”


    想想太監言之有理,李淵也不再怒斥他,讓他下去,自己隻是喝個酒而已,居然這麽麻煩。


    見沒人阻擾自己,李淵終於如願以償的將酒灌進口中。


    酒剛入喉嚨,李淵眼睛瞪的老大,趕緊放下酒壇。


    那火辣的感覺,燃燒著自己的喉嚨,真是前所未有的烈酒。


    “將這些狂徒拿下”,見李淵有異樣,李二當即吩咐道,暗怨自己剛才是怎麽迴事,事情就如太監說的一般,這千裏迢迢的路程,難免會有疏漏。


    看見李二的人正要動手,李淵大喝一聲:“慢著!”


    李二一直在關注著李淵,見狀,揮揮手,讓侍衛下去。


    李淵未去理會李二,轉身將剛開封的酒,再次蓋上,說道:“來人,將這些酒全部搬到裏麵。”


    看著酒壇一個個的被搬進安樂宮,李二心中糾結啊,自己是要呢,還是不要呢?


    這裏麵肯定有自己的酒啊,沒聽到前來送酒的侍衛說,這裏是自己和父皇的嗎?


    同樣糾結的還有蕭瑀,自己不遠千裏的去上門賠罪,居然連個好酒都沒招唿自己。


    不禁上前問道:“陛下,這酒真的是越王的?”


    李二疑惑的看著蕭瑀,說道:“難道宋國公在華亭沒有見到這酒?或許是青雀剛收到吧,你是不知道,現在長安城都傳遍了,青雀這酒在揚州城內,三壇酒賣了一萬三千多貫。”


    蕭瑀,還有正指揮著搬酒的李淵,兩人當場死機。


    “陛下,此言當真?”


    蕭瑀暗悔啊,早知如此,自己就該在揚州休息幾日,見見這一場盛世。


    李二當即將自己從百騎那裏聽到的,重複一遍。


    蕭瑀讚歎道:“越王大才啊,三副對聯,就將揚州的士子難住,真是了不得。”


    李二聞言一愣,到現在才知道自家的孩子,出了幾個好對聯。


    身為老子,李二不禁有些驕傲。


    不管李二如何驕傲,被李淵搬進去的酒,是再也拿出來了。


    李淵看著兩人可伶,一人賞了一杯,就將兩人打發走了。


    看見兩人離開的背影,李淵嗬嗬一笑,別人相信李泰在孤島找到佳釀。


    李淵可不信,因為他知道李泰根本是不會出海的,說出海,不過是掩人耳目而已。


    ……


    長安因為醉仙釀,風靡一時,特別是李淵洋洋自得,不少好酒之人,慕名而來,隻是一個皇宮大門,酒擋住了大部分人。


    隻要上門的人,李淵逢人就誇自己的孫兒又孝心,搞的李二天天鬱鬱寡歡。


    李泰不知道這些,接下來的日子,如往常一樣。


    將酒換來的錢財,交給了孫道明,自己又迴到通州坐鎮。


    能帶迴來這麽多的錢,孫道明對越王是佩服萬分。


    磚廠窯前,宋老頭見時間差不多了,吩咐打開窯門。


    看著一塊塊整齊的磚塊,隨手拿起一塊磚塊,往地上砸了一下,僅磕斷了磚角,其他部位沒有損壞。


    宋老頭又讓人多試驗幾次,無不另外,眼前的這一窯磚,完全符合越王殿下的要求。


    心下歡暢,終於能完成越王的交代,算算日子,自從自己來到這磚廠,前後也差不多四個月了吧。


    真不容易啊,宋老頭在心中嘀咕一句。


    “宋老,真是可喜可賀,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給殿下報喜”,陳二毛站在宋老頭身後,看著磚廠的實驗,馬上就要成功,也不禁上前恭賀。


    誰知宋老頭搖頭道:“這個給殿下報喜,咱們先不急,等其他的兩窯出來後,經過對比,如果都是計劃中一般,那時我們才能向殿下報喜。”


    “不然讓殿下,空歡喜一場,被殿下責備是小事,耽誤殿下的行程,罪過就大了。”


    陳二毛聞言,確實是這個道理,對著宋老頭躬身道:“謝宋老教誨。”


    宋老頭急忙迴身道:“您客氣!”


    對李泰身邊的太監,宋老頭不敢怠慢。


    五天後,另一窯出爐,看著跟上一次出窯的沒有多少差距。


    宋老頭和陳二毛兩人欣喜,隻要後麵的那一窯,出來後,跟這兩窯相差不大,後麵的工藝,差不多就定來下。


    最後一窯出來後,宋老頭檢查完之後,大聲道:“快給殿下報信,紅磚成了。”


    站在一側的陳二毛不得不提醒道:“宋老,咱們也別急著給殿下報信了,還是商量一下後麵的事情怎麽辦吧?”


    宋老頭微微一愣,隨即明白過來,越王好像在十天前,就離開了華亭。


    沉吟片刻,宋老頭道:“咱們就先按照這個工藝,多燒製一些紅磚出來。”


    陳二毛點頭,沒有反駁,算是同意宋老頭的建議。


    不僅是紅磚已經完成,宋開文的首艘福船,也已經製造完成。


    因為越王沒在華亭,這試航的任務,就交給了張慶生來處理。


    根據張慶生返迴來的試航體驗,宋開文有重新改動幾個小地方,並不影響福船的整體。


    遠在通州的李泰收到這兩個消息,也不禁欣喜。


    自己安排的幾個,現在隻剩下印刷術還沒有成功。


    不過活字印刷術的關鍵性技術,已經得到解決。


    當時李泰留有的計劃書中,一個是泥活字,一個是鉛活字。


    馬賓王不知道哪個好解決,就兩個方麵同時研製,不然一個印刷術,是不會花費一萬貫錢。


    在馬賓王信中,是鉛活字突破了進展,泥活字現在還是遙遙無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出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達灰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達灰基並收藏唐出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