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勞碌一天的百姓,紛紛歸巢。
張老漢像是往常一樣,扛著鋤頭迴到自己的家中。
心情舒暢的在門口喊了一句:“渾家,晚飯做好了沒有?”
由於此處偏遠,今日在地裏忙時,張老漢才得到通知,今年所有的賦稅全免。
張老漢對此深信不疑,因為告訴他的是一個衙役,不停的追問是怎麽迴事。
衙役不耐煩,隻因這一戶人家,害的自己多跑多少的路程,隻留下句:“越王下令”,後匆匆離開。
張老漢向著長安方向深深的躬拜,感謝皇恩浩蕩。
幾年前大唐皇帝下令減稅三年,今年更是一步到位,將所有的賦稅全免。
心情不錯的張老漢沒有聽到自家渾家的迴聲,還有著一絲疑惑,可剛得到好消息的張老漢也沒過於在意。
將手中鋤頭放在門口,順手推門進去。
進去剛抬頭,立馬後退出來,抄起剛放下的鋤頭,還想衝進去,聽見後麵傳來嘈雜的腳步聲。
迴頭一看,起碼有著十幾人圍了上來。
張老漢暗道完了,這都是從哪裏出來的強人。
剛得到好消息,以為往後能有好日子過,誰知到家後,居然迎來的是滅頂之災。
張老漢握緊手中的鋤頭,強自鎮定道:“你們是何人,來老漢家想做什麽?”
心中暗想,自己一家一直安分守己,可是從來沒有得罪過任何人。
對方沒有說話,也停下了腳步,這讓張老漢更加的疑惑,心中亦更緊張起來。
“阿爹”“良人”
幾聲叫喚,打斷了張老漢的緊張思緒。
迴頭一看,自家的兩個小子已經撲倒自己身邊。
渾家亦孤身一人,站在門口處,臉上略顯焦急的看著自己。
渾家孩子沒事,張老漢放心不少。
隻是心中更加的不解,不知道對方是什麽意思,強闖自己的家,卻沒有一個人上來說話。
婦人悄然來到張老漢身邊,道:“良人,他們說是越王的人,是不會傷害我們的。”
越王的人,張老漢大吃一驚,以往哪知道越王是誰,今日一天居然兩次聽到越王,他的部下還來到自己家中。
“渾家,你確定他們是越王的人?”
“應該是沒有錯,他們隻是不讓我們出去,沒做其他的事情。”
聞聽此言,張老漢心中淡定不少。
能免自家的賦稅,又是皇家人,應該不是壞人吧。
手握鋤頭,不自覺中鬆了一點。
但看著周圍的強人,未穿軍中甲胃,隻是手中的刀劍令人發顫,自己也不敢輕言放鬆。
“渾家,他們有沒有告訴你,他們想做什麽?”
婦人迴道:“他們說隻要我們在家裏不逃,就不會對我們怎麽樣,還說明日越王會來,等越王走後才能放我們自由。”
聞聽此言,張老漢再次鬆懈不少。
抬頭時,剛鬆懈的張老漢,再次緊張起來,手中的鋤頭下意識的再次緊緊。
因為他看見從自家房屋裏,走出來兩人。
胡麻子對此渾然不懼,笑道:“好了,事情呢,你家渾家已經跟你說了,某也就不在廢話,明日記得早起,說不定越王會見你們一家。”
說完,胡麻子未理會張老漢,離開了此地,前來的士卒留下幾個,守在張老漢門口不遠處。
胡麻子粗中有細,婦人和孩子好控製,不像成年男子,說不定會產生暴力衝突。
控製好婦人孩子,將事情告訴他們,由他們自己說服自家的男人。
能說服是最好,說不服,胡麻子隻能采取暴力手段。
……
翌日。
李泰在眾多士卒的簇擁下,登上了陸地。
此時麵前站著五戶人家,海岸線十餘裏長,僅有五戶人家,是不是有點太少?李泰迴頭詢問胡麻子一下。
胡麻子迴道:“迴稟殿下,出海捕魚,風險大,一些漁戶為了生存,下海捕魚也是無奈之舉,前幾年,因為此處剛歸附大唐,太上皇下令減稅三年。”
“不少漁戶遷入內地,重迴農戶。而留下的這五戶人家,都是半漁半農。”
這五戶人家差不多都是跟張老漢遭遇同樣的待遇,先控製住婦孺,在成功說服家中的成年男子。
早上剛天亮,又被胡麻子讓人強行帶來此處。
