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雖近,李泰感覺自己走的好累,好不容易走到李淵近前,還未來得及行禮,李淵忽然先站起來,拉住李泰的肩膀道:“走,跟朕到書房,朕有話要問你。”
李泰偷偷瞥下其他人,見整個大殿的人,都注意到這裏,李泰真是欲哭無淚,苦澀道:“爺爺,咱們有事可以等宴會之後在聊,不必急在此時吧!”
“這事還真有點急,錯過今日,你小子不知何時才能來朕這裏”,李淵根本不在意李泰的焦急,或許是故意如此做。
“要不明日吧,明日一早,青雀就來給爺爺拜年,您看如何”,地點和時機都不對,李泰隻能想辦法拖延李淵,將這該死的宴會先結束吧。
李淵笑笑,俯身在李泰耳邊細聲嘀咕了句:“鹽”
說完之後,李淵直起身子道:“青雀確認不要跟著朕來?”
一個簡單的字,李泰的耳朵裏哄的一聲,好似晴天霹靂當頭一擊,木頭一般站在那裏一動不動,愣著兩隻眼睛癡癡的看著李淵。
一句話未說,如同機械般跟在李淵的身後。
李淵迴頭看看李泰,嘴角上翹,一副智珠在握的表情,繼續帶著李泰向前走。
李二就坐在李淵身側,對兩人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裏,隻是沒有想到李淵在李泰耳邊輕飄飄的一句話,就能讓李泰乖乖的跟隨。
皺著眉頭,李二心緒有些複雜,全程的對話,都清楚,誰知關鍵的一句話,自己未聽見,卻成整個事件的轉折點。
李二眼神瞥向一個拐角處,輕輕的點頭。
宴會主人離開,大殿裏的群臣一時間不知所措,有的端著酒樽不知道是該放下,還是一口悶下去。
李二端著酒樽站起來,舉杯道:“青雀過些時日,就要去封地上任,臨走前,父皇想給青雀一些提點,諸位愛卿莫急,飲聖!”
“飲聖!”
大唐皇帝已經發話,眾臣紛紛起身,端起酒樽就是一口悶,喝的那叫一個豪爽。大殿中的氛圍再次活躍起來,隻有極少數的人麵帶憂鬱。
跟著李淵的步伐,行走在空寂的走廊中,李泰已經清醒過來,事已至此,隻能一條道走到黑,隨機應變吧。
李淵今日宴請,安排兩個地方,其中之一就是剛才朝中大臣聚集的地方,另一個地方是女眷之處,兩者隻有一條走廊相隔。
李泰抬頭看向另一側,正好迎向長孫的目光,見李泰跟著李淵離開,長孫臉上滿是詫異,隨即很快掩飾過去,端著酒樽跟身側的主人萬貴妃碰杯。萬貴妃不是李淵,性格溫和商量,和長孫之間相處愉快,未有婆媳間的齷齪。
李淵的書房很大,比自己的寢室還要大一些,裏麵擺滿各種藏書,桌上擺放著文房四寶,見這麽大的書房,李泰真想問問李淵,浪費這麽多的資源有意義麽。
李淵進入書房,將所有的宮女太監支走,俯身在李泰耳邊輕聲道:“說話小心點,隔牆有耳。”
李泰愣了一下,隨即明白李淵的意思,抬頭再次打量著整個書房,並沒有藏身的地方,還想出言反對,迎來的是李淵的蒲扇巴掌,低聲喝道:“你那點道行淺著呢。”
“是不是意外朕怎麽知道你的小秘密的?”
李泰小雞啄食般連連點頭,一路行來,都在琢磨著這事,關於鹽的事情,他對天發誓自己沒有告訴任何人,亦沒有說過這方麵的夢話,居然被李淵率先發覺,真是奇事怪哉。
李泰再次遭到李淵巴掌招唿,恨其不爭道:“朕前些時日教過你如何麵對美人,今日朕再教你泰山蹦於前而麵不變色。”
李泰踟躕道:“這個也能鍛煉嗎?”
