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馬賓王的信,李泰也沒有過於矜持,當即安排自己迴華亭事宜。
與人結怨不是李泰的目的,和平才能求發展。
如果能化解此次事情,李泰亦是求之不得。
當然要是能拿到一些利益,那是最好不過。
……
此番李泰迴到華亭,比之前低調許多,是趁著夜色掩護進城。
迴到自己的越王府,第一時間就是找馬賓王商議,讓馬賓王給自己些建議。
無論李泰怎麽低調,越王迴府的事情,第一時間傳遍整個越王府。
權萬紀站在門口,望向馬賓王房間的位置,麵色發苦。
自己這個越王老師,當真是名存實亡。
越王遇到問題,從來沒跟自己提過,更別說問過意見。
事後自己對越王提點,而每次越王都是敷衍了事。
哀歎一聲,旋即轉身迴房,眼不見,心則靜。
跟馬賓王交談一番,李泰心中有數,派人給蕭瑀送信,明日越王府宴請宋國公。
……
翌日清晨,李泰早早起身,坐在前廳,等著司閽給自己報信。
馬賓王今日亦未去縣衙,指指站在自己身後一人,道:“殿下,這位就是下官提過的孫掌櫃,現在是王府的管家。”
孫道明有些拘謹,上前彎身行禮道:“草民孫道明,見過越王殿下。”
李泰點點頭,說道:“華亭不比長安,孫管家可還習慣?”
李泰一直未收到這方麵消息,不過馬賓王既然能這樣光明正大的介紹給自己,能力肯定是得到認可。
孫道明聞言,麵上滿是喜色,知道這是殿下對自己認可。
當時自己收到馬賓王的信,沒有任何的猶豫,將酒樓交給自己的侄兒打理,拖家帶口的來到華亭。
知道這是自己的機會,一個許多人都想要的機會。
唯一的擔心,就是自己的能力,沒有得到越王的認可。
守得雲開見月明,自己能謀得這樣的身份,也算是對得起列祖列宗。
“迴殿下,草民沒有任何不適。”
李泰微微一笑,說道:“那就好,好好做,本王對能力出眾之人,不吝賞賜,不論是權力,還是在錢財方麵。”
孫道明激動的還想說話,正好瞥見權萬紀進來,道聲謝殿下賞識,旋即退到馬賓王身後。
權萬紀踱步進入大廳,上前給李泰行禮,隨即將廳內的各人掃視了一遍。
對於權萬紀,李泰依然是保持著尊敬,執弟子之禮。
這方麵,李泰也不閑繁瑣,不想被人挑出毛病。
“老師,請入座。”
權萬紀落座後,看了看對麵的李泰,不由問道:“殿下是不是在等宋國公?”
李泰點頭道:“是啊,本王未在華亭,讓宋國公久等,本王愧疚。”
權萬紀聞言,嘴角抽動一下,自己又不是蕭瑀,殿下沒有必要這麽說吧。
不由問道:“殿下打算怎麽處理與蕭家的關係?”
李泰抬頭看看權萬紀一眼,不知對方是什麽意思,隨即迴道:“都是誤會,說開了就好。”
權萬紀麵色一詫,旋即點頭道:“殿下能如此認為,甚好,為師也就沒什麽好叮囑的了。”
偷偷撇了旁邊的馬賓王一眼,不知他的意思,還是殿下原本就是如此看法。
不過對自己倒是好事,不用因此擔心被李二懲罰,這功勞說不得還會記在自己的頭上。
李泰謝道:“多謝老師關心,昨日青雀迴府,天色已晚,未曾拜望老師,請老師見諒。”
“殿下客氣。”
幾番寒暄之後,司閽進來匯報,看見宋國公的馬車朝著王府使來。
李泰旋即站起身,道:“老師,可否隨青雀一起去迎接宋國公?”
“不敢請爾!”
