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驗?”李泰終於琢磨出李二的意思,這是要給自己下絆子啊,不想讓自己出長安,千磨萬擊吾意堅,任你東西南北風,嘴裏氣嘟嘟,沒好氣道:“父皇請出題!”
“第一……”
“停停停”,李泰心裏焦急,心裏一直記著的君臣禮儀早已忘卻,立馬打斷李二的話,“別第一,第二了,父皇還是先說說一共有幾個考驗吧,別到時一個考驗完,再接著考驗,何時才能考驗完。”
李二正為自己的絕妙主意暗自高興呢,嗬嗬一笑,也沒介意李泰的無禮,旁邊的太子李承乾這些天一直跟著李剛學習君臣禮儀之道,看不下去,皺著小眉頭提醒道:“四弟說話注意點,這是在跟父皇說話呢!”
未理會李承乾的好意,一雙小眼睛,幽怨的看著李二,一張小臉顯得很是委屈,希望別給自己出太難的考驗。
李二見時機差不多,道:“好吧,看你尚且年幼,朕也不給你多出題,隻有兩個,如果青雀都能答出來,朕就同意你去封地。”
還好隻有兩個,剛才的示弱還是有迴報的。
見李泰神情放鬆,李二嘴角翹起,饒有興趣的看了看次子,然後道出第一道題:“昨日早時一直到今日淩晨,關中遭遇近幾年來罕見的大雪,長安周邊百姓房屋出現大麵積的塌陷,如今大雪封路,糧食和保暖物資運不出去,這給朝廷雪後賑災帶來很大的困難,這第一個考驗就是如何妥善的解決這次雪後賑災。”
李承乾長大嘴巴,不可思議的看著李二,然後又疑惑的看看身邊的李泰,身為太子,他知道的事情比李泰要多,知道這是今天早朝的重點,可那麽多的大臣,還有在他心目中無比英武的父皇都沒有想到辦法解決的問題,現在居然用來考驗自己七歲的弟弟。這哪是考驗,這是想斷絕李泰換封地的打算,想清楚此點,李承乾好奇的再次觀看自己的弟弟,看他如何應對。
李泰沉思片刻,問道:“父皇的意思是,隻要能想到辦法,將糧食運到災區,這個考驗就算完成了是嗎?”
李二點點道:“不錯,但朕不會給你無限期的時間,今天晚餐之前還沒想到辦法,就算你輸。”
災情如火,時間對賑災是最大的敵人,晚一分鍾都會死傷不少人。
“好”,李泰毫不猶豫的應下了這個考驗,箭已上弦,李泰沒有迴頭路,隻能一路向前,斬荊披棘,接著說道:“既然第一個考題已經出來,那請父皇將第二個考題一起說出,讓兒臣早作準備。”
李泰這話打得李二猝不及防,此時在李二的心中根本就沒有第二個考驗題,多出個考驗不過是樣子工程罷了,有些不滿的看著李泰,批評道:“青雀,不要好高騖遠,先將第一個考驗完成再說,朕也不怕告訴你,現在滿朝文武都為這個問題傷透腦筋,至今還未想出一個辦法來。”
李泰撇撇嘴,不論自己能不能解決第一個問題,這第二個問題必須現在知道,您現在根本就不想讓自己去封地或者是換封地,一旦自己真的想到辦法,您老一招拖延戰術,就能將自己的所有盤算打碎,自己還得咬著牙往肚子裏咽。
“父皇,話可不是您這麽說的,哪有老師出考題,迴答出一個再出第二個的道理,您將考題出完,會不會答題,那就是兒臣的事情。”
李二不知李泰的想法,如果知道,打死也不會現在出第二道題,思索一會,眼睛一亮,好,題目來了,李二笑嗬嗬的看著次子,道:“父皇的這第二道題,就與你自己有關。”