“以後做事說話,多注意一些這方麵,時間久了,自然就成。”
還以為真有捷徑呢,原來還是靠日常積累,李泰有些不以為然,一個習慣有那麽好養成的嗎。
見李泰不在意的模樣,李淵皺著眉頭,還想繼續教訓,想想還是以事實來說明一切吧:“在此之前,朕根本不能確定你小子心中有鹽的秘密,可是朕就那麽輕輕一詐,你小子就漏出了馬腳,如果你當時麵不改色,朕還能確定鹽的事情嗎?”
“還有朕怎麽會拿鹽來詐你嘛?不得不說你小子的心思太淺,從朕今日宴請中任意拿出來一位,都能輕易看清你小子心裏在想什麽?”
李泰嘀咕道:“他們都是大唐的精英,能看穿兒子這樣年齡的孩子,不足為據吧。”
“你小子”,李淵再次賞給李泰一記巴掌,道:“我大唐精英不足為據,那麗質和胡麻子呢?他們一個比你小一歲,一個就是純大老粗,他們都你能大致看出你在想什麽?你還有什麽要狡辯的嗎?”
李泰呆立當場,他現在終於明白李淵為什麽會拿鹽來詐自己,當日在西市上,兩人基本上全程都是跟在自己身邊,應該是從自己的表情發現了異常。
李泰再次被李淵一巴掌扇醒,“朕剛才怎麽跟你說的,泰山蹦於前而麵不變色,你看看你現在的表現,一點小事居然露出這樣的表情,真是太讓朕失望。”
“爺爺,孫兒知錯”,李泰終於自己錯的離譜,自己比現今的大唐人隻是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識,而不是閱曆。想要在大唐混下去,自己所要學的並不少,不過好多習慣都已經定型,不知道能不能矯正過來。
李淵終於滿意的點頭道:“就像青雀你之前說過,犯錯不可怕,改正就是。你是我大唐的親王,現在即將去封地就職,下屬從你臉上就能輕易看出你想做什麽?或者諂媚迎上,或者提前下手反駁,一個親王居然被自己的下屬所左右,到時青雀你自己還有臉麵再呆在封地嗎?”
李泰聽的是冷汗連連,自己真的是將去封地的事情,想的那麽簡單,到封地自己是想做事,可不是像在春宜宮一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那時必然與各種人產生交際,恐怕會真的出現像李淵說的這種情況。
“爺爺,何以教我”。
李泰偷偷瞥下其他人,見整個大殿的人,都注意到這裏,李泰真是欲哭無淚,苦澀道:“爺爺,咱們有事可以等宴會之後在聊,不必急在此時吧!”
“這事還真有點急,錯過今日,你小子不知何時才能來朕這裏”,李淵根本不在意李泰的焦急,或許是故意如此做。
“要不明日吧,明日一早,青雀就來給爺爺拜年,您看如何”,地點和時機都不對,李泰隻能想辦法拖延李淵,將這該死的宴會先結束吧。
李淵笑笑,俯身在李泰耳邊細聲嘀咕了句:“鹽”
說完之後,李淵直起身子道:“青雀確認不要跟著朕來?”
一個簡單的字,李泰的耳朵裏哄的一聲,好似晴天霹靂當頭一擊,木頭一般站在那裏一動不動,愣著兩隻眼睛癡癡的看著李淵。
一句話未說,如同機械般跟在李淵的身後。
李淵迴頭看看李泰,嘴角上翹,一副智珠在握的表情,繼續帶著李泰向前走。
李二就坐在李淵身側,對兩人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裏,隻是沒有想到李淵在李泰耳邊輕飄飄的一句話,就能讓李泰乖乖的跟隨。
皺著眉頭,李二心緒有些複雜,全程的對話,都清楚,誰知關鍵的一句話,自己未聽見,卻成整個事件的轉折點。
李二眼神瞥向一個拐角處,輕輕的點頭。
宴會主人離開,大殿裏的群臣一時間不知所措,有的端著酒樽不知道是該放下,還是一口悶下去。
李二端著酒樽站起來,舉杯道:“青雀過些時日,就要去封地上任,臨走前,父皇想給青雀一些提點,諸位愛卿莫急,飲聖!”
“飲聖!”
