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這是史安第一次聽到母親之外的人提到這個字眼,以前種種疑問湧上心頭,忙又問道:“大和尚,什麽是界,我們這裏是哪一界?”
“界的這種說法也是我們峰映別院的傳承內容之一,雖然不是什麽秘密,但說出來太過聳人聽聞,所以我們一般不說。”
“史逸之願意聽大和尚講解。”史安畢恭畢敬地說。
“這裏的修士們眼界太低,所以對世界的認知也鄙陋得很。其實真正的世界大的超乎想象,佛門所謂三千大千世界便是如此,佛門認為:一日月所照耀的四天下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叫做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史安簡單算了一下,問道:“那這所謂大千世界豈不是有十萬萬個小世界嗎?”
“你的計算無誤,但世界之大還遠不止如此。剛才所說的大千世界其實是蓮華藏世界的組成部分,一個蓮華藏世界中有微塵數個大千世界。而蓮華藏世界的個數對上層世界而言仍然是微塵數。所以世界之大遠非你我能夠想象出來的。”淨一睜大了眼睛,一邊講述一邊也在思考什麽。
“佛門所稱的小世界,在道教和其他法門中被稱為‘下界’,其上還有‘中界’和‘上界’,中界就是中千世界,而上界就是大千世界。”他接著介紹說。
“我們這個小世界,或者說下界,被稱為‘人界’,而就是這一界也大得很,分為四限,就是佛門所稱的四天下,就是勝神州、瞻部洲、牛賀洲和俱盧洲。每一限又由若幹大陸和大洋組成。就比如我們所在的限被稱為宜明限,也就是佛門稱為俱盧天下或俱盧洲,就是由三大洋四大陸構成,最大的洋稱為七星洋,古稱亂星海。”
“另外兩個較小的分別叫大英洋和幻水洋。我們所在的召國位於幻水洋旁的齊項大陸,有大小國家二十餘個,而召國是其中最小一國,占據東南一隅,修煉資源極度貧乏,所以誕生元嬰和以上的修士極為罕見,即便有也多會離開召國前往其他資源更為豐富的國家,或者幹脆離開齊項大陸,跨過幻水洋,去其他大陸。”
史安聽到此處才恍然大悟,原來世界如此之大,按照母親的說法自己要到仙界才可以開始自己的使命,這一個又一個層級的跨越確實千難萬險,要順利到達仙界所要付出的努力確實非同尋常。不過目標已定,總好過隻知修煉而不知終點的修士,想到此不由鬥誌昂揚、雄心勃發。
“那大和尚您下一步有何打算?”
“封印已破,我們留在此地已經無甚大用,今天我們簡單收拾一下殘局後就會離開齊項大陸,跨越幻水洋前往楚翔大陸。施主若是有興趣可與我們一同前往,那裏的修煉資源可比此處好得多,你又有不俗的陣法手藝,應該會又更廣闊的天地。施主意下如何?”淨一誠摯地發出邀請。
史安想了想,向淨一深施一禮道:“多謝大和尚的美意,但現在我在召國還有幾件很重要的事情沒有完成,恐怕近些時候難以成行。但我想此地事情辦完之後,我會去那裏拜訪您的。說實話,我還有很多問題想向您請教呢。”史安這麽說並非推托之詞,極海派還書、殺孫朗保師仇兩件事情還沒有辦,怎能說走就走。
淨一也不勉強,從儲物袋中取出一黃一白兩塊玉簡,重疊在一起置於祖竅,片刻工夫,那白色玉簡也變成黃色。
他鄭重地將這塊變成黃色的玉簡交給史安道:“這是由召國出發穿過幻水洋到達楚翔大陸的地形圖,將來一定會派上用場的。有兩件事我需要提醒你,不要將此玉簡給其他任何人看,更不能複製;還有就是幻水洋兇險無比,你若獨自穿越,至少要結丹以後的修為,望謹記。最後還有一事相求,那惡魔已破開封印逃跑,但此地長因鎮壓它已久,留在地下的妖氣不少,還請施主得了空閑用你的陣法鎮壓一二,淨一先代城中居民向你致謝。”
“謝字實不敢當,我一定盡快完成此陣,為我之過錯彌補一二。”史安連忙答應道。
“還有一事相求,不知大和尚能否答應?”史安接著說道。
“施主,經此一役,你我已不是外人,請講無妨。”
“大和尚,我想問問能否將你們布陣的手印和咒語告訴我,這個陣法我懂,但你們這種方法我卻沒有見過,不情之請,還請大和尚定奪。”