“哦?”李泰詫異,有些不解:“那兒臣就拭目以待。”
“朕記得你跟你母後說的那句急民眾之所急,想民眾之所想,所以朕的第二道題很簡單,就是解決這民眾的一急一想。”
說完之後,李二自己都情不自禁的笑了,次子這話總結的直白明了,為官者真要能做到這兩點,絕對是好官,還是名垂千古的好官。
這算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嗎?李泰暗惱,看來自己那個少說少做多聽的思路完全正確,這不多一句嘴,就給自己帶來了麻煩。
鬱悶的看著得意洋洋的李二,爭辯道:“父皇,您這第二道題是兩個,所以不作數,您得再重新出道題。”
“不換題了,就這道題,隻要青雀你能解決急或想其中一個,朕就算你過關。”
看著還在鬱悶的李泰,李二開心的將兩人趕出去,一掃整個上午的隱晦心情,長孫進來時都沒發現。
李二的心情變化也影響著長孫,跪坐在李二身邊,將剛剛泡製的茶水遞至李二身前,調笑道:“陛下有何喜事,跟妾身說說,讓妾身也高興高興。”
李二當笑話一般,將剛才的事情描述一下,末了說道:“觀音碑,你說說青雀到底是怎麽想的,那麽好的封地居然換成,換成,哎,朕都不知道該怎麽說,你看登州那是什麽地方,隋煬帝三征高句麗,那裏可是征兵服役的重災區,整個登州被搞的是十室九空,到現在還沒有恢複元氣。再說豐州,那是馮盎的地盤,馮家能讓青雀在他們的地盤安穩發展嗎?何況現在朝中已經有人在說馮家要反。還有那個通州,之前一直是臧君的地盤,直到武德四年臧君投誠我大唐,通州才歸入我大唐,距今不到五年時間,青雀那麽小,能管理好那裏嗎?”
李二端起桌上的茶杯,輕抿一口茶水,茶香順著喉嚨咽下去,真是迴味無群,放下茶杯,李二心情舒暢。
李二接著說道:“最後一個,也是朕最鬱悶的地方,之前整個蘇州都是青雀的封地,而現在他居然隻要其中一個縣,還是一個下縣,整個蘇州最窮的一個縣,觀音碑,你看看這三州一縣,有哪個是好地方,你說青雀不會是被朕一巴掌扇糊塗了吧。”
說完,李二揉揉太陽穴,真是傷腦筋,長孫笑笑,夫妻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哪能不知道李二現在為什麽頭疼,假裝惱怒道:“陛下盡說胡話,妾身看來,怕是因為陛下猜不透青雀的想法,才會如此思慮吧。一個孩子而已,陛下亦是多慮,孩子的想法跟大人是不同的,我們不能用成年人的想法去考慮孩子的思維。你看看青雀選的封地,真不知讓本宮怎麽說好,南中北跨越這麽大,整個大唐都被他夾在中間。”
“還真是,觀音碑你不說,朕真還沒發現。”看著李泰選的封地,李二邊搖頭邊咂嘴。
長孫白了李二一眼,接著說道:“陛下出的這兩道題,真是妙不可言,青雀一個沒完成,說明他誌大才疏,不去封地也罷,好好地做他的逍遙王爺,真要是兩個難題都被他解決了,也就證明青雀那孩子跟你這個父皇賭氣呢!那時才是夠陛下頭疼的”
李二輕撫額頭,明白長孫的意思,太子隻有一個,自古立嫡以長不以賢,前朝衰亡前車之鑒,曆曆在目,李二不得不引以為戒,加上朝中大臣對立長為太子亦是讚同,雖說自己喜歡次子,也不能拿江山社稷開玩笑。
輕輕搖著頭,不在想這些已經訂下的話題,“觀音碑,你說青雀能完成嗎?”
