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到四月二十四日,之前大家的心事重重都被衝淡了許多,一種莫名的緊張和期待愈熾愈盛。
自崔鷺死後,石介對於劍道館的擔憂逐漸減小了許多。即使石介對他的死深深惋惜,終究人去樓空,傷痛也慢慢淡了下來。
隨之而來的是自責感越來越稀微的輕鬆。
這天晚上,大家開始裝點行李,準備明日大早出發。
小喜來到李褐房內,看著他收拾撿點行裝,忽然說道:“大師弟,你此行肯定能去南方劍道館交流,這一去又不知何時才能返迴。我怕你忘了我,有一張畫兒你拿上,說不定可以留個念想。”
說罷,便將一張卷軸畫遞了過來。
李褐好奇,趕忙攤開來,卻原是一張小喜的素筆畫,畫中的小喜款款溫柔,笑得很暖人心。
李褐有點不好意思,又不好卻了他的人情,便對小喜說道:“好師兄,這畫兒我留了,一定不會忘記你的。”
小喜點點頭,眼中冒出欣慰來,“我也會記得你,永遠永遠。”
李褐笑道:“此行也不是什麽生離死別,我們是去比劍,俠肝義膽,刀光劍影,應該氣魄大些,何苦如此哭哭啼啼?”
小喜不應,隻是叮囑李褐把畫兒收好,末了才有一搭無一搭地問道:“師姐近來是不是與你有什麽誤會?”
李褐點點頭,又不想把話說明,隻是暗暗歎了一聲。
小喜忽道:“要不要我去幫你說一下?”
李褐搖搖頭,“還是把心思放在比劍上罷,有些事,說不清道不明。”
小喜聽到這話後,頓覺輕鬆,笑道:“你說得對,不能勉強的,始終不能勉強。有些事得講個緣字,就像你我。”
李褐一愣,隨後笑著擺擺手,繼續拾掇去了。小喜見心意已經傳達,也喜滋滋地自迴房去收拾準備了。
萍兒收好隨行衣物,打點好包袱後,便出門來到院中。她本想去大堂後的房中找李褐,不知怎的忽然就想找他說會子話,但腳沒行到十步,就已經膽怯下來。
正值戌時,月亮掛在中空,春末的風暖裏帶瑟,吹得她有些想落淚。她不知道自己與李褐是怎麽走到這般田地的,或許他二人都沒有錯,隻是造化弄人。
又或者自己誤解了李褐,他根本沒有那麽許多心思。可是他為什麽不解釋呢?他要是不喜歡自己,可以早先說,為什麽偏偏當自己陷進去的時候才說?
萍兒心道,或許自己早就知道了他的倔脾氣,很早之前他也有意無意地說過,可是自己還是不能就此罷休,那顆心非要一點點接近他才行。
又或許自己也不要什麽承諾,自己早就知道結果,隻想要一個肯定的答複。可是就這麽一個答複都被他含糊其詞推辭掉,他明顯是不把自己放在心上了。
等到眼角被吹涼的時候,她才發現自己已經流淚了。
她伸手抹了抹眼淚,恍惚就想到上一年的秋。
沒成想兜兜轉轉,還是未找到屬於自己的意中人,她苦笑了一下,又返迴房中,心道,再不相見罷。
龔德位早已收拾停當,正枕了雙手躺在床上沉思著。幾年的光景一晃而過,所有的辛苦都為了那麽一瞬間。
他笑了笑,眼中浮出大漠和落日來,父親的身影逐漸清晰,瘦馬北歸的淒涼景象和落魄孤身南下的心酸一並湧上心頭。
解語雁啊解語雁,希望你的消息準確及時,他緩緩地想著,慢慢閉上了眼睛。
劉玉書還在忙碌著,他近來的心情格外好。因為他也發現了萍兒與李褐的怪異,以前萍兒三天兩頭去找李褐,現在他倆似乎冷清了起來。
不僅碰麵的機會少,連見麵都略顯眼生,話兒也不多說一句。
他覺得這是一個大好機會。
比劍之日就是自己在她心中重新出彩之時,他要讓過去的開心,來日都再一次包圍她身邊。
想到這裏,他手中的活計更加多了起來,一會兒再把佩劍擦擦,一會兒又再多帶上一本修煉心得。
他要的不止是一段本該屬於自己的感情,更是本該屬於自己的抬愛。
因為雖然比劍主要在修煉《攝氣纂錄經》的弟子中展開,但其餘弟子的比試也很重要,比試結果直接反映了這一段時間整個山左劍道館的修行水平,也很可能會影響下次修煉《攝氣纂錄經》的弟子的預選。
劉玉書幾次落選,但這一次他發誓要把自己的厚積薄發拿出來,讓大家看看自己的本領究竟如何,要在這山左劍道館打出點名頭來。
他大笑一下,聲音清澈洪亮,中氣十足,連自己都被嚇了一跳,隨即他意識到自己修為的增進,又不自覺地揮了幾下劍。
“雖複塵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衝天!”