見這些強人,態度比昨日,變的更加強硬,漁戶們心裏忐忑,戰戰兢兢的拖家帶口跟隨。
在李泰來之前,強人們告訴他們越王要來了,讓他們老實點。
看到遠處一行人向著他們走來,怕就是越王。
沒見過世麵的漁戶,根本不敢抬頭。
幾個孩子想抬頭看看,都被自家父母強行按下腦袋。
在下麵忐忑不安的漁戶,耳中聽見孩子的聲音傳來。
“本王今後一段時間,可能會留在此處,多有打擾還請大家見諒。”
沒有人迴話,李泰渾不在意,繼續說道:“你們呢,本王給你們兩個選擇,其一你們搬離這裏,去華亭縣,華亭也是本王的封地,本王會在那裏給你們重新安排土地。”
“其二,你們暫時留在這裏,為本王幹活,十六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成年男子,每日三十銅錢,婦人減半,十三歲到十六歲,五十到六十歲,同樣是減半。”
李泰說完半天,見下麵還沒有動靜,微微一笑,接著說道:“本王現在不催促你們,迴去好好商量一下。”
“日落之前給本王答複,如果你們到時還沒有選擇,本王會做主,替你們選擇。”
說完之後,李泰看著身邊的胡麻子紛紛道:“胡副尉,你先安排人將他們送迴去。”
“是殿下。”
斥候選的登陸位置確實不錯,真是人煙稀少呐。
迴到家中,婦人看著自己屋外的人影,自家孩子還小,不知道愁苦。
兩個孩子在屋內,玩著自己的小遊戲,婦人焦急的問張老漢:“良人,你打算怎麽辦?”
正在思考的張老漢抬頭,見自家渾家臉上滿是焦慮,安慰道:“渾家別急,此前看來,咱們的命是保住了,全家安全無恙,這比什麽都重要。”
“可眼下怎麽辦?良人,你可是家裏的頂梁柱,兩個選擇,你可得好好的思量。”
“放心吧,我心裏有數”,張老漢看著渾家身上的舊衣裳,心中充滿了歉意。
自從嫁給自己後,從未添置過一件新衣裳。
在看看兩個孩子,補丁落補丁,不是自己兒時穿過的,就是長裳改小。
張老漢像是往常一樣,扛著鋤頭迴到自己的家中。
心情舒暢的在門口喊了一句:“渾家,晚飯做好了沒有?”
由於此處偏遠,今日在地裏忙時,張老漢才得到通知,今年所有的賦稅全免。
張老漢對此深信不疑,因為告訴他的是一個衙役,不停的追問是怎麽迴事。
衙役不耐煩,隻因這一戶人家,害的自己多跑多少的路程,隻留下句:“越王下令”,後匆匆離開。
張老漢向著長安方向深深的躬拜,感謝皇恩浩蕩。
幾年前大唐皇帝下令減稅三年,今年更是一步到位,將所有的賦稅全免。
心情不錯的張老漢沒有聽到自家渾家的迴聲,還有著一絲疑惑,可剛得到好消息的張老漢也沒過於在意。
將手中鋤頭放在門口,順手推門進去。
進去剛抬頭,立馬後退出來,抄起剛放下的鋤頭,還想衝進去,聽見後麵傳來嘈雜的腳步聲。
迴頭一看,起碼有著十幾人圍了上來。
張老漢暗道完了,這都是從哪裏出來的強人。
剛得到好消息,以為往後能有好日子過,誰知到家後,居然迎來的是滅頂之災。
張老漢握緊手中的鋤頭,強自鎮定道:“你們是何人,來老漢家想做什麽?”
心中暗想,自己一家一直安分守己,可是從來沒有得罪過任何人。
對方沒有說話,也停下了腳步,這讓張老漢更加的疑惑,心中亦更緊張起來。
“阿爹”“良人”
幾聲叫喚,打斷了張老漢的緊張思緒。
迴頭一看,自家的兩個小子已經撲倒自己身邊。
渾家亦孤身一人,站在門口處,臉上略顯焦急的看著自己。
渾家孩子沒事,張老漢放心不少。
隻是心中更加的不解,不知道對方是什麽意思,強闖自己的家,卻沒有一個人上來說話。
婦人悄然來到張老漢身邊,道:“良人,他們說是越王的人,是不會傷害我們的。”
越王的人,張老漢大吃一驚,以往哪知道越王是誰,今日一天居然兩次聽到越王,他的部下還來到自己家中。
“渾家,你確定他們是越王的人?”
