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倪文俊的覆滅,陳友諒也隨之浮出了水麵。
在陳友諒奪取了倪文俊的兵權之後,原本天完國中四隻軍隊中的一支落到了陳友諒的手中。
而隨著陳友諒的突然跳出,天完國原本勉強還算平衡的天平此刻開始漸漸發生了改變。
這種改變首先發生在軍隊方麵。
因為在天完國建立之初,為了拉攏軍心,擴編人馬,除被眾人奉為皇帝實則為傀儡的徐壽輝之外,還有另外四支力量維護這種剛剛創立之初的稚嫩政權,他們分別是太師丁普朗、元帥倪文俊、將軍趙普勝、大將傅友德,這四人被稱為“天完四大金剛”。
但是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四人中倪文俊的兵馬最多,糧草最足,其餘三人隻有極少兵馬。
原先倪文俊活著的時候,彼此幾方也都知道對方的根底,了解對方的短弱長處,起碼在勢力上能夠形成牽製。
但是自從倪文俊被殺之後,尤其是這個癟三密謀造反的被殺原因,讓其餘早已無比眼饞的三方勢力找不到任何一個可以奪其權利的理由。
畢竟在倪文俊之下,陳友諒是倪軍當之無愧的軍中老二,陳友諒為了大義不惜背負弑主的罪名幹掉倪文俊,這種做法從君臣關係上來講是行得通的,他的這種做法是值得誇獎和稱讚的。
但是從人倫道義上來講這種明明是不地道的做法,卻讓剩下的三個人找不到任何一點剝奪他兵權他的借口。
誰也不想在這種本來就不協調的局麵上,在這種誰都不服誰誰都想吞並對方的時候,突然間插進這麽一個不知根底不了解底細的混蛋癟三進來。
有這麽一個人存在,就如同是多了一個渾水摸魚的攪屎棍。
更何況從倪文俊倒台的種種經曆來看,眼前這個表麵上文質彬彬的柔弱書生絕非善類,如果猜得不錯的話,這個笑眼朦朧的混蛋應該就是一個充傻裝嫩的人渣敗類。
在這時候,表麵上風平浪靜的天完國這潭死水下麵卻已經開始暗流湧動。
而剛剛拿下軍權的陳友諒也似乎明白自己現在的處境,現在自己雖然拿下了這隻部隊的控製權,但是真實情況是自己在軍隊中的根基不深陣腳不穩,這時候自己應該以靜製動,全等站穩腳跟之後再做其他打算,所以他很是識趣的開始了低調的隱忍生涯,也是在這種低調生活中他開始一步步的掌控這支被自己強奪而來的軍隊。
在排除異己和殺伐異黨的行動中,做為將軍的陳友諒先後攻克了江西、安徽、福建等多個重要地區,也是在這種不斷征戰之中,他逐漸掌控了這支天完國的嫡係軍隊。
1359年,在手刃倪文俊又整整隱忍了兩年時間,已經完全控製了這支軍隊的陳友諒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再也不願意過這種低人一頭矮人一等生涯的陳友諒在蓄謀已久之後,決定推動另外一場軍事政變。
思考了許久,做了充足的可行性報告,感覺萬事俱備的他決定動手。
至正十九年(1359年)九月,秘書出身滿腹文采的的陳友諒書信一封,邀請當時在天完國中戰功赫赫的將軍趙普勝蒞臨安慶,前來商討兩軍協防問題。
當時身處高位而戰功赫赫的趙普勝手握重權,做為整個天完國中除了倪文俊這支在外征戰部隊之外,天完國嫡係部隊的軍事命令基本都隸屬於他的指揮,在這種手握重權絲毫不把別人放在眼裏的情況下,陳友諒的盛情邀請並沒有引起他過多的懷疑。
在現在這種手握重權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軍機首輔麵前,那個打漁出身滿身腥臭的陳友諒不過就是頭隻會蹦躂的鹹魚爛蝦,他現在的盛情邀請就是要提前向大爺我拜碼頭找靠山的。
