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穩定民心,女皇下令,立即將幽州的大捷散播民間,並大肆宣揚這是範陽縣侯蘇賢的功勞。


    針對錢中書領兵出征的提議,女皇思忖再三,最後給予否定的答複,因為目前看來根本沒有必要。


    蘭陵公主見狀終於鬆了口氣,帶頭恭維道:“陛下英明!”


    其餘宰相紛紛附議。


    錢中書也包括在其中,不過,麵色難看的他,心中狠聲暗道:


    “幽州打了一次勝仗而已,並不能說明那蘇賢未曾臨陣逃脫。”


    “你們等著吧,等到遼軍兵臨神都城下的那一刻,且看你們寄予厚望的蘇賢會不會現身!”


    “等到了那時,便是我與太子殿下翻身的良機。”


    “……”


    宮外。


    幽州大捷的消息已席卷全城。


    蘇賢的功勞,以及他以往的“戰績”也得到了有力的強調。


    百姓們的關注點被悄然轉移,鬆了口氣的同時,都在討論蘇賢能不能力挽狂瀾,扶大廈之將傾。


    討論的結果是,大多數百姓選擇相信蘇賢。


    因為曾發生在蘇賢身上的奇跡真的太多了,給人一種“無所不能”感覺。


    這次應該也不例外。


    基於此,神都城中的恐慌與謠言直接消失大半,百姓們的情緒趨於穩定,女皇得知後十分滿意……


    唐府。


    唐淑婉的院子中,柳蕙香也在,兩女剛剛得到了幽州大捷的消息,不禁手握著手喜極而泣。


    她們知道,蘇賢有一項足以驚天動地的計劃,那計劃萬分兇險,她們幫不上什麽忙,隻能在觀音像前焚香祈禱:


    “願夫君平安無恙!”


    “願夫君的計劃獲得成功!”


    “願天下太平!”


    “……”


    同時,幽州大捷的消息也席卷了神都各大世家。


    唐家自不必多說,蘇賢是唐家未來的女婿,他們自然希望蘇賢一切安好,若能扶大梁之將傾那就更妙了。


    這可是曠世奇功啊。


    他們唐家今後也能跟著沾光……


    林府。


    林家眾人高興的同時,又感覺十分心塞,好後悔啊,當初就應該不管不顧,將林家嫡女送去瀛州,生米煮成熟飯,搶先一步與蘇賢聯姻。


    可是一切都晚了,誒。


    林家眾人感歎之際,林川剛好偷溜出林府,他聽到這條消息後,麵色悠然一正,緊握了拳頭仰天道:


    “蘇兄,我們是好兄弟,好兄弟就應該互相幫扶!你為了大梁奔波忙碌,兄弟我豈能再去青樓尋歡作樂?”


    林川毅然轉身迴府。


    不過,府門關上的刹那,門房聽他小聲嘀咕道:“明日再去!”


    “……”


    蘇府。


    蘇家上下收到幽州大捷的消息後,一片肅穆,下人們全都緊閉了嘴巴,小心翼翼提高了警惕,生怕被主子們當做發泄的出氣筒。


    蘇家家主召集各位族老,於客廳議事,商議^_^一般無二。


    他們都認為幽州大捷隻是巧合,蘇賢其實早已臨陣脫逃。


    “哼,朝廷將那個逆子、賤種捧得那麽高,還扶大廈之將傾?嗬嗬。”蘇家家主冷笑,擲地有聲道:


    “那逆子、賤種發現局勢不對,必定早已臨陣逃脫,遁入深山保命去了,指望那逆子匡扶大梁,無異於癡人說夢!”


    “老夫就在這裏等著,若那逆子果真現身,匡扶了大梁,老夫就……就一頭撞死在牆角。”


    “……”


    柳家。


    柳家家主如往常那般醉得不省人事,幽州大捷的消息傳來,他被下人叫醒後,曾大喜過望,準備親自登臨範陽侯府。


    不過,他最後沒能成行,宿醉般倒在地上,一邊灌酒一邊痛罵,顯得十分頹廢。


    原來,整個柳家,時刻都被一股強大的勢力監視著,柳家之人根本不可能登臨範陽侯府,也不可能見到柳蕙香的麵!


    其實,這都是蘇賢的安排。


    那股強大的勢力便是內衛,蘇賢不想讓柳蕙香因往事而傷心,唯一的辦法就是斷絕與柳家的聯係……


    與此同時。


    城中某座客棧的廂房中,李青牛一邊為一個小男孩紮針,一邊對身旁的周威說道:


    “按目前的局勢來看,蘇小子的計劃應該是失敗了,即便幽州大捷,可也不能說明什麽……”


    “誒,這麽好的一個苗子,竟失陷在遼境,當初為師就不該讓他去!”