他誌得意滿地念著這句詩,眼中全是比劍後得勝的豪情。
楊勃和王子朗二人因為近來看到劉玉書與龔德位並無異樣,心內也自平複了起來,他們都以為是自己多慮多疑了,又想到這即將而來的比劍,都把心思轉到了這上麵。
兩人湊在劍道館門前一起說了些近來的情景,不禁釋然,全賴劉玉書與龔德位二人並沒有太注意自己。他們說了一會兒話後,便各自迴房去了。
石介也簡單收拾了行李,坐在窗前靜靜地看著。這一年來有太多的變故發生了,一切都物是人非,不知道沙師兄與風師兄兩位如何。
石介想到了之前的沮喪,又想到了在李褐麵前的失態,他忍不住搖頭笑了一下,都怪自己小題大作,竟如托孤一般。
雖說如此,崔鷺還是死了,自己的心都被針刺了一下。這天下越來越看不透了,聖上的心思也越來越不明白了,難不成清白都不見容了?
石介出了會兒神,越想越多,越想越使自己矛盾。自古公私不相全,為公當然是對的,可是於個人來說,自己的一生不過幾十年,彪炳後世太過虛無,眼前誰又不想苟且偷生呢?
但石介更矛盾的是,自己所為,不全是公,也不全是私,竟然在公私之間。這劍道館已經不是純粹的道館了,而是一種精神寄托,很多人很多年的寄托。
或許因為這不能舍棄的寄托,才使他之前有了與劍道館共存亡的想法。這樣一來,自己的生悼也似乎頗有道理可講。
更深了,石介就掩上窗子。
自崔鷺死後,石介對於劍道館的擔憂逐漸減小了許多。即使石介對他的死深深惋惜,終究人去樓空,傷痛也慢慢淡了下來。
隨之而來的是自責感越來越稀微的輕鬆。
這天晚上,大家開始裝點行李,準備明日大早出發。
小喜來到李褐房內,看著他收拾撿點行裝,忽然說道:“大師弟,你此行肯定能去南方劍道館交流,這一去又不知何時才能返迴。我怕你忘了我,有一張畫兒你拿上,說不定可以留個念想。”
說罷,便將一張卷軸畫遞了過來。
李褐好奇,趕忙攤開來,卻原是一張小喜的素筆畫,畫中的小喜款款溫柔,笑得很暖人心。
李褐有點不好意思,又不好卻了他的人情,便對小喜說道:“好師兄,這畫兒我留了,一定不會忘記你的。”
小喜點點頭,眼中冒出欣慰來,“我也會記得你,永遠永遠。”
李褐笑道:“此行也不是什麽生離死別,我們是去比劍,俠肝義膽,刀光劍影,應該氣魄大些,何苦如此哭哭啼啼?”
小喜不應,隻是叮囑李褐把畫兒收好,末了才有一搭無一搭地問道:“師姐近來是不是與你有什麽誤會?”
李褐點點頭,又不想把話說明,隻是暗暗歎了一聲。
小喜忽道:“要不要我去幫你說一下?”
李褐搖搖頭,“還是把心思放在比劍上罷,有些事,說不清道不明。”
小喜聽到這話後,頓覺輕鬆,笑道:“你說得對,不能勉強的,始終不能勉強。有些事得講個緣字,就像你我。”
李褐一愣,隨後笑著擺擺手,繼續拾掇去了。小喜見心意已經傳達,也喜滋滋地自迴房去收拾準備了。
萍兒收好隨行衣物,打點好包袱後,便出門來到院中。她本想去大堂後的房中找李褐,不知怎的忽然就想找他說會子話,但腳沒行到十步,就已經膽怯下來。
正值戌時,月亮掛在中空,春末的風暖裏帶瑟,吹得她有些想落淚。她不知道自己與李褐是怎麽走到這般田地的,或許他二人都沒有錯,隻是造化弄人。
又或者自己誤解了李褐,他根本沒有那麽許多心思。可是他為什麽不解釋呢?他要是不喜歡自己,可以早先說,為什麽偏偏當自己陷進去的時候才說?
