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大山忙問喜從何來?
太監便取出那黃色的卷軸,一本正經朗聲宣讀聖旨……
據那聖旨上所講,數年前言家勾結遼人叛國一案,純屬子虛烏有……汙蔑言家的人已經悉數抓捕,擇日就將定罪。
這相當於還了言家的清白。
接著是封賞。
言家在十年前戰死沙場的父子,悉數追封為“國公”、“郡公”、“縣公”等等,雖然是追封的虛銜,沒有實際的好處,但畢竟說出去的名聲非常響亮。
上吊自殺的言家媳婦們,也都得了“誥命”的追封,從三品到五六品不等。
然後是活人的封賞。
言老太君封一品誥命夫人,賜錫杖一條,可不分時間地點持此仗入宮麵聖,正一品以下的官吏見此錫杖都需要參拜。
對言大山的封賞,是先官複原職,然後賜下“威武郡公”的爵位。
郡公,大梁王朝的九大爵位之一,排在第四位,正式的名號是“開國郡公”,食邑二千戶,正二品。
並且最重要一點,言大山的“威武郡公”可以世襲罔替,這從整個大梁王朝建國以來都極為少見。
當然,其餘諸如良田、綢緞、糧食、仆從、禦用器物等等賞賜,更是多如牛毛,宣旨太監的嗓子都快念啞了。
良久之後。
太監念完了聖旨。
他笑嗬嗬將聖旨雙手遞上,笑道:“威武郡公,快快接旨吧。”
然而,言大山頭一抬,虎目瞪著太監一字一頓的說:
“公公,這道聖旨請恕在下不能接受!”
什麽?!
言大山竟然拒絕了!
此事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傳旨的太監笑容一滯,托舉著黃色卷軸聖旨的兩手,定在半空,麵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冷了下來。
言府的仆從們更是駭然失色,老實說,這聖旨上的內容他們十分滿意。
當今女皇不僅還了言家的清白,還對死去的人和活著的人大加封賞。
不說言老太君的一品誥命夫人,以及那柄錫杖。
單單言大山那世襲罔替的“威武郡公”,就是光耀門楣的大喜事,此等殊榮,隻有大梁開國功臣才配得享……
安裝最新版。】
那聖旨上的封賞,足以彌補言家這十年來所經曆的苦難。
朝廷的誠意很足。
可是言大山竟一口迴絕了……就算他對朝廷的封賞不滿意,也不該一口迴絕啊,那畢竟是聖旨……
總之,言府的仆從們既震驚,又駭然。
相對來說,言老太君就鎮定得多。
她的位置在言大山的身側,聽聞言大山那“大逆不道”的狂言之後,顫抖著蒼老的雙手向前摸去,並問道:
“九郎,你……”
“娘,孩兒在這裏。”
“……”
言大山握住她摸錯了方向的兩手。
言老太君以手代眼,摸著言大山那消瘦的國字臉,代現場所有人問出那句話:“九郎啊,你為何不接聖旨?”
老實說,朝廷對言家的封賞非常豐厚。
就算在言老太君看來,也足以抵消言家這些年的苦難了。
按照她老人家的意思,應該接下這道聖旨。
“娘您聽我說,那聖旨中說,讓孩兒官複原職……但早在十年前,孩兒曾在父兄靈前發下毒誓,倘若能夠活著迴到大梁,我必將以侍奉娘親和諸位嫂嫂為己任!”
“嫂嫂們皆已作古,所幸娘親尚在!”
“所以,這道聖旨孩兒不能接!孩兒要在家侍奉娘親,哪兒也不去!”
“……”
原來九郎是這個意思……言老太君緩緩點頭,心裏十分欣慰。
言府的仆從們恍然大悟,言大山此舉他們亦十分讚同,方才心裏的畏懼與駭然悄然消失,若有需要他們將與言大山一起抗旨……
傳旨的太監聞言後,卻是爽朗的笑了起來。
眾人齊刷刷扭頭看去,不知他笑什麽?
隻聽傳旨太監笑道:
“言將軍,陛下口諭。”
“……”
口諭?什麽口諭……言大山壓著心裏的疑惑,轉身麵朝太監做洗耳恭聽狀。
“陛下特許,言將軍可不去軍中任職,並下發憑證,倘若哪天言將軍想去軍中了,可持此憑證直入宮中麵聖!”
