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張士誠來說,徐達的進攻絕對是猛烈的。
因為自從徐達開始猛烈攻擊開始,他原先戰略儲存的防守武器很快就被消耗完畢。
這裏麵最為緊缺的就是專門砸人的石頭和指哪打哪的弓箭。
這時候遠在金陵的朱元璋也似乎知道了張士誠現在的處境,所以他專門用他和尚出身而獨有的奇特書法寫了兩封信。
一封信寫給徐達。
大致意思應該就是要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你就敞開了心的大膽玩吧,我對你是百分百放心,等你拿下平江城我給你請功。
另外一封信是寫給張士誠。
希望他可以投降,並且在書信中給足了他利益。
你想當官當官,你想稱王稱王。
隻要你投降,除了我這個王位,其他我什麽都可以給你!
麵對這樣一個困局,張士誠也沒含糊。
他用他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城外的朱家軍和遠在應天的朱元璋迴了一封迴信。
意思隻有一個。
想讓我投降,做夢去吧!
死扛,就是我的硬道理。
死,我也不會投降。
態度明確了以後,麵對困局張士誠想出了一套有效的解決方法。
拆房,破牆。
他命令士兵對城內的房屋進行大範圍的破壞,隨後用房屋上拆下的木頭做箭,用破牆剩下的磚瓦做槍。
用這些箭射死成為這群混蛋,用破牆搞出來的磚瓦砸死城外這群把自己逼到絕路上的癟三!
對於張士誠這個決定,做為手下的士兵肯定是高興的。
老大你讓我建房我玩不來,但是你讓我搞破壞我絕對是一把好手!
你們全部靠邊站,搞破壞的買賣我一個人來幹!
確切的說,張士誠的這套方法短時間內可行。
但是時間不能太長。
畢竟城裏的房子是有數的。
能拆的畢竟有限。
當連破牆拆房這種最後的抵抗遊戲都徹底玩完的時候,似乎已經預料到城牆即將被攻破的張士誠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命令鎮守西門的徐義和潘元兩人組織一票突擊隊向士氣如虹的朱家軍發起衝鋒。
這是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敢死隊。
張士誠相信隻要撕破一個口子,自己就可以逃之夭夭。
而隻要自己能夠逃出去,就會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到時候還可以和你朱元璋決一死戰。
八個城門中,張士誠最後選擇的是其中的閶門。
我不知道為什麽張士誠會選擇閶門這座城門。
在我個人看來,如果張士誠選進攻其他幾個城門,比如婁門、胥門、西門或者北門,起碼還有五五開的勝算。
因為這些城門的守將無論是戰鬥力還是功績都要弱一些,張士誠如果選擇這些城門起碼獲勝的幾率會大一些。
但是他沒有選擇這些城門。
而是選擇了閶門。
也許在張士誠看來,閶門這個城門是最難防守也是對方兵力最弱的城門吧!
反正不管什麽原因,張士誠最後選擇了閶門。
也許他的策略在當時是正確的。
但是他選錯了對手。
因為鎮守閶門的將軍是常遇春。
是被人稱為給我十萬兵馬我便可以橫行天下的虎將,常遇春。
麵對這樣一支軍隊,常遇春同樣告訴了張士誠一個道理。
想從我這裏做突破口,瞎了你的狗眼!
當徐義和潘元兩人率領他的兵馬做為張士誠的先遣部隊打開城門蜂擁而出的時候,麵對這群突如其來的突擊部隊常遇春做出了他悍將的洶湧作風。
他絲毫沒有退縮,而是緊急調遣了一千兵馬向數萬敵軍發動了反衝鋒。
最後的結果是兩人個主帥雙雙陣亡,而其餘兵馬則在自家老大被幹掉之後緊急迴城。
突襲計劃也因為兩人的陣亡徹底破滅。
在這種完全是你猛攻,我死扛的軍事遊戲中,平江城足足抵抗了朱家軍八個月的輪番進攻。
八個月之後,連房屋都被拆除完畢的平江城終於到達它最後的終點。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平江城被徹底攻陷。
當城門被攻破的時候,原本就失落的平江守軍出現了叛逃的情況。
對於這種殘酷的事實,做為平江城中絕對老大的張士誠並沒有做出類似於陳友諒那種直接絞殺叛軍的決定。
他不是陳友諒,他沒有陳友諒不擇手段的嗜血人格!