萍兒心道,或許自己早就知道了他的倔脾氣,很早之前他也有意無意地說過,可是自己還是不能就此罷休,那顆心非要一點點接近他才行。
又或許自己也不要什麽承諾,自己早就知道結果,隻想要一個肯定的答複。可是就這麽一個答複都被他含糊其詞推辭掉,他明顯是不把自己放在心上了。
等到眼角被吹涼的時候,她才發現自己已經流淚了。
她伸手抹了抹眼淚,恍惚就想到上一年的秋。
沒成想兜兜轉轉,還是未找到屬於自己的意中人,她苦笑了一下,又返迴房中,心道,再不相見罷。
龔德位早已收拾停當,正枕了雙手躺在床上沉思著。幾年的光景一晃而過,所有的辛苦都為了那麽一瞬間。
他笑了笑,眼中浮出大漠和落日來,父親的身影逐漸清晰,瘦馬北歸的淒涼景象和落魄孤身南下的心酸一並湧上心頭。
解語雁啊解語雁,希望你的消息準確及時,他緩緩地想著,慢慢閉上了眼睛。
劉玉書還在忙碌著,他近來的心情格外好。因為他也發現了萍兒與李褐的怪異,以前萍兒三天兩頭去找李褐,現在他倆似乎冷清了起來。
不僅碰麵的機會少,連見麵都略顯眼生,話兒也不多說一句。
他覺得這是一個大好機會。
比劍之日就是自己在她心中重新出彩之時,他要讓過去的開心,來日都再一次包圍她身邊。
想到這裏,他手中的活計更加多了起來,一會兒再把佩劍擦擦,一會兒又再多帶上一本修煉心得。
他要的不止是一段本該屬於自己的感情,更是本該屬於自己的抬愛。
因為雖然比劍主要在修煉《攝氣纂錄經》的弟子中展開,但其餘弟子的比試也很重要,比試結果直接反映了這一段時間整個山左劍道館的修行水平,也很可能會影響下次修煉《攝氣纂錄經》的弟子的預選。
劉玉書幾次落選,但這一次他發誓要把自己的厚積薄發拿出來,讓大家看看自己的本領究竟如何,要在這山左劍道館打出點名頭來。
他大笑一下,聲音清澈洪亮,中氣十足,連自己都被嚇了一跳,隨即他意識到自己修為的增進,又不自覺地揮了幾下劍。
“雖複塵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衝天!”
他誌得意滿地念著這句詩,眼中全是比劍後得勝的豪情。
楊勃和王子朗二人因為近來看到劉玉書與龔德位並無異樣,心內也自平複了起來,他們都以為是自己多慮多疑了,又想到這即將而來的比劍,都把心思轉到了這上麵。
兩人湊在劍道館門前一起說了些近來的情景,不禁釋然,全賴劉玉書與龔德位二人並沒有太注意自己。他們說了一會兒話後,便各自迴房去了。
石介也簡單收拾了行李,坐在窗前靜靜地看著。這一年來有太多的變故發生了,一切都物是人非,不知道沙師兄與風師兄兩位如何。
石介想到了之前的沮喪,又想到了在李褐麵前的失態,他忍不住搖頭笑了一下,都怪自己小題大作,竟如托孤一般。
雖說如此,崔鷺還是死了,自己的心都被針刺了一下。這天下越來越看不透了,聖上的心思也越來越不明白了,難不成清白都不見容了?
石介出了會兒神,越想越多,越想越使自己矛盾。自古公私不相全,為公當然是對的,可是於個人來說,自己的一生不過幾十年,彪炳後世太過虛無,眼前誰又不想苟且偷生呢?
但石介更矛盾的是,自己所為,不全是公,也不全是私,竟然在公私之間。這劍道館已經不是純粹的道館了,而是一種精神寄托,很多人很多年的寄托。
或許因為這不能舍棄的寄托,才使他之前有了與劍道館共存亡的想法。這樣一來,自己的生悼也似乎頗有道理可講。
更深了,石介就掩上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