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踏出城門的那一刻起,朱元璋真正表現出了他做為群人中最高統帥才擁有的獨裁者的氣勢。
同時也下達了他自立門戶後,第一道行政命令:拉壯丁,壯隊伍。
史書上說他的首站目標是:定遠。
在這裏我產生了一些疑問。
因為在朱元璋到達定遠的時候,他手裏已經有了七百人的人馬,這與他叛離郭子興自立門戶時的人數有很大差別。
最符合邏輯的一種可能是,在帶領著二十四人出城之後,他首先的第一站是他的老窩:安徽鳳陽縣的出生地。
那裏是他真正的根兒,在那裏有他的親戚、有他的朋友、還有他曾經的玩伴,在那裏他認識的人最多,拉起人馬來也最容易。
在郭子興門下當差的時候,每天的工作任務就是拉壯丁,收買人馬。
這種事情對於現在的朱元璋來說,自然是輕車熟路。
很快他的人馬就組織了起來。
在這裏我們也應該對朱元璋的心理評價做出略微的改變。
曾經在皇覺寺當和尚的時候,他就一個目標,那就是吃飽飯找活幹,後來到了郭子興門下當兵的時候,他的目標也不大,最多就是想著給郭子興當差,過一天算一天,做的好了混個小官當當。
隨後娶個妻生窩娃,跟著元帥做牛馬。
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的他自立了門戶,等於自己翻身做了地主,手下有二十四人死心塌地的跟著自己,還有七百票人的隊伍聽自己使喚,這時候的朱元璋應該有了一定野心,至少稱王的野心是有的。
皇上做不成的話,那就做個山大王,拉幾個壓寨夫人先玩玩兒。
在組織起七百人馬之後,朱元璋的野心進一步膨脹。
他看中了一個地方,這個地方似乎是在被綁票之間,就已經瞅準了的。
這個地方距離自己老家濠州並不是很遠。
這個地方叫:定遠。
根據可靠情報,定遠城西20裏這個地方有一個名叫張家堡的地方,這裏藏著三千人的隊伍。
他們有一個很響徹的名字:驢牌寨。
朱元璋似乎早就有收編這三千人馬的打算,在他眼裏,這三千人窩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簡直就是糟蹋,就是在白白浪費糧食。
與其扔著浪費糧食糟蹋空氣,還不如廢物利用一下。
反正自己現在缺兵少糧。
拿來先用一用,等用完了,也不會還給你,反正你個癟三也不敢和我叫板。
朱元璋是這麽想的,當然也是這麽做的。
不過不同的是,他沒有號令全軍進行強攻,因為對於自己手下這七百人來說,三千人馬實在是太多了,自己這群人現在連烏合之眾都算不上,真正打起來都不用喊跑,就會一哄而散。
現在他們的任務就是訓練,新兵蛋子也得有新兵蛋子的模樣。
這時候朱元璋帶著費聚還有其他九名士卒單兵來到了驢牌寨,在這種絕對是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和人家動手拚命絕非明智選擇。
所以朱元璋借用起了自己老丈杆子的名聲,假借郭子興的名義給驢牌寨寨主施壓。
根本目的就是一個詞:收編。
這驢牌寨的寨主應該是在郭子興的手裏有什麽不可見人的把柄,他是很怕朱元璋的,或者說他是很怕郭子興的。
所以在朱元璋提出要求之後,他是滿口答應的。
先是表態,唯朱公子馬首是瞻,絕無二心。
反正就一個意思,那就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的跟隨。
並且表明何勞您大駕來收編,您隻需要說定一個日子,我自己救帶領著兄弟們去歸順您。
聽了這席話,朱元璋以為大事已成。
便朗聲迴複,說三日後朱某就來收編。