這種情況下如果自己不去的話,那擺明了就是自己給自己丟份兒,這麵子自個兒丟不起,為了贏得對方的尊重,為了男人最好的麵子,他決定帶著幾個貼身的隨從前去赴宴。
在滿心歡喜之中,張開了肥腰準備大吃特吃一頓的趙普勝到來之後,迎接他的卻不是滿桌的酒菜,而是一柄柄早已擦快磨亮的嗜血彎刀,仰頭看著大堂正中央那個正襟危坐卻笑意朦朧的文弱書生,退路已經被人完全封死的趙普勝知道自己做出了人生之中做大的錯誤決定。
而這個決定就是千不該萬不該來赴這場完全是謀殺的鴻門宴。
這時候的他想走,但是早已做好布置的陳友諒絲毫沒有手軟,更沒有心軟,在對方早已失去以往那種趾高氣昂的表情下,猶如喪家之犬的趙普勝看到了正殿之上那個瘦弱書生愈加燦爛的笑容。
而這幅足以笑出花笑出浪來的表情卻是一個死亡的訊號,早已按耐不住手癢的台下眾人在得到自家老大的同意之後,嗜血而冰冷的麵孔上同樣泛出絲絲笑容,在笑容滿麵的同時揚起了他們手中冰冷的彎刀。
彎刀過處,鮮血淋漓;
刀光過後,生命已息。
兩年前的某天,同樣的方法,幾乎一樣的原班人馬,那個曾經做為自己頂頭上司的倪文俊被自己砍於刀下。隨他而去的,是他那支數十萬的兵馬全部落在了我的手中。
兩年後的今天,一樣的做法,同樣熟悉的麵孔下,你這個一國之將在這個屁大點的地方重蹈了自家老大的覆轍。
做為天完國的大將軍,手握重權的你是我家大爺眼下最大的絆腳石,解決了你就等於解決了數以百萬計的天完兵馬。
隻要你一死,其他那幾位將軍就真的成為了小菜,成為了大爺我想什麽時候清除就什麽時候清除的點心。
而今天隨你將去的,便是我早已預謀敘舊的另外一場密謀大案。
這場大案,不發則已,一旦爆發,烈火中天。
在這種大案過後,必將會有更多的人步入你們的後塵。
放心的去吧,這條黃泉路上你們不會孤單。
至於接下來具體會發生什麽事情,也和您老沒有半毛錢關係了。
您該幹嘛就幹嘛去吧。
這個混蛋世道太危險,隻適合我們這些混蛋來玩。
您這麽一斤腦瓜半斤豬腦的玩意,還是早些投胎等下一生降臨吧。
在陳友諒先殺倪文俊後兩年,又幹掉了天完國另外一個重臣趙普勝這種極端殺戮的情況下,消息很快就傳播開來。
此時,首先聽聞這個猶如*一般的混蛋消息的之後,似乎終於看出陳友諒這個狗崽子根本就是一個禽獸裝嫩,實際卻根本是一個狼子野心的傅有德終於坐不住了。
如果陳友諒單單解決掉倪文俊的話,做為開國‘四大金剛’的傅有德無話可說,畢竟他本人是造反早先,謀逆在後,他的死沒有人會覺得可憐。
正所謂:天作孽有可為,自作孽不可為。
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他活該被殺。
但是這次趙普勝的死卻完全不同。
因為趙普勝做為此時天完國的唯一一位將軍,可謂是位高權重手握重兵,如果有他在,在軍事實力上能夠很好的抗衡陳友諒這支異軍突起的新秀。如果陳友諒這個書生模樣表麵上文質彬彬背地裏卻是個純純粹粹人渣敗類的混蛋玩意兒哪一天興致突起,想玩一玩起兵造反篡權奪位的遊戲把戲,做為天完國唯一將軍的趙普勝就是最好的抗衡和鎮壓角色。
到時候或者出兵征討,或者以暴製暴,都是一種製衡他的手段。
在手握重權的情況下,再聯合其他兩位健在的重臣,共同壓製這個自尋死路的混蛋王八蛋,也趁機強製剝奪他的軍隊控製權,可謂一舉兩得。
從這種政治角度來講,表麵上服務於同一個政權統治的陳友諒和趙普勝是戰友關係,但是實際上卻是真正的對手,是老實不相往來的敵手。
這時候要麽雙方都按兵不動,休養生息的同時彼此形成戰略牽製,形成一種戰略假平衡。
這種假平衡的狀態如果形成不了的話,那就必然會是另外一種形式。