“您說呢?朝中重臣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你還好意思為難一個孩子。”
“哈哈哈,不為難,怎麽能讓他知難而退”,身為一個父親,李二心中也糾結,完成了,自己是驕傲而又煩惱,不完成又有些失望。
不說李二的苦悶,另一邊的李泰也是身處煩惱之中。
“第一……”
“停停停”,李泰心裏焦急,心裏一直記著的君臣禮儀早已忘卻,立馬打斷李二的話,“別第一,第二了,父皇還是先說說一共有幾個考驗吧,別到時一個考驗完,再接著考驗,何時才能考驗完。”
李二正為自己的絕妙主意暗自高興呢,嗬嗬一笑,也沒介意李泰的無禮,旁邊的太子李承乾這些天一直跟著李剛學習君臣禮儀之道,看不下去,皺著小眉頭提醒道:“四弟說話注意點,這是在跟父皇說話呢!”
未理會李承乾的好意,一雙小眼睛,幽怨的看著李二,一張小臉顯得很是委屈,希望別給自己出太難的考驗。
李二見時機差不多,道:“好吧,看你尚且年幼,朕也不給你多出題,隻有兩個,如果青雀都能答出來,朕就同意你去封地。”
還好隻有兩個,剛才的示弱還是有迴報的。
見李泰神情放鬆,李二嘴角翹起,饒有興趣的看了看次子,然後道出第一道題:“昨日早時一直到今日淩晨,關中遭遇近幾年來罕見的大雪,長安周邊百姓房屋出現大麵積的塌陷,如今大雪封路,糧食和保暖物資運不出去,這給朝廷雪後賑災帶來很大的困難,這第一個考驗就是如何妥善的解決這次雪後賑災。”
李承乾長大嘴巴,不可思議的看著李二,然後又疑惑的看看身邊的李泰,身為太子,他知道的事情比李泰要多,知道這是今天早朝的重點,可那麽多的大臣,還有在他心目中無比英武的父皇都沒有想到辦法解決的問題,現在居然用來考驗自己七歲的弟弟。這哪是考驗,這是想斷絕李泰換封地的打算,想清楚此點,李承乾好奇的再次觀看自己的弟弟,看他如何應對。
李泰沉思片刻,問道:“父皇的意思是,隻要能想到辦法,將糧食運到災區,這個考驗就算完成了是嗎?”
李二點點道:“不錯,但朕不會給你無限期的時間,今天晚餐之前還沒想到辦法,就算你輸。”
災情如火,時間對賑災是最大的敵人,晚一分鍾都會死傷不少人。
“好”,李泰毫不猶豫的應下了這個考驗,箭已上弦,李泰沒有迴頭路,隻能一路向前,斬荊披棘,接著說道:“既然第一個考題已經出來,那請父皇將第二個考題一起說出,讓兒臣早作準備。”
李泰這話打得李二猝不及防,此時在李二的心中根本就沒有第二個考驗題,多出個考驗不過是樣子工程罷了,有些不滿的看著李泰,批評道:“青雀,不要好高騖遠,先將第一個考驗完成再說,朕也不怕告訴你,現在滿朝文武都為這個問題傷透腦筋,至今還未想出一個辦法來。”
李泰撇撇嘴,不論自己能不能解決第一個問題,這第二個問題必須現在知道,您現在根本就不想讓自己去封地或者是換封地,一旦自己真的想到辦法,您老一招拖延戰術,就能將自己的所有盤算打碎,自己還得咬著牙往肚子裏咽。
“父皇,話可不是您這麽說的,哪有老師出考題,迴答出一個再出第二個的道理,您將考題出完,會不會答題,那就是兒臣的事情。”
李二不知李泰的想法,如果知道,打死也不會現在出第二道題,思索一會,眼睛一亮,好,題目來了,李二笑嗬嗬的看著次子,道:“父皇的這第二道題,就與你自己有關。”
“哦?”李泰詫異,有些不解:“那兒臣就拭目以待。”
“朕記得你跟你母後說的那句急民眾之所急,想民眾之所想,所以朕的第二道題很簡單,就是解決這民眾的一急一想。”
