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睚眥相貌醜陋,在龍宮不被龍王待見,在龍族與眾兄弟也是格格不入。然而他卻很有心機,從小就很有誌氣,這睚眥在龍宮屢受排擠,早有離開之意,於是在他十歲那年就他就瞞著母親私自離開了龍宮,想要到外麵去闖出一番天地。


    那個時候周文武還在商紂王的手下做臣子,這商紂王昏庸無道、荒淫無度,是個昏君。他過度貪戀美色、寵幸妲己,置天下大事於不顧,使得天下生亂、危機四伏。


    於是周文王就屢次上書勸諫紂王。然而紂王聽了妲己的話,不但置文王的勸諫於不顧,反而認為文王有所企圖,就準備將文王治罪。文王聽到了風聲於是就躲了起來,紂王沒有抓到周文王,於是就把文王的兒子給殺了。


    文王逃到了自己的封地之後,就準備起兵反叛紂王。可是那時文王的勢力還很單薄,手下既沒有能幹的謀士也沒有得力的大將。就在文王憂心忡忡之時,有一次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上天給他說:“文王莫愁,即將有神龍降世與你,助你一統天下”。


    文王醒來之後迴味著剛才的夢,感覺不可思議,就想是不是自己過於渴望人才以至於燒糊了頭腦,於是就到了一個溪水邊,準備去洗把臉想清醒清醒。文王剛到水邊,卻發現水邊的橋下躺在一個怪人,這人相貌甚奇,身如財狼、麵如虎豹。文王很是吃驚,就開口問道:“請問壯士是何許人也,因何睡臥在這裏?”


    那怪人朗聲答道:“我乃龍王之二子,睚眥是也,出來闖蕩天下,想做番大事。”


    文王一驚,想起了剛才的夢,趕緊說到:“我乃姬昌,周之文王是也,我現在正在遍招天下勇士,我看你相貌威武,將來必成大器,你可願意到我帳下做事?”


    睚眥聽說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連忙說道:“願意前往,願意前往。”於是就隨著文王去了。


    路途中睚眥問文王道:“請問文王於天下大事的看法如何,最近又有何打算?”


    文王咳聲歎氣說道:“那紂王已聞我起兵,已經派大軍欲剿滅於我,無奈我兵寡糧少,有心殺賊,無力抗紂王,已經快淪為那昏君和妲己的砧板之魚了!”


    誰知睚眥聽了文王的話卻站起來冷笑說道:“我隻聽人家說周文王是個了不起的大丈夫,可是不曾想卻是一個無能之輩。”


    文王聽了這話很是生氣,說:“我誠心邀你共赴大事,你為何卻如此對我無理?原因何在?”


    睚眥朗聲迴答:“天下是英雄的天下,文王如果沒有與紂王一爭天下的決心,那就不要起兵算了!還不如做做那村夫,這樣倒沒有風險。”


    文王知道他是在激勵自己,反而沒有生氣,又見睚眥話中有話又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就問:“那依你又有何高見呢?”


    睚眥答:“今天下之事,紂王已昏,天下即將大亂,文王應當內整軍紀招兵買馬,外聯諸侯合縱連橫,逐漸壯大自己的實力,同時籠絡反對紂王的勢力,待天下之兵合力推倒紂王之時,再對各路諸侯實施各個擊破,以圖最終取得王者霸業。”


    文王大驚,擊掌叫好,於是對著睚眥一躬到地說道:“我果然沒有看走眼,壯士真天地間少見的大丈夫,真是高瞻遠矚、雄才偉略,請安心呆在我處,悉心輔助與我。待我將來奪取天下,必封先生為王侯將相。”於是將睚眥奉為上賓。


    後來這睚眥連同文王的重要謀臣薑子牙,屢次為文王出謀劃策,並且親自出征掛帥,經過數番征討,最後最終幫助文王推翻了殷紂,取得了天下。然而睚眥並非寄人籬下之人,在文王成功之日反而離開文王而且,意圖成就自己的王者霸業。


    這睚眥後來又迴到了龍宮,此時老龍王已是垂垂老矣,睚眥對龍庭寶座也是窺視已久。老龍王知道睚眥的才幹,隻是龍王嫌這兒子心眼太過於狹小,喜歡跟人結仇結怨,也不喜歡他暴虐的性格,所以對他並不感冒。


    在龍王的心裏比較倚重的是大兒子囚牛和八子負屭。這長子雖然資質平平,可是皇室一向有傳長不傳幼的傳統,並且這囚牛雖說資質平平但是卻性格溫和宅心仁厚,這樣對於將來眾兄弟們的團結是很有好處的。


    八子負屭是龍王最為看好的接班對象,這負屭血脈正統,天生高貴,而且也聰明好學,隻不過是沒有大誌向罷了。不過龍王認為這個並不重要,龍王曾經私下說過,隻要給八子物色好能臣賢相輔弼,他是能夠肩負起龍庭重任的。


    這二子睚眥覺察到了龍王的心思,認為自己即位的希望並不大,於是就決定采取行動先發製人。


    於是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睚眥突然派兵包圍了龍宮,並強迫龍王寫下了傳位昭書。這樣睚眥終於名正言順地繼承了王位。然而卻把他的父王給囚禁了起來。


    這睚眥當上龍王之後得意忘形,加之老龍王已被囚禁已沒有了製約,於是就胡作非為起來,在龍宮排除異己,倒行逆施,稍有反對者則輕者責罰、重者抄家。一時間搞得北海是人心惶惶,海內不安。


    這睚眥從小不受父親待見,是在逆境中長大的,這也奠定了他扭曲的心理。他在登上了龍庭的寶座之後,強烈的地位反差使得他變的狂妄和失去了自我、本性暴露無遺。在穩定了自己的寶座之後,他越發變的不可收拾,更加肆無忌憚起來。他不僅在北海胡作非為,由於他性格暴虐剛愎自用,聽不得任何不同的己見,他居然對天庭的旨意也開始怠慢起來,有時天庭要他三更布雲,他偏要五更布雲,天庭要他午時下雨,他偏要子時下雨。這樣就漸漸引起了天庭的不滿。天庭開始下旨責怪和警告與他。然而這睚眥聽不得任何對他的指責,天庭的指責反而激發了他的逆反心理,他把這指責和警告這當做了耳旁風,進而更加藐視天庭。


    玉帝感覺到事情不對,又下了嚴旨懲戒與他,並派了專使前往龍宮傳旨,要他改過自新,限期到天庭承認錯誤並做出永不再犯的保證。


    這睚眥見聖旨裏用詞嚴厲、語句苛刻,感覺顏麵掃地,頓時勃然大怒,當麵撕了聖旨,並且還把天庭派來的使臣辱罵和毆打了一番後趕迴了天庭。


    使臣迴到天庭後把睚眥的所作所為添油加醋了一番告訴了玉帝,玉帝大怒,於是準備派遣兵將前往捉拿睚眥。


    這睚眥聽到了風聲,並不想束手就擒,準備放手一搏,於是開始調動人馬加強戒備、整軍備戰。一時間北海是人心惶惶,暗流湧動,眼看一常腥風血雨即將到來。


    這龍王已經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打算,準備一旦天兵打來,就開始使北海漲水,以阻撓天兵、同時水淹百姓,意圖讓天庭賑災以分散天庭的注意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孫小空再戰天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漫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漫月並收藏孫小空再戰天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