酒足飯飽之後,朱元璋自然是很高興的,他沒想到這件事這麽順利就給解決了,便起身告辭。
寨主也起身相送,在送別之際,為確保事情萬無一失,朱元璋要求費聚留下來協助寨主歸程的工作。
寨主也沒有拒絕。
見這寨主這麽痛快,我們的八哥也以為對方是誠心歸附的,便起身返程。
但是三天之後,朱元璋沒有等到驢牌寨的三千人馬,等來的卻是費聚一人歸來。
一同帶來的是一個不好的消息,三天前的約定被寨主一口否認。
寨主他老人家根本不承認與朱元璋的協定,至於收編一事他就當是八哥和他開的玩笑。
至此,我們的八哥朱元璋徹徹底底的被人家耍了一迴。
這時候朱元璋心裏一定在罵娘,順帶不忘問候一下寨主的十八代祖宗。
但是除了罵娘之外,朱元璋也不得不想其它相應的對策,畢竟這三千人馬自己是要定了,既然軟的行不通,那就來硬的。
娘的,我就不信訓不了你個潑猴。
這時候,朱元璋給費聚下達了第二道行政命令。
內容很簡單,任務很輕便,一共也就七個字。
請寨主過堂喝酒。
按理說,經過這麽一圈的折騰,兩人的梁子已經結下了,這種情況下,朱元璋的邀請這寨主是不應該赴約的。
但是很多事情並不能完全憑借想象。
在朱元璋下達宴席邀請之後沒多長時間,這寨主就爽快赴約了。
這也能夠看的出,在有些人眼裏,酒比命重要。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白酒故,兩者皆可拋。
寨主開心進入大帳,敞開雪白的肚皮準備酒菜拜祭的時候,等待他的不是滿心歡迎的朱公子的笑臉,而是一把把早已開刃霍霍待宰的片刀。
磨刀霍霍向豬羊,叫你個鱉孫騙我。
您老既然來了,那也就別迴去了,閻王老祖等著見你邀功呢。
去吧,親,陪您一同上路的還有一壇壇香醇美味的好酒。
至於您的那三千兄弟麽?
對不起,我朱某替您收下了。
反正您再也用不著了。
就這樣,朱元璋的人馬一下子擴充到了四千多人。
現在朱元璋的手裏已經有了四千人馬,不敢說富甲一方,起碼也算是兵強馬壯。
在收編了驢牌寨的三千人馬之後,朱元璋將目光轉移到了另外一個地方,那裏的人馬實在太多,這隻富得流油的肥羊如果自己不宰,其他人必會動手。
因為據可靠情報,在橫澗山處藏有民兵男女七萬。
這七萬人是不可能被朱元璋收編的。
因為繆大亨有兩重身份,除了現在的山大王之外,還兼職給元朝打短工。
既然不能被政治收編,那就隻有一個辦法了!
打吧!
幹掉這群有奶就是娘的混蛋!
下一個目標……橫澗山。
山大王:張知院。
搭檔:繆大亨。
他們共計人馬:七萬人。
在朱元璋跟隨郭子興的時候,就是繆大亨的兩萬人馬和元軍一起圍困的濠州,如果不是因為元軍的無能,現在的繆大亨怕是坐在了彭早住的位置。
嗯,誰也不怪,怪隻能怪元軍的無能。
不但沒有幫上自己的忙,還把自己一起落下了水。
這群沒用的廢物點心。
以後一定不再幫他們鬧事了。
在元軍久攻不下濠州而退兵之後,繆大亨就與元軍分道揚鑣,帶領著自己的兩萬人馬轉移到了橫澗山處,跟隨著張知院一起當上了山大王。
可以說,朱元璋能有今天的成就,還得拜繆大亨所賜。
現在這個時候老賬新賬可以一起算了。
在這種思想的熏陶下一向秉持著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人生哲學的朱元璋,準備好了一切。
現在這麽好的機會可以說千載難逢,我們的八哥在將隊伍拉練了七天之後,早已安奈不了寂寞的朱元璋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老人家決定動手。
這是朱元璋自立門戶以後,第一次幹仗,意義非凡。
