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衍的這個建議讓張會很驚訝,本來他在這個事情上也是為難的,因為他在心裏已經認定苟心為師父,再拜他人為師他心裏總有些過不去這個坎。這樣以來,他既能不必改認他人為師,又能留在鹿山修行。
兩天後,徐圭讓張會隨他一起遊後園。
此時的徐圭看上去很平靜悠閑,穿了一身淺灰色的長褂子,坐在石桌邊品著茶,時不時起身逗逗旁邊飛過來的鳥。
他看到張會來了,兩人一起朝著後園的方向走去。
這一日,暖陽高照,天朗氣清,在這樹木蔥蘢的後園中走著,也能夠感覺到人與天地之間的渾融。
徐圭突然間問起張會在臨水鎮時苟心都教了他一些什麽。
“沒教什麽招式,就隻是學了《穀上元真篇》之類的東西,那些東西好像和修行沒關係,但我發現,那些道理放到所有的功法上都是說得通的。”
徐圭聽到這裏仰頭笑了:“沒錯,你的想法是對的。因為修行者畢生都在與天地元氣做交流,劍術也好,符術也好,它們的源頭都是天地之間通行的一些規律。那還教你什麽了?”
“還有唿吸吐納打坐之類……就再沒其他了。”張會知道徐圭在摸他的底,他使勁想了想,發現他該說的也就這些了。
徐圭道:“苟心看上去沒教你什麽,實際上他把最源頭的東西教了你許多。因為修行是循序漸進的,一開始是初識境界,這一步主要就是感知天地元氣,試著與天地元氣做溝通。鹿山適合修行,就是因為鹿山這個地方避開了俗世,天地元氣充沛,而且這裏的地形和生長的樹木都是天地造化很巧妙的體現。苟心教你的這些,其實讓你提前進入了初識境界,所以你前幾天才能悟出師兄的劍招,能夠輕鬆通過考查,師叔教你步法心法,你都能夠很快地領悟。”
張會感覺自己突然一下被徐圭點醒,原來苟心教他時還有著這麽深的用意在裏頭,他以為自己什麽都不懂,但在潛移默化中,他已經被帶入到了初識境,而且這一步不涉及門派之間的差異。
他在心裏詫異道:“我還以為我才入門呢,原來我早已踏入了初識境了。”
徐圭又接著說道:“資質平庸的人突破初識境就要個十年八年,我看你已經離開脈境不遠了。”
張會大驚,他怎麽也想不到進入開脈境會是這麽快的事,但細想來,自從上來在後山接收了樊英的內力後,他總感覺有股力量在身體內躥動,那股力量就像迷路的人一樣,在一遍又一遍地探索出一條通路來,有時背上甚至會傳出痛感,難道這便是進入開脈境的先兆?
徐圭道:“當修行者能夠感知天地元氣,與天地元氣相溝通了以後,天地元氣便會在人體中探索一定的通道。這通道被稱作識脈,每個修行者的識脈都會有不同,受遺傳的影響,也受自己意念的影響。識脈開啟後,就能夠根據識脈的特點來選擇自己適合的修行方式。”
張會迴憶了一遍他見到過的這些鹿山中人,點頭道:“的確是,鹿山的高手都很有自己的特點,像師叔祖善使符術,向先生劍法大氣磅礴,袁師兄飛劍巧妙絕倫……”
“嗯,你都懂了,修行這條路艱苦便在這裏,先人教你教得再多再好,但最重要的東西都是自己去碰去撞才會出來,初識境你感覺不到,到了開脈境你就知道了,到時候你會覺得識脈就像是自己一刀一刀在身上刻出來的,每一刀的痛楚隻有自己最清楚。”
徐圭走在張會前麵溫溫吞吞地說著,張會感覺徐圭說話是要比向衍好聽多了,徐圭和人溝通的方式都是溫和的,循序漸進的,而向衍卻是動不動就劈頭蓋臉一頓大罵。
徐圭在鹿山要比向衍討弟子們喜歡,但是張會總覺得徐圭這個人有些琢磨不透,尤其是他聽說樊英來鹿山時言語中諷刺徐圭插手朝堂上的事情,而且在姬遠遇刺時徐圭刻意隱瞞殺手的身份,這些事情聯係在一起時,張會總感覺徐圭背後藏了一個很大的秘密。
