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元道子冤枉了朱亮。
就在朱亮的神識衝進史安的祖竅那一刻,史安立刻調動六十四條亮黃色的神識從識海四處竄出,直接將那藍色的入侵者團團圍住,這家夥似乎也沒料到會有這麽多的神識跑出來,先是嚇了一跳,然後開始橫衝直撞,將這些小家夥撞得東倒西歪,有一兩個甚至被撞得渙散至接近虛無。史安見狀,忙將全部神識調開,然後兩兩合並,成了三十二條,進而成了十六條,這時每條神識的大小已與那藍色神識大小相若,並將它圍在中間。藍色神識見此情此景,已知今天絕對得不到好處,反而有可能被傷害,掉頭就往祖竅處逃去。
那十六條神識哪能讓它離開,其中一條擋住它的前進路線,其餘眾神識趁它前行一滯之機,立刻撲上前去,把這個藍色神識層層包裹起來,再也不見了蹤影。而此刻正是朱亮雙眼呆滯之時,也正是元道子發問之時。
借著給元道子背誦所謂秘法的工夫,史安已將那藍色的神識吞噬了九成,剩下的一小部分正是包含朱亮人生經曆的記憶,他不想吞噬,因為在他看來,吞噬下去就是抹去那個人的全部記憶,這與殺掉他毫無分別。
就像氣海吞噬靈氣壯大自身的狀況一樣,史安早已成熟的六十四條神識在吞噬了的那九成的神識後,也開始壯大到可以進行下一次的分裂了。
而當史安開口痛斥元道子時,這分神術小成要求的一百二十八條神識不僅已經完成,而且各神識也都有了一點點增長,而更令他高興的是,此時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觸神境界。
擄著朱亮進入洞天石通道後,趁著他昏迷,史安解下安安身上的紅繩,然後將這位大師纏了個結結實實,而後又動用了那張金色符籙。隻是不知該哪種用靈氣可以起效,他索性五種靈氣都注入一些,之後才放心地將其貼在了紅繩之上。
安安已不再徘徊,而是竄到朱亮旁邊,小心翼翼地抽動鼻子嗅了嗅,見沒有什麽它感興趣的東西後,就老老實實找了個角落趴下休息。這時史安才發現這個小家夥今天與往日有些不同,不僅在頭頂正中央多了一塊下品靈石大小的黑色斑點,而且總是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也不再像往常那樣一直在第二間山室門口的結界外注視裏麵躺在地上的嫣兒。不過此時史安並沒有心思多想這個,想得更多的是怎樣逃出四象觀。
現在的洞天石正位於人多眼雜的正堂,逃離是不太可能的,隻有等到夜深人靜之時再說。於是他便然後不再管昏迷不醒的朱亮,隻拿了他的儲物袋,走進了第二間山室。
將儲物袋中的物品全部拿出,東西不多但價值都是不菲。
最多的是靈石,沒有多少下品的,絕大多數是中品普通靈石和中品水靈石,大約共有五六百顆的樣子,上品靈石也有兩顆。這是史安第一次見到上品普通靈石,有一個壯年人的拳頭大小,發出霧蒙蒙的白色熒光。
丹藥有兩瓶,都標有丹名。一瓶代龍丹,一瓶通竅丸。兩種丹藥在《極海蘊鼎錄》都沒有記載,應該不是尋常丹藥。
剩下之物中就有三件法器和一件法寶能入史安的眼。
三件法器都不是俗物,一把二寸多長的金針,共有三十六根;一塊四四方方的絲質手帕和一條三寸長一分厚的黑色木質長板。
法器的使用比較簡單,注入靈氣即可。他嚐試用幾種靈氣分別灌注進去,幾件法器的用途逐一顯現出來。
