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方麵可以交給本官,本官自認還能拖延一段時間”。


    別看楊建華到任通州時間不算長,但他現在差不多已經把通州掌握在手裏。


    一方麵是楊建華在官場上確實是一把能手,另一方麵也是關鍵,通州的別駕是自己的友人。


    朝中有人好做官,做起事情來輕駕熟路,加快自己對通州的掌控。


    隻是現在看來,怕太上皇選擇自己來這通州,也是有這方麵的考慮吧。


    真不愧是太上皇,什麽都考慮到了,唯一沒有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兒子,將自己從皇位上攆下來,讓自己變成太上皇。


    事情的大致思路,就這樣訂下來。


    馬賓王不愧是馬賓王,哪怕官場上還有些青澀,可這處理事情的能力,自己真是望其項背。


    李泰心中疑惑,自己以前怎麽沒看出來呢?


    難道是自己知道對方身份後,心裏暗示?


    接下來就是考慮細節方麵,在這方麵楊建華考慮的比馬賓王更加的成熟。


    在這期間,李泰吩咐胡麻子出去先將斥侯派出去,打探通州境內沿海區域的消息。


    幾人一直討論到午時用餐時,才初步訂下,吃完午飯,下午還得接著商談一些細節方麵。


    細節決定成敗,李泰對這方麵比較重視。


    這樣一來,李泰明白,去通州的時間會耽誤。


    可又有什麽辦法!


    成功沒有捷徑可言,心思急切,更是要不得。


    ……


    楊建華走了,春風得意的辭別越王,離開了華亭。


    越王已經答應通州和華亭一樣的待遇,全州免去以往欠稅和今年的賦稅,自己也就不用藏著掖著迴去。


    這方麵有自己的功勞,楊建華相信,帶著這樣一個功勞迴去,更有利於自己對通州的掌控。


    眼見其他人都離開,馬賓王落在後麵,在李泰身邊輕聲道:“殿下,馬某一直有個問題在心裏,想請殿下解惑?”


    今日討論的結果不錯,李泰信心更甚一分,聽聞馬賓王的話也沒在意,心情愉悅,調笑道:“哦?還有馬先生不懂的東西?”


    馬賓王被嗆了一下,咳嗽一聲後,迴道:“殿下謬讚,馬某隻是一個普通人,不懂的東西太多,就像殿下的製鹽之術,馬某就不懂,更別說殿下的印刷術,還有……”


    “停,停”,李泰立馬揮手打斷,自己隻是渾身舒爽,想調笑一下對方,誰知馬賓王不領情,直接將火燒到自己頭上。


    “馬先生接著剛才的說吧,有什麽本王能解惑的,本王言無不盡。”


    馬賓王露出一絲笑意,這才對嘛,想到自己剛才的問題,也不再廢話,直接問道:


    “殿下,既然您的方法是曬海鹽,可以曬出大量的精鹽,為什麽隻選在通州曬,我們華亭也是處在沿海邊。”


    身份的變化,必然會帶來想法的轉變。


    原先不問,是因為無論在哪裏曬鹽,對自己無關重要。


    現在身為華亭縣令,也就必須為提高華亭百姓的生活,而去想方設法為自己治下百姓謀福利。


    眼前的製鹽,不就是一種方法嗎?


    這個問題,李泰還真是想過,迴道:“其實不是本王不想在華亭曬鹽,主要是有兩點考慮。”


    “其一呢,一旦本王將鹽田做好了,拿到第一桶金,最後肯定會交給父皇,到時馬先生,你說這華亭的鹽田,本王是交還是不交”。


    “交的話,這期間的利益也隻能是父皇的,我們華亭隻是給父皇提供一個曬鹽的場地而已,收入是微乎其微。”


    “不交的話,能不能保住,本王也不是很清楚。”


    馬賓王點頭,明白了越王的擔心,鹽鐵這一塊不是一般人能沾的。


    越王敢製鹽,不也就是占著自己的身份,即使如此,早已想好將之送出去的打算。


    也許有人會說,世家不就有很多製鹽或者煉鐵的嗎,看長孫家就是大唐頭號的鐵商。


    既然如此為什麽還要將製鹽送出去?


    因為世家在大唐根深蒂固,聯合起來能有跟皇帝相抗的實力。


    一個年幼的皇子,還不是任由李二揉捏。


    馬賓王輕歎一口氣,一個發財致富的路子就這麽沒了,言語中還是有些沮喪:“那殿下的第二考慮呢?”


    李泰看著馬賓王笑笑道:“這第二點考慮,就是放在馬先生身上了。”


    馬賓王愣了一下,不解道:“馬某現在確實是華亭縣令,可不明白殿下的意思。”


    “第二點嘛,說簡單點,以後本王就看不上精鹽的收入,當本王的製鹽法出世後,經營妥當的話,必然會導致精鹽跟糧食價格相當,馬先生覺得會發生什麽情況。”


    不待馬賓王迴答,李泰接著說道:“隻要本王能順利的從今年的精鹽中,獲得足夠的利益,本王的很多計劃就能提前施行。”


    “這華亭就是本王試驗地方,希望馬先生能助本王,本王不需要馬先生做其他事情,隻要能順利的讓本王完成計劃就好。”


    馬賓王苦笑,一個製鹽就耗費那麽多的腦細胞,不知道呢後麵的計劃,會不會出現比製鹽更繁瑣的事情。


    “好吧,馬某盡量吧”


    “說實話,一個縣令對馬先生這樣的人才來說,起步太低,不過馬先生放心,本王的封地還有三個州”。


    “隻需三年,本王保證給馬先生一個刺史位置”。


    馬賓王苦笑拒絕道:“殿下,親之方知其難,這官位馬某希望步步為營,不想操之過急”。


    李泰愣了一下,隨即笑道:“本王倒是莽撞了。沒想到馬先生目標遠大,那升官的事情本王就不提了。不過三五年後,你要是還想在華亭,怕是到時父皇也不會願意。”。


    給自己三五年的時間,或許不能將華亭發展成揚州和蘇州那樣的繁華,但也不會相差太遠,如果事情格外順利的話,也許還能進一步發展。


    真要是在馬賓王的治下,華亭縣來個華麗的轉身。


    即使現在還不是後世的經濟發展論,也會被李二看在眼中,那是必然之勢,到時這升官發財,還真不用自己操心。


    腳踏實地,能擋住外來的誘惑,這也許就是馬賓王後來能成為宰相的原因之一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出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達灰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達灰基並收藏唐出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