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鬆年與陳康伯在西川數年,二人因為某些政見問題,平日裏也是頗有嫌隙。
不過有一點,胡鬆年和陳康伯卻是共同的,那就是他們都竭力為民辦事,在任之上,兢兢業業,廉潔奉公,絕無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置辦私產等行為。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org">小書亭</a>
胡鬆年大概五十歲上下,相比起來陳康伯就年輕的多,因為今年陳康伯不過三十歲。
胡鬆年的為政趨於老成,就是一切按部就班,講究水到渠成。
陳康伯講究實幹,就是把一件事情,從小做大,講究時效。
這也是二人經常政見不合的原因,但本質上二人都沒有錯,都希望把一件事情做好。
不過胡鬆年真沒有想到,陳康伯竟然會在秦烈麵前,替自己說好話。
這讓他意外的之餘,更多是感動,他沒有想到自己這個多年的同僚,心胸如此開闊,這是他之前萬萬沒有想到的。
“茂老公,這是我從江南給您老帶來的茶葉,嚐嚐是不是還是那個味。”邀請胡鬆年入座後,秦烈舉起茶杯,微笑的示意道。
“這是吳中春茶?”胡鬆年端起茶碗,看著眼前碧綠的茶湯,聞著撲鼻的茶香,不由眼前一亮。
“茂老公說的不錯,正是產自吳中西洞庭山一帶的嚇煞人香茶,不過本王給它取了名字,叫碧螺春,不知茂老公以為如何?”
秦烈剛才從陳康伯口中,已經得知胡鬆年的愛好秉性,這會也算是投其所好。
胡鬆年字茂老,秦烈尊稱其茂老公,這絕對是一種尊稱,充分表達出了秦烈的尊敬之情。
胡鬆年在西川五年,其兩子三女,皆在成都府成家立業,與當地的士族豪門聯姻,已經成為一股不小的勢力。
得到他的全力支持,西川路的事情就會好辦的多,反之則要多出不少變故。
陳康伯昨夜連夜出發,天一亮便趕到蜀州求見秦烈,就是把西川十九州的情況,以及山川地勢,人物戶籍名冊,獻給秦烈。
而陳康伯這一次連夜獻西川圖錄一事,在後世被盛讚為與三國時期,張鬆獻西川圖錄與劉備之事,有著同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碧螺春,碧螺春,這名字取得好啊,這吳中之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香氣襲人,滋味鮮爽,實乃人間名茶也。”胡鬆年之所以愛江南茶葉,緣由他算得上是半個江南人。
因為他曾在平江府擔任過知府,祖籍又是海州人,所以對於家鄉事務,他自然情有獨鍾。
“茶雖好,不過本王卻認為,茂老公在姑蘇寫的的《石州詞》更好。”
說起來秦烈征討方臘的時候,在平江府姑蘇城內,還真看過胡鬆年留下的那首石州詞。
“哈哈,郡王謬讚、謬讚了。”胡鬆年這會是真的敞開了心扉,他是真沒有想到,秦烈對自己這般熟悉,所言所行,句句都說到自己心坎裏了。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與秦烈一番長談下來,一把年紀的胡鬆年,就有了這個感覺。
秦烈與胡鬆年、陳康伯這一天,從白天一直聊到深夜,最後更是秉燭夜談,直至黎明拂曉,秦烈見胡鬆年有些熬不住了,這才起身笑道:“今天咱們就先到這裏,先睡上一覺,再繼續?”
“老咯,下官再郡王您和陳長卿(康伯)這個年紀的時候,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胡鬆年打了個哈欠,發出了一聲感歎。
“茂老公說笑了,您現在可不能服老,郡王可是說了,下一步四川行省的改革推動,還需要您老的牽頭掛帥,我們可都還要聽您調遣呢。”
陳伯康這會也是一臉的笑意,今天對於他來說,收獲無疑是滿滿的。
首先他的一些想法和建議,都得到秦烈的大力讚賞,並得到承諾。
其次通過與秦烈的長談,他與胡鬆年也達成了和解,尤其是在大理國的問題上,他的意見得到秦烈高度重視。
大理國雖然是個彈丸小國,但這幾年與大宋摩擦不斷,顯然也是看到大宋孱弱,也要分上一杯羹。
不過西川路與大理國接壤之地,都是不毛之地,倒也產生戰事。
但是東川路,又叫川峽路,因為與大理國邊境接壤,這兩年來大小戰事打了數十次。
周邊十幾個縣城的百姓,遭到戰火波及。
然而川峽路安撫使胡益,卻軟弱可欺,步步忍讓,致使國土淪喪,但他卻始終隱瞞不報。
川峽路安撫使胡益的做派,看在陳康伯眼裏,那是急在心頭,他先後向南邊趙構朝廷上奏,但都沒有得到迴信。
今年入春之後,他又給汴京朝廷上過奏疏,眼看大半年過去,始終是石沉大海,然而今天與秦烈會麵,卻不想秦烈竟然主動提到大理國的問題。
而更讓陳康伯欣喜的是,秦烈表示這次他率軍入西川,就是抱著解決大理國問題來的。
兩日之後,秦烈率領大軍進入益州成都府,受到成都百姓,以及文武官吏的夾道歡迎。
進駐成都府當天,秦烈從轉運使陳康伯手中,接過西川兩年賦稅賬簿。
拋去當地官府、官員俸祿,得錢財七百萬貫,存糧食二百萬石。
“長卿,糧食留下一百萬石,剩下的一百萬石平調給當地百姓,換算著錢財押送迴京師,你看如何?”對於西川路兩年半,積攢下的這筆賦稅,秦烈還是很滿意的。
“郡王,成都府的糧價,這兩年相對平穩,一下子平調一百萬石糧食,價格最多在五百文一石,而據我所知,長安的糧食,已經賣到一貫錢一石了?”