他沒有阻攔這些逃兵,而是命人把無數個箱子從倉庫裏麵搬了出來。
這些箱子裏麵藏著的是他這幾年辛苦攢下來的積蓄。
這裏麵有的是金銀,全都是珠寶!
但是他現在已經用不上了。
隻要城破之後,這些東西就再也不屬於自己了。
既然這樣的話,那就先做一個好人吧。
他把所有的錢全部分發給了大家。
麵對著絕對的巨額誘惑,張士誠讓大家隨便拿吧!
隻要你們的口袋夠大,隻要你們的脖子夠粗,那想拿多少就拿多少吧!
拿著它們的同時陪我走完這最後一程!
隨後命令大家放棄城池。
改打巷戰。
而當徐達率領自己的兵馬進入到平江的時候,麵對著完全散開卻在街道上挖起戰壕準備拚死一戰的時候,做為主將的徐達徹底傻眼了。
他完全沒有想到這個私鹽販子出身的張士誠竟然會這麽難纏。
這個打不死更啃不爛的張士誠,完全就是一個不見棺材不落淚的蟑螂小強。
麵對這種情況,已經勝利在望的徐達不得不再次組織兵馬進行清繳。
我個人覺得已經猛攻猛打了足足八個月時間的徐達這時候肯定是生氣的,他根本沒有想到會有張士誠是這種死纏爛打的流氓無賴。
所以我覺得這時候的徐達殺掉張士誠的心是肯定有的。
而這時候麵對一心死扛的張士誠,做為主將卻已經起了殺心的徐達收到了來自應天的另外一封信。
這封信同樣來自應天。
寫信人還是朱元璋。
這封信內容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禁止屠殺百姓,違令者,斬!
第二點:對於張士誠,不得砍殺,違令者,斬!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戰略勸降張士誠。
隻要能夠勸降他投降,一切待遇從優,形式從簡!
看著手裏的信封,徐達逐漸恢複理智。
老大已經發話,作為部將的徐達隻能服從。
他開始組織兵力進行戰略收縮。
對城內的殘敵進行逐一清除。
同時通過發傳單或者喊話的方式勸解張士誠投降。
在這種城牆已破,士兵被基本清除完畢的情況下,做為私鹽販子的張士誠告訴了徐達一個真理。
士可殺,不可辱。
想讓我投降,除非你從我屍體上跨過去!
否則,癡心妄想!
來吧,朱家軍,在這最後時刻,我讓你們見識見識我做為私鹽販子最後的尊嚴!
一條白棱,便是宣告我政治態度的最好迴複。
你們不是想讓我投降麽,你們不是想要勸降我們,那我先死給你看。
我就算死,也絕不會投降你們這群草寇出身的癟三。
放心,這條不歸路上我也不會孤單。
因為我早已打過招唿,我早已傳達給我後院,我的家宅。
隻要城破,所有人全部自殺。
任何人不做俘虜!
違令者,家法從事!
你們同樣放心,黃泉路上我會陪著你們大家。
我們生是張家人,
我們死是張家鬼!
我們全家生為伴,
我們全家死為聯!
而身在後院的張家子孫也確實沒有讓張士誠失望。
當平江城破的那一刻起,做為後院之首的張士誠夫人劉氏便下令張家所有人員全部在大堂集合。
麵對戰敗的結局,所有人別無選擇。
因為自從他們下嫁或者出生在張家的那一刻起,他們已經做出了選擇!
你們生是我張家人,死也得是我張家鬼!
等所有人全部到齊之後,在城門已經完全被攻破絕無可能再有任何希望的情況下,做為王後的劉氏一把火將房屋點燃!
所有張家子孫全部葬身火海。
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朱元璋。
寧死也不做亡國奴!
就算死,也絕不允許投降朱家軍!
一條白棱,一根大梁,張士誠用他獨有的方式宣告他的政治態度。
死,我也死得有尊嚴!