幾千人馬一個星期的拉練,就等這一戰搏彩頭,這一仗如果不打出彩來,勢必會對以後的發展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
所以這一仗隻許勝不許敗。
在謀劃好一切行動以後,朱元璋集結人馬,準備動手。
月黑風高之時,朱元璋親自帶隊,在準備好一切準備工作之後,率眾突襲了橫澗山。
按照常理來說,雙方的人馬算是天壤之別。
朱元璋的人馬滿打滿算也就四千出頭。
而張知院和繆大亨的人馬共計要七萬人。
17:1的比例,從人數上比,朱家軍處於絕對劣勢,但是朱元璋半夜動手,搶得先機,而且朱元璋的隊伍經過一周的訓練,戰鬥力也相應提高。
而繆大亨一方,雖然人數有七萬,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兒童和婦女(估計是被押來做壓寨夫人的)。
對於這種連雜牌軍都算不上的土豹子,朱家軍迅速獲得了戰爭主動權,雙方的戰爭僅僅持續了一晚,朱元璋的大軍就攻破了繆大亨的營地。
大亨和他的兒子並沒有逃走,等第二天天一亮,他就如同打不死的小強般迅速集結散兵,列陣以待。
這時候的朱元璋是急缺人手的時候,對於這七萬的人馬他本意是想收攏的,而絕非為敵。
朱元璋從根本上也是不想殺繆大亨和張知院的,所以在繆大亨舉兵準備反擊的時候,朱元璋請出了繆大亨的叔叔繆貞前去勸降。
在這種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環境下。
張謬二人也還算識趣,知道自己處於絕對劣勢,死扛到底隻有死路一條,所以他很識趣的接受了朱元璋的勸降。
隨後朱元璋命令繆大亨帶領所屬部隊從征。
從此以後繆大亨為朱元璋多次立功,後被提升為元帥。
在勸降了繆大亨之後,朱元璋開始精簡他的部隊,將他們兩人手中原有的七萬人馬的部隊老弱病殘全部剔除,留下兩萬精兵供自己使用。(降其民兵男奴七萬,得精壯兩萬悉加訓練)。
至此,朱家軍的人馬從四千人一躍達到了兩萬五千人。
同時也下達了他自立門戶後,第一道行政命令:拉壯丁,壯隊伍。
史書上說他的首站目標是:定遠。
在這裏我產生了一些疑問。
因為在朱元璋到達定遠的時候,他手裏已經有了七百人的人馬,這與他叛離郭子興自立門戶時的人數有很大差別。
最符合邏輯的一種可能是,在帶領著二十四人出城之後,他首先的第一站是他的老窩:安徽鳳陽縣的出生地。
那裏是他真正的根兒,在那裏有他的親戚、有他的朋友、還有他曾經的玩伴,在那裏他認識的人最多,拉起人馬來也最容易。
在郭子興門下當差的時候,每天的工作任務就是拉壯丁,收買人馬。
這種事情對於現在的朱元璋來說,自然是輕車熟路。
很快他的人馬就組織了起來。
在這裏我們也應該對朱元璋的心理評價做出略微的改變。
曾經在皇覺寺當和尚的時候,他就一個目標,那就是吃飽飯找活幹,後來到了郭子興門下當兵的時候,他的目標也不大,最多就是想著給郭子興當差,過一天算一天,做的好了混個小官當當。
隨後娶個妻生窩娃,跟著元帥做牛馬。
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的他自立了門戶,等於自己翻身做了地主,手下有二十四人死心塌地的跟著自己,還有七百票人的隊伍聽自己使喚,這時候的朱元璋應該有了一定野心,至少稱王的野心是有的。
皇上做不成的話,那就做個山大王,拉幾個壓寨夫人先玩玩兒。
在組織起七百人馬之後,朱元璋的野心進一步膨脹。
他看中了一個地方,這個地方似乎是在被綁票之間,就已經瞅準了的。
這個地方距離自己老家濠州並不是很遠。