陳康伯得知秦烈要把一百萬石糧食,直接在當地賣了,不由善意的提醒了一句。
“你說的不錯,然此去長安,不下千裏,一百萬糧食運出去,路上人力損耗就要三成,還要來迴折騰,算下來頂多也就達到六百文一石的價格。”
秦烈豈會不知道算這個賬,可奈何這西川山路難行,糧食又不利於托運,千裏運輸,隻會得不償失。
“另外,這筆糧食就當是我接濟當地糧商的,你去告訴他們,官府給他們發放路引,讓他們把糧食運出去販賣。”
借商人之手,流通貨物,其實也是促進經濟的一種手段,官府同樣可以減輕負擔和風險。
“郡王英明。”作為轉運使的陳康伯,一點就透,對於秦烈的決策,他也是由衷的敬服。
隨後,秦烈便安排帳下軍都指揮使吳璘,軍都都虞候孟邦傑,率一千兵馬,以及成都府招募的差役,把這筆賦稅押解迴了汴京。
【作者題外話】:《石州詞》胡鬆年著。
“月上疏簾,風射小窗,孤館岑寂。一杯強洗愁懷,萬裏堪嗟行客。亂山無數,晚秋雲物蒼然,何如輕抹淮山碧。喜氣拂征衣,作眉間黃色。”
“役役。馬頭塵暗斜陽,隴首路迴飛翼。夢裏姑蘇城外,錢塘江北。故人應念我,負吹帽佳時、同把金英摘。歸路且加鞭,看梅花消息。”
不過有一點,胡鬆年和陳康伯卻是共同的,那就是他們都竭力為民辦事,在任之上,兢兢業業,廉潔奉公,絕無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置辦私產等行為。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org">小書亭</a>
胡鬆年大概五十歲上下,相比起來陳康伯就年輕的多,因為今年陳康伯不過三十歲。
胡鬆年的為政趨於老成,就是一切按部就班,講究水到渠成。
陳康伯講究實幹,就是把一件事情,從小做大,講究時效。
這也是二人經常政見不合的原因,但本質上二人都沒有錯,都希望把一件事情做好。
不過胡鬆年真沒有想到,陳康伯竟然會在秦烈麵前,替自己說好話。
這讓他意外的之餘,更多是感動,他沒有想到自己這個多年的同僚,心胸如此開闊,這是他之前萬萬沒有想到的。
“茂老公,這是我從江南給您老帶來的茶葉,嚐嚐是不是還是那個味。”邀請胡鬆年入座後,秦烈舉起茶杯,微笑的示意道。
“這是吳中春茶?”胡鬆年端起茶碗,看著眼前碧綠的茶湯,聞著撲鼻的茶香,不由眼前一亮。
“茂老公說的不錯,正是產自吳中西洞庭山一帶的嚇煞人香茶,不過本王給它取了名字,叫碧螺春,不知茂老公以為如何?”
秦烈剛才從陳康伯口中,已經得知胡鬆年的愛好秉性,這會也算是投其所好。
胡鬆年字茂老,秦烈尊稱其茂老公,這絕對是一種尊稱,充分表達出了秦烈的尊敬之情。
胡鬆年在西川五年,其兩子三女,皆在成都府成家立業,與當地的士族豪門聯姻,已經成為一股不小的勢力。
得到他的全力支持,西川路的事情就會好辦的多,反之則要多出不少變故。
陳康伯昨夜連夜出發,天一亮便趕到蜀州求見秦烈,就是把西川十九州的情況,以及山川地勢,人物戶籍名冊,獻給秦烈。
而陳康伯這一次連夜獻西川圖錄一事,在後世被盛讚為與三國時期,張鬆獻西川圖錄與劉備之事,有著同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碧螺春,碧螺春,這名字取得好啊,這吳中之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香氣襲人,滋味鮮爽,實乃人間名茶也。”胡鬆年之所以愛江南茶葉,緣由他算得上是半個江南人。
因為他曾在平江府擔任過知府,祖籍又是海州人,所以對於家鄉事務,他自然情有獨鍾。
“茶雖好,不過本王卻認為,茂老公在姑蘇寫的的《石州詞》更好。”
說起來秦烈征討方臘的時候,在平江府姑蘇城內,還真看過胡鬆年留下的那首石州詞。
“哈哈,郡王謬讚、謬讚了。”胡鬆年這會是真的敞開了心扉,他是真沒有想到,秦烈對自己這般熟悉,所言所行,句句都說到自己心坎裏了。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與秦烈一番長談下來,一把年紀的胡鬆年,就有了這個感覺。
秦烈與胡鬆年、陳康伯這一天,從白天一直聊到深夜,最後更是秉燭夜談,直至黎明拂曉,秦烈見胡鬆年有些熬不住了,這才起身笑道:“今天咱們就先到這裏,先睡上一覺,再繼續?”
