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說完,找了一處幹淨之地,開始盤腿打坐,他雙手合十,微閉雙目,做入定狀,口中還念念有詞,片刻功夫,隻見他頭發稍上已經冒起了青煙,臉上也出了少許的汗珠。突然,老者睜開了眼睛,站起了身體,走到了海水邊上,單手立掌置於嘴下,開口念道:
“天圓圓,地方方,水清清,止上漲!”說罷將鋼叉在空中劃了幾個圓圈,大喝一聲,將鋼叉朝海水中猛的一插,說了聲:
“止!”
在看那海水,猶如被固定住了一般,果然停止了上漲。
小空和小羿麵麵相覷,臉上都露出了驚喜之色,半天才手舞足蹈,大聲喊道:“止住了,止住了。。。。。。”
老者停止了法術,將鋼叉重新提了起來,說道:“海水雖然停止了上漲,可是這已經漲起來的水還是要堵住的。”原來這海水隻是被固定在了現在上漲的位置,卻並不是將它恢複到了原先的海平麵的位置,因此,以海水上漲的現在的高度,仍然會從一些低矮的缺口處灌入到內陸去。
隻見老者拿起了鋼叉,開始一叉一叉地挖掘高處的土石,每挖一叉,都把這挖到的土填置於缺口之處。小空二人正要幫忙挖土,卻見老者擺手示意了個“不必”的手勢。在細看這老者挖土,雖然他的鋼叉隻有普通鐵鍬般大小,每一叉挖出來的土也隻有一鍬之多,可是待這土放置於缺口之處時,每一叉堆的土卻變成了有半間小屋般大小。
老者連續不停地挖土,不一會竟將這偌大的一個缺口給堵上了,新挖的土形成了一道堤壩,有一人之高,這堤壩嚴嚴實實,海水再也灌不進來了。其填堵缺口的速度竟然比小空他們二人剛才合力用掌震石塊填堵缺口的速度還要快上許多。
小空二人看的目瞪口呆,半晌才說道:“感謝老者救了北海的百姓,老先生功德無量啊!”
老者擺手道:“哎,不要這麽說,這是我的職責所在,我喜歡做這樣的事情。”
老者又說:“這一處的缺口是被堵上了,暫時不會有海水灌進來了,我們且去到其他地方看看,把那些低窪之處的缺口也都給一一堵上。”
二人連連點頭,稱是。
老者又說:“這北海如此之大,四周的缺口又是這麽多,還是勞煩這位小先生施展你的騰雲之術吧!”說罷拿眼望著小空。
小空見老者如此之說,恍然大悟似的,趕緊使展了騰雲之術,同時在心裏暗暗驚奇,心想這老者怎麽會知道自己的底細。
頃刻間隻見三人頭頂飄來一大朵白雲,小空邀老者和小空躍上了雲朵,控製著白雲沿著北海巡視了起來,不多久他們就在雲彩上麵發現了有一個缺口之處,於是三人下雲,老者又故伎重演,用鋼叉挖土,將過水的缺口一一堵上。如此反複,三人承雲沿北海繞了一圈,但凡有低窪的缺口之處,都被一一填平,有那比較大的缺口,小空小羿二人也都施展身手,幫助老者共同將土石填上。
三人又承雲巡視了一番,見再無缺口,於是才找了一處景色秀麗地勢平整的地方停了下來,稍作休息。小羿大叫:“媽呀,累死我了!”老者嗬嗬大笑,說道:
“小夥子,你這麽年輕就喊累,那我這老胳膊老腿卻又當如何?”
小空也嗬嗬大笑,指著小羿的臉上笑道:“看,你臉上的泥巴。”原來這小羿隻顧著填土築堤,卻在不經意間搞得滿頭滿臉都是泥土,在加上他出汗擦拭汗水,竟將臉上整成了一個大花臉。
小羿看了小空一眼,也哈哈大笑,說道:“你還笑我,你的臉上也是。”原來小空的臉上和小羿一樣,也是滿頭滿臉都是泥巴,成了一個大花臉。
於是三人都哈哈大笑,從內心裏感到了快樂。
待熱鬧了一陣,小空忽然畢恭畢敬地說道:“您老人家止住了這場水患,解救了北海千千萬萬的百姓,我們卻還不知道您的尊姓大名呢。”
老人嗬嗬一笑,道:“嗯,說給你們也無妨,我正是大禹之後,禹淼是也!”