他懸梁,他用這種方式保護他的尊嚴不被踐踏。
他自殺,他用這種形式宣告他永遠是一個勝利者的宣言。
這或許對於張士誠來說是最好的一種解脫。
隻要脖子往白繩上一掛,他就可以解脫了。
他從此以後再無牽掛,而我大周王朝自始至終也高高在上。
他想死,但是徐達不會讓他得逞!
就讓你這麽死了,那太便宜你了!
當張士誠想要通過自裁來了斷的時候,朱家軍解救了他。
解救之後,他被徐達押到了應天。
根據戰俘之日內瓦公約,在押解的途中,朱家軍並沒有怠慢他,而是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他,供他穿衣供他美食!
我不知道這些飯菜對於土財主出身的張士誠來說算不算可口,但是我覺得朱元璋給他的安排絕對上得了檔次,放到現在怎麽著也算是五星級的標準。
但是麵對這種美食誘惑,張士誠同樣做出了他自己的抉擇。
我雖非君子,但我絕不食嗟來之食!
他閉著眼睛,自始至終都沒有說一句話!
沉默,便是我最好的迴答!
這時候被囚禁的張士誠心理肯定會說:想用什麽家夥事拷問我就來吧,老虎凳辣椒水盡管上吧,我如果吭一聲,那我就不是站著撒尿的男人!同樣你們想要我妥協,做你們的青天白日夢去吧,我就算死,也絕不投降!
江蘇,應天府。
當張士誠被押解入城之後,朱元璋首先派文臣之首的丞相李善長來勸降他。
同樣的方式,更加豐厚的誘惑,目的隻有一個。
隻要你能投降,條件盡管提,
隻要你能投降,價格隨便開。
隻要你能投降,我全部都滿足你!
隻要你能投降,那我就是真正的政治勝利者!
但是張士誠用蔑視的眼神看著李善長,嘴角的看似無邪微笑卻滿是嘲諷。
他輕蔑的語調迴複張士誠:論官階論職位你都沒資格和我說話,有什麽話讓那頭禿驢來和我說吧!
是啊,李善長確實沒有資格,因為兩人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
沒辦法,隻能讓朱元璋上場了!
當兩人真正見麵之後,兩個完全敵對的主角第一次見麵的時候,張士誠用他同樣蔑視的語言宣告著他心中的不滿:你贏了,不過是老天照顧你,不照顧我而已!【天日照爾不照我而已!】
你今天的勝利不過就是老天照顧你而已。
我沒有你那麽好的命,老天沒有隨我的心願。
這一切都是命,都是上天注定。
今天,我敗了!
任君處置吧!
但是我同樣告訴你一個道理。
別高興的太早,老天會照顧你一時,但是絕對不會照顧你一世!
等著吧,總有一天老天會懲罰於你!
到時候便是你喪命的終點!
就這樣吧,望你好自為之!
來吧,殺了我吧!
對於這個一心求死的張士誠,朱元璋知道自己絕無可能將它勸降,既然如此,那就成全了你吧!
來人,送他上路!
公元1367年10月9日,一代土豪張士誠命喪應天府。
享年47歲。
隨著張士誠的去世,大周王朝也徹底垮台
點評:
感動曆史之我個人對張士誠的評價:
他是一個絕對成功的商人,但是他卻絕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講道義更重承諾,他沒有崇高的政治目標,更沒有龐大的政治野心,在烈火紛爭的時代,他安於享樂卻不思進取,兩虎相鬥卻置若罔聞,他的死與其說天注定,不如說自己一手鑄成!
金錢,成就了他的輝煌;
金錢,同樣鑄就了他的滅亡。
他的死,咎由自取,
他的死,罪有應得。
感動人物之頒獎詞:
他鹽販出身義字當頭,他麵對強權奮勇抗衡,他勇殺惡霸獨闖政權,他是真正的財閥是真正的豪雄,麵對暴利他貪婪成性不思進取,麵對機遇他墮落無為安享富貴。
他的死,不冤。
他的死,自成!
明史對陳友諒的評價:士誠為人,外遲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實無遠圖。
感動曆史之人物:張士誠。
感動時間:2018年9月21日!