隨即起身,跟著李泰一起去迎接宋國公。
府門前,見蕭瑀下車,李泰上前迎道:“蕭爺爺前來華亭,青雀未能遠迎,慚愧之至。”
“蕭某前來拜會殿下,怎麽敢勞駕殿下迎接。”
蕭瑀邊說,邊打量李泰,比之前在長安見過的兩次,沉穩了許多。
自己居然對一個八歲孩子,用沉穩兩字來形容,蕭瑀不禁愕然。
這李家都是妖孽,李淵,李二自不必說。
就說這第三代,太子李承乾和吳王李恪,都已展現了同齡人的過人之姿。
眼前的越王更不用過多的描繪。
李泰笑道:“蕭爺爺,您這話還是讓爺爺聽見,可是會打青雀的板子。”
李泰邊說,邊將蕭瑀引進越王府。
進入廳內,落座後,李泰為蕭瑀引薦馬賓王和權萬紀兩人。
馬賓王前段時間剛見過,蕭瑀與權萬紀兩人又是同朝為官,當然是相識。
四人交談一會,李泰與蕭瑀兩人暫離席位。
來到自己書房,李泰吩咐許涵依上兩杯白開水,旋即將許涵依支開。
李泰端起白開水,示意道:“蕭爺爺,青雀喝這習慣了,請不要見怪。”
蕭瑀苦澀,也不知道眼前的越王,是不是故意如此怠慢自己,還是想給自己下馬威。
蕭瑀未端水杯,開口道:“殿下,前段時間下令來船廠鬧事的主事人,已經被拿下,以後不會再給殿下添麻煩。”
李泰喝完一口白開水,詫異的看了一眼蕭瑀。
沒有想到這剛進書房,對方就直奔主題,原本李泰還以為對方會繞圈子呢。
李泰不由說道:“蕭爺爺,您也別怪青雀說話有點直,這次蕭家做事,確實是有點過了,根本不考慮本王是一位親王。”
蕭瑀麵色一滯,這話真不好接,幸好自己也有準備。
從袖中口袋,抽出一封信,遞給李泰,說道:“這是太上皇給殿下寫的信。”
聽說是李淵的書信,李泰臉色微紅,李淵寫信給自己不方便,自己寫信給他,哪有不方便之舉。
幾個月一直不給李淵迴信,自己這麽做,是不是有點過河拆橋的意思在裏麵。
沒有李淵的二十萬貫,沒有李淵的人支援,自己在華亭哪能這麽順利。
赧然的接過書信,見信封沒有動過的跡象。
隨手撕開信封,拿出其信閱看,裏麵文字不多,隻有一句話:
“麻將,朕已厭倦,重新來個,能討朕喜歡的。”
與人結怨不是李泰的目的,和平才能求發展。
如果能化解此次事情,李泰亦是求之不得。
當然要是能拿到一些利益,那是最好不過。
……
此番李泰迴到華亭,比之前低調許多,是趁著夜色掩護進城。
迴到自己的越王府,第一時間就是找馬賓王商議,讓馬賓王給自己些建議。
無論李泰怎麽低調,越王迴府的事情,第一時間傳遍整個越王府。
權萬紀站在門口,望向馬賓王房間的位置,麵色發苦。
自己這個越王老師,當真是名存實亡。
越王遇到問題,從來沒跟自己提過,更別說問過意見。
事後自己對越王提點,而每次越王都是敷衍了事。
哀歎一聲,旋即轉身迴房,眼不見,心則靜。
跟馬賓王交談一番,李泰心中有數,派人給蕭瑀送信,明日越王府宴請宋國公。
……
翌日清晨,李泰早早起身,坐在前廳,等著司閽給自己報信。
馬賓王今日亦未去縣衙,指指站在自己身後一人,道:“殿下,這位就是下官提過的孫掌櫃,現在是王府的管家。”
孫道明有些拘謹,上前彎身行禮道:“草民孫道明,見過越王殿下。”
李泰點點頭,說道:“華亭不比長安,孫管家可還習慣?”
李泰一直未收到這方麵消息,不過馬賓王既然能這樣光明正大的介紹給自己,能力肯定是得到認可。
孫道明聞言,麵上滿是喜色,知道這是殿下對自己認可。
當時自己收到馬賓王的信,沒有任何的猶豫,將酒樓交給自己的侄兒打理,拖家帶口的來到華亭。
知道這是自己的機會,一個許多人都想要的機會。
唯一的擔心,就是自己的能力,沒有得到越王的認可。
守得雲開見月明,自己能謀得這樣的身份,也算是對得起列祖列宗。
“迴殿下,草民沒有任何不適。”
李泰微微一笑,說道:“那就好,好好做,本王對能力出眾之人,不吝賞賜,不論是權力,還是在錢財方麵。”
孫道明激動的還想說話,正好瞥見權萬紀進來,道聲謝殿下賞識,旋即退到馬賓王身後。
權萬紀踱步進入大廳,上前給李泰行禮,隨即將廳內的各人掃視了一遍。
對於權萬紀,李泰依然是保持著尊敬,執弟子之禮。
這方麵,李泰也不閑繁瑣,不想被人挑出毛病。
“老師,請入座。”
權萬紀落座後,看了看對麵的李泰,不由問道:“殿下是不是在等宋國公?”
