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五。大雪初晴,天依舊寒冷。
一大早,史安將趙宅中物品整點好,他隻將十二卷行醫手劄、師父的遺書、孝衣和祭奠之物以及約莫十兩的散碎銀隨身攜帶,隨手又將前日為毒殺金知縣多買的十幾味常用藥材也塞進了包袱。門窗關好鎖好,其餘物件也都按師父師娘生前那樣歸置妥當,連同家門鑰匙一起交代給沈慧才。進到沈家,史安見到沈夫人,又是抱頭痛哭一場。
卯時剛過,由張家管家帶領的迎親隊伍已到沈家門口,帶著新娘來接舅舅沈慧才了。
按照晉州的婚嫁習慣,男女婚配要經過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步。納彩就是提親,由媒婆牽線保媒;問名即討要女方生辰八字,請人推算男女八字是否相合;納吉就是男方向女方請求婚姻;納征就是送彩禮之後的訂婚;請期就是約定娶親的日子,最後的親迎就是娶親,男家要派人或親自迎娶新娘。
晉州風俗一般是新娘坐二人抬的花轎,家境寬裕些的用四人轎,更為富貴的人家就要用八抬大轎,如果親迎路程遠則用馬車。張鄉紳家在景縣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用的馬車自然也不一樣。一般人家是一匹馬的馬車,條件好些的用雙馬雙輪車,這次的迎親隊伍是駟馬四輪車。車轎也不一般,有別於別家隻可坐下兩人的單排座椅,張家的車轎更寬敞,也更為舒適,是麵對麵雙排座椅,四人坐都很寬裕。
再看這四匹馬,身量一般齊整,清一色的棗紅色,長長的黑色鬃毛被梳成一排整齊的小辮兒,馬頭上各頂一個紅繡球,金黃色的銅質鑾鈴伴著輕快的馬蹄聲清脆悅耳,果然是威風凜凜氣度非凡,張鄉紳家的權勢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按照禮數,舅舅沈慧才要指引著新娘拜見舅媽沈夫人。新娘蓋著紅蓋頭下了車,由張家的一個婆姨帶著走進沈家正房,迎親隊伍也都被請進客廳用茶。此時史安和瓊兒從院門口的耳房溜出,快步鑽入新娘的馬車中,挑開鋪墊在座椅上的厚重紅色帷幔,分別蜷縮在兩張座椅之下,然後將帷幔放下,二人便被遮擋得嚴嚴實實,即使挑開轎簾也無法看見。
一盞茶的工夫,見禮已畢,迎親隊伍各就各位,沈慧才也神氣地騎上一匹高大駿馬。張家管家大喊“起轎”後,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迎親隊伍繼續出發。
出城時沒遇到什麽麻煩,畢竟是鄰縣的大鄉紳娶親,進城時也都做了打點。隻是臨出城時,守城兵丁清點了一下人數,核對多出來的前來幾個送親人員的相貌,並無與通緝之人相貌相似的。末了又轎簾挑開看看,隻坐著一個蒙著蓋頭的新娘在和一個婆娘在閑聊,並無可疑之處,便打開城門放行。
蜷縮在座椅之下的史安這才放了心,心中原先設計的幾個應對之處反而沒了作用,不由想到:“該著這個金老狗死,看來也沒什麽人對他上心。”
再說金家,這兩天亂作一團。臘月二十三日晚,先是私奔了一對男女下人,緊接著發現知縣老爺莫名亡故。縣裏的仵作竟然看不出金知縣的死因,說是暴病身亡吧,可偏偏內髒潰爛七竅流血,明顯的中毒死亡的症狀,可要說是中毒身亡吧,又沒有尋常毒藥毒死的表狀。況且金知縣日常吃的益氣丸,臨死前剩下的半盞茶,經查都沒有任何異樣,同時全縣所有的藥店都詢問過,近期沒有賣過砒霜之類的劇毒之物。仵作沒有辦法,隻得告知金家金知縣死因不明。