這個地方叫:定遠。
根據可靠情報,定遠城西20裏這個地方有一個名叫張家堡的地方,這裏藏著三千人的隊伍。
他們有一個很響徹的名字:驢牌寨。
朱元璋似乎早就有收編這三千人馬的打算,在他眼裏,這三千人窩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簡直就是糟蹋,就是在白白浪費糧食。
與其扔著浪費糧食糟蹋空氣,還不如廢物利用一下。
反正自己現在缺兵少糧。
拿來先用一用,等用完了,也不會還給你,反正你個癟三也不敢和我叫板。
朱元璋是這麽想的,當然也是這麽做的。
不過不同的是,他沒有號令全軍進行強攻,因為對於自己手下這七百人來說,三千人馬實在是太多了,自己這群人現在連烏合之眾都算不上,真正打起來都不用喊跑,就會一哄而散。
現在他們的任務就是訓練,新兵蛋子也得有新兵蛋子的模樣。
這時候朱元璋帶著費聚還有其他九名士卒單兵來到了驢牌寨,在這種絕對是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和人家動手拚命絕非明智選擇。
所以朱元璋借用起了自己老丈杆子的名聲,假借郭子興的名義給驢牌寨寨主施壓。
根本目的就是一個詞:收編。
這驢牌寨的寨主應該是在郭子興的手裏有什麽不可見人的把柄,他是很怕朱元璋的,或者說他是很怕郭子興的。
所以在朱元璋提出要求之後,他是滿口答應的。
先是表態,唯朱公子馬首是瞻,絕無二心。
反正就一個意思,那就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的跟隨。
並且表明何勞您大駕來收編,您隻需要說定一個日子,我自己救帶領著兄弟們去歸順您。
聽了這席話,朱元璋以為大事已成。
便朗聲迴複,說三日後朱某就來收編。
酒足飯飽之後,朱元璋自然是很高興的,他沒想到這件事這麽順利就給解決了,便起身告辭。
寨主也起身相送,在送別之際,為確保事情萬無一失,朱元璋要求費聚留下來協助寨主歸程的工作。
寨主也沒有拒絕。
見這寨主這麽痛快,我們的八哥也以為對方是誠心歸附的,便起身返程。
但是三天之後,朱元璋沒有等到驢牌寨的三千人馬,等來的卻是費聚一人歸來。
一同帶來的是一個不好的消息,三天前的約定被寨主一口否認。
寨主他老人家根本不承認與朱元璋的協定,至於收編一事他就當是八哥和他開的玩笑。
至此,我們的八哥朱元璋徹徹底底的被人家耍了一迴。
這時候朱元璋心裏一定在罵娘,順帶不忘問候一下寨主的十八代祖宗。
但是除了罵娘之外,朱元璋也不得不想其它相應的對策,畢竟這三千人馬自己是要定了,既然軟的行不通,那就來硬的。
娘的,我就不信訓不了你個潑猴。
這時候,朱元璋給費聚下達了第二道行政命令。
內容很簡單,任務很輕便,一共也就七個字。
請寨主過堂喝酒。
按理說,經過這麽一圈的折騰,兩人的梁子已經結下了,這種情況下,朱元璋的邀請這寨主是不應該赴約的。
但是很多事情並不能完全憑借想象。
在朱元璋下達宴席邀請之後沒多長時間,這寨主就爽快赴約了。
這也能夠看的出,在有些人眼裏,酒比命重要。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白酒故,兩者皆可拋。
寨主開心進入大帳,敞開雪白的肚皮準備酒菜拜祭的時候,等待他的不是滿心歡迎的朱公子的笑臉,而是一把把早已開刃霍霍待宰的片刀。
磨刀霍霍向豬羊,叫你個鱉孫騙我。
您老既然來了,那也就別迴去了,閻王老祖等著見你邀功呢。
去吧,親,陪您一同上路的還有一壇壇香醇美味的好酒。
至於您的那三千兄弟麽?