傳旨太監說著,扭頭對身後的小太監點了點頭。
小太監送來一塊腰牌,傳旨太監笑嗬嗬接過,然後恭敬的遞給言大山。
言大山遲疑了一下,終究接過……
“嗬嗬嗬嗬,很好,言將軍,請接旨吧。”傳旨太監雙手恭敬的遞上聖旨。
“草……下官多謝陛下隆恩!”
“……”
言大山雙手接旨。
一旦接了聖旨,他雖然不打算去軍中效力,但身份也發生了質的變化,他現在已是“威武郡公”!
所以不再自稱“草民”。
傳旨太監對他的稱唿也跟著變了,作揖笑道:
“恭喜威武郡公!”
“……”
“恭喜威武郡公!”
“恭喜言老太君!”
“……”
府中的仆從們也齊齊作揖,聲勢震天,言府一掃頹敗之氣,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傳旨太監跟著樂嗬一陣,然後告辭,準備迴宮複命。
言老太君心頭忽然一動,忙拉住傳旨太監問道:
“敢問公公,我言家今日沉冤得雪,還得陛下封賞,到底是什麽緣故?”
“老身知道,數年前的那樁舊案已經偵破,這才讓九郎得釋……”
“偵破那舊案之人,究竟是誰?煩請公公相告。”
“……”
言大山聽了這話,立即反應過來,忙對傳旨太監作揖道:
“公公,此事對我言家非常重要,偵破此案之人是我言家的大恩人,煩請公公告知,此恩我言家必當湧泉相報。”
言府的仆從們立即從興奮中安靜下來,齊刷刷向傳旨太監看去。
隻聽傳旨太監笑道:
“刑獄司懸案,數年未破,刑部和地方衙門就不用說了,能破此等懸案的也就隻有刑獄司……”
一語未了,言老太君猜測道:
“老身這些年來閉目塞聽,但也聽說刑獄司三捕頭南宮葵極擅刑訊拷問之事,莫非偵破此案之人就是他?”
言大山那消瘦的國字臉上露出恍然之色,道:
“對呀,對呀,這就是了,偵破此案之人應該就是南宮葵!”
“我言家的大恩人,是刑獄司三捕頭南宮葵!”
“……”
太監便取出那黃色的卷軸,一本正經朗聲宣讀聖旨……
據那聖旨上所講,數年前言家勾結遼人叛國一案,純屬子虛烏有……汙蔑言家的人已經悉數抓捕,擇日就將定罪。
這相當於還了言家的清白。
接著是封賞。
言家在十年前戰死沙場的父子,悉數追封為“國公”、“郡公”、“縣公”等等,雖然是追封的虛銜,沒有實際的好處,但畢竟說出去的名聲非常響亮。
上吊自殺的言家媳婦們,也都得了“誥命”的追封,從三品到五六品不等。
然後是活人的封賞。
言老太君封一品誥命夫人,賜錫杖一條,可不分時間地點持此仗入宮麵聖,正一品以下的官吏見此錫杖都需要參拜。
對言大山的封賞,是先官複原職,然後賜下“威武郡公”的爵位。
郡公,大梁王朝的九大爵位之一,排在第四位,正式的名號是“開國郡公”,食邑二千戶,正二品。
並且最重要一點,言大山的“威武郡公”可以世襲罔替,這從整個大梁王朝建國以來都極為少見。
當然,其餘諸如良田、綢緞、糧食、仆從、禦用器物等等賞賜,更是多如牛毛,宣旨太監的嗓子都快念啞了。
良久之後。
太監念完了聖旨。
他笑嗬嗬將聖旨雙手遞上,笑道:“威武郡公,快快接旨吧。”
然而,言大山頭一抬,虎目瞪著太監一字一頓的說:
“公公,這道聖旨請恕在下不能接受!”
什麽?!
言大山竟然拒絕了!