淨一略一思考,又取出一塊玉簡,置於祖竅處片刻,遞給史安道:“更多的我不能給你,但這個陣法你已見過,我想以施主的見識和才智,便是我不給你,你也會慢慢琢磨出來的,不如我順水推舟送個人情,請施主笑納。”
“謝謝大和尚,逸之謝過了。”史安深施一禮。
“施主,那就此別過了,希望有緣能夠再次與你促膝長談。”淨一還一禮後轉身離去。
史安也拱手告辭。
清晨的太陽依然明亮,可曾經繁華的雙塔城卻陷入一片混亂。城中絕大多數房屋和店鋪都已倒塌,城中居民唿天喊地,史安對此卻無能為力,隻能領著朱亮慢慢走出西門,直奔四象觀而去。
這次過去目的是將元道子的儲物袋交給四象觀。這個袋子他隻在放入元道子的那幾件法寶時開過一次,但並沒有做任何探查,畢竟這些傳承的東西是宗主才能擁有和了解的,況且自己都已不再是四象觀的人了,窺探別的宗門隱秘的卑劣做法史安是不屑去做的。
四象觀山門早已恢複往日的平靜,守山弟子看到二人前來忙上前打招唿,“逸之先生,您迴來了?”
“哦,煩請這位小兄弟去請一下陳琦。”史安一邊還禮一邊說道。
工夫不大,陳琦氣喘籲籲的跑了過來。
“雲安師叔,為什麽不迴宗門,反倒像個客人似的站在山門外?”陳琦道。
“陳琦,其實從昨天開始我就已經不再是四象觀的弟子,從此也不再迴宗了。今天我過來不想驚動任何人,一會兒你悄悄將這個儲物袋交給宗主,並告訴他元道子已死,四象觀至此再無內憂了,讓他好好治理宗門,再展昨日雄風。這儲物袋是元道子死前遺留下來的,我並沒有動過,請他放心。”
“什麽?元道子死了?怎麽死的?”陳琦驚喜異常地問道。
“他被峰映別院大陣圍困,實在逃不出來就自爆而亡了。還有,魏家的人……”說到這裏他突然止住了嘴,原本想讓四象觀將這些人釋放,可想到元道子臨死前說的話不無道理,也就改口說道:“魏家的人都不是什麽大奸大惡之人,希望四象觀能夠善待他們。”
“噗通”陳琦跪倒在地,嘭嘭嘭連磕三個響頭,眼中含淚說道:“謝謝逸之先生為陳家雪冤除惡,陳琦有生之年肝腦塗地也要報您之恩。”
史安忙扶起他說道:“陳琦,我還真有一事求你,我走之後你一定要常常去看望元妙師叔,替我在他身邊盡孝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師叔那裏我就不再去了,再次告別恐怕會讓他更加傷心。”
說完,領著朱亮駕起飛舟飛向遠方。
一刻鍾後,當元春子看到宗門遺失諸物都已迴到手中,也知元道子已死在雙塔城中,想到此前對史安的種種提防與算計,心中不免慚愧。
五日後在安頓好宗門大小事情之後,他親自前往逸之閣道謝。
見到雙塔城中到處殘垣斷壁,四處狼藉,心中便知當日與元道子一戰的慘烈,心中更是愧疚。
逸之閣早已成為廢墟,若不是偶遇張泉,他都不知道史安已在兩天前布置好一個鎮壓妖氣的大陣後便離開雙塔城了。
元春子心中暗想,史安心襟開闊,有勇有謀,將來必定成就一番大事業,若交好此人必對四象觀發展大大有利。至此他開始不遺餘力地扶持後來繼續開張的逸之閣,而逸之閣也在未來的百年時間裏繼續發展,逐漸成為率領雙塔城成為召國第一大城的領路人。
史安走了,以後的近二十年時間裏雖然坊間常常傳出他的各種消息,特別是他以一己之力扛下陰魔宗對召國的入侵的事跡,更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他也成為召國修士們眼中的大英雄,然而他卻再也沒有迴過四象觀。
【第二卷四象恩仇】終結
“界的這種說法也是我們峰映別院的傳承內容之一,雖然不是什麽秘密,但說出來太過聳人聽聞,所以我們一般不說。”
“史逸之願意聽大和尚講解。”史安畢恭畢敬地說。
“這裏的修士們眼界太低,所以對世界的認知也鄙陋得很。其實真正的世界大的超乎想象,佛門所謂三千大千世界便是如此,佛門認為:一日月所照耀的四天下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叫做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史安簡單算了一下,問道:“那這所謂大千世界豈不是有十萬萬個小世界嗎?”