金針用的是金靈氣,三十六根針尖向前,形成一個圓形直飛出去,速度極快,對麵的山室牆壁上出現一個大小五尺左右的圓圈,中間密密麻麻全是針眼,細看之下金針已經全部沒入石頭半寸有餘。這是暗器,趁人不備祭出,一定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殺傷力也不錯,對方若僅是肉身,洞穿是沒有問題的。不能自己迴歸倒是個麻煩事,不得已還得用神識。
絲質手帕應該是個上品防禦性法器,任何靈氣都可以驅動,可變成大小八尺的巨大手帕,史安調出初劍和婉晴,卯足勁向著手帕刺過去,不但沒有刺穿,反而被那巨型手帕包裹起來,再也不聽使喚。史安大喜,這個東西可比那大小雙盾強得多,不但防禦力更靠譜,還多了一個奪取對方法器的功能。
那塊木板可直接收木靈氣,驅動後變成一個大小如床鋪的木板,有何功效卻不得而知。見木板前方有一個孔洞,大小恰好能放入一顆中品普通靈石,史安取出一顆置於其中,那床板立刻騰空三尺。史安想起在開元城中見到的巡查修士,也學著他們的樣子登上木板,心神一動立刻直飛起來,因速度過快,在洞頂重重的磕了腦袋摔落下來。那木板也“倏”地一聲直飛下來,在他落到地上之前穩穩將其接住。
“飛舟!”史安明白了這件上品法器的用途,原來與那些巡查修士的座駕是一樣的。這可把他樂壞了:以後要走可就太方便了,既不用靈氣,更不用耗費神識,一顆中品靈石就可暢行,心中自然滿意至極。
將三件法器放進儲物袋後,再看剩下的那件法寶,乃是一個手環,不知是何材料所製,光華耀眼。因不知怎樣使用,便於元道子的金剛繩一起仍放入洞天石內。
最後剩下的是兩個玉簡,細看之下是朱亮的修煉心法《黃檀秘訣》和修煉他所謂識心術的《勘神術》。史安對這兩個東西並不感興趣,也扔進了儲物袋。
這一次收獲還是頗豐的,不僅有如此多的戰利品,關鍵自己還進入了觸神期。
還不知道觸神期後神識會有什麽新作用,史安就決定看看神衍訣第三層的內容。
與前兩層每層對應一個神識階位有所不同,第三層是僅供觸神境界前期使用的,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仍是拓神術,又提供了新的提升神識的方法;第二部分還是分神術,講述繼續分裂神識的辦法,不同於前麵一百二十八條神識的分裂,現在的分神之術不僅要在數量上繼續成倍增加,而且對眾神識要有更為明確的分工,用於探查環境的、用於閱讀的、用於移物的、用於驅動傀儡的、用於探查他人心理的等,這種分工會使神識的利用效率更高。
而本層的第三部分叫探心術,講述如何利用神識探查他人心理活動,又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探查他人正在思考的事情,第二階段是挖掘他人隱藏在心底不想為人所知的事情,第三個階段是探查他人自己都已忘卻的事情。其中第一個階段正是這一層所講述的內容,而後兩個階段要到以後的層次才可以修煉。
此外,他還發現進入觸神期後,他已經能夠從外界直接取、放洞天石中物品,而不必像以前一樣,取放物品必須在洞天石內完成,這就方便多了。
史安站在嫣兒的身體旁邊許久,默默地看著因慢慢散失了部分水分而略顯幹枯的嬌軀,和那張因此顯得更加蒼白而沒有血色的臉龐。
“嫣兒,今天我已將你要對元道子說的話原原本本地告訴他了,那朱亮我也擒住了,待日後我將他與元道子一並懲罰,為你報仇雪恨。!”