小空二人不由得吃了一驚,說道:“怪不得您老有如此手法,轉眼間就把一場大水給製止了。”
禹淼道:“自從我的祖先治水成功後,我們家曆曆代代都是以水為生,要麽打魚,要麽修渠築堤,總之都離不開這水,我天生就喜歡水,沿承了我們家族的傳統,也就幹上這行了。”說罷又是嗬嗬大笑。
二人眼睛打量著老者,心底裏充滿了崇敬。
原來這禹淼正是先賢大禹之後,排起來應該是大禹的五十世孫,這大禹治水成功之後將畢生的心血著成了一部書,書名為《治水經》,他在書中將自己一生的經驗寫於書上,總結了天下的治水之法,並且把天下各處的大海大江河流湖泊繪圖於羊皮卷上,一一注明其特征,標注其哪裏易發生水患,哪有山川要塞,哪裏有可以作為治水借助的有利地勢等。大禹在年邁之際將這《治水經》和治水圖傳給了其子,然後又交代要把這兩樣東西世世代代傳襲下去,為天下百姓造福。等傳襲到禹淼這裏時這已經是第五十代了,這禹淼天生就喜歡水,他繼承和發揚了祖先的傳承,並且將自己在實際治水中遇到的經驗也融入了進去,因此對治水之法精通無比。
這次禹淼第一時間就知道了北海漲水,他本來就住在距離北海不遠的海邊,於是他就急匆匆地趕來了,他在視察北海地勢的時候發現小空二人,當時小空他們正專注於填堵缺口,所以並沒有注意到禹淼。因此禹淼知道孫小空有騰雲駕霧的本領以及他的那一對金錘。
這禹淼雖然治水很有辦法,然而卻不會武功,他會的隻是他們家祖傳的治水之術,這也是他們家的傳統,當年大禹治水成功後,他目睹了天下為爭奪地盤而產生的打打殺殺,從此便嚴令自己的子孫隻可習練濟世救民之學,不可學那打殺爭鬥之術。
不過這禹淼雖然不會武功,但是他手裏拿的那個鋼叉卻是大禹親手傳下來的一件寶物,大禹當年就是拿著這柄鋼叉成功治住了天下的大水。
禹淼講述完自己的故事,忽然正色地對小空二人說道:“現在北海漲水雖然被止住了,可是這是有一個期限的,過了這個期限,我的治水的咒法也就自動失靈了,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杜絕此地水患,還是要找那龍王解決此事才是。”
“為什麽會有一個期限呢,這個期限又是多長時間呢?”小羿瞪大了眼睛問道。
“凡事都會有一個期限,比如說,如果這北海海麵一直這樣固定在這個高度的話,那豈不是沒有了漲潮落潮這一自然現象?沒有了潮漲潮落,那靠海邊檢拾貝殼、海藻的漁民們還怎麽生活;這破壞了自然規律,影響到了魚類的生息、產卵,那北海的魚類又該怎樣生存?放而言之,如果天地間的事物都固定在一個模式,那天地眾生還怎麽繁衍下去,那這世界還有什麽意思?所以,凡事都要有一個度的,暫時的法力雖然可以改變一時的狀況,可是這自然規律是絕對不可以破壞的。”
“嗯,嗯,”小空二人覺得所說有理,頻頻點頭。
“至於說這期限,如果以我祖上大禹的法力來定這海水的話,可以止住這水麵七七四十九天不會上漲,但是以我的這個法力,定這水的期限是一個月,過了一個月如果還沒有找到龍王解決漲水的根本問題,這個法術則自動失效,到時候海水還是會上漲上來,當然,如果龍王解除了漲水的機關,這北海之水還是會降迴至原先的位置的,潮漲潮落的自然現象也會周而複始地重新開始。”
“哦,原來如此!”二人說道。看來要根除這北海水患還是要除掉那龍王才能解決問題。不過所幸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小空想,在這一個月之內應該是可以除掉那龍王的吧。想到這,小空的心不禁寬慰了許多。於是又指著小羿的大花臉逗笑起來。小羿也指著小空的花臉取笑,還抓了一把泥巴要朝小空的臉上塗抹,兩人鬧成了一團。
可是忽然間小空止住了打鬧,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金錘,於是衝著老者說道:“老先生,要不我們到我倆填缺口的地方再去一次,我的金錘還埋在那裏呢。”
禹淼嗬嗬一笑,手指著小空的鼻子調笑他道:“嗯,你那金錘可是稀世寶物,可不能忘記得。”小空羞澀一笑,於是又招來雲彩,三人共同承雲朝著他們填堵的第一個缺口之處奔去。
轉眼間三人已經到了那處缺口之地,小空他們辭了雲朵,跳上地麵,前往缺口處查看。
可是到了缺口時,二人卻傻了眼,原來這缺口之處空空蕩蕩,剛才漲起的海水正沿著低窪之處一直嘩嘩地直灌進內陸,缺口依舊,隻是還有些石塊處於原地,微微地起了些阻擋海水的作用,金錘卻不見了蹤影。
“天圓圓,地方方,水清清,止上漲!”說罷將鋼叉在空中劃了幾個圓圈,大喝一聲,將鋼叉朝海水中猛的一插,說了聲:
“止!”
