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二年上半年擴張得到的戰役獎勵遊戲金幣和稅收遊戲金幣全部被李亞國投入到戰爭當中。
其中補充兵員戰損除了劃撥給高順的5萬遊戲金幣是大頭外,其餘花銷加在一起還不到一萬遊戲金幣,因為李亞國的主力在會戰中基本上死不了幾個人,大部分敵人沒等碰麵就被地獄榴彈打的灰飛煙滅。
這一係列擴張後,李亞國的勢力範圍徹底連成一片,除了東京區這個根基之地外,後方其他領國的稅收大廳李亞國甚至不用再留守軍隊。
在遊戲雷達的嚴密監控下,即便有小股遊戲士兵或人類玩家潛入,也很難深入到後方李亞國控製的領國稅收大廳核心所在。
如此一來,李亞國地盤擴大了數倍,駐守壓力反倒並沒有增加,仍然是5000多強獸人戰士充當駐防軍隊。
此時,李亞國麾下冉閔和高順成為李亞國主力的輔助軍隊,負責整條邊境線的警戒防守。
李亞國不再需要他們主動去進攻,隨著反藍星同盟的建立,李亞國麵對的敵人軍力成幾何級爆發,光是盤踞在關原一線的日本同盟軍就足足有上百萬遊戲士兵!
這也是整個本州島古日本大名將軍勢力的總和。
日本同盟與人類玩家組建的秩序同盟的合作屬於雙贏局麵,日本同盟幫助人類玩家的秩序同盟消滅了本州島上的敵對勢力,完成了人類玩家的統一秩序建立。
同樣的,秩序同盟提供的情報支持和積極配合圍剿的行為,讓各個日本大名成功清洗掉了自家領地內的不穩定因素,由此解放出來大量遊戲士兵派往前線抵抗李亞國的入侵。
日本同盟軍在關原地區集中百萬大軍的另一麵,就是本州島其他地區兵力空虛的現狀。
現如今整個本州島都知道李亞國有一種作弊一般的兵種——矮人榴彈炮。
依托禦所防禦措施根本無法對抗,甚至李亞國可以單純用非接觸戰鬥就殲滅防線內的守軍!
日本大名又不是傻子,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讓李亞國逐個殲滅,所以在同盟條約下,紛紛掏出了家底,在以德川家康為首的軍事集團領導下,聚攏起來了百萬日本同盟軍!
這支同盟軍中可沒有4階以下的低級兵濫竽充數,大家都知道在現今的戰爭中,低級兵連炮灰都稱不上,所以在沒有了人類玩笑搗亂後,所有的低級兵都被日本大名勢力‘迴爐重造’,轉化成了4階精銳足輕或弓足輕。
這也是日本同盟軍能湊出來百萬大軍的原因之一。
在日本同盟軍中,還有一小撮純粹由人類玩家組成的隊伍,他們都是之前向日本大名或將軍投誠的人類玩家戰士,這些人組成了一個死士突擊聯隊,被日本同盟軍當作奇兵使用。
這些人類玩家的單體戰力或許不如遊戲士兵,也沒法做到悍不畏死的戰鬥,但這些人類玩家有一點是中級遊戲士兵無法做到的——靈活的頭腦。
比起中級遊戲士兵隻知道一板一眼的聽從命令作戰,人類玩家組成的突擊聯隊戰鬥方式就十分靈活了。
在日本同盟軍高層眼裏,隻要這支人類玩家組成的突擊聯隊不直接撞上李亞國的核心主力,基本上不會被殲滅。
除了這支效忠日本大名的人類玩家組成的死士突擊聯隊外,秩序同盟也派出了大量專職戰鬥的人類玩家參與這場會戰。
不過其中真正來自保衛者組織的領頭人非常少,絕大部分都是秩序同盟吸納的來自民間人類玩家組織的戰鬥人員。
由於秩序同盟已經成為人類玩家中的龐然大物,而且以先進的嚴密製度開始管控,高舉重建人類文明的大旗,所以保衛者組織核心高層沒有出動的隱情沒有人敢挑破……
日本玩家在和平時期養成的群眾服從性讓秩序同盟的高層保衛者們統治十分穩定。
藍星曆二年九月初,雙方進行了三個月的集結和調動協調補充後,終於開始決定本州島歸屬權的會戰!