李泰點頭道:“是啊,本王未在華亭,讓宋國公久等,本王愧疚。”
權萬紀聞言,嘴角抽動一下,自己又不是蕭瑀,殿下沒有必要這麽說吧。
不由問道:“殿下打算怎麽處理與蕭家的關係?”
李泰抬頭看看權萬紀一眼,不知對方是什麽意思,隨即迴道:“都是誤會,說開了就好。”
權萬紀麵色一詫,旋即點頭道:“殿下能如此認為,甚好,為師也就沒什麽好叮囑的了。”
偷偷撇了旁邊的馬賓王一眼,不知他的意思,還是殿下原本就是如此看法。
不過對自己倒是好事,不用因此擔心被李二懲罰,這功勞說不得還會記在自己的頭上。
李泰謝道:“多謝老師關心,昨日青雀迴府,天色已晚,未曾拜望老師,請老師見諒。”
“殿下客氣。”
幾番寒暄之後,司閽進來匯報,看見宋國公的馬車朝著王府使來。
李泰旋即站起身,道:“老師,可否隨青雀一起去迎接宋國公?”
“不敢請爾!”
隨即起身,跟著李泰一起去迎接宋國公。
府門前,見蕭瑀下車,李泰上前迎道:“蕭爺爺前來華亭,青雀未能遠迎,慚愧之至。”
“蕭某前來拜會殿下,怎麽敢勞駕殿下迎接。”
蕭瑀邊說,邊打量李泰,比之前在長安見過的兩次,沉穩了許多。
自己居然對一個八歲孩子,用沉穩兩字來形容,蕭瑀不禁愕然。
這李家都是妖孽,李淵,李二自不必說。
就說這第三代,太子李承乾和吳王李恪,都已展現了同齡人的過人之姿。
眼前的越王更不用過多的描繪。
李泰笑道:“蕭爺爺,您這話還是讓爺爺聽見,可是會打青雀的板子。”
李泰邊說,邊將蕭瑀引進越王府。
進入廳內,落座後,李泰為蕭瑀引薦馬賓王和權萬紀兩人。
馬賓王前段時間剛見過,蕭瑀與權萬紀兩人又是同朝為官,當然是相識。
四人交談一會,李泰與蕭瑀兩人暫離席位。
來到自己書房,李泰吩咐許涵依上兩杯白開水,旋即將許涵依支開。
李泰端起白開水,示意道:“蕭爺爺,青雀喝這習慣了,請不要見怪。”
蕭瑀苦澀,也不知道眼前的越王,是不是故意如此怠慢自己,還是想給自己下馬威。
蕭瑀未端水杯,開口道:“殿下,前段時間下令來船廠鬧事的主事人,已經被拿下,以後不會再給殿下添麻煩。”
李泰喝完一口白開水,詫異的看了一眼蕭瑀。
沒有想到這剛進書房,對方就直奔主題,原本李泰還以為對方會繞圈子呢。
李泰不由說道:“蕭爺爺,您也別怪青雀說話有點直,這次蕭家做事,確實是有點過了,根本不考慮本王是一位親王。”
蕭瑀麵色一滯,這話真不好接,幸好自己也有準備。
從袖中口袋,抽出一封信,遞給李泰,說道:“這是太上皇給殿下寫的信。”
聽說是李淵的書信,李泰臉色微紅,李淵寫信給自己不方便,自己寫信給他,哪有不方便之舉。
幾個月一直不給李淵迴信,自己這麽做,是不是有點過河拆橋的意思在裏麵。
沒有李淵的二十萬貫,沒有李淵的人支援,自己在華亭哪能這麽順利。
赧然的接過書信,見信封沒有動過的跡象。
隨手撕開信封,拿出其信閱看,裏麵文字不多,隻有一句話:
“麻將,朕已厭倦,重新來個,能討朕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