因為自從徐達開始猛烈攻擊開始,他原先戰略儲存的防守武器很快就被消耗完畢。
這裏麵最為緊缺的就是專門砸人的石頭和指哪打哪的弓箭。
這時候遠在金陵的朱元璋也似乎知道了張士誠現在的處境,所以他專門用他和尚出身而獨有的奇特書法寫了兩封信。
一封信寫給徐達。
大致意思應該就是要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你就敞開了心的大膽玩吧,我對你是百分百放心,等你拿下平江城我給你請功。
另外一封信是寫給張士誠。
希望他可以投降,並且在書信中給足了他利益。
你想當官當官,你想稱王稱王。
隻要你投降,除了我這個王位,其他我什麽都可以給你!
麵對這樣一個困局,張士誠也沒含糊。
他用他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城外的朱家軍和遠在應天的朱元璋迴了一封迴信。
意思隻有一個。
想讓我投降,做夢去吧!
死扛,就是我的硬道理。
死,我也不會投降。
態度明確了以後,麵對困局張士誠想出了一套有效的解決方法。
拆房,破牆。
他命令士兵對城內的房屋進行大範圍的破壞,隨後用房屋上拆下的木頭做箭,用破牆剩下的磚瓦做槍。
用這些箭射死成為這群混蛋,用破牆搞出來的磚瓦砸死城外這群把自己逼到絕路上的癟三!
對於張士誠這個決定,做為手下的士兵肯定是高興的。
老大你讓我建房我玩不來,但是你讓我搞破壞我絕對是一把好手!
你們全部靠邊站,搞破壞的買賣我一個人來幹!
確切的說,張士誠的這套方法短時間內可行。
但是時間不能太長。
畢竟城裏的房子是有數的。
能拆的畢竟有限。
當連破牆拆房這種最後的抵抗遊戲都徹底玩完的時候,似乎已經預料到城牆即將被攻破的張士誠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命令鎮守西門的徐義和潘元兩人組織一票突擊隊向士氣如虹的朱家軍發起衝鋒。
這是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敢死隊。
張士誠相信隻要撕破一個口子,自己就可以逃之夭夭。
而隻要自己能夠逃出去,就會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到時候還可以和你朱元璋決一死戰。
八個城門中,張士誠最後選擇的是其中的閶門。
我不知道為什麽張士誠會選擇閶門這座城門。
在我個人看來,如果張士誠選進攻其他幾個城門,比如婁門、胥門、西門或者北門,起碼還有五五開的勝算。
因為這些城門的守將無論是戰鬥力還是功績都要弱一些,張士誠如果選擇這些城門起碼獲勝的幾率會大一些。
但是他沒有選擇這些城門。
而是選擇了閶門。
也許在張士誠看來,閶門這個城門是最難防守也是對方兵力最弱的城門吧!
反正不管什麽原因,張士誠最後選擇了閶門。
也許他的策略在當時是正確的。
但是他選錯了對手。
因為鎮守閶門的將軍是常遇春。
是被人稱為給我十萬兵馬我便可以橫行天下的虎將,常遇春。
麵對這樣一支軍隊,常遇春同樣告訴了張士誠一個道理。
想從我這裏做突破口,瞎了你的狗眼!
當徐義和潘元兩人率領他的兵馬做為張士誠的先遣部隊打開城門蜂擁而出的時候,麵對這群突如其來的突擊部隊常遇春做出了他悍將的洶湧作風。
他絲毫沒有退縮,而是緊急調遣了一千兵馬向數萬敵軍發動了反衝鋒。
最後的結果是兩人個主帥雙雙陣亡,而其餘兵馬則在自家老大被幹掉之後緊急迴城。
突襲計劃也因為兩人的陣亡徹底破滅。
在這種完全是你猛攻,我死扛的軍事遊戲中,平江城足足抵抗了朱家軍八個月的輪番進攻。
八個月之後,連房屋都被拆除完畢的平江城終於到達它最後的終點。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平江城被徹底攻陷。
當城門被攻破的時候,原本就失落的平江守軍出現了叛逃的情況。
對於這種殘酷的事實,做為平江城中絕對老大的張士誠並沒有做出類似於陳友諒那種直接絞殺叛軍的決定。
他不是陳友諒,他沒有陳友諒不擇手段的嗜血人格!