首先發起進攻的是日本同盟軍一方,他們以十萬中級遊戲士兵組成的兩翼兵團,向高順和冉閔所部防線發起猛烈進攻。
這一輪進攻打斷了李亞國不斷囤積地獄榴彈和矮人榴彈炮的節奏。
此時,李亞國將矮人榴彈炮的數量從兩百門擴編到了一千門,畢竟他麵對的是百萬級別的敵人,矮人榴彈炮的數目自然也要提上去才能應對。
5000名矮人榴彈炮手操控的一千門矮人榴彈炮將成為李亞國打贏這場會戰的關鍵。
李亞國收到高順一方的消息後,立刻點齊兵馬,直接向正對麵的日本同盟軍臨時大本營發起進攻。
那裏聚集了至少50萬日本同盟軍,而且其中不乏高級旗本眾武士!
遊戲士兵戰爭的節奏遠超普通人類軍隊,因為遊戲士兵吃苦耐勞,從來不會抱怨,就連行軍吃飯也可以一邊走一邊啃著幹糧,還保持著最高的急行軍效率!
當接近敵人後,還可以迅速展開陣形投入戰鬥,不會考慮士兵們的任何小情緒。
遊戲士兵跟現實社會中提出來的機器人軍團其實已經沒什麽區別,都是純粹的戰爭兵器!
因此,雙方僅僅經過了一天的運動,就接觸到一起。
最開始接觸的是雙方的騎兵單位,李亞國的狼騎兵在與日本同盟軍的槍騎武士斥候戰中完敗……
隨後,李亞國立馬派出了數千半人馬射手對日本同盟軍企圖遮蔽戰場的大股槍騎武士進行圍剿。
半人馬射手利用強弓遊射,且比槍騎武士快出一線的跑路速度,用放風箏的戰術將數千槍騎武士留在了雙方的交接點區域中!
這也是半人馬射手大出風頭的首戰!
日本同盟軍高層驚恐的發現,半人馬射手這種人馬合一的兵種,竟然是最佳的騎兵單位,沒有之一!
無論是速度還是騎射能力,都不是同等階遊戲士兵可以比擬的,就連6階的槍騎武士跟他們對陣,也是被屠戮的對象。
其中補充兵員戰損除了劃撥給高順的5萬遊戲金幣是大頭外,其餘花銷加在一起還不到一萬遊戲金幣,因為李亞國的主力在會戰中基本上死不了幾個人,大部分敵人沒等碰麵就被地獄榴彈打的灰飛煙滅。
這一係列擴張後,李亞國的勢力範圍徹底連成一片,除了東京區這個根基之地外,後方其他領國的稅收大廳李亞國甚至不用再留守軍隊。
在遊戲雷達的嚴密監控下,即便有小股遊戲士兵或人類玩家潛入,也很難深入到後方李亞國控製的領國稅收大廳核心所在。
如此一來,李亞國地盤擴大了數倍,駐守壓力反倒並沒有增加,仍然是5000多強獸人戰士充當駐防軍隊。
此時,李亞國麾下冉閔和高順成為李亞國主力的輔助軍隊,負責整條邊境線的警戒防守。
李亞國不再需要他們主動去進攻,隨著反藍星同盟的建立,李亞國麵對的敵人軍力成幾何級爆發,光是盤踞在關原一線的日本同盟軍就足足有上百萬遊戲士兵!
這也是整個本州島古日本大名將軍勢力的總和。
日本同盟與人類玩家組建的秩序同盟的合作屬於雙贏局麵,日本同盟幫助人類玩家的秩序同盟消滅了本州島上的敵對勢力,完成了人類玩家的統一秩序建立。
同樣的,秩序同盟提供的情報支持和積極配合圍剿的行為,讓各個日本大名成功清洗掉了自家領地內的不穩定因素,由此解放出來大量遊戲士兵派往前線抵抗李亞國的入侵。
日本同盟軍在關原地區集中百萬大軍的另一麵,就是本州島其他地區兵力空虛的現狀。
現如今整個本州島都知道李亞國有一種作弊一般的兵種——矮人榴彈炮。
依托禦所防禦措施根本無法對抗,甚至李亞國可以單純用非接觸戰鬥就殲滅防線內的守軍!