在看那海水,猶如被固定住了一般,果然停止了上漲。
小空和小羿麵麵相覷,臉上都露出了驚喜之色,半天才手舞足蹈,大聲喊道:“止住了,止住了。。。。。。”
老者停止了法術,將鋼叉重新提了起來,說道:“海水雖然停止了上漲,可是這已經漲起來的水還是要堵住的。”原來這海水隻是被固定在了現在上漲的位置,卻並不是將它恢複到了原先的海平麵的位置,因此,以海水上漲的現在的高度,仍然會從一些低矮的缺口處灌入到內陸去。
隻見老者拿起了鋼叉,開始一叉一叉地挖掘高處的土石,每挖一叉,都把這挖到的土填置於缺口之處。小空二人正要幫忙挖土,卻見老者擺手示意了個“不必”的手勢。在細看這老者挖土,雖然他的鋼叉隻有普通鐵鍬般大小,每一叉挖出來的土也隻有一鍬之多,可是待這土放置於缺口之處時,每一叉堆的土卻變成了有半間小屋般大小。
老者連續不停地挖土,不一會竟將這偌大的一個缺口給堵上了,新挖的土形成了一道堤壩,有一人之高,這堤壩嚴嚴實實,海水再也灌不進來了。其填堵缺口的速度竟然比小空他們二人剛才合力用掌震石塊填堵缺口的速度還要快上許多。
小空二人看的目瞪口呆,半晌才說道:“感謝老者救了北海的百姓,老先生功德無量啊!”
老者擺手道:“哎,不要這麽說,這是我的職責所在,我喜歡做這樣的事情。”
老者又說:“這一處的缺口是被堵上了,暫時不會有海水灌進來了,我們且去到其他地方看看,把那些低窪之處的缺口也都給一一堵上。”
二人連連點頭,稱是。
老者又說:“這北海如此之大,四周的缺口又是這麽多,還是勞煩這位小先生施展你的騰雲之術吧!”說罷拿眼望著小空。
小空見老者如此之說,恍然大悟似的,趕緊使展了騰雲之術,同時在心裏暗暗驚奇,心想這老者怎麽會知道自己的底細。
頃刻間隻見三人頭頂飄來一大朵白雲,小空邀老者和小空躍上了雲朵,控製著白雲沿著北海巡視了起來,不多久他們就在雲彩上麵發現了有一個缺口之處,於是三人下雲,老者又故伎重演,用鋼叉挖土,將過水的缺口一一堵上。如此反複,三人承雲沿北海繞了一圈,但凡有低窪的缺口之處,都被一一填平,有那比較大的缺口,小空小羿二人也都施展身手,幫助老者共同將土石填上。
三人又承雲巡視了一番,見再無缺口,於是才找了一處景色秀麗地勢平整的地方停了下來,稍作休息。小羿大叫:“媽呀,累死我了!”老者嗬嗬大笑,說道:
“小夥子,你這麽年輕就喊累,那我這老胳膊老腿卻又當如何?”
小空也嗬嗬大笑,指著小羿的臉上笑道:“看,你臉上的泥巴。”原來這小羿隻顧著填土築堤,卻在不經意間搞得滿頭滿臉都是泥土,在加上他出汗擦拭汗水,竟將臉上整成了一個大花臉。
小羿看了小空一眼,也哈哈大笑,說道:“你還笑我,你的臉上也是。”原來小空的臉上和小羿一樣,也是滿頭滿臉都是泥巴,成了一個大花臉。
於是三人都哈哈大笑,從內心裏感到了快樂。
待熱鬧了一陣,小空忽然畢恭畢敬地說道:“您老人家止住了這場水患,解救了北海千千萬萬的百姓,我們卻還不知道您的尊姓大名呢。”
老人嗬嗬一笑,道:“嗯,說給你們也無妨,我正是大禹之後,禹淼是也!”