他沒有阻攔這些逃兵,而是命人把無數個箱子從倉庫裏麵搬了出來。
這些箱子裏麵藏著的是他這幾年辛苦攢下來的積蓄。
這裏麵有的是金銀,全都是珠寶!
但是他現在已經用不上了。
隻要城破之後,這些東西就再也不屬於自己了。
既然這樣的話,那就先做一個好人吧。
他把所有的錢全部分發給了大家。
麵對著絕對的巨額誘惑,張士誠讓大家隨便拿吧!
隻要你們的口袋夠大,隻要你們的脖子夠粗,那想拿多少就拿多少吧!
拿著它們的同時陪我走完這最後一程!
隨後命令大家放棄城池。
改打巷戰。
而當徐達率領自己的兵馬進入到平江的時候,麵對著完全散開卻在街道上挖起戰壕準備拚死一戰的時候,做為主將的徐達徹底傻眼了。
他完全沒有想到這個私鹽販子出身的張士誠竟然會這麽難纏。
這個打不死更啃不爛的張士誠,完全就是一個不見棺材不落淚的蟑螂小強。
麵對這種情況,已經勝利在望的徐達不得不再次組織兵馬進行清繳。
我個人覺得已經猛攻猛打了足足八個月時間的徐達這時候肯定是生氣的,他根本沒有想到會有張士誠是這種死纏爛打的流氓無賴。
所以我覺得這時候的徐達殺掉張士誠的心是肯定有的。
而這時候麵對一心死扛的張士誠,做為主將卻已經起了殺心的徐達收到了來自應天的另外一封信。
這封信同樣來自應天。
寫信人還是朱元璋。
這封信內容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禁止屠殺百姓,違令者,斬!
第二點:對於張士誠,不得砍殺,違令者,斬!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戰略勸降張士誠。
隻要能夠勸降他投降,一切待遇從優,形式從簡!
看著手裏的信封,徐達逐漸恢複理智。
老大已經發話,作為部將的徐達隻能服從。
他開始組織兵力進行戰略收縮。
對城內的殘敵進行逐一清除。
同時通過發傳單或者喊話的方式勸解張士誠投降。
在這種城牆已破,士兵被基本清除完畢的情況下,做為私鹽販子的張士誠告訴了徐達一個真理。
士可殺,不可辱。
想讓我投降,除非你從我屍體上跨過去!
否則,癡心妄想!
來吧,朱家軍,在這最後時刻,我讓你們見識見識我做為私鹽販子最後的尊嚴!
一條白棱,便是宣告我政治態度的最好迴複。
你們不是想讓我投降麽,你們不是想要勸降我們,那我先死給你看。
我就算死,也絕不會投降你們這群草寇出身的癟三。
放心,這條不歸路上我也不會孤單。
因為我早已打過招唿,我早已傳達給我後院,我的家宅。
隻要城破,所有人全部自殺。
任何人不做俘虜!
違令者,家法從事!
你們同樣放心,黃泉路上我會陪著你們大家。
我們生是張家人,
我們死是張家鬼!
我們全家生為伴,
我們全家死為聯!
而身在後院的張家子孫也確實沒有讓張士誠失望。
當平江城破的那一刻起,做為後院之首的張士誠夫人劉氏便下令張家所有人員全部在大堂集合。
麵對戰敗的結局,所有人別無選擇。
因為自從他們下嫁或者出生在張家的那一刻起,他們已經做出了選擇!
你們生是我張家人,死也得是我張家鬼!
等所有人全部到齊之後,在城門已經完全被攻破絕無可能再有任何希望的情況下,做為王後的劉氏一把火將房屋點燃!
所有張家子孫全部葬身火海。
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朱元璋。
寧死也不做亡國奴!
就算死,也絕不允許投降朱家軍!
一條白棱,一根大梁,張士誠用他獨有的方式宣告他的政治態度。
死,我也死得有尊嚴!
