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上午,豔陽高照。


    蘇賢居住的這條街,名叫“角樓街”,據說是因為東南城牆夾角那裏,有一座“角樓”,因而得名。


    但經數十年的變遷,那座角落因破敗早已拆除,隻剩下一段光禿禿的城牆。


    即便如此,“角樓街”的名字倒是保留了下來。


    街尾,最靠近城牆的夾角那裏,便是柳蕙香的家,以及豆腐攤。


    這個位置真的很不好,太偏僻了。


    不過柳蕙香做的嫩豆腐物廉價美,倒是擁有頗多熟客。


    這不,一位大娘手挎小竹籃,穿過兩條街,專門來此購買新鮮嫩豆腐。


    “嗯?怎麽沒有開門?”


    大娘疑惑,而後大聲喊道:“張姐,張姐,豆腐攤還不開張麽?”


    “抱歉,實在抱歉,今天不開攤,還請改日再來。”緊閉的房門內,傳出張翠花的聲音。


    卻原來是因為,今早蘇賢去柳蕙香家查看臭豆腐的情況,說一切正常,等到明天就可以享用了。


    柳蕙香聽了這話,便決定今天的嫩豆腐,也全部用來製作臭豆腐……


    所以今天豆腐攤依舊不開張。


    專門趕來買豆腐的大娘,吃了閉門羹。


    大娘轉身,走了十多步,恰逢羅掌櫃從古玩店中走出。


    “羅掌櫃,豆腐攤今天怎麽不開張呢?”大娘顯然認識羅掌櫃,就在街邊攀談起來。


    “不僅今天沒開,昨天也沒開。”


    “這是為何?”


    “大娘你就有所不知了,蘇賢侄和豆腐西施正在合作一種美食,叫做什麽……”羅掌櫃微微凝眉,最後說:“臭豆腐!”


    聽他們在談論臭豆腐,街坊鄰居和路人們,紛紛圍了過來。


    七嘴八舌,幾乎都對臭豆腐不看好。


    大娘說:“豆腐攤的張姐我知道,不是浮誇的人,她們為了臭豆腐,竟兩天都不開攤,此事絕不簡單。”


    “張姐不是傻子,莫非那臭豆腐果真是一種美食不成?”


    “嘶,聽你這麽一說,好像還真有點道理。”


    這時有人又說:“蘇賢這個書呆子,不好好讀書,竟跑去做什麽臭豆腐……我們這條街上,就蘇賢一家,對豆腐西施還算不錯。誒你們說,張姐和豆腐西施……是不是因為報恩的緣故,才陪著蘇賢瞎胡鬧?”


    “也對啊!”


    “有道理!”


    “可是我聽說,那什麽臭豆腐,是蘇賢從古書上找到的已經失傳的美食,古書上的記載應該不會錯。”


    “古書上的記載?”


    羅掌櫃、劉叔,以及稍微有點文化的人,聽了這話後都不由肅然起敬。


    這年頭,書籍、書生,都是難能可貴的東西。


    既然臭豆腐是古書上記載的美食,那就不一樣了。


    “到底究竟如何,明日自見分曉,我們就等著看吧:那臭豆腐究竟是古書上記載的失傳美食,還是蘇賢的瞎胡鬧!”


    羅掌櫃最後說。


    眾人紛紛點頭。


    ……


    ……


    樂壽縣,是個“中縣”。


    這說明樂壽縣的戶口數,達到了三千戶以上。


    樂壽縣縣城,中規中矩,不算大也不算小,縣城正中央是縣衙所在地。


    下午時分,縣衙後堂。


    縣令唐矩,還有縣丞、主簿、縣尉等,正聚在後堂議事。


    不知說到什麽趣事,縣令及眾人紛紛撫掌大笑,笑聲響徹整個後堂。


    這時,一個胥吏在門外稟道:“啟稟明府及諸位大人,有緊急公文送到!”


    所謂“明府”,就是對縣令的尊稱。


    “進來吧。”縣令唐矩嘴角還殘留著笑意。


    “明府,使君差人送來的緊急公文,使君還傳話說:請唐縣令立即辦理,不得有誤!”胥吏進得後堂,呈上一個卷軸。


    所謂“使君”,是對一州刺史的尊稱。


    刺史相當於後世的“市長”,正是唐矩這個縣令的頂頭上司。


    “哦,快快遞來。”


    唐矩不敢怠慢,接過卷軸,拆開捆綁的綢帶,展開細細看了起來。


    縣丞、主簿、縣尉等全都保持了安靜,緊緊盯著唐矩臉色。


    很快,唐矩嘴角的笑容緩緩消失,竟變成一臉的凝重。


    眾人的心都不由提了起來,不知那公文上到底說了什麽?


    一會兒後,唐矩放下卷軸,麵色依舊肅然。


    縣丞問道:“明府,公文上說了什麽?”


    “公文上說,朝廷近期接到秘報,幽州、莫州、瀛州、滄州一代,有人與北方遼國密謀勾結,圖謀造反!”唐矩緩緩說。


    “造……”


    眾人驚詫,有人還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


    樂壽縣所在的瀛州,屬於“河北道”,北邊是莫州,莫州以北是“幽州”。


    幽州以北,則是遼國的地盤!


    遼人兇殘,經常南下犯邊,不說幽州,就連瀛州都曾數遭遼國大軍南下劫掠。


    “諸位大可放心,茲事體大,朝廷不會坐視不管。”唐矩還算鎮定,“朝廷將派大臣坐鎮幽州,查明暗中勾結遼國之人!”唐矩說。


    “敢問明府,朝廷派遣的大臣,將攜帶多少兵馬?”主簿問。


    “十萬大軍。”


    “這就好,這就好……”縣丞、主簿、縣尉等,都暗暗鬆了口氣,隻要有大軍坐鎮,應該就沒有什麽問題。


    “女皇陛下特旨。”唐矩接著說:“派遣當朝尚書左仆射、蘭陵公主,親率十萬大軍坐鎮幽州!”


    “另外,女皇陛下還加封蘭陵公主‘河北道黜置使’、‘河北道行軍大總管’等諸職。握有河北道各州縣官吏的生殺任免大權!”


    聽了這話,縣丞等人剛剛放鬆的心,又提了起來,驚叫道:“蘭陵公主?!”


    蘭陵公主,是當今女皇陛下最小的親女兒。


    據傳,蘭陵公主不僅貌美如雍容貴氣的牡丹,才能方麵,也極得陛下欣賞。


    她以公主的身份,擔任大梁帝國的“尚書左仆射”,相當於帝國的“首相”。


    世人稱她為“女相”。


    不過,蘭陵公主這個人,權欲也太大了些,心思深沉、沉斷有謀、兇猾無比,稍不注意,就會在她的手裏折戟成沙。


    栽倒在蘭陵公主手裏的大小官吏,不知凡幾,令人惶恐。


    縣丞等人,乍聽朝廷派來的人竟是蘭陵公主後,才會失聲驚叫,有種大難臨頭的感覺。


    <a href="http://m.yawenku.com" id="wzsy">yawenku.com</a>


    “諸位不用擔心,蘭陵公主將從‘河間縣’前往幽州,不會途徑我樂壽縣。”唐矩微微展露笑容。


    河間縣,瀛州州城所在地,官道暢通,可直達幽州。


    是前往幽州的首選路徑。


    “那就好,那就好,隻要蘭陵公主不來我們樂壽縣,就萬事大吉。”縣丞抹了把額頭上的冷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生有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總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總督並收藏書生有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