日本大名又不是傻子,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讓李亞國逐個殲滅,所以在同盟條約下,紛紛掏出了家底,在以德川家康為首的軍事集團領導下,聚攏起來了百萬日本同盟軍!
這支同盟軍中可沒有4階以下的低級兵濫竽充數,大家都知道在現今的戰爭中,低級兵連炮灰都稱不上,所以在沒有了人類玩笑搗亂後,所有的低級兵都被日本大名勢力‘迴爐重造’,轉化成了4階精銳足輕或弓足輕。
這也是日本同盟軍能湊出來百萬大軍的原因之一。
在日本同盟軍中,還有一小撮純粹由人類玩家組成的隊伍,他們都是之前向日本大名或將軍投誠的人類玩家戰士,這些人組成了一個死士突擊聯隊,被日本同盟軍當作奇兵使用。
這些人類玩家的單體戰力或許不如遊戲士兵,也沒法做到悍不畏死的戰鬥,但這些人類玩家有一點是中級遊戲士兵無法做到的——靈活的頭腦。
比起中級遊戲士兵隻知道一板一眼的聽從命令作戰,人類玩家組成的突擊聯隊戰鬥方式就十分靈活了。
在日本同盟軍高層眼裏,隻要這支人類玩家組成的突擊聯隊不直接撞上李亞國的核心主力,基本上不會被殲滅。
除了這支效忠日本大名的人類玩家組成的死士突擊聯隊外,秩序同盟也派出了大量專職戰鬥的人類玩家參與這場會戰。
不過其中真正來自保衛者組織的領頭人非常少,絕大部分都是秩序同盟吸納的來自民間人類玩家組織的戰鬥人員。
由於秩序同盟已經成為人類玩家中的龐然大物,而且以先進的嚴密製度開始管控,高舉重建人類文明的大旗,所以保衛者組織核心高層沒有出動的隱情沒有人敢挑破……
日本玩家在和平時期養成的群眾服從性讓秩序同盟的高層保衛者們統治十分穩定。
藍星曆二年九月初,雙方進行了三個月的集結和調動協調補充後,終於開始決定本州島歸屬權的會戰!
首先發起進攻的是日本同盟軍一方,他們以十萬中級遊戲士兵組成的兩翼兵團,向高順和冉閔所部防線發起猛烈進攻。
這一輪進攻打斷了李亞國不斷囤積地獄榴彈和矮人榴彈炮的節奏。
此時,李亞國將矮人榴彈炮的數量從兩百門擴編到了一千門,畢竟他麵對的是百萬級別的敵人,矮人榴彈炮的數目自然也要提上去才能應對。
5000名矮人榴彈炮手操控的一千門矮人榴彈炮將成為李亞國打贏這場會戰的關鍵。
李亞國收到高順一方的消息後,立刻點齊兵馬,直接向正對麵的日本同盟軍臨時大本營發起進攻。
那裏聚集了至少50萬日本同盟軍,而且其中不乏高級旗本眾武士!
遊戲士兵戰爭的節奏遠超普通人類軍隊,因為遊戲士兵吃苦耐勞,從來不會抱怨,就連行軍吃飯也可以一邊走一邊啃著幹糧,還保持著最高的急行軍效率!
當接近敵人後,還可以迅速展開陣形投入戰鬥,不會考慮士兵們的任何小情緒。
遊戲士兵跟現實社會中提出來的機器人軍團其實已經沒什麽區別,都是純粹的戰爭兵器!
因此,雙方僅僅經過了一天的運動,就接觸到一起。
最開始接觸的是雙方的騎兵單位,李亞國的狼騎兵在與日本同盟軍的槍騎武士斥候戰中完敗……
隨後,李亞國立馬派出了數千半人馬射手對日本同盟軍企圖遮蔽戰場的大股槍騎武士進行圍剿。
半人馬射手利用強弓遊射,且比槍騎武士快出一線的跑路速度,用放風箏的戰術將數千槍騎武士留在了雙方的交接點區域中!
這也是半人馬射手大出風頭的首戰!
日本同盟軍高層驚恐的發現,半人馬射手這種人馬合一的兵種,竟然是最佳的騎兵單位,沒有之一!
無論是速度還是騎射能力,都不是同等階遊戲士兵可以比擬的,就連6階的槍騎武士跟他們對陣,也是被屠戮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