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歡喜有人愁。
蘇錢氏到底還是在簡氏的縫衣針下“悠悠醒轉”,然整個人都沒有精氣神,原本是那樣趾高氣揚的一個人,像是被拔了牙齒爪子的老虎,平白就老了幾歲。
但人醒了,請來的大夫也說不出個所以然,自然就這樣將養著。
隻不過清晨少了她那尖利的叫罵聲,倒是讓院子安靜許多。
日子便這樣緩緩劃過,天氣漸冷,樹木掉光了樹葉。
年漸近。
偶爾有那慘淡的太陽,卻襯得更是淒清。
又一個清冷的清晨,半夏縮在**,剛伸出手腳來,又快速的縮了迴來,之前聽聞這地方一年到頭都難得的下一場雪,想著應該是極南的地方,沒曾想到冬天,卻能冷到人骨頭裏。
明明已經坐了起來,又砰的一聲倒下去。
那熟悉的叫罵聲,在這般沉寂之後再次響起來,“有這麽過日子的嗎!現在還不準備冬日的柴禾?等過年的時候,讓別人笑話?老二家去賣豆腐?真是撞了什麽邪了,就是能鬧,我還能有幾年活頭,就這樣逼我,臉麵都丟光了,這錢賺來是給我還是?養隻狗這麽久也知道……”
半夏怔忪的瞧著床板,剛才自己砰的倒下來,像是摁了蘇錢氏罵人的開關似的。
“姐,起來了,你看遠晨做的。”在穀芽兒的手心,躺著一個小小的竹籃子,還有一個小小的提手,“比哥做的還好。”
看著倒也真是別致,遠晨不過才幾歲,在遠光屋子裏那些軟軟的薄竹篾,就能做出這樣一個東西來?
不由得有些驚訝。
“別動別動,裏頭放著娘做的糖糕。”說到吃的,穀芽兒一把就拿過來。
自家分到米,又有石磨,要做糖糕也的確是容易,半夏的肚子嘰裏咕嚕的就叫了起來。再看那蜜色糖糕,半夏想到自己的豆腐乳,一拍腦門兒就趕緊起身,怎麽的也不能把這個給忘記了。
屋外蘇錢氏的叫罵聲還在繼續,半夏就當沒有聽見一般。
豈料等她剛出門,就見蘇錢氏瞧著這院子,憤憤然的數落。
“老三媳婦,你是巴不得我死了?!”
蘇錢氏已經好一陣沒有鬧騰,難不成現在覺得事情過去了,她腰板再一次直了起來?還是覺得這院子要改朝換代她不甘心?
這些日子她雖然沒那麽尖利,但敢說的卻從來不少。
比如說這樣分開煮不僅費油費鹽費柴禾,因著這事情,很是鬧騰了一番,蘇老爺子幹脆把這些也都分了,而後柴那一塊,原來遠光放牛的時候打就成了,現在又是各房都要出門去,也總算是體會到了艱難。而輪到四房放牛的時候,經常的就是關在牛欄裏,扔那幹巴巴的稻草……
最後,又是爭搶灶台,鍋碗盆瓢磕磕碰碰。
那時候,半夏恨不得在自己屋子往空地那邊開個門,搭個棚子免得瞧見這些。
蘇有禮別的不會,壘灶還是在行的,在各房門口都壘了個土灶,雖然是在屋簷之下沒有那麽方便,好歹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而今,李氏便是在自己這門口的土灶上,蒸糖糕。而蘇錢氏這樣點名說這樣違心的話,李氏自然不能當做沒有聽見了,“娘,您說啥呢?可是什麽心又不順?”
居然這樣的輕描淡寫。
蘇錢氏一口氣堵在喉嚨裏,“老三媳婦,你就是沒良心哪!這是過日子的樣子嗎,你總以為的不待見你們,但你想想要不是這樣,咱們家能夠過上這樣的日子,就是你迴娘家也是有光,要不是當初我千挑萬選看中了你,你也不能……”
“娘——,當年的事情是怎樣,我們都清楚。”李氏的臉立馬就紅了。
難不成的,蘇錢氏還想居功,何況她過得是節儉?但半夏說得對,憑什麽他們累死累活,遠風能夠念書,為何遠光跟遠晨就不能,累成那個樣子,甚至一個月都不吃一塊肉,她倒是可以,去不能再讓遠晨受苦,特別是這一次迴來之後。
這陣子已經深知分家好處的李氏,想著等明天春天又要合一塊,就分外舍不得這樣的日子。
譬如早晨,半夏可以睡好一些,也沒有人敢說什麽,遠光也不需要日日放牛打柴,換來了一句誇讚?不是說柴太小不耐燒就是這柴劈得不好,甚至說太濕了。現在誰也管不了誰。
蘇錢氏撇撇嘴,“我還說不得你了?你瞧瞧這不是年不是節的,居然就做上糖糕了,那糖是多精貴的物件?你瞧瞧你就是這樣過日子的?我一年到頭都舍不得吃一口,當年做月子都混不上一嘴的東西,你就這樣糟蹋……”
半夏聽得腦袋大,自家老爹都不是你生的,你坐月子吃什麽不吃什麽,跟我們有一文錢關係?