“你的計算無誤,但世界之大還遠不止如此。剛才所說的大千世界其實是蓮華藏世界的組成部分,一個蓮華藏世界中有微塵數個大千世界。而蓮華藏世界的個數對上層世界而言仍然是微塵數。所以世界之大遠非你我能夠想象出來的。”淨一睜大了眼睛,一邊講述一邊也在思考什麽。
“佛門所稱的小世界,在道教和其他法門中被稱為‘下界’,其上還有‘中界’和‘上界’,中界就是中千世界,而上界就是大千世界。”他接著介紹說。
“我們這個小世界,或者說下界,被稱為‘人界’,而就是這一界也大得很,分為四限,就是佛門所稱的四天下,就是勝神州、瞻部洲、牛賀洲和俱盧洲。每一限又由若幹大陸和大洋組成。就比如我們所在的限被稱為宜明限,也就是佛門稱為俱盧天下或俱盧洲,就是由三大洋四大陸構成,最大的洋稱為七星洋,古稱亂星海。”
“另外兩個較小的分別叫大英洋和幻水洋。我們所在的召國位於幻水洋旁的齊項大陸,有大小國家二十餘個,而召國是其中最小一國,占據東南一隅,修煉資源極度貧乏,所以誕生元嬰和以上的修士極為罕見,即便有也多會離開召國前往其他資源更為豐富的國家,或者幹脆離開齊項大陸,跨過幻水洋,去其他大陸。”
史安聽到此處才恍然大悟,原來世界如此之大,按照母親的說法自己要到仙界才可以開始自己的使命,這一個又一個層級的跨越確實千難萬險,要順利到達仙界所要付出的努力確實非同尋常。不過目標已定,總好過隻知修煉而不知終點的修士,想到此不由鬥誌昂揚、雄心勃發。
“那大和尚您下一步有何打算?”
“封印已破,我們留在此地已經無甚大用,今天我們簡單收拾一下殘局後就會離開齊項大陸,跨越幻水洋前往楚翔大陸。施主若是有興趣可與我們一同前往,那裏的修煉資源可比此處好得多,你又有不俗的陣法手藝,應該會又更廣闊的天地。施主意下如何?”淨一誠摯地發出邀請。
史安想了想,向淨一深施一禮道:“多謝大和尚的美意,但現在我在召國還有幾件很重要的事情沒有完成,恐怕近些時候難以成行。但我想此地事情辦完之後,我會去那裏拜訪您的。說實話,我還有很多問題想向您請教呢。”史安這麽說並非推托之詞,極海派還書、殺孫朗保師仇兩件事情還沒有辦,怎能說走就走。
淨一也不勉強,從儲物袋中取出一黃一白兩塊玉簡,重疊在一起置於祖竅,片刻工夫,那白色玉簡也變成黃色。
他鄭重地將這塊變成黃色的玉簡交給史安道:“這是由召國出發穿過幻水洋到達楚翔大陸的地形圖,將來一定會派上用場的。有兩件事我需要提醒你,不要將此玉簡給其他任何人看,更不能複製;還有就是幻水洋兇險無比,你若獨自穿越,至少要結丹以後的修為,望謹記。最後還有一事相求,那惡魔已破開封印逃跑,但此地長因鎮壓它已久,留在地下的妖氣不少,還請施主得了空閑用你的陣法鎮壓一二,淨一先代城中居民向你致謝。”
“謝字實不敢當,我一定盡快完成此陣,為我之過錯彌補一二。”史安連忙答應道。
“還有一事相求,不知大和尚能否答應?”史安接著說道。
“施主,經此一役,你我已不是外人,請講無妨。”
“大和尚,我想問問能否將你們布陣的手印和咒語告訴我,這個陣法我懂,但你們這種方法我卻沒有見過,不情之請,還請大和尚定奪。”
淨一略一思考,又取出一塊玉簡,置於祖竅處片刻,遞給史安道:“更多的我不能給你,但這個陣法你已見過,我想以施主的見識和才智,便是我不給你,你也會慢慢琢磨出來的,不如我順水推舟送個人情,請施主笑納。”