這種形式叫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從趙普勝的種種表現形式來看,我個人覺得趙普勝沒有看清楚雙方的立場,更沒有發現自己所身處的危機地位,不然他絕無可能單兵赴會。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性存在。
那就是趙普勝是一個純純粹粹的戰爭機器,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政治白癡,是一個比郭子興還要愚蠢和呆傻的蠢蛋,是一個遇事隻會動用武力隻會猛打猛幹卻完全不會動腦動心的政治笨蛋。
這種人有一個很形象的稱唿,它的名字叫:武夫。
它還有一個更加貼切的名字,這個稱唿叫:山炮。
類似於這些猶如莽夫一般的山炮,他們是沒有腦子的,他們在麵對這問題的時候,會也隻會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幹。
在幹仗中,尋找解決方案。
在山炮眼裏,任何以對話協商解決矛盾問題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無論任何事情都是需要用武力才能夠解決的,在亂世之中,唯有看誰的杆子硬誰的脖子粗,誰才能稱這一片的老大。
與其和他們磨那些沒有用的嘴皮子,還不如直接幹他一下子。
在真刀實槍之中分出勝負,看是他的嘴皮子硬,還是大爺我的拳頭硬。
我個人覺得像這種山炮最適宜出現在戰場上,因為他們的出現往往會出現兩種結局,要麽就是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在隻身一身麵對百萬強敵之時亦可攜單刀壓製敵軍,以一人之力獨抗群雄。
要麽就是成為別人的活靶子,衝殺在前卻也死的最快的角色。
不管怎麽說,現在一切都已經晚了。
這個手握重權的山炮現在已經死了,死的突然更死的徹底。
在陳友諒奪取了倪文俊的兵權之後,原本天完國中四隻軍隊中的一支落到了陳友諒的手中。
而隨著陳友諒的突然跳出,天完國原本勉強還算平衡的天平此刻開始漸漸發生了改變。
這種改變首先發生在軍隊方麵。
因為在天完國建立之初,為了拉攏軍心,擴編人馬,除被眾人奉為皇帝實則為傀儡的徐壽輝之外,還有另外四支力量維護這種剛剛創立之初的稚嫩政權,他們分別是太師丁普朗、元帥倪文俊、將軍趙普勝、大將傅友德,這四人被稱為“天完四大金剛”。
但是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四人中倪文俊的兵馬最多,糧草最足,其餘三人隻有極少兵馬。
原先倪文俊活著的時候,彼此幾方也都知道對方的根底,了解對方的短弱長處,起碼在勢力上能夠形成牽製。
但是自從倪文俊被殺之後,尤其是這個癟三密謀造反的被殺原因,讓其餘早已無比眼饞的三方勢力找不到任何一個可以奪其權利的理由。
畢竟在倪文俊之下,陳友諒是倪軍當之無愧的軍中老二,陳友諒為了大義不惜背負弑主的罪名幹掉倪文俊,這種做法從君臣關係上來講是行得通的,他的這種做法是值得誇獎和稱讚的。
但是從人倫道義上來講這種明明是不地道的做法,卻讓剩下的三個人找不到任何一點剝奪他兵權他的借口。
誰也不想在這種本來就不協調的局麵上,在這種誰都不服誰誰都想吞並對方的時候,突然間插進這麽一個不知根底不了解底細的混蛋癟三進來。
有這麽一個人存在,就如同是多了一個渾水摸魚的攪屎棍。
更何況從倪文俊倒台的種種經曆來看,眼前這個表麵上文質彬彬的柔弱書生絕非善類,如果猜得不錯的話,這個笑眼朦朧的混蛋應該就是一個充傻裝嫩的人渣敗類。
在這時候,表麵上風平浪靜的天完國這潭死水下麵卻已經開始暗流湧動。