驗屍未明,金家便無法下葬,唯一能指望上的女婿也留下金家小姐,臘月二十五便離去了。家中隻剩幾個幾個女人無法應付,隻得命人上報州署衙門,並希望討來州府的仵作驗屍。逢年關將至,縣內衙役都不願外出辛勞,推諉扯皮遲遲不出。到了正月初三那天,女婿孫朗派來的車夫老劉告知金家,說害死金知縣的是金家傭人金貴,而那金貴本是趙郎中的徒弟史安,扮作傭人等了半年時間下的手。
金家趕緊稟告縣衙,待縣衙再次派人在初四這天搜查趙宅時,早已人去宅空。而州府得知金知縣的死訊,已然過了正月十五。州府安排州裏的仵作複查,結果也是一樣,兇手也仍舊未能捉拿歸案。新來的知縣二月到任,隻顧得上下走訪官員,哪顧得上查舊案,一來二去,已是四月中旬仍未有結果。眼見得金知縣的屍身曆經冬春二季,又被縣州二位仵作剖來解去,腐朽不堪不說,連個全屍也難保全,最終金家無法隻得掩鼻下葬。
可憐堂堂知縣大人竟落得如此下場,也不能不說“昭昭天理,報應不爽”。至此縣衙再無人有心思去查一樁無頭案,下發的海捕公告也隻說金貴私拐知縣的丫環逃離。州府更不願意向朝廷匯報自己查案不明、緝兇不力,最終便以金知縣操勞過度猝死結案上報京城。朝廷自然要安撫金家幾句,竟又送來了君王親自題寫的“鞠躬盡瘁”的牌匾,以示關懷之意,至此此事便草草了結,這是後話不提。
臘月二十五辰時,迎親車隊駛出了益縣城,向南行官道走了七八裏,益縣城早不見了蹤影。見路上並沒有其他往來過客,沈慧才這才驅馬來到張管家馬前,叫住了張管家。
“張管家,有個私事我先斬後奏了,還望海涵。”沈慧才有些歉意的說道。
“哦,什麽事?”張管家頗有點意外。
“我的妻家外甥和他鄰家之女私奔,鑽在迎親車的車座之下出城了。”沈慧才將事先編好的托詞娓娓道來。說是他的妻家外甥與鄰家之女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隻因鄰家女的父母貪戀錢財,要將此女許配一個年過半百的財主為妾,此女不從,才與妻家外甥私奔,因逃不出城門,隻得躲在車內逃離雲雲。
張管家眉頭微皺道:“這可不太合適吧,若是本家老爺知道了,恐怕……”
沈慧才趕忙塞進管家手中一錠五兩紋銀,又講述那財主如何不堪,此女如何可憐,並說道:“這是行了大善、為張家平添陰德之事,必定保佑張老太爺身體康健增加陽壽。”
不知是銀子起了作用,還是沈慧才最後這番話打動了張管家,他收起銀子,道:“沈兄所言極是,此事便是老爺知曉也定會誇獎,那就別讓二位躲在車座下了,趕緊請出來吧。”
“我先替那兩個小家夥謝謝張管家了。”沈慧才在馬上抱拳作揖。
史安和瓊兒被沈慧才喊出了馬車,他們倆的出現大大的嚇了車裏的新娘和張家婆姨一跳。
二人下車後活動一下身子,被沈慧才帶到張管家近前。
“就是我的妻外甥尹健和那鄰家之女福兒,尹健、福兒,你們還不趕緊謝過張管家?”沈慧才道。
史安暗笑,心說沈大叔這化名起的真有水平,尹健對著金貴,福兒對著瓊兒。口中卻不敢怠慢,深施一禮道:“謝謝張管家的大恩大德。”瓊兒也深道萬福。
張管家道:“免禮,你們客氣了,舉手之勞何足掛齒?”
沈慧才不敢讓二人多說,恐怕言多有失,忙道:“尹健,你辦你的正事要緊,趕不上我們也不打緊,我會親自送福兒姑娘先到你在景縣城的表姐家的,等你到景縣時直接到她家就是了。我送完親吃上兩杯喜酒,就帶著我的人迴益縣了。”
張管家也不願就此耽擱時間,對沈慧才道:“沈兄,時候不早了,你看我們什麽時候啟程?”