如今,徐圭找他談話,用心啟發他,他在心裏感激徐圭的同時又對他產生這樣的懷疑,他心裏又矛盾又是過意不去。
兩人在離開後園時,徐圭讓張會暫時跟著袁知行學劍法,張會想到謝卓曾說過袁知行在年輕一輩中是劍術中的頂尖人物,如今他終於能夠得到袁知行的指點了,自是十分欣喜。
張會迴到住處,看到雲豆抓著一本書在階前傻頭傻腦地看著,走到雲豆前麵胳膊抱在胸前,神奇地清了清嗓子:“哥們我,明天起就不能陪你在飯堂幹活了,你一個人去推菜也好,多出點汗,把這身肥肉先甩了。”
雲豆仰起頭,嘟著嘴嫌棄道:“就算你和我一起,又有哪次不是我推著車?所有的活,一直都是二八分賬,你還好意思說。”
“咱倆不一樣,你看我這天分,能用來推車洗菜嗎?”張會心裏一得意,又忍不住想在雲豆麵前顯擺了,“那個,徐先生說了,讓我和袁師兄先學劍術,我就不等你了,我這天分,耽誤不得。”
“我看你現在最好先靜一靜,有的東西我還是先不給你看吧。”雲豆起身進了屋,像是要去將什麽東西先給收起來的架勢。
張會趕緊跟了過去,看到雲豆抓起桌子上一根和劍差不多長用布包著的東西往他自己的褥子下麵塞了過去。
“劍?”張會猜到,驚喜地喊了出來,“誰送我的是不是?你小子送我的?想給我哥驚喜?哥們,你太有愛了。”
張會一時高興,都要朝雲豆抱了過去了。
他一看雲豆曖昧地笑著,猜到送他劍的肯定另有其人。
“難道是眉眉?”張會隻想控製著自己的臉,讓自己笑得不要那麽放肆,以免引起雲豆這個沒女人肯嫁的大齡男青年的嫉妒。
兩天後,徐圭讓張會隨他一起遊後園。
此時的徐圭看上去很平靜悠閑,穿了一身淺灰色的長褂子,坐在石桌邊品著茶,時不時起身逗逗旁邊飛過來的鳥。
他看到張會來了,兩人一起朝著後園的方向走去。
這一日,暖陽高照,天朗氣清,在這樹木蔥蘢的後園中走著,也能夠感覺到人與天地之間的渾融。
徐圭突然間問起張會在臨水鎮時苟心都教了他一些什麽。
“沒教什麽招式,就隻是學了《穀上元真篇》之類的東西,那些東西好像和修行沒關係,但我發現,那些道理放到所有的功法上都是說得通的。”
徐圭聽到這裏仰頭笑了:“沒錯,你的想法是對的。因為修行者畢生都在與天地元氣做交流,劍術也好,符術也好,它們的源頭都是天地之間通行的一些規律。那還教你什麽了?”
“還有唿吸吐納打坐之類……就再沒其他了。”張會知道徐圭在摸他的底,他使勁想了想,發現他該說的也就這些了。
徐圭道:“苟心看上去沒教你什麽,實際上他把最源頭的東西教了你許多。因為修行是循序漸進的,一開始是初識境界,這一步主要就是感知天地元氣,試著與天地元氣做溝通。鹿山適合修行,就是因為鹿山這個地方避開了俗世,天地元氣充沛,而且這裏的地形和生長的樹木都是天地造化很巧妙的體現。苟心教你的這些,其實讓你提前進入了初識境界,所以你前幾天才能悟出師兄的劍招,能夠輕鬆通過考查,師叔教你步法心法,你都能夠很快地領悟。”
張會感覺自己突然一下被徐圭點醒,原來苟心教他時還有著這麽深的用意在裏頭,他以為自己什麽都不懂,但在潛移默化中,他已經被帶入到了初識境,而且這一步不涉及門派之間的差異。
他在心裏詫異道:“我還以為我才入門呢,原來我早已踏入了初識境了。”
徐圭又接著說道:“資質平庸的人突破初識境就要個十年八年,我看你已經離開脈境不遠了。”
張會大驚,他怎麽也想不到進入開脈境會是這麽快的事,但細想來,自從上來在後山接收了樊英的內力後,他總感覺有股力量在身體內躥動,那股力量就像迷路的人一樣,在一遍又一遍地探索出一條通路來,有時背上甚至會傳出痛感,難道這便是進入開脈境的先兆?