此事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傳旨的太監笑容一滯,托舉著黃色卷軸聖旨的兩手,定在半空,麵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冷了下來。
言府的仆從們更是駭然失色,老實說,這聖旨上的內容他們十分滿意。
當今女皇不僅還了言家的清白,還對死去的人和活著的人大加封賞。
不說言老太君的一品誥命夫人,以及那柄錫杖。
單單言大山那世襲罔替的“威武郡公”,就是光耀門楣的大喜事,此等殊榮,隻有大梁開國功臣才配得享……
安裝最新版。】
那聖旨上的封賞,足以彌補言家這十年來所經曆的苦難。
朝廷的誠意很足。
可是言大山竟一口迴絕了……就算他對朝廷的封賞不滿意,也不該一口迴絕啊,那畢竟是聖旨……
總之,言府的仆從們既震驚,又駭然。
相對來說,言老太君就鎮定得多。
她的位置在言大山的身側,聽聞言大山那“大逆不道”的狂言之後,顫抖著蒼老的雙手向前摸去,並問道:
“九郎,你……”
“娘,孩兒在這裏。”
“……”
言大山握住她摸錯了方向的兩手。
言老太君以手代眼,摸著言大山那消瘦的國字臉,代現場所有人問出那句話:“九郎啊,你為何不接聖旨?”
老實說,朝廷對言家的封賞非常豐厚。
就算在言老太君看來,也足以抵消言家這些年的苦難了。
按照她老人家的意思,應該接下這道聖旨。
“娘您聽我說,那聖旨中說,讓孩兒官複原職……但早在十年前,孩兒曾在父兄靈前發下毒誓,倘若能夠活著迴到大梁,我必將以侍奉娘親和諸位嫂嫂為己任!”
“嫂嫂們皆已作古,所幸娘親尚在!”
“所以,這道聖旨孩兒不能接!孩兒要在家侍奉娘親,哪兒也不去!”
“……”
原來九郎是這個意思……言老太君緩緩點頭,心裏十分欣慰。
言府的仆從們恍然大悟,言大山此舉他們亦十分讚同,方才心裏的畏懼與駭然悄然消失,若有需要他們將與言大山一起抗旨……
傳旨的太監聞言後,卻是爽朗的笑了起來。
眾人齊刷刷扭頭看去,不知他笑什麽?
隻聽傳旨太監笑道:
“言將軍,陛下口諭。”
“……”
口諭?什麽口諭……言大山壓著心裏的疑惑,轉身麵朝太監做洗耳恭聽狀。
“陛下特許,言將軍可不去軍中任職,並下發憑證,倘若哪天言將軍想去軍中了,可持此憑證直入宮中麵聖!”
傳旨太監說著,扭頭對身後的小太監點了點頭。
小太監送來一塊腰牌,傳旨太監笑嗬嗬接過,然後恭敬的遞給言大山。
言大山遲疑了一下,終究接過……
“嗬嗬嗬嗬,很好,言將軍,請接旨吧。”傳旨太監雙手恭敬的遞上聖旨。
“草……下官多謝陛下隆恩!”
“……”
言大山雙手接旨。
一旦接了聖旨,他雖然不打算去軍中效力,但身份也發生了質的變化,他現在已是“威武郡公”!
所以不再自稱“草民”。
傳旨太監對他的稱唿也跟著變了,作揖笑道:
“恭喜威武郡公!”
“……”
“恭喜威武郡公!”
“恭喜言老太君!”
“……”
府中的仆從們也齊齊作揖,聲勢震天,言府一掃頹敗之氣,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傳旨太監跟著樂嗬一陣,然後告辭,準備迴宮複命。
言老太君心頭忽然一動,忙拉住傳旨太監問道:
“敢問公公,我言家今日沉冤得雪,還得陛下封賞,到底是什麽緣故?”
“老身知道,數年前的那樁舊案已經偵破,這才讓九郎得釋……”
“偵破那舊案之人,究竟是誰?煩請公公相告。”
“……”
言大山聽了這話,立即反應過來,忙對傳旨太監作揖道:
“公公,此事對我言家非常重要,偵破此案之人是我言家的大恩人,煩請公公告知,此恩我言家必當湧泉相報。”
言府的仆從們立即從興奮中安靜下來,齊刷刷向傳旨太監看去。
隻聽傳旨太監笑道:
“刑獄司懸案,數年未破,刑部和地方衙門就不用說了,能破此等懸案的也就隻有刑獄司……”
一語未了,言老太君猜測道:
“老身這些年來閉目塞聽,但也聽說刑獄司三捕頭南宮葵極擅刑訊拷問之事,莫非偵破此案之人就是他?”
言大山那消瘦的國字臉上露出恍然之色,道:
“對呀,對呀,這就是了,偵破此案之人應該就是南宮葵!”
“我言家的大恩人,是刑獄司三捕頭南宮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