沈慧才忙說道:“這就走吧。”
隨即轉迴身對史安說道:“此後一別,不知何年才能再見,你家裏我會好好照應,你也要多多保重,凡事量力而行,切不可魯莽行事。等這陣子過去了,一定迴來看看我們兩口子。”說罷淚水縱橫而下。
史安心中頗為感動,趕忙跪倒說:“姨夫,我會小心的,您和我姨媽也要多多保重身體,祝福二老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迎親車隊漸行漸遠。
當日下午迎親隊伍趕到景縣,沈慧才先是送瓊兒去了聚賢茶館見其未婚夫,後又趕到張家參加了婚禮。
張家太爺不知是喜事所衝或是真如沈慧才所言添了陰德,大病漸去,竟又多活了十年,五世同堂其樂融融,街坊鄰裏暗自稱奇,這是後話不提。
一大早,史安將趙宅中物品整點好,他隻將十二卷行醫手劄、師父的遺書、孝衣和祭奠之物以及約莫十兩的散碎銀隨身攜帶,隨手又將前日為毒殺金知縣多買的十幾味常用藥材也塞進了包袱。門窗關好鎖好,其餘物件也都按師父師娘生前那樣歸置妥當,連同家門鑰匙一起交代給沈慧才。進到沈家,史安見到沈夫人,又是抱頭痛哭一場。
卯時剛過,由張家管家帶領的迎親隊伍已到沈家門口,帶著新娘來接舅舅沈慧才了。
按照晉州的婚嫁習慣,男女婚配要經過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步。納彩就是提親,由媒婆牽線保媒;問名即討要女方生辰八字,請人推算男女八字是否相合;納吉就是男方向女方請求婚姻;納征就是送彩禮之後的訂婚;請期就是約定娶親的日子,最後的親迎就是娶親,男家要派人或親自迎娶新娘。
晉州風俗一般是新娘坐二人抬的花轎,家境寬裕些的用四人轎,更為富貴的人家就要用八抬大轎,如果親迎路程遠則用馬車。張鄉紳家在景縣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用的馬車自然也不一樣。一般人家是一匹馬的馬車,條件好些的用雙馬雙輪車,這次的迎親隊伍是駟馬四輪車。車轎也不一般,有別於別家隻可坐下兩人的單排座椅,張家的車轎更寬敞,也更為舒適,是麵對麵雙排座椅,四人坐都很寬裕。
再看這四匹馬,身量一般齊整,清一色的棗紅色,長長的黑色鬃毛被梳成一排整齊的小辮兒,馬頭上各頂一個紅繡球,金黃色的銅質鑾鈴伴著輕快的馬蹄聲清脆悅耳,果然是威風凜凜氣度非凡,張鄉紳家的權勢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按照禮數,舅舅沈慧才要指引著新娘拜見舅媽沈夫人。新娘蓋著紅蓋頭下了車,由張家的一個婆姨帶著走進沈家正房,迎親隊伍也都被請進客廳用茶。此時史安和瓊兒從院門口的耳房溜出,快步鑽入新娘的馬車中,挑開鋪墊在座椅上的厚重紅色帷幔,分別蜷縮在兩張座椅之下,然後將帷幔放下,二人便被遮擋得嚴嚴實實,即使挑開轎簾也無法看見。
一盞茶的工夫,見禮已畢,迎親隊伍各就各位,沈慧才也神氣地騎上一匹高大駿馬。張家管家大喊“起轎”後,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迎親隊伍繼續出發。
出城時沒遇到什麽麻煩,畢竟是鄰縣的大鄉紳娶親,進城時也都做了打點。隻是臨出城時,守城兵丁清點了一下人數,核對多出來的前來幾個送親人員的相貌,並無與通緝之人相貌相似的。末了又轎簾挑開看看,隻坐著一個蒙著蓋頭的新娘在和一個婆娘在閑聊,並無可疑之處,便打開城門放行。
蜷縮在座椅之下的史安這才放了心,心中原先設計的幾個應對之處反而沒了作用,不由想到:“該著這個金老狗死,看來也沒什麽人對他上心。”
再說金家,這兩天亂作一團。臘月二十三日晚,先是私奔了一對男女下人,緊接著發現知縣老爺莫名亡故。縣裏的仵作竟然看不出金知縣的死因,說是暴病身亡吧,可偏偏內髒潰爛七竅流血,明顯的中毒死亡的症狀,可要說是中毒身亡吧,又沒有尋常毒藥毒死的表狀。況且金知縣日常吃的益氣丸,臨死前剩下的半盞茶,經查都沒有任何異樣,同時全縣所有的藥店都詢問過,近期沒有賣過砒霜之類的劇毒之物。仵作沒有辦法,隻得告知金家金知縣死因不明。