上一迴蘇錢氏也不知道什麽原因那樣暈,反正是不是真的還是借此躲避遠晨那個事情,半夏還是持保留意見的,但同時她也知道,
李氏聽到這,就明白了蘇錢氏是為何這樣了,敢情又覺得自己有私房了?
該說的她還是說明白,就從來沒有占過便宜,“娘,您說這啥呢,半夏外婆今年是整壽,我這做女兒的別的本事也沒有,隻能拿家裏的一點子米蒸糖糕迴家孝敬孝敬,不過娘啊,媳婦知道您是個知禮數的,不如抓隻雞過去,長的也是您的臉?”
半夏撲哧一樂,李氏隻要想通了,對付蘇錢氏,也吃不了什麽虧。
蘇錢氏冷哼了一聲,到底不好說李家的事情,上迴的教訓還在。
要直接走了也不甘心,“不過就說一句,誰有這樣好的本事,不過是個歲數,還要過這!”
轉身進了堂屋。
李氏聲音很是爽朗,“娘,等會蒸好了給您留一塊!”
這糖糕半夏也不好明著送,倒是把薄荷烏梅叫過來給她們塞了一塊,而後自家的,李氏又洗好了幹幹淨淨的芭蕉葉,一塊塊的疊起來放好,看著倒是也喜人。
半夏拉著薄荷嘀嘀咕咕的不懂說什麽。
薄荷壓低了聲音,“你就放心!上次那是怎麽的你還沒有告訴我呢!”
不過就是鹽塞進去而已,這青蛙的腿,要是沾了鹽水,就算是死了也是會動的。但這一招半夏不打算再用了,倒是可以繼續用那聲音嚇唬嚇唬蘇錢氏。
想到蘇錢氏每次鬧騰,晚上就被那些奇奇怪怪的聲音折騰,幾次三番,該也是能夠清淨一些吧?
c
蘇錢氏到底還是在簡氏的縫衣針下“悠悠醒轉”,然整個人都沒有精氣神,原本是那樣趾高氣揚的一個人,像是被拔了牙齒爪子的老虎,平白就老了幾歲。
但人醒了,請來的大夫也說不出個所以然,自然就這樣將養著。
隻不過清晨少了她那尖利的叫罵聲,倒是讓院子安靜許多。
日子便這樣緩緩劃過,天氣漸冷,樹木掉光了樹葉。
年漸近。
偶爾有那慘淡的太陽,卻襯得更是淒清。
又一個清冷的清晨,半夏縮在**,剛伸出手腳來,又快速的縮了迴來,之前聽聞這地方一年到頭都難得的下一場雪,想著應該是極南的地方,沒曾想到冬天,卻能冷到人骨頭裏。
明明已經坐了起來,又砰的一聲倒下去。
那熟悉的叫罵聲,在這般沉寂之後再次響起來,“有這麽過日子的嗎!現在還不準備冬日的柴禾?等過年的時候,讓別人笑話?老二家去賣豆腐?真是撞了什麽邪了,就是能鬧,我還能有幾年活頭,就這樣逼我,臉麵都丟光了,這錢賺來是給我還是?養隻狗這麽久也知道……”
半夏怔忪的瞧著床板,剛才自己砰的倒下來,像是摁了蘇錢氏罵人的開關似的。
“姐,起來了,你看遠晨做的。”在穀芽兒的手心,躺著一個小小的竹籃子,還有一個小小的提手,“比哥做的還好。”
看著倒也真是別致,遠晨不過才幾歲,在遠光屋子裏那些軟軟的薄竹篾,就能做出這樣一個東西來?
不由得有些驚訝。
“別動別動,裏頭放著娘做的糖糕。”說到吃的,穀芽兒一把就拿過來。
自家分到米,又有石磨,要做糖糕也的確是容易,半夏的肚子嘰裏咕嚕的就叫了起來。再看那蜜色糖糕,半夏想到自己的豆腐乳,一拍腦門兒就趕緊起身,怎麽的也不能把這個給忘記了。
屋外蘇錢氏的叫罵聲還在繼續,半夏就當沒有聽見一般。
豈料等她剛出門,就見蘇錢氏瞧著這院子,憤憤然的數落。
“老三媳婦,你是巴不得我死了?!”