“應該是沒有錯,他們隻是不讓我們出去,沒做其他的事情。”
聞聽此言,張老漢心中淡定不少。
能免自家的賦稅,又是皇家人,應該不是壞人吧。
手握鋤頭,不自覺中鬆了一點。
但看著周圍的強人,未穿軍中甲胃,隻是手中的刀劍令人發顫,自己也不敢輕言放鬆。
“渾家,他們有沒有告訴你,他們想做什麽?”
婦人迴道:“他們說隻要我們在家裏不逃,就不會對我們怎麽樣,還說明日越王會來,等越王走後才能放我們自由。”
聞聽此言,張老漢再次鬆懈不少。
抬頭時,剛鬆懈的張老漢,再次緊張起來,手中的鋤頭下意識的再次緊緊。
因為他看見從自家房屋裏,走出來兩人。
胡麻子對此渾然不懼,笑道:“好了,事情呢,你家渾家已經跟你說了,某也就不在廢話,明日記得早起,說不定越王會見你們一家。”
說完,胡麻子未理會張老漢,離開了此地,前來的士卒留下幾個,守在張老漢門口不遠處。
胡麻子粗中有細,婦人和孩子好控製,不像成年男子,說不定會產生暴力衝突。
控製好婦人孩子,將事情告訴他們,由他們自己說服自家的男人。
能說服是最好,說不服,胡麻子隻能采取暴力手段。
……
翌日。
李泰在眾多士卒的簇擁下,登上了陸地。
此時麵前站著五戶人家,海岸線十餘裏長,僅有五戶人家,是不是有點太少?李泰迴頭詢問胡麻子一下。
胡麻子迴道:“迴稟殿下,出海捕魚,風險大,一些漁戶為了生存,下海捕魚也是無奈之舉,前幾年,因為此處剛歸附大唐,太上皇下令減稅三年。”
“不少漁戶遷入內地,重迴農戶。而留下的這五戶人家,都是半漁半農。”
這五戶人家差不多都是跟張老漢遭遇同樣的待遇,先控製住婦孺,在成功說服家中的成年男子。
早上剛天亮,又被胡麻子讓人強行帶來此處。
見這些強人,態度比昨日,變的更加強硬,漁戶們心裏忐忑,戰戰兢兢的拖家帶口跟隨。
在李泰來之前,強人們告訴他們越王要來了,讓他們老實點。
看到遠處一行人向著他們走來,怕就是越王。
沒見過世麵的漁戶,根本不敢抬頭。
幾個孩子想抬頭看看,都被自家父母強行按下腦袋。
在下麵忐忑不安的漁戶,耳中聽見孩子的聲音傳來。
“本王今後一段時間,可能會留在此處,多有打擾還請大家見諒。”
沒有人迴話,李泰渾不在意,繼續說道:“你們呢,本王給你們兩個選擇,其一你們搬離這裏,去華亭縣,華亭也是本王的封地,本王會在那裏給你們重新安排土地。”
“其二,你們暫時留在這裏,為本王幹活,十六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成年男子,每日三十銅錢,婦人減半,十三歲到十六歲,五十到六十歲,同樣是減半。”
李泰說完半天,見下麵還沒有動靜,微微一笑,接著說道:“本王現在不催促你們,迴去好好商量一下。”
“日落之前給本王答複,如果你們到時還沒有選擇,本王會做主,替你們選擇。”
說完之後,李泰看著身邊的胡麻子紛紛道:“胡副尉,你先安排人將他們送迴去。”
“是殿下。”
斥候選的登陸位置確實不錯,真是人煙稀少呐。
迴到家中,婦人看著自己屋外的人影,自家孩子還小,不知道愁苦。
兩個孩子在屋內,玩著自己的小遊戲,婦人焦急的問張老漢:“良人,你打算怎麽辦?”
正在思考的張老漢抬頭,見自家渾家臉上滿是焦慮,安慰道:“渾家別急,此前看來,咱們的命是保住了,全家安全無恙,這比什麽都重要。”
“可眼下怎麽辦?良人,你可是家裏的頂梁柱,兩個選擇,你可得好好的思量。”
“放心吧,我心裏有數”,張老漢看著渾家身上的舊衣裳,心中充滿了歉意。
自從嫁給自己後,從未添置過一件新衣裳。
在看看兩個孩子,補丁落補丁,不是自己兒時穿過的,就是長裳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