    李青牛搖頭連連。


    “若我陪在師弟身邊,師弟就不會有事。”


    周威一臉不滿,因抵達神都的這數日,李青牛根本不讓他離開半步,傳說之中的青樓……依舊隻是傳說!


    李青牛聽出他的不滿,不由兩眼一瞪,斥道:


    “此處不可久待,我們明日就啟程返迴蝴蝶穀,你下去做安排吧,即便神都城門不開,應該也難不倒你們。”


    “是。”周威隻得點頭。


    ……


    幽州大捷的消息,不僅僅隻在神都城中傳播。


    時間稍晚,位於大梁正南方向的南楚,就已通過特殊的渠道,探聽到了這一重大的消息。


    嶽州。


    青草湖畔。


    一座巨大的府邸深處。


    前朝遺老楊宗,再次請來族中各骨幹議事,他先是公布了遼軍兵臨太原城下與幽州大捷的消息,然後嗤笑道:


    “梁朝女帝看來真的窮途末路了,一個不相關的幽州大捷而已,也值得拿出來大書特書麽?為了穩定民心她已無所不用其極了啊。”


    有人笑道:


    “據我們的細作探知,那蘇賢早在一個多月之前就已消失不見,至今都不見蹤影,恐怕……早就被遼國派出的密探殺掉了吧?”


    “很有可能!”


    “那蘇賢死於遼國密探之手的話,倒是便宜他了,此人屢次破壞我們的大事,罪不容誅,真該遭千刀萬剮而死!”


    “不過,不管梁朝女帝如何遮掩,遼軍兵臨太原城下已是不爭的事實,梁朝危矣!”


    “我們的機會來了,應該立即出兵,與遼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


    楊宗聽到這裏,擺了擺手,一臉沉著,道:


    “暫且不急,遼國鐵騎來勢洶洶,氣勢正盛,而梁朝也必將死保長安與神都,他們之間必有一場生死決戰。”


    “等他們雙方都筋疲力盡之際,才是我們出動的最佳時機,畢竟我們的兵力有限,好鋼必須用在刀刃之上!”


    眾骨幹紛紛點頭,此話有理啊。


    認為勝利就在眼前的他們,對即將到來的美好生活開始暢想,甚至已在討論你封什麽侯,我封什麽王的話題。


    唯獨隻有一人保持了冷靜。


    穀凚


    那人正是身段修長、麵戴薄紗的楊若仙。


    她的直覺告訴她,蘇賢並未被遼國奸細殺害,他還活著,而且在不久的將來他一定會實現華麗的反轉!


    但這隻是她的直覺,並無真憑實據。


    所以她保持了沉默,靜觀其變。


    ……


    當夜色降臨之後,遠在東南方位的南陳,經暗衛之手也得到了這則消息。


    陳帝、厲王,還有朝堂的大部分臣子,都不看好大梁,認為大梁此戰必敗!


    陳可妍因促成了梁陳合作,自然而然便成了他們打擊與嘲諷的對象。


    對此,陳可妍深居簡出,不予理會,她相信時間會證明一切。


    與此同時。


    位於大梁西南方位的蜀國,也得到了消息。


    蜀帝雖與遼國結仇,但絲毫沒有結交大梁的心思,聽到這則消息後拍手笑道: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你們盡管打,打得越慘越好,最後朕自當收複中原河山,完成先帝遺願!”


    貴妃張美娘坐在一旁,她聽到了消息中的“蘇賢”二字,不由刹那失神,想起了那天晚上的放縱恣娛……


    蜀帝側頭看著張美娘,笑道:“愛妃,朕今日心中暢快,加之許久未曾欣賞愛妃舞姿,愛妃何不舞上一支?”


    張美娘抿了抿嘴,緩緩起身拜道:“陛下贖罪,臣妾近來身子不適,恐怕不能跳舞,臣妾……”


    “這樣啊。”


    蜀帝略有失望,但也吩咐道:“愛妃既身子不適,那就先迴去好好休息吧。”


    “多謝陛下。”


    張美娘快步離去,迴到她的寢宮銷魂殿。


    看著那張沾染了蘇賢氣味的龍塌,她緩緩躺了上去,雙目輕輕閉合,心頭不知在想些什麽。


    ……


    ……


    次日。


    大梁。


    神都。


    宮城。


    萬象神宮,大殿。


    天剛拂曉,女皇君臣已齊聚於此。


    因北方的戰局忽又緊張起來:


