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興畢竟是跳梁小醜,終上不了台麵,更登不了大雅之堂。


    我們就不用過多的時間去談論他了。


    下麵來讓我們來認識另外一個人。


    說此人之前,我想先給予他一個在我看來相對中肯的評價。


    此人,器小,無謀略。


    我個人評價他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山炮。


    在元朝末年,天下群雄揭竿而起,他似乎也不甘寂寞,在受到元朝殘暴統治的種種壓迫和欺詐之下,怒不可解的他與其他十七名同夥一起歃血盟誓,隨後在草堰場起兵造反。


    他的名字叫:張士誠。


    好了,讓我們來看看他的真麵目吧。


    姓名:張士誠;


    曾用名:張九四;


    民族:漢族;


    出生地:江蘇省興化白駒場人(今江蘇省大豐市);


    職業:私鹽販子;


    主要成就:元朝末年建立大周政權;


    出生時間:1321年8月23日;


    死亡時間:1367年10月9日;


    死亡原因:自縊而亡(上吊自殺);


    性格素養:別惹我,否則要你好看!


    生活習慣:快刀殺人,速戰速決。


    口號:你瞅啥,再瞅我削你。


    身份:暴發戶。


    因販賣私鹽聚集了巨大財富,在元朝末年抗元起義領袖中,張士誠是出了名的富豪,素有:友諒最桀,士誠最富之豪稱。


    1321年8月23日,張士誠出生,排行老大。在隨後的幾年中,分別出生了他的三個弟弟張士義、張士德和張士信。


    小時候的張士誠家裏並不富裕,因為身處泰州的老家地處東南沿海,每到盛夏,都會遭遇台風侵襲,海潮倒灌,這種情況下,剛剛修整好的土地就會被瞬間銷毀,一年的收成幾乎沒有。


    當海水退去的時候,原本千傾良田都變成鹽堿地,當地農民苦不堪言。


    雖然天災無法避免,朝廷下達的人禍更將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


    元朝末年,在元軍統治的中原大地上,由於元軍的極度奢靡揮霍和大量索取,國家財力入不敷出。又因為連年的幹旱和洪災,地質災害不斷發生,民聲簪道,民怨四起。


    在天災之後,元朝統治者們是不會關心人民死活的。


    他們在乎的永遠隻是美酒女人,升平享樂,隻要刁民們按時按量的把貢銀給交上就萬事大吉。


    至於他們的死活,他們才不會在乎,隨他們自生自滅去吧。


    關我毛事!


    在這種思想的熏陶和渲染下,隨後的不久一件大事的發生讓本就捉襟見肘的元朝機器雪上加霜,那就是韓山童和劉福通在潁州起兵造反。


    義軍造反,作為當時唯一的政府職能機構元軍是有責任和義務進行打壓的。


    但是無論哪一個朝代,打仗都需要花錢的。


    軍隊每前進一步,都得成山的銀子備著,成堆的糧草供著,人吃馬嚼都得和錢打交道。


    在元朝統治者眼裏,老百姓的錢是可以糊弄的,那些個刁民的錢是可以克扣的,但是軍隊的錢是絕對不能做手腳的。


    作為自己的本族,同是科爾沁草原跟來的大家,一奶同胞的兄弟,他們的命就是自己的命。


    作為元朝最後的一道防線,軍隊是不能含糊的。


    不過當兵的他們也是男人,他們也需要享樂,他們也需要美酒佳肴,靚女歌舞的陪伴。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你的女人,就是我的女人。


    我們兄弟倆誰跟誰呀。


    那我可就不客氣了哈。


    別客氣,客氣啥呢!


    在這種奢靡和酒精的熏陶之下,元軍的戰鬥力是不斷削弱的,曾經那隻踏遍祖國大好河山,唯蠻夷和俄國洋鬼子都心寒膽怯的鐵蹄,早已在酒精和女人的索取下,變得懶惰而散漫。


    那隻由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鐵騎,早就不是那隻被人們稱之為噩夢的草原狼。


    現在的他們依舊是狼,是一隻隻一隊隊見到女人隻會眼紅的色狼,見到金銀隻會奢靡享樂的餓狼,見到老百姓隻會欺壓和剝削的豺狼。


    對於他們來說,骨子裏骨髓中好戰的基因早已消亡。


    曾經率領他們一統蒙古草原,征戰四方的成吉可汗從他去世的那天起,就開始走向了底端。


    最終的目的地,隻會是罪惡而亡國的深淵。


    在這種腐敗的政府統治下,元軍為了籌措軍餉,他們不惜大量增發鹽引,不斷提高鹽價,到最後鹽業竟然還成為國家財政的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鹽價提高了,對於東南沿海的鹽民來說卻絕不是好事,因為元朝政府規定,個人是不允許私自加工食鹽的。