徐圭道:“當修行者能夠感知天地元氣,與天地元氣相溝通了以後,天地元氣便會在人體中探索一定的通道。這通道被稱作識脈,每個修行者的識脈都會有不同,受遺傳的影響,也受自己意念的影響。識脈開啟後,就能夠根據識脈的特點來選擇自己適合的修行方式。”
張會迴憶了一遍他見到過的這些鹿山中人,點頭道:“的確是,鹿山的高手都很有自己的特點,像師叔祖善使符術,向先生劍法大氣磅礴,袁師兄飛劍巧妙絕倫……”
“嗯,你都懂了,修行這條路艱苦便在這裏,先人教你教得再多再好,但最重要的東西都是自己去碰去撞才會出來,初識境你感覺不到,到了開脈境你就知道了,到時候你會覺得識脈就像是自己一刀一刀在身上刻出來的,每一刀的痛楚隻有自己最清楚。”
徐圭走在張會前麵溫溫吞吞地說著,張會感覺徐圭說話是要比向衍好聽多了,徐圭和人溝通的方式都是溫和的,循序漸進的,而向衍卻是動不動就劈頭蓋臉一頓大罵。
徐圭在鹿山要比向衍討弟子們喜歡,但是張會總覺得徐圭這個人有些琢磨不透,尤其是他聽說樊英來鹿山時言語中諷刺徐圭插手朝堂上的事情,而且在姬遠遇刺時徐圭刻意隱瞞殺手的身份,這些事情聯係在一起時,張會總感覺徐圭背後藏了一個很大的秘密。
如今,徐圭找他談話,用心啟發他,他在心裏感激徐圭的同時又對他產生這樣的懷疑,他心裏又矛盾又是過意不去。
兩人在離開後園時,徐圭讓張會暫時跟著袁知行學劍法,張會想到謝卓曾說過袁知行在年輕一輩中是劍術中的頂尖人物,如今他終於能夠得到袁知行的指點了,自是十分欣喜。
張會迴到住處,看到雲豆抓著一本書在階前傻頭傻腦地看著,走到雲豆前麵胳膊抱在胸前,神奇地清了清嗓子:“哥們我,明天起就不能陪你在飯堂幹活了,你一個人去推菜也好,多出點汗,把這身肥肉先甩了。”
雲豆仰起頭,嘟著嘴嫌棄道:“就算你和我一起,又有哪次不是我推著車?所有的活,一直都是二八分賬,你還好意思說。”
“咱倆不一樣,你看我這天分,能用來推車洗菜嗎?”張會心裏一得意,又忍不住想在雲豆麵前顯擺了,“那個,徐先生說了,讓我和袁師兄先學劍術,我就不等你了,我這天分,耽誤不得。”
“我看你現在最好先靜一靜,有的東西我還是先不給你看吧。”雲豆起身進了屋,像是要去將什麽東西先給收起來的架勢。
張會趕緊跟了過去,看到雲豆抓起桌子上一根和劍差不多長用布包著的東西往他自己的褥子下麵塞了過去。
“劍?”張會猜到,驚喜地喊了出來,“誰送我的是不是?你小子送我的?想給我哥驚喜?哥們,你太有愛了。”
張會一時高興,都要朝雲豆抱了過去了。
他一看雲豆曖昧地笑著,猜到送他劍的肯定另有其人。
“難道是眉眉?”張會隻想控製著自己的臉,讓自己笑得不要那麽放肆,以免引起雲豆這個沒女人肯嫁的大齡男青年的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