史安又取出了在紫郡山就已製作好的石板“保鮮陣法”,將嫣兒的身體小心放置在裏麵,雖不能保證身體不朽,但多少也可以減緩肉身幹枯的進度。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還是應該盡早去取得乙晶才行,然後還得給她打造一個棺槨,這煉製乙晶之術自己尚不會,還是抽時間趕緊學習一下《雲霄心得》吧。”史安想道。
現在離深夜時間還早,於是他便進入第二間山室閱讀《雲霄心得》。還是老辦法,五個分魂各自使用自己的神識閱讀玉簡的一部分內容。現在大小藍黃四條分魂的第一條神識都已經足夠強大,閱讀玉簡已經不在話下,隻是神衍訣和魂裂術中都沒有提供怎樣修煉分魂神識的內容,雖嚐試過拓神術和分神術,於這些分魂的神識卻沒有半點用途,除了在蒲團中慢慢滋養外史安也沒有辦法。
在讀過《雲霄心得》中的前五卷,史安收獲不少,不僅是對煉器知識,如煉器的基本步驟、怎樣控火、如何融化材料、常見材料的基本特性等有了更多的認知,更為重要的是他知道了什麽是陣盤,以及陣盤的製作原理。
所謂陣盤,其實就是縮小了的陣法,就是事先將陣圖、陣符、陣旗、靈源等陣法要件壓縮並固定在尺把大小的特定材料上,使用時直接祭出即可,優點在於布陣時間極短,瞬息可成,缺點在於功效範圍極為有限,而且不能修繕和修改,大多數情況下隻能做一次性陣法使用。之所以要用特定材料就是因為不同的陣法所需的陣法環境不同,產生的靈壓不同,用各類材質的不同屬性來彌補環境的不足和承受足夠的靈壓。
因此在陣法師看來,陣盤體現的不是布陣水平的高下,而是煉製陣盤水平的高低。故而陣法師瞧不起製作陣盤的修士,把他們當成煉器師看待,就基於這個原因。
直到現在他才明白,前幾日用石板製作的那兩個陣法,事實上是利用了陣盤製作的基本原理,根本不是自己的創新發明。而且現在他也知道了,那個氤氳陣法刻劃在石板上是一個多麽愚蠢的想法。幸虧他沒有在那兩個陣盤上使用中品靈石,否則還沒有發動,石板就已經被強大的靈壓震碎。實踐也證明,即便是用下品靈石,那個氤氳陣盤也在使用後碎裂成渣。
想想也真是後怕,應該盡快用更為高級的材料再製作一個氤氳陣盤,史安心中暗道。
就在朱亮的神識衝進史安的祖竅那一刻,史安立刻調動六十四條亮黃色的神識從識海四處竄出,直接將那藍色的入侵者團團圍住,這家夥似乎也沒料到會有這麽多的神識跑出來,先是嚇了一跳,然後開始橫衝直撞,將這些小家夥撞得東倒西歪,有一兩個甚至被撞得渙散至接近虛無。史安見狀,忙將全部神識調開,然後兩兩合並,成了三十二條,進而成了十六條,這時每條神識的大小已與那藍色神識大小相若,並將它圍在中間。藍色神識見此情此景,已知今天絕對得不到好處,反而有可能被傷害,掉頭就往祖竅處逃去。
那十六條神識哪能讓它離開,其中一條擋住它的前進路線,其餘眾神識趁它前行一滯之機,立刻撲上前去,把這個藍色神識層層包裹起來,再也不見了蹤影。而此刻正是朱亮雙眼呆滯之時,也正是元道子發問之時。
借著給元道子背誦所謂秘法的工夫,史安已將那藍色的神識吞噬了九成,剩下的一小部分正是包含朱亮人生經曆的記憶,他不想吞噬,因為在他看來,吞噬下去就是抹去那個人的全部記憶,這與殺掉他毫無分別。
就像氣海吞噬靈氣壯大自身的狀況一樣,史安早已成熟的六十四條神識在吞噬了的那九成的神識後,也開始壯大到可以進行下一次的分裂了。
而當史安開口痛斥元道子時,這分神術小成要求的一百二十八條神識不僅已經完成,而且各神識也都有了一點點增長,而更令他高興的是,此時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觸神境界。