“謝謝大和尚,逸之謝過了。”史安深施一禮。
“施主,那就此別過了,希望有緣能夠再次與你促膝長談。”淨一還一禮後轉身離去。
史安也拱手告辭。
清晨的太陽依然明亮,可曾經繁華的雙塔城卻陷入一片混亂。城中絕大多數房屋和店鋪都已倒塌,城中居民唿天喊地,史安對此卻無能為力,隻能領著朱亮慢慢走出西門,直奔四象觀而去。
這次過去目的是將元道子的儲物袋交給四象觀。這個袋子他隻在放入元道子的那幾件法寶時開過一次,但並沒有做任何探查,畢竟這些傳承的東西是宗主才能擁有和了解的,況且自己都已不再是四象觀的人了,窺探別的宗門隱秘的卑劣做法史安是不屑去做的。
四象觀山門早已恢複往日的平靜,守山弟子看到二人前來忙上前打招唿,“逸之先生,您迴來了?”
“哦,煩請這位小兄弟去請一下陳琦。”史安一邊還禮一邊說道。
工夫不大,陳琦氣喘籲籲的跑了過來。
“雲安師叔,為什麽不迴宗門,反倒像個客人似的站在山門外?”陳琦道。
“陳琦,其實從昨天開始我就已經不再是四象觀的弟子,從此也不再迴宗了。今天我過來不想驚動任何人,一會兒你悄悄將這個儲物袋交給宗主,並告訴他元道子已死,四象觀至此再無內憂了,讓他好好治理宗門,再展昨日雄風。這儲物袋是元道子死前遺留下來的,我並沒有動過,請他放心。”
“什麽?元道子死了?怎麽死的?”陳琦驚喜異常地問道。
“他被峰映別院大陣圍困,實在逃不出來就自爆而亡了。還有,魏家的人……”說到這裏他突然止住了嘴,原本想讓四象觀將這些人釋放,可想到元道子臨死前說的話不無道理,也就改口說道:“魏家的人都不是什麽大奸大惡之人,希望四象觀能夠善待他們。”
“噗通”陳琦跪倒在地,嘭嘭嘭連磕三個響頭,眼中含淚說道:“謝謝逸之先生為陳家雪冤除惡,陳琦有生之年肝腦塗地也要報您之恩。”
史安忙扶起他說道:“陳琦,我還真有一事求你,我走之後你一定要常常去看望元妙師叔,替我在他身邊盡孝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師叔那裏我就不再去了,再次告別恐怕會讓他更加傷心。”
說完,領著朱亮駕起飛舟飛向遠方。
一刻鍾後,當元春子看到宗門遺失諸物都已迴到手中,也知元道子已死在雙塔城中,想到此前對史安的種種提防與算計,心中不免慚愧。
五日後在安頓好宗門大小事情之後,他親自前往逸之閣道謝。
見到雙塔城中到處殘垣斷壁,四處狼藉,心中便知當日與元道子一戰的慘烈,心中更是愧疚。
逸之閣早已成為廢墟,若不是偶遇張泉,他都不知道史安已在兩天前布置好一個鎮壓妖氣的大陣後便離開雙塔城了。
元春子心中暗想,史安心襟開闊,有勇有謀,將來必定成就一番大事業,若交好此人必對四象觀發展大大有利。至此他開始不遺餘力地扶持後來繼續開張的逸之閣,而逸之閣也在未來的百年時間裏繼續發展,逐漸成為率領雙塔城成為召國第一大城的領路人。
史安走了,以後的近二十年時間裏雖然坊間常常傳出他的各種消息,特別是他以一己之力扛下陰魔宗對召國的入侵的事跡,更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他也成為召國修士們眼中的大英雄,然而他卻再也沒有迴過四象觀。
【第二卷四象恩仇】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