他懸梁,他用這種方式保護他的尊嚴不被踐踏。
他自殺,他用這種形式宣告他永遠是一個勝利者的宣言。
這或許對於張士誠來說是最好的一種解脫。
隻要脖子往白繩上一掛,他就可以解脫了。
他從此以後再無牽掛,而我大周王朝自始至終也高高在上。
他想死,但是徐達不會讓他得逞!
就讓你這麽死了,那太便宜你了!
當張士誠想要通過自裁來了斷的時候,朱家軍解救了他。
解救之後,他被徐達押到了應天。
根據戰俘之日內瓦公約,在押解的途中,朱家軍並沒有怠慢他,而是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他,供他穿衣供他美食!
我不知道這些飯菜對於土財主出身的張士誠來說算不算可口,但是我覺得朱元璋給他的安排絕對上得了檔次,放到現在怎麽著也算是五星級的標準。
但是麵對這種美食誘惑,張士誠同樣做出了他自己的抉擇。
我雖非君子,但我絕不食嗟來之食!
他閉著眼睛,自始至終都沒有說一句話!
沉默,便是我最好的迴答!
這時候被囚禁的張士誠心理肯定會說:想用什麽家夥事拷問我就來吧,老虎凳辣椒水盡管上吧,我如果吭一聲,那我就不是站著撒尿的男人!同樣你們想要我妥協,做你們的青天白日夢去吧,我就算死,也絕不投降!
江蘇,應天府。
當張士誠被押解入城之後,朱元璋首先派文臣之首的丞相李善長來勸降他。
同樣的方式,更加豐厚的誘惑,目的隻有一個。
隻要你能投降,條件盡管提,
隻要你能投降,價格隨便開。
隻要你能投降,我全部都滿足你!
隻要你能投降,那我就是真正的政治勝利者!
但是張士誠用蔑視的眼神看著李善長,嘴角的看似無邪微笑卻滿是嘲諷。
他輕蔑的語調迴複張士誠:論官階論職位你都沒資格和我說話,有什麽話讓那頭禿驢來和我說吧!
是啊,李善長確實沒有資格,因為兩人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
沒辦法,隻能讓朱元璋上場了!
當兩人真正見麵之後,兩個完全敵對的主角第一次見麵的時候,張士誠用他同樣蔑視的語言宣告著他心中的不滿:你贏了,不過是老天照顧你,不照顧我而已!【天日照爾不照我而已!】
你今天的勝利不過就是老天照顧你而已。
我沒有你那麽好的命,老天沒有隨我的心願。
這一切都是命,都是上天注定。
今天,我敗了!
任君處置吧!
但是我同樣告訴你一個道理。
別高興的太早,老天會照顧你一時,但是絕對不會照顧你一世!
等著吧,總有一天老天會懲罰於你!
到時候便是你喪命的終點!
就這樣吧,望你好自為之!
來吧,殺了我吧!
對於這個一心求死的張士誠,朱元璋知道自己絕無可能將它勸降,既然如此,那就成全了你吧!
來人,送他上路!
公元1367年10月9日,一代土豪張士誠命喪應天府。
享年47歲。
隨著張士誠的去世,大周王朝也徹底垮台
點評:
感動曆史之我個人對張士誠的評價:
他是一個絕對成功的商人,但是他卻絕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講道義更重承諾,他沒有崇高的政治目標,更沒有龐大的政治野心,在烈火紛爭的時代,他安於享樂卻不思進取,兩虎相鬥卻置若罔聞,他的死與其說天注定,不如說自己一手鑄成!
金錢,成就了他的輝煌;
金錢,同樣鑄就了他的滅亡。
他的死,咎由自取,
他的死,罪有應得。
感動人物之頒獎詞:
他鹽販出身義字當頭,他麵對強權奮勇抗衡,他勇殺惡霸獨闖政權,他是真正的財閥是真正的豪雄,麵對暴利他貪婪成性不思進取,麵對機遇他墮落無為安享富貴。
他的死,不冤。
他的死,自成!
明史對陳友諒的評價:士誠為人,外遲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實無遠圖。
感動曆史之人物:張士誠。
感動時間:2018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