大唐皇帝已經發話,眾臣紛紛起身,端起酒樽就是一口悶,喝的那叫一個豪爽。大殿中的氛圍再次活躍起來,隻有極少數的人麵帶憂鬱。
跟著李淵的步伐,行走在空寂的走廊中,李泰已經清醒過來,事已至此,隻能一條道走到黑,隨機應變吧。
李淵今日宴請,安排兩個地方,其中之一就是剛才朝中大臣聚集的地方,另一個地方是女眷之處,兩者隻有一條走廊相隔。
李泰抬頭看向另一側,正好迎向長孫的目光,見李泰跟著李淵離開,長孫臉上滿是詫異,隨即很快掩飾過去,端著酒樽跟身側的主人萬貴妃碰杯。萬貴妃不是李淵,性格溫和商量,和長孫之間相處愉快,未有婆媳間的齷齪。
李淵的書房很大,比自己的寢室還要大一些,裏麵擺滿各種藏書,桌上擺放著文房四寶,見這麽大的書房,李泰真想問問李淵,浪費這麽多的資源有意義麽。
李淵進入書房,將所有的宮女太監支走,俯身在李泰耳邊輕聲道:“說話小心點,隔牆有耳。”
李泰愣了一下,隨即明白李淵的意思,抬頭再次打量著整個書房,並沒有藏身的地方,還想出言反對,迎來的是李淵的蒲扇巴掌,低聲喝道:“你那點道行淺著呢。”
“是不是意外朕怎麽知道你的小秘密的?”
李泰小雞啄食般連連點頭,一路行來,都在琢磨著這事,關於鹽的事情,他對天發誓自己沒有告訴任何人,亦沒有說過這方麵的夢話,居然被李淵率先發覺,真是奇事怪哉。
李泰再次遭到李淵巴掌招唿,恨其不爭道:“朕前些時日教過你如何麵對美人,今日朕再教你泰山蹦於前而麵不變色。”
李泰踟躕道:“這個也能鍛煉嗎?”
“以後做事說話,多注意一些這方麵,時間久了,自然就成。”
還以為真有捷徑呢,原來還是靠日常積累,李泰有些不以為然,一個習慣有那麽好養成的嗎。
見李泰不在意的模樣,李淵皺著眉頭,還想繼續教訓,想想還是以事實來說明一切吧:“在此之前,朕根本不能確定你小子心中有鹽的秘密,可是朕就那麽輕輕一詐,你小子就漏出了馬腳,如果你當時麵不改色,朕還能確定鹽的事情嗎?”
“還有朕怎麽會拿鹽來詐你嘛?不得不說你小子的心思太淺,從朕今日宴請中任意拿出來一位,都能輕易看清你小子心裏在想什麽?”
李泰嘀咕道:“他們都是大唐的精英,能看穿兒子這樣年齡的孩子,不足為據吧。”
“你小子”,李淵再次賞給李泰一記巴掌,道:“我大唐精英不足為據,那麗質和胡麻子呢?他們一個比你小一歲,一個就是純大老粗,他們都你能大致看出你在想什麽?你還有什麽要狡辯的嗎?”
李泰呆立當場,他現在終於明白李淵為什麽會拿鹽來詐自己,當日在西市上,兩人基本上全程都是跟在自己身邊,應該是從自己的表情發現了異常。
李泰再次被李淵一巴掌扇醒,“朕剛才怎麽跟你說的,泰山蹦於前而麵不變色,你看看你現在的表現,一點小事居然露出這樣的表情,真是太讓朕失望。”
“爺爺,孫兒知錯”,李泰終於自己錯的離譜,自己比現今的大唐人隻是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識,而不是閱曆。想要在大唐混下去,自己所要學的並不少,不過好多習慣都已經定型,不知道能不能矯正過來。
李淵終於滿意的點頭道:“就像青雀你之前說過,犯錯不可怕,改正就是。你是我大唐的親王,現在即將去封地就職,下屬從你臉上就能輕易看出你想做什麽?或者諂媚迎上,或者提前下手反駁,一個親王居然被自己的下屬所左右,到時青雀你自己還有臉麵再呆在封地嗎?”
李泰聽的是冷汗連連,自己真的是將去封地的事情,想的那麽簡單,到封地自己是想做事,可不是像在春宜宮一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那時必然與各種人產生交際,恐怕會真的出現像李淵說的這種情況。
“爺爺,何以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