擄著朱亮進入洞天石通道後,趁著他昏迷,史安解下安安身上的紅繩,然後將這位大師纏了個結結實實,而後又動用了那張金色符籙。隻是不知該哪種用靈氣可以起效,他索性五種靈氣都注入一些,之後才放心地將其貼在了紅繩之上。
安安已不再徘徊,而是竄到朱亮旁邊,小心翼翼地抽動鼻子嗅了嗅,見沒有什麽它感興趣的東西後,就老老實實找了個角落趴下休息。這時史安才發現這個小家夥今天與往日有些不同,不僅在頭頂正中央多了一塊下品靈石大小的黑色斑點,而且總是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也不再像往常那樣一直在第二間山室門口的結界外注視裏麵躺在地上的嫣兒。不過此時史安並沒有心思多想這個,想得更多的是怎樣逃出四象觀。
現在的洞天石正位於人多眼雜的正堂,逃離是不太可能的,隻有等到夜深人靜之時再說。於是他便然後不再管昏迷不醒的朱亮,隻拿了他的儲物袋,走進了第二間山室。
將儲物袋中的物品全部拿出,東西不多但價值都是不菲。
最多的是靈石,沒有多少下品的,絕大多數是中品普通靈石和中品水靈石,大約共有五六百顆的樣子,上品靈石也有兩顆。這是史安第一次見到上品普通靈石,有一個壯年人的拳頭大小,發出霧蒙蒙的白色熒光。
丹藥有兩瓶,都標有丹名。一瓶代龍丹,一瓶通竅丸。兩種丹藥在《極海蘊鼎錄》都沒有記載,應該不是尋常丹藥。
剩下之物中就有三件法器和一件法寶能入史安的眼。
三件法器都不是俗物,一把二寸多長的金針,共有三十六根;一塊四四方方的絲質手帕和一條三寸長一分厚的黑色木質長板。
法器的使用比較簡單,注入靈氣即可。他嚐試用幾種靈氣分別灌注進去,幾件法器的用途逐一顯現出來。
金針用的是金靈氣,三十六根針尖向前,形成一個圓形直飛出去,速度極快,對麵的山室牆壁上出現一個大小五尺左右的圓圈,中間密密麻麻全是針眼,細看之下金針已經全部沒入石頭半寸有餘。這是暗器,趁人不備祭出,一定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殺傷力也不錯,對方若僅是肉身,洞穿是沒有問題的。不能自己迴歸倒是個麻煩事,不得已還得用神識。
絲質手帕應該是個上品防禦性法器,任何靈氣都可以驅動,可變成大小八尺的巨大手帕,史安調出初劍和婉晴,卯足勁向著手帕刺過去,不但沒有刺穿,反而被那巨型手帕包裹起來,再也不聽使喚。史安大喜,這個東西可比那大小雙盾強得多,不但防禦力更靠譜,還多了一個奪取對方法器的功能。
那塊木板可直接收木靈氣,驅動後變成一個大小如床鋪的木板,有何功效卻不得而知。見木板前方有一個孔洞,大小恰好能放入一顆中品普通靈石,史安取出一顆置於其中,那床板立刻騰空三尺。史安想起在開元城中見到的巡查修士,也學著他們的樣子登上木板,心神一動立刻直飛起來,因速度過快,在洞頂重重的磕了腦袋摔落下來。那木板也“倏”地一聲直飛下來,在他落到地上之前穩穩將其接住。
“飛舟!”史安明白了這件上品法器的用途,原來與那些巡查修士的座駕是一樣的。這可把他樂壞了:以後要走可就太方便了,既不用靈氣,更不用耗費神識,一顆中品靈石就可暢行,心中自然滿意至極。
將三件法器放進儲物袋後,再看剩下的那件法寶,乃是一個手環,不知是何材料所製,光華耀眼。因不知怎樣使用,便於元道子的金剛繩一起仍放入洞天石內。
最後剩下的是兩個玉簡,細看之下是朱亮的修煉心法《黃檀秘訣》和修煉他所謂識心術的《勘神術》。史安對這兩個東西並不感興趣,也扔進了儲物袋。
這一次收獲還是頗豐的,不僅有如此多的戰利品,關鍵自己還進入了觸神期。
還不知道觸神期後神識會有什麽新作用,史安就決定看看神衍訣第三層的內容。