而剛剛拿下軍權的陳友諒也似乎明白自己現在的處境,現在自己雖然拿下了這隻部隊的控製權,但是真實情況是自己在軍隊中的根基不深陣腳不穩,這時候自己應該以靜製動,全等站穩腳跟之後再做其他打算,所以他很是識趣的開始了低調的隱忍生涯,也是在這種低調生活中他開始一步步的掌控這支被自己強奪而來的軍隊。
在排除異己和殺伐異黨的行動中,做為將軍的陳友諒先後攻克了江西、安徽、福建等多個重要地區,也是在這種不斷征戰之中,他逐漸掌控了這支天完國的嫡係軍隊。
1359年,在手刃倪文俊又整整隱忍了兩年時間,已經完全控製了這支軍隊的陳友諒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再也不願意過這種低人一頭矮人一等生涯的陳友諒在蓄謀已久之後,決定推動另外一場軍事政變。
思考了許久,做了充足的可行性報告,感覺萬事俱備的他決定動手。
至正十九年(1359年)九月,秘書出身滿腹文采的的陳友諒書信一封,邀請當時在天完國中戰功赫赫的將軍趙普勝蒞臨安慶,前來商討兩軍協防問題。
當時身處高位而戰功赫赫的趙普勝手握重權,做為整個天完國中除了倪文俊這支在外征戰部隊之外,天完國嫡係部隊的軍事命令基本都隸屬於他的指揮,在這種手握重權絲毫不把別人放在眼裏的情況下,陳友諒的盛情邀請並沒有引起他過多的懷疑。
在現在這種手握重權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軍機首輔麵前,那個打漁出身滿身腥臭的陳友諒不過就是頭隻會蹦躂的鹹魚爛蝦,他現在的盛情邀請就是要提前向大爺我拜碼頭找靠山的。
這種情況下如果自己不去的話,那擺明了就是自己給自己丟份兒,這麵子自個兒丟不起,為了贏得對方的尊重,為了男人最好的麵子,他決定帶著幾個貼身的隨從前去赴宴。
在滿心歡喜之中,張開了肥腰準備大吃特吃一頓的趙普勝到來之後,迎接他的卻不是滿桌的酒菜,而是一柄柄早已擦快磨亮的嗜血彎刀,仰頭看著大堂正中央那個正襟危坐卻笑意朦朧的文弱書生,退路已經被人完全封死的趙普勝知道自己做出了人生之中做大的錯誤決定。
而這個決定就是千不該萬不該來赴這場完全是謀殺的鴻門宴。
這時候的他想走,但是早已做好布置的陳友諒絲毫沒有手軟,更沒有心軟,在對方早已失去以往那種趾高氣昂的表情下,猶如喪家之犬的趙普勝看到了正殿之上那個瘦弱書生愈加燦爛的笑容。
而這幅足以笑出花笑出浪來的表情卻是一個死亡的訊號,早已按耐不住手癢的台下眾人在得到自家老大的同意之後,嗜血而冰冷的麵孔上同樣泛出絲絲笑容,在笑容滿麵的同時揚起了他們手中冰冷的彎刀。
彎刀過處,鮮血淋漓;
刀光過後,生命已息。
兩年前的某天,同樣的方法,幾乎一樣的原班人馬,那個曾經做為自己頂頭上司的倪文俊被自己砍於刀下。隨他而去的,是他那支數十萬的兵馬全部落在了我的手中。
兩年後的今天,一樣的做法,同樣熟悉的麵孔下,你這個一國之將在這個屁大點的地方重蹈了自家老大的覆轍。
做為天完國的大將軍,手握重權的你是我家大爺眼下最大的絆腳石,解決了你就等於解決了數以百萬計的天完兵馬。
隻要你一死,其他那幾位將軍就真的成為了小菜,成為了大爺我想什麽時候清除就什麽時候清除的點心。
而今天隨你將去的,便是我早已預謀敘舊的另外一場密謀大案。
這場大案,不發則已,一旦爆發,烈火中天。
在這種大案過後,必將會有更多的人步入你們的後塵。
放心的去吧,這條黃泉路上你們不會孤單。
至於接下來具體會發生什麽事情,也和您老沒有半毛錢關係了。
您該幹嘛就幹嘛去吧。
這個混蛋世道太危險,隻適合我們這些混蛋來玩。
您這麽一斤腦瓜半斤豬腦的玩意,還是早些投胎等下一生降臨吧。
在陳友諒先殺倪文俊後兩年,又幹掉了天完國另外一個重臣趙普勝這種極端殺戮的情況下,消息很快就傳播開來。