對不起,我朱某替您收下了。
反正您再也用不著了。
就這樣,朱元璋的人馬一下子擴充到了四千多人。
現在朱元璋的手裏已經有了四千人馬,不敢說富甲一方,起碼也算是兵強馬壯。
在收編了驢牌寨的三千人馬之後,朱元璋將目光轉移到了另外一個地方,那裏的人馬實在太多,這隻富得流油的肥羊如果自己不宰,其他人必會動手。
因為據可靠情報,在橫澗山處藏有民兵男女七萬。
這七萬人是不可能被朱元璋收編的。
因為繆大亨有兩重身份,除了現在的山大王之外,還兼職給元朝打短工。
既然不能被政治收編,那就隻有一個辦法了!
打吧!
幹掉這群有奶就是娘的混蛋!
下一個目標……橫澗山。
山大王:張知院。
搭檔:繆大亨。
他們共計人馬:七萬人。
在朱元璋跟隨郭子興的時候,就是繆大亨的兩萬人馬和元軍一起圍困的濠州,如果不是因為元軍的無能,現在的繆大亨怕是坐在了彭早住的位置。
嗯,誰也不怪,怪隻能怪元軍的無能。
不但沒有幫上自己的忙,還把自己一起落下了水。
這群沒用的廢物點心。
以後一定不再幫他們鬧事了。
在元軍久攻不下濠州而退兵之後,繆大亨就與元軍分道揚鑣,帶領著自己的兩萬人馬轉移到了橫澗山處,跟隨著張知院一起當上了山大王。
可以說,朱元璋能有今天的成就,還得拜繆大亨所賜。
現在這個時候老賬新賬可以一起算了。
在這種思想的熏陶下一向秉持著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人生哲學的朱元璋,準備好了一切。
現在這麽好的機會可以說千載難逢,我們的八哥在將隊伍拉練了七天之後,早已安奈不了寂寞的朱元璋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老人家決定動手。
這是朱元璋自立門戶以後,第一次幹仗,意義非凡。
幾千人馬一個星期的拉練,就等這一戰搏彩頭,這一仗如果不打出彩來,勢必會對以後的發展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
所以這一仗隻許勝不許敗。
在謀劃好一切行動以後,朱元璋集結人馬,準備動手。
月黑風高之時,朱元璋親自帶隊,在準備好一切準備工作之後,率眾突襲了橫澗山。
按照常理來說,雙方的人馬算是天壤之別。
朱元璋的人馬滿打滿算也就四千出頭。
而張知院和繆大亨的人馬共計要七萬人。
17:1的比例,從人數上比,朱家軍處於絕對劣勢,但是朱元璋半夜動手,搶得先機,而且朱元璋的隊伍經過一周的訓練,戰鬥力也相應提高。
而繆大亨一方,雖然人數有七萬,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兒童和婦女(估計是被押來做壓寨夫人的)。
對於這種連雜牌軍都算不上的土豹子,朱家軍迅速獲得了戰爭主動權,雙方的戰爭僅僅持續了一晚,朱元璋的大軍就攻破了繆大亨的營地。
大亨和他的兒子並沒有逃走,等第二天天一亮,他就如同打不死的小強般迅速集結散兵,列陣以待。
這時候的朱元璋是急缺人手的時候,對於這七萬的人馬他本意是想收攏的,而絕非為敵。
朱元璋從根本上也是不想殺繆大亨和張知院的,所以在繆大亨舉兵準備反擊的時候,朱元璋請出了繆大亨的叔叔繆貞前去勸降。
在這種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環境下。
張謬二人也還算識趣,知道自己處於絕對劣勢,死扛到底隻有死路一條,所以他很識趣的接受了朱元璋的勸降。
隨後朱元璋命令繆大亨帶領所屬部隊從征。
從此以後繆大亨為朱元璋多次立功,後被提升為元帥。
在勸降了繆大亨之後,朱元璋開始精簡他的部隊,將他們兩人手中原有的七萬人馬的部隊老弱病殘全部剔除,留下兩萬精兵供自己使用。(降其民兵男奴七萬,得精壯兩萬悉加訓練)。
至此,朱家軍的人馬從四千人一躍達到了兩萬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