    隴右道甘州、涼州等地全部失陷,遼軍切斷了中原與西域的連接,西域各國以及北庭都護府等是什麽情況一概不知。


    關內道原州、慶州一代,相繼被遼軍攻破,數萬遼軍直逼關中平原而去,形勢岌岌可危。


    河東道的遼軍,雖被太原阻擋了去路,但戰報上說,遼軍居然學會了中原將士擅長的攻城之戰,什麽雲梯、攻城車等應有盡有。


    這也是遼軍能在一日之內連下數州的根本原因。


    昨夜,遼軍持續攻打太原城池,斥候傳迴的消息不太美妙,給人一種太原也阻擋不住遼軍南下步伐的感覺。


    河北道的情況是最好的,納蘭雄親自率領的數萬遼軍,始終都沒能攻破“薊門關”天險,甚至就連幽州城的城牆都沒有看到。


    但,河北道的勝利並未給女皇君臣帶來多少安全感。


    若遼軍攻破了太原,無疑,神都城便直接暴露在了遼軍鐵騎之下……


    這數日來,女皇君臣可謂是連軸轉,在各地調兵遣將,拆東牆補西牆,忙得不亦樂乎。


    女皇身體的舊疾本就未曾痊愈,經此折騰,其實已處在崩潰的邊緣。


    但她咬牙堅持,大梁王朝正處內憂外患,她絕不能在這種時候病倒。


    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一段時間過後。


    一位斥候走進大殿,帶來一個石破驚天的消息——


    有一股遼軍,約一萬餘騎,竟繞過尚未攻下的太原城池,往南直奔神都城的方向而來!


    “放肆!”


    女皇拍案而起,龍顏大怒,斥道:


    “遼賊可惡,竟如此看輕我大梁將士,一萬孤軍就敢直奔我神都而來,真當我大梁是泥捏的不成!”


    “……”


    女皇震怒,也不是沒有道理。


    古代打仗,一般都是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攻打下去,不會輕易繞開,因為孤軍深入的話,會遭遇腹背受敵與供給線被切斷的風險。


    而那一萬遼軍鐵騎,居然繞開了屹立不倒的太原,往南直奔神都而來,他們難道就不怕腹背受敵的風險麽?


    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不怕。


    因為他們堅信,單憑這一萬騎兵,就足以拿下神都城,進而覆滅整個大梁王朝!


    他們將大梁當成什麽了?


    竟如此輕視!


    女皇身為大梁王朝的皇帝,對此豈能不怒。


    可是,生氣歸生氣,那一萬遼軍來勢洶洶,總得想辦法應對不是?


    女皇強壓下心頭的怒火,從周邊州縣調集駐軍進行攔截,同時加強神都周圍的防守,做好最壞的打算……


    時間匆匆,轉眼已是一個時辰後。


    萬象神宮的大殿中,女皇君臣靜靜的等待著,該做的安排已全部做好,現在就看天意如何。


    “報——”


    終於,前方戰報來了。


    女皇及宰相們精神一震,數息之後,斥候入殿,大聲稟道:


    “啟稟陛下,孤軍南下的那一萬遼軍,在沁州、澤州、相州等地駐軍的攔截之下,幾被全殲,餘下百餘騎狼狽逃出潞州。”


    “……”


    話音落後,女皇等人怔在原地,宛若雕塑,居然全殲了那一萬遼軍,所以這是……勝利了?


    女皇心髒砰砰亂跳,有點不敢相信。


    後來,那斥候又將方才的話重新複述了一遍,女皇君臣才接受了勝利的信息,大殿中頓時宛若炸開了鍋,熱議聲不絕於耳。


    通過這件事,說明越靠近神都的駐軍戰鬥力越強。


    在代州、朔州等地,勢如破竹的遼國鐵騎,在神都附近卻幾乎被全殲,這是不爭的事實!


    女皇心下大喜。


    原來,大梁的將士並非想象之中那麽孱弱,至少神都附近的駐軍就很強。


    有這批中堅力量存在,大梁終於重振有望了。


    女皇很是欣慰。


    可就在這時,那斥候繼續說道:


    “為了狙殺那一萬遼軍,各州支援的駐軍共計損失……五萬餘人!潞州、澤州,沁州、相州等地,幾乎已無駐軍駐防,請陛下定奪。”


    “你說什麽?”


    女皇麵色驟變,心頭猛烈一跳,差點勾動舊疾,瞪著那斥候問道:


    “為了狙擊那一萬遼軍,我們損失了……五萬兵馬?潞州、澤州等地已無駐軍防守?這……這不可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生有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總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總督並收藏書生有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