    老百姓想要獲取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從元軍手裏買。


    價格還得由我來定,我說多少就是多少。


    你愛要不要,不要滾蛋。


    誰敢擅自晾曬食鹽如果讓抓住的話,那就隻有一個結果,拉出去直接砍了腦袋。


    但是對於窮苦百姓來說,在哪個窮得隻差當內褲窮的隻能賣兒賣女的時代,哪裏還有錢去買價格又貴質量又差的官鹽。


    海水就在自己眼前,不曬白不曬,曬了不白曬。


    反正都是錢,為何不去幹。


    在這種思想的鼓動下,必然會有膽大心細不要命的人去幹的。


    張士誠就是其中一個。


    由於給官家運鹽收入微薄,張士誠夥同他的幾個兄弟和幾個膽大的鄉親一起做起了販賣私鹽的營生。他們假借在給官府運鹽的同時,隨身夾帶一部分私鹽,賣給當地的富戶,借機發財。


    而那些惡商們似乎也知道張士誠販賣私鹽的勾當,所以他們常常以舉報官府相要挾,不僅不給張士誠鹽錢,而且對他非打即罵。


    由於張士誠本身身份低微,而且販私鹽本來就是違法行為,所以挨了刀受了屈的張士誠等人也隻能忍氣吞聲。


    在受到不平等待遇之後,張士誠能做的隻是滿臉賠笑,試圖以卑賤的笑容來換取雙方的和平。


    但是他的內心絕對是恨意連連。


    他看著眼前這一個個富得流油,豬腦肥腸,挺著個大肚猶如懷胎十月的醜陋家夥們,眼中泛著殺氣騰騰的寒光,臉上卻依舊布滿笑容,暗自詛咒著這些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禽獸。


    你們這些個山炮,別給爺嘚瑟。


    你別給我得意,先讓你們快活幾天!


    等著吧,總有一天爺我會連本帶利的拿迴來。


    到時候……哼哼,一定會要讓你們好看!


    終於,在元順帝至正十三年,也就是1353年張士誠抱著濃烈的忍無可忍就無需再忍的思想情懷,憤然起兵,武裝暴動。


    為防止走漏風聲,嚴把消息的秘密,張士誠夥同其他十七名熱血鹽民在草堰場的北極殿中歃血為盟,抄起挑鹽用的扁擔,在寒風中悄悄摸進鹽警邱義的家中,把這個平日裏為害鄉鄰的惡霸亂棍打死。


    隨後,十八個人又衝進當地富戶家中,打開倉庫,把糧食和錢財分發給當地的老百姓,接著一把火把房屋燒了個幹淨。


    這就是史上非常出名的:十八條扁擔起義。


    隨後眾人共同推舉張士誠為義軍頭領,憑借著販賣私鹽和洗劫惡霸貪官所獲得的萬貫家財,迅速集結重兵,一舉攻下了泰州。


    元軍此時麵對著義軍四起的窘境,不宜四處樹敵,便選擇勸降張士誠,畢竟曾經張士誠給他們出過力,也算認識和了解,雙方的根底也相對熟悉一些,招降他對於元朝來說應該不難,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他們派行省參政趙璉帶著厚禮來招降了他們。


    聞訊招降信息的張士誠並沒有直接拒絕,而是欣然見客。


    不過當他全權接過趙璉帶來的禮物之後,私鹽販子出身的張士誠露出了他猙獰的麵目,殺人如麻的他笑著提起了手中的長劍,在李奇逃無可逃的情況下,歡笑聲中活劈了他。


    在幹掉趙璉以後,率軍再度叛逃。


    叛逃後不久,張士誠攻取了興化,在德勝湖(江蘇省興化市)集結,士兵一萬多人。


    對於已經幹掉自己一名大臣的張士誠,元朝政府似乎並不甘心。


    他們不相信張士誠是鐵了心的要和自己對抗。


    此時元朝朝廷似乎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在張士誠攻下興化後不久,再次派高郵府的知府李齊拿著“萬戶”的委任狀來招降張士誠(萬戶這個職位應該是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團長級別)。


    張士誠似乎很喜歡玩遊戲,他同樣樂此不疲的接待李奇。


    他笑著看著台下的元朝官員,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萬戶似乎小了點吧!”


    他興致勃勃的看著台下這個如同跳梁小醜一般的人物高談闊論,在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張士誠似乎並沒有再關心官職的大小,更沒有在商談雙方合作的具體價格,同樣也沒有好心的放李奇離開。


    而是在一番砍價過後,再次玩起了同樣的手段,高刀闊斧的玩起了殺人遊戲。


    笑容之中,再次活劈了李奇滅口。


    在殺了李齊之後,張士誠迅速整裝軍隊,趁著高郵無主帥的空檔,迅速偷襲高郵,並一舉成功。


    隨後在張士誠心滿意足之後,登基稱王。


    自稱:誠王。


    國號:大周,


    年號:天佑(估計意思是:上天保佑)。


    這一年是元順帝至正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53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笑讀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葉寒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葉寒霜並收藏笑讀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