說完之後,李二自己都情不自禁的笑了,次子這話總結的直白明了,為官者真要能做到這兩點,絕對是好官,還是名垂千古的好官。
這算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嗎?李泰暗惱,看來自己那個少說少做多聽的思路完全正確,這不多一句嘴,就給自己帶來了麻煩。
鬱悶的看著得意洋洋的李二,爭辯道:“父皇,您這第二道題是兩個,所以不作數,您得再重新出道題。”
“不換題了,就這道題,隻要青雀你能解決急或想其中一個,朕就算你過關。”
看著還在鬱悶的李泰,李二開心的將兩人趕出去,一掃整個上午的隱晦心情,長孫進來時都沒發現。
李二的心情變化也影響著長孫,跪坐在李二身邊,將剛剛泡製的茶水遞至李二身前,調笑道:“陛下有何喜事,跟妾身說說,讓妾身也高興高興。”
李二當笑話一般,將剛才的事情描述一下,末了說道:“觀音碑,你說說青雀到底是怎麽想的,那麽好的封地居然換成,換成,哎,朕都不知道該怎麽說,你看登州那是什麽地方,隋煬帝三征高句麗,那裏可是征兵服役的重災區,整個登州被搞的是十室九空,到現在還沒有恢複元氣。再說豐州,那是馮盎的地盤,馮家能讓青雀在他們的地盤安穩發展嗎?何況現在朝中已經有人在說馮家要反。還有那個通州,之前一直是臧君的地盤,直到武德四年臧君投誠我大唐,通州才歸入我大唐,距今不到五年時間,青雀那麽小,能管理好那裏嗎?”
李二端起桌上的茶杯,輕抿一口茶水,茶香順著喉嚨咽下去,真是迴味無群,放下茶杯,李二心情舒暢。
李二接著說道:“最後一個,也是朕最鬱悶的地方,之前整個蘇州都是青雀的封地,而現在他居然隻要其中一個縣,還是一個下縣,整個蘇州最窮的一個縣,觀音碑,你看看這三州一縣,有哪個是好地方,你說青雀不會是被朕一巴掌扇糊塗了吧。”
說完,李二揉揉太陽穴,真是傷腦筋,長孫笑笑,夫妻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哪能不知道李二現在為什麽頭疼,假裝惱怒道:“陛下盡說胡話,妾身看來,怕是因為陛下猜不透青雀的想法,才會如此思慮吧。一個孩子而已,陛下亦是多慮,孩子的想法跟大人是不同的,我們不能用成年人的想法去考慮孩子的思維。你看看青雀選的封地,真不知讓本宮怎麽說好,南中北跨越這麽大,整個大唐都被他夾在中間。”
“還真是,觀音碑你不說,朕真還沒發現。”看著李泰選的封地,李二邊搖頭邊咂嘴。
長孫白了李二一眼,接著說道:“陛下出的這兩道題,真是妙不可言,青雀一個沒完成,說明他誌大才疏,不去封地也罷,好好地做他的逍遙王爺,真要是兩個難題都被他解決了,也就證明青雀那孩子跟你這個父皇賭氣呢!那時才是夠陛下頭疼的”
李二輕撫額頭,明白長孫的意思,太子隻有一個,自古立嫡以長不以賢,前朝衰亡前車之鑒,曆曆在目,李二不得不引以為戒,加上朝中大臣對立長為太子亦是讚同,雖說自己喜歡次子,也不能拿江山社稷開玩笑。
輕輕搖著頭,不在想這些已經訂下的話題,“觀音碑,你說青雀能完成嗎?”
“您說呢?朝中重臣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你還好意思為難一個孩子。”
“哈哈哈,不為難,怎麽能讓他知難而退”,身為一個父親,李二心中也糾結,完成了,自己是驕傲而又煩惱,不完成又有些失望。
不說李二的苦悶,另一邊的李泰也是身處煩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