此時,首先聽聞這個猶如*一般的混蛋消息的之後,似乎終於看出陳友諒這個狗崽子根本就是一個禽獸裝嫩,實際卻根本是一個狼子野心的傅有德終於坐不住了。
如果陳友諒單單解決掉倪文俊的話,做為開國‘四大金剛’的傅有德無話可說,畢竟他本人是造反早先,謀逆在後,他的死沒有人會覺得可憐。
正所謂:天作孽有可為,自作孽不可為。
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他活該被殺。
但是這次趙普勝的死卻完全不同。
因為趙普勝做為此時天完國的唯一一位將軍,可謂是位高權重手握重兵,如果有他在,在軍事實力上能夠很好的抗衡陳友諒這支異軍突起的新秀。如果陳友諒這個書生模樣表麵上文質彬彬背地裏卻是個純純粹粹人渣敗類的混蛋玩意兒哪一天興致突起,想玩一玩起兵造反篡權奪位的遊戲把戲,做為天完國唯一將軍的趙普勝就是最好的抗衡和鎮壓角色。
到時候或者出兵征討,或者以暴製暴,都是一種製衡他的手段。
在手握重權的情況下,再聯合其他兩位健在的重臣,共同壓製這個自尋死路的混蛋王八蛋,也趁機強製剝奪他的軍隊控製權,可謂一舉兩得。
從這種政治角度來講,表麵上服務於同一個政權統治的陳友諒和趙普勝是戰友關係,但是實際上卻是真正的對手,是老實不相往來的敵手。
這時候要麽雙方都按兵不動,休養生息的同時彼此形成戰略牽製,形成一種戰略假平衡。
這種假平衡的狀態如果形成不了的話,那就必然會是另外一種形式。
這種形式叫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從趙普勝的種種表現形式來看,我個人覺得趙普勝沒有看清楚雙方的立場,更沒有發現自己所身處的危機地位,不然他絕無可能單兵赴會。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性存在。
那就是趙普勝是一個純純粹粹的戰爭機器,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政治白癡,是一個比郭子興還要愚蠢和呆傻的蠢蛋,是一個遇事隻會動用武力隻會猛打猛幹卻完全不會動腦動心的政治笨蛋。
這種人有一個很形象的稱唿,它的名字叫:武夫。
它還有一個更加貼切的名字,這個稱唿叫:山炮。
類似於這些猶如莽夫一般的山炮,他們是沒有腦子的,他們在麵對這問題的時候,會也隻會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幹。
在幹仗中,尋找解決方案。
在山炮眼裏,任何以對話協商解決矛盾問題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無論任何事情都是需要用武力才能夠解決的,在亂世之中,唯有看誰的杆子硬誰的脖子粗,誰才能稱這一片的老大。
與其和他們磨那些沒有用的嘴皮子,還不如直接幹他一下子。
在真刀實槍之中分出勝負,看是他的嘴皮子硬,還是大爺我的拳頭硬。
我個人覺得像這種山炮最適宜出現在戰場上,因為他們的出現往往會出現兩種結局,要麽就是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在隻身一身麵對百萬強敵之時亦可攜單刀壓製敵軍,以一人之力獨抗群雄。
要麽就是成為別人的活靶子,衝殺在前卻也死的最快的角色。
不管怎麽說,現在一切都已經晚了。
這個手握重權的山炮現在已經死了,死的突然更死的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