與前兩層每層對應一個神識階位有所不同,第三層是僅供觸神境界前期使用的,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仍是拓神術,又提供了新的提升神識的方法;第二部分還是分神術,講述繼續分裂神識的辦法,不同於前麵一百二十八條神識的分裂,現在的分神之術不僅要在數量上繼續成倍增加,而且對眾神識要有更為明確的分工,用於探查環境的、用於閱讀的、用於移物的、用於驅動傀儡的、用於探查他人心理的等,這種分工會使神識的利用效率更高。
而本層的第三部分叫探心術,講述如何利用神識探查他人心理活動,又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探查他人正在思考的事情,第二階段是挖掘他人隱藏在心底不想為人所知的事情,第三個階段是探查他人自己都已忘卻的事情。其中第一個階段正是這一層所講述的內容,而後兩個階段要到以後的層次才可以修煉。
此外,他還發現進入觸神期後,他已經能夠從外界直接取、放洞天石中物品,而不必像以前一樣,取放物品必須在洞天石內完成,這就方便多了。
史安站在嫣兒的身體旁邊許久,默默地看著因慢慢散失了部分水分而略顯幹枯的嬌軀,和那張因此顯得更加蒼白而沒有血色的臉龐。
“嫣兒,今天我已將你要對元道子說的話原原本本地告訴他了,那朱亮我也擒住了,待日後我將他與元道子一並懲罰,為你報仇雪恨。!”
史安又取出了在紫郡山就已製作好的石板“保鮮陣法”,將嫣兒的身體小心放置在裏麵,雖不能保證身體不朽,但多少也可以減緩肉身幹枯的進度。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還是應該盡早去取得乙晶才行,然後還得給她打造一個棺槨,這煉製乙晶之術自己尚不會,還是抽時間趕緊學習一下《雲霄心得》吧。”史安想道。
現在離深夜時間還早,於是他便進入第二間山室閱讀《雲霄心得》。還是老辦法,五個分魂各自使用自己的神識閱讀玉簡的一部分內容。現在大小藍黃四條分魂的第一條神識都已經足夠強大,閱讀玉簡已經不在話下,隻是神衍訣和魂裂術中都沒有提供怎樣修煉分魂神識的內容,雖嚐試過拓神術和分神術,於這些分魂的神識卻沒有半點用途,除了在蒲團中慢慢滋養外史安也沒有辦法。
在讀過《雲霄心得》中的前五卷,史安收獲不少,不僅是對煉器知識,如煉器的基本步驟、怎樣控火、如何融化材料、常見材料的基本特性等有了更多的認知,更為重要的是他知道了什麽是陣盤,以及陣盤的製作原理。
所謂陣盤,其實就是縮小了的陣法,就是事先將陣圖、陣符、陣旗、靈源等陣法要件壓縮並固定在尺把大小的特定材料上,使用時直接祭出即可,優點在於布陣時間極短,瞬息可成,缺點在於功效範圍極為有限,而且不能修繕和修改,大多數情況下隻能做一次性陣法使用。之所以要用特定材料就是因為不同的陣法所需的陣法環境不同,產生的靈壓不同,用各類材質的不同屬性來彌補環境的不足和承受足夠的靈壓。
因此在陣法師看來,陣盤體現的不是布陣水平的高下,而是煉製陣盤水平的高低。故而陣法師瞧不起製作陣盤的修士,把他們當成煉器師看待,就基於這個原因。
直到現在他才明白,前幾日用石板製作的那兩個陣法,事實上是利用了陣盤製作的基本原理,根本不是自己的創新發明。而且現在他也知道了,那個氤氳陣法刻劃在石板上是一個多麽愚蠢的想法。幸虧他沒有在那兩個陣盤上使用中品靈石,否則還沒有發動,石板就已經被強大的靈壓震碎。實踐也證明,即便是用下品靈石,那個氤氳陣盤也在使用後碎裂成渣。
想想也真是後怕,應該盡快用更為高級的材料再製作一個氤氳陣盤,史安心中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