小空二人不由得吃了一驚,說道:“怪不得您老有如此手法,轉眼間就把一場大水給製止了。”
禹淼道:“自從我的祖先治水成功後,我們家曆曆代代都是以水為生,要麽打魚,要麽修渠築堤,總之都離不開這水,我天生就喜歡水,沿承了我們家族的傳統,也就幹上這行了。”說罷又是嗬嗬大笑。
二人眼睛打量著老者,心底裏充滿了崇敬。
原來這禹淼正是先賢大禹之後,排起來應該是大禹的五十世孫,這大禹治水成功之後將畢生的心血著成了一部書,書名為《治水經》,他在書中將自己一生的經驗寫於書上,總結了天下的治水之法,並且把天下各處的大海大江河流湖泊繪圖於羊皮卷上,一一注明其特征,標注其哪裏易發生水患,哪有山川要塞,哪裏有可以作為治水借助的有利地勢等。大禹在年邁之際將這《治水經》和治水圖傳給了其子,然後又交代要把這兩樣東西世世代代傳襲下去,為天下百姓造福。等傳襲到禹淼這裏時這已經是第五十代了,這禹淼天生就喜歡水,他繼承和發揚了祖先的傳承,並且將自己在實際治水中遇到的經驗也融入了進去,因此對治水之法精通無比。
這次禹淼第一時間就知道了北海漲水,他本來就住在距離北海不遠的海邊,於是他就急匆匆地趕來了,他在視察北海地勢的時候發現小空二人,當時小空他們正專注於填堵缺口,所以並沒有注意到禹淼。因此禹淼知道孫小空有騰雲駕霧的本領以及他的那一對金錘。
這禹淼雖然治水很有辦法,然而卻不會武功,他會的隻是他們家祖傳的治水之術,這也是他們家的傳統,當年大禹治水成功後,他目睹了天下為爭奪地盤而產生的打打殺殺,從此便嚴令自己的子孫隻可習練濟世救民之學,不可學那打殺爭鬥之術。
不過這禹淼雖然不會武功,但是他手裏拿的那個鋼叉卻是大禹親手傳下來的一件寶物,大禹當年就是拿著這柄鋼叉成功治住了天下的大水。
禹淼講述完自己的故事,忽然正色地對小空二人說道:“現在北海漲水雖然被止住了,可是這是有一個期限的,過了這個期限,我的治水的咒法也就自動失靈了,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杜絕此地水患,還是要找那龍王解決此事才是。”
“為什麽會有一個期限呢,這個期限又是多長時間呢?”小羿瞪大了眼睛問道。
“凡事都會有一個期限,比如說,如果這北海海麵一直這樣固定在這個高度的話,那豈不是沒有了漲潮落潮這一自然現象?沒有了潮漲潮落,那靠海邊檢拾貝殼、海藻的漁民們還怎麽生活;這破壞了自然規律,影響到了魚類的生息、產卵,那北海的魚類又該怎樣生存?放而言之,如果天地間的事物都固定在一個模式,那天地眾生還怎麽繁衍下去,那這世界還有什麽意思?所以,凡事都要有一個度的,暫時的法力雖然可以改變一時的狀況,可是這自然規律是絕對不可以破壞的。”
“嗯,嗯,”小空二人覺得所說有理,頻頻點頭。
“至於說這期限,如果以我祖上大禹的法力來定這海水的話,可以止住這水麵七七四十九天不會上漲,但是以我的這個法力,定這水的期限是一個月,過了一個月如果還沒有找到龍王解決漲水的根本問題,這個法術則自動失效,到時候海水還是會上漲上來,當然,如果龍王解除了漲水的機關,這北海之水還是會降迴至原先的位置的,潮漲潮落的自然現象也會周而複始地重新開始。”
“哦,原來如此!”二人說道。看來要根除這北海水患還是要除掉那龍王才能解決問題。不過所幸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小空想,在這一個月之內應該是可以除掉那龍王的吧。想到這,小空的心不禁寬慰了許多。於是又指著小羿的大花臉逗笑起來。小羿也指著小空的花臉取笑,還抓了一把泥巴要朝小空的臉上塗抹,兩人鬧成了一團。
可是忽然間小空止住了打鬧,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金錘,於是衝著老者說道:“老先生,要不我們到我倆填缺口的地方再去一次,我的金錘還埋在那裏呢。”
禹淼嗬嗬一笑,手指著小空的鼻子調笑他道:“嗯,你那金錘可是稀世寶物,可不能忘記得。”小空羞澀一笑,於是又招來雲彩,三人共同承雲朝著他們填堵的第一個缺口之處奔去。
轉眼間三人已經到了那處缺口之地,小空他們辭了雲朵,跳上地麵,前往缺口處查看。
可是到了缺口時,二人卻傻了眼,原來這缺口之處空空蕩蕩,剛才漲起的海水正沿著低窪之處一直嘩嘩地直灌進內陸,缺口依舊,隻是還有些石塊處於原地,微微地起了些阻擋海水的作用,金錘卻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