蘇錢氏已經好一陣沒有鬧騰,難不成現在覺得事情過去了,她腰板再一次直了起來?還是覺得這院子要改朝換代她不甘心?
這些日子她雖然沒那麽尖利,但敢說的卻從來不少。
比如說這樣分開煮不僅費油費鹽費柴禾,因著這事情,很是鬧騰了一番,蘇老爺子幹脆把這些也都分了,而後柴那一塊,原來遠光放牛的時候打就成了,現在又是各房都要出門去,也總算是體會到了艱難。而輪到四房放牛的時候,經常的就是關在牛欄裏,扔那幹巴巴的稻草……
最後,又是爭搶灶台,鍋碗盆瓢磕磕碰碰。
那時候,半夏恨不得在自己屋子往空地那邊開個門,搭個棚子免得瞧見這些。
蘇有禮別的不會,壘灶還是在行的,在各房門口都壘了個土灶,雖然是在屋簷之下沒有那麽方便,好歹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而今,李氏便是在自己這門口的土灶上,蒸糖糕。而蘇錢氏這樣點名說這樣違心的話,李氏自然不能當做沒有聽見了,“娘,您說啥呢?可是什麽心又不順?”
居然這樣的輕描淡寫。
蘇錢氏一口氣堵在喉嚨裏,“老三媳婦,你就是沒良心哪!這是過日子的樣子嗎,你總以為的不待見你們,但你想想要不是這樣,咱們家能夠過上這樣的日子,就是你迴娘家也是有光,要不是當初我千挑萬選看中了你,你也不能……”
“娘——,當年的事情是怎樣,我們都清楚。”李氏的臉立馬就紅了。
難不成的,蘇錢氏還想居功,何況她過得是節儉?但半夏說得對,憑什麽他們累死累活,遠風能夠念書,為何遠光跟遠晨就不能,累成那個樣子,甚至一個月都不吃一塊肉,她倒是可以,去不能再讓遠晨受苦,特別是這一次迴來之後。
這陣子已經深知分家好處的李氏,想著等明天春天又要合一塊,就分外舍不得這樣的日子。
譬如早晨,半夏可以睡好一些,也沒有人敢說什麽,遠光也不需要日日放牛打柴,換來了一句誇讚?不是說柴太小不耐燒就是這柴劈得不好,甚至說太濕了。現在誰也管不了誰。
蘇錢氏撇撇嘴,“我還說不得你了?你瞧瞧這不是年不是節的,居然就做上糖糕了,那糖是多精貴的物件?你瞧瞧你就是這樣過日子的?我一年到頭都舍不得吃一口,當年做月子都混不上一嘴的東西,你就這樣糟蹋……”
半夏聽得腦袋大,自家老爹都不是你生的,你坐月子吃什麽不吃什麽,跟我們有一文錢關係?
上一迴蘇錢氏也不知道什麽原因那樣暈,反正是不是真的還是借此躲避遠晨那個事情,半夏還是持保留意見的,但同時她也知道,
李氏聽到這,就明白了蘇錢氏是為何這樣了,敢情又覺得自己有私房了?
該說的她還是說明白,就從來沒有占過便宜,“娘,您說這啥呢,半夏外婆今年是整壽,我這做女兒的別的本事也沒有,隻能拿家裏的一點子米蒸糖糕迴家孝敬孝敬,不過娘啊,媳婦知道您是個知禮數的,不如抓隻雞過去,長的也是您的臉?”
半夏撲哧一樂,李氏隻要想通了,對付蘇錢氏,也吃不了什麽虧。
蘇錢氏冷哼了一聲,到底不好說李家的事情,上迴的教訓還在。
要直接走了也不甘心,“不過就說一句,誰有這樣好的本事,不過是個歲數,還要過這!”
轉身進了堂屋。
李氏聲音很是爽朗,“娘,等會蒸好了給您留一塊!”
這糖糕半夏也不好明著送,倒是把薄荷烏梅叫過來給她們塞了一塊,而後自家的,李氏又洗好了幹幹淨淨的芭蕉葉,一塊塊的疊起來放好,看著倒是也喜人。
半夏拉著薄荷嘀嘀咕咕的不懂說什麽。
薄荷壓低了聲音,“你就放心!上次那是怎麽的你還沒有告訴我呢!”
不過就是鹽塞進去而已,這青蛙的腿,要是沾了鹽水,就算是死了也是會動的。但這一招半夏不打算再用了,倒是可以繼續用那聲音嚇唬嚇唬蘇錢氏。
想到蘇錢氏每次鬧騰,晚上就被那些奇奇怪怪的聲音折騰,幾次三番,該也是能夠清淨一些吧?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