驗屍未明,金家便無法下葬,唯一能指望上的女婿也留下金家小姐,臘月二十五便離去了。家中隻剩幾個幾個女人無法應付,隻得命人上報州署衙門,並希望討來州府的仵作驗屍。逢年關將至,縣內衙役都不願外出辛勞,推諉扯皮遲遲不出。到了正月初三那天,女婿孫朗派來的車夫老劉告知金家,說害死金知縣的是金家傭人金貴,而那金貴本是趙郎中的徒弟史安,扮作傭人等了半年時間下的手。
金家趕緊稟告縣衙,待縣衙再次派人在初四這天搜查趙宅時,早已人去宅空。而州府得知金知縣的死訊,已然過了正月十五。州府安排州裏的仵作複查,結果也是一樣,兇手也仍舊未能捉拿歸案。新來的知縣二月到任,隻顧得上下走訪官員,哪顧得上查舊案,一來二去,已是四月中旬仍未有結果。眼見得金知縣的屍身曆經冬春二季,又被縣州二位仵作剖來解去,腐朽不堪不說,連個全屍也難保全,最終金家無法隻得掩鼻下葬。
可憐堂堂知縣大人竟落得如此下場,也不能不說“昭昭天理,報應不爽”。至此縣衙再無人有心思去查一樁無頭案,下發的海捕公告也隻說金貴私拐知縣的丫環逃離。州府更不願意向朝廷匯報自己查案不明、緝兇不力,最終便以金知縣操勞過度猝死結案上報京城。朝廷自然要安撫金家幾句,竟又送來了君王親自題寫的“鞠躬盡瘁”的牌匾,以示關懷之意,至此此事便草草了結,這是後話不提。
臘月二十五辰時,迎親車隊駛出了益縣城,向南行官道走了七八裏,益縣城早不見了蹤影。見路上並沒有其他往來過客,沈慧才這才驅馬來到張管家馬前,叫住了張管家。
“張管家,有個私事我先斬後奏了,還望海涵。”沈慧才有些歉意的說道。
“哦,什麽事?”張管家頗有點意外。
“我的妻家外甥和他鄰家之女私奔,鑽在迎親車的車座之下出城了。”沈慧才將事先編好的托詞娓娓道來。說是他的妻家外甥與鄰家之女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隻因鄰家女的父母貪戀錢財,要將此女許配一個年過半百的財主為妾,此女不從,才與妻家外甥私奔,因逃不出城門,隻得躲在車內逃離雲雲。
張管家眉頭微皺道:“這可不太合適吧,若是本家老爺知道了,恐怕……”
沈慧才趕忙塞進管家手中一錠五兩紋銀,又講述那財主如何不堪,此女如何可憐,並說道:“這是行了大善、為張家平添陰德之事,必定保佑張老太爺身體康健增加陽壽。”
不知是銀子起了作用,還是沈慧才最後這番話打動了張管家,他收起銀子,道:“沈兄所言極是,此事便是老爺知曉也定會誇獎,那就別讓二位躲在車座下了,趕緊請出來吧。”
“我先替那兩個小家夥謝謝張管家了。”沈慧才在馬上抱拳作揖。
史安和瓊兒被沈慧才喊出了馬車,他們倆的出現大大的嚇了車裏的新娘和張家婆姨一跳。
二人下車後活動一下身子,被沈慧才帶到張管家近前。
“就是我的妻外甥尹健和那鄰家之女福兒,尹健、福兒,你們還不趕緊謝過張管家?”沈慧才道。
史安暗笑,心說沈大叔這化名起的真有水平,尹健對著金貴,福兒對著瓊兒。口中卻不敢怠慢,深施一禮道:“謝謝張管家的大恩大德。”瓊兒也深道萬福。
張管家道:“免禮,你們客氣了,舉手之勞何足掛齒?”
沈慧才不敢讓二人多說,恐怕言多有失,忙道:“尹健,你辦你的正事要緊,趕不上我們也不打緊,我會親自送福兒姑娘先到你在景縣城的表姐家的,等你到景縣時直接到她家就是了。我送完親吃上兩杯喜酒,就帶著我的人迴益縣了。”
張管家也不願就此耽擱時間,對沈慧才道:“沈兄,時候不早了,你看我們什麽時候啟程?”
沈慧才忙說道:“這就走吧。”
隨即轉迴身對史安說道:“此後一別,不知何年才能再見,你家裏我會好好照應,你也要多多保重,凡事量力而行,切不可魯莽行事。等這陣子過去了,一定迴來看看我們兩口子。”說罷淚水縱橫而下。
史安心中頗為感動,趕忙跪倒說:“姨夫,我會小心的,您和我姨媽也要多多保重身體,祝福二老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迎親車隊漸行漸遠。
當日下午迎親隊伍趕到景縣,沈慧才先是送瓊兒去了聚賢茶館見其未婚夫,後又趕到張家參加了婚禮。
張家太爺不知是喜事所衝或是真如沈慧才所言添了陰德,大病漸去,竟又多活了十年,五世同堂其樂融融,街坊鄰裏暗自稱奇,這是後話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