“老咯,下官再郡王您和陳長卿(康伯)這個年紀的時候,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胡鬆年打了個哈欠,發出了一聲感歎。
“茂老公說笑了,您現在可不能服老,郡王可是說了,下一步四川行省的改革推動,還需要您老的牽頭掛帥,我們可都還要聽您調遣呢。”
陳伯康這會也是一臉的笑意,今天對於他來說,收獲無疑是滿滿的。
首先他的一些想法和建議,都得到秦烈的大力讚賞,並得到承諾。
其次通過與秦烈的長談,他與胡鬆年也達成了和解,尤其是在大理國的問題上,他的意見得到秦烈高度重視。
大理國雖然是個彈丸小國,但這幾年與大宋摩擦不斷,顯然也是看到大宋孱弱,也要分上一杯羹。
不過西川路與大理國接壤之地,都是不毛之地,倒也產生戰事。
但是東川路,又叫川峽路,因為與大理國邊境接壤,這兩年來大小戰事打了數十次。
周邊十幾個縣城的百姓,遭到戰火波及。
然而川峽路安撫使胡益,卻軟弱可欺,步步忍讓,致使國土淪喪,但他卻始終隱瞞不報。
川峽路安撫使胡益的做派,看在陳康伯眼裏,那是急在心頭,他先後向南邊趙構朝廷上奏,但都沒有得到迴信。
今年入春之後,他又給汴京朝廷上過奏疏,眼看大半年過去,始終是石沉大海,然而今天與秦烈會麵,卻不想秦烈竟然主動提到大理國的問題。
而更讓陳康伯欣喜的是,秦烈表示這次他率軍入西川,就是抱著解決大理國問題來的。
兩日之後,秦烈率領大軍進入益州成都府,受到成都百姓,以及文武官吏的夾道歡迎。
進駐成都府當天,秦烈從轉運使陳康伯手中,接過西川兩年賦稅賬簿。
拋去當地官府、官員俸祿,得錢財七百萬貫,存糧食二百萬石。
“長卿,糧食留下一百萬石,剩下的一百萬石平調給當地百姓,換算著錢財押送迴京師,你看如何?”對於西川路兩年半,積攢下的這筆賦稅,秦烈還是很滿意的。
“郡王,成都府的糧價,這兩年相對平穩,一下子平調一百萬石糧食,價格最多在五百文一石,而據我所知,長安的糧食,已經賣到一貫錢一石了?”
陳康伯得知秦烈要把一百萬石糧食,直接在當地賣了,不由善意的提醒了一句。
“你說的不錯,然此去長安,不下千裏,一百萬糧食運出去,路上人力損耗就要三成,還要來迴折騰,算下來頂多也就達到六百文一石的價格。”
秦烈豈會不知道算這個賬,可奈何這西川山路難行,糧食又不利於托運,千裏運輸,隻會得不償失。
“另外,這筆糧食就當是我接濟當地糧商的,你去告訴他們,官府給他們發放路引,讓他們把糧食運出去販賣。”
借商人之手,流通貨物,其實也是促進經濟的一種手段,官府同樣可以減輕負擔和風險。
“郡王英明。”作為轉運使的陳康伯,一點就透,對於秦烈的決策,他也是由衷的敬服。
隨後,秦烈便安排帳下軍都指揮使吳璘,軍都都虞候孟邦傑,率一千兵馬,以及成都府招募的差役,把這筆賦稅押解迴了汴京。
【作者題外話】:《石州詞》胡鬆年著。
“月上疏簾,風射小窗,孤館岑寂。一杯強洗愁懷,萬裏堪嗟行客。亂山無數,晚秋雲物蒼然,何如輕抹淮山碧。喜氣拂征衣,作眉間黃色。”
“役役。馬頭塵暗斜陽,隴首路迴飛翼。夢裏姑蘇城外,錢塘江北。故人應念我,負吹帽佳時、同把金英摘。歸路且加鞭,看梅花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