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車輪的慣性有多大?這個問題沒人知道。被改得麵目全非的大唐裏,李世民是不是還能再次問鼎中原也沒人知道;至少現在他心裏的小九九或者說房玄齡的中原夢,暫時被壓了下去,但沒人知道會在何時暴發出來一樣。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李淵歸天;天策府的一眾文武不甘心於做一個蕃外邦國的臣民;更渴望入主中原,成為炎黃貴胄的正統;那時……。
沒等到那時,就聽到瞭望台上的船員喊道:
“警報,下方發現高句麗城池!”
“這就到高句麗了?”長孫無忌驚訝的探頭去看;隻見那一片白的地麵之上,突兀的多出了一塊黑色的不規則方格,看規格應該是座縣城。
他驚訝的是這比他想像中要快很多很多,雖然他無數次的想像著乘風而來駕雲而去會是一番怎樣的情形,但真正隻花了一頓酒宴的時間,便從河南道飛抵高句麗,還是震驚莫名。
這時,大家都看到了城池,剛剛升任空師提督的尉遲恭拱手問道:“殿下,有神船在此,可以一戰!”
程知節大手往護欄上一拍,喊道:“好家夥,先拔了這城再說!”
李世民看著下方的小方格,卻是搖頭:“打容易,守則難矣;我等孤船深入,後續大軍未跟上,縱使今天打下來,明天又入高句麗人之手;憑白費了半日工夫不提,倒是暴露了我大唐有神船相助的秘密。不妥當!”
否定了先打一場的請求後,又道:“繼續往北罷!高句麗乃囊中之物,待得東征大軍抵達之日,便是高句麗歸化之時;現下,飛船繼續往北,探一探往北之處,可有神霄王所畫的一個大島!”
說著,手指頭敲在了簡易地圖寫著庫頁島的位置。李世民手上有完整清晰的環太平洋地圖,都是七十兩黃金一幅從神人手上買來的,不過那些地圖李氏父子都默契的秘而不宣,沒有給外臣看的意思;能拿出來的,都是一些描摹的簡易版;但哪怕是簡易版,也不是什麽人都能看的;放在李世民手上這張,也隻有秦王府的心腹人等才有資格觀摩。
“神霄王曾說此島之上盡是老林,隻有些許野人居住;天策府中有收納了解遼東局勢之人,其稱此島之上有栗末靺鞨、黑水靺鞨的郡利、窟說和莫曳皆等部。不如今日我等便前往此島一探究竟!”
在場的武將都是唯李世民馬首是瞻,李世民說什麽,他們便聽說麽;倒是謀臣杜如晦勸道:“殿下,此行一去怕是有四五千裏,一來一迴足有萬裏之遙;神船速度再快,也得數天才能迴返;我天策府一眾高官全在飛船之上,拋下數十萬軍民前往萬裏之外。怕是不妥!”
李世民一聽,還真是;本來隻是臨時起意,召集眾將來體驗飛船的,這會又改變主意,直接要去萬裏之外;還真是任性!
不過想想自己親爹能從長安出發夜遊高句麗,自己理當青出於藍勝於藍才是;不但要白天從高句麗國土上飛過,還要跑到更遠的距離才能超過親爹的功績。
再說了,萬裏之遙很遠嗎?
按神霄王的算法,這船一個小時能跑兩百公裏,換到大唐來,就是一個時辰八百裏地。萬裏之遙不過區區十數個時辰而已。
“此島極為重要,乃東征途中重要據點;隻是聽說,未從親眼見到,本王是不放心的;我意已決,繼續北上!”
杜如晦又道:“殿下,這庫頁島之下,尚有一大島,為何不以下方大島為基地呢?從此島出發,有東北方向有一連串小島直達北方半島;又從北方半島處的這串群島去往木洲。以島為鏈,從海路順鏈行走;比之陸路翻越冰原雪海”
杜如晦指的,正是北海道經千島群島抵達堪察加半島,又經科曼多爾群島和阿留申群島抵達阿拉斯加的路線。由於葉謹瑜的世界曆史不過關,以為北海道自古以來就是腳盆的領土;便在畫圖的時候,無意當中把北海道當成腳盆雞的領土給忽略了去。
而事實上,北海道這個地方這時並不是叫北海道;有如中原對北方草原一般,打開始就被當成蠻荒之地,居住的原住民和庫頁島、千島群島及堪察加一樣,是苦夷人,而不是南邊諸島的腳盆雞。一直到數百年十五、十六世紀,腳盆雞才在蝦夷地占地建城;
直到後來北極熊從遙遠的歐洲打到遠東後,占據了庫頁島,並且偷偷摸到了北海道,腳盆雞才加緊大力開發這片荒地;這時,已經到了十九世紀了。
至於大唐年間嘛……腳盆雞尚在本州島中南部地區刀耕火種,而北海道更是純粹的野人區罷了。
李世民摸著自己的小胡子,又用手指在地圖上比劃了一下;算算還真是和杜如晦說的一樣,要近了不少。。
“為何神霄王置此島為無物,而選更北之地中?”葉老板的疏忽,卻引來李世民的迷之猜想:莫不是神霄王自己看上了這塊地?
心中琢磨著,眼睛卻盯著那張簡易版的地圖;地圖因為被翻看得太勤,早就被李世民和他的手下心腹翻得卷了邊;不過其中的線條圖案,卻已深深的印入了李世民的腦海裏。
也罷,就算神霄王矚意這個島,那也不妨礙自己等人借用一下,反正神霄王拿到手上也要開發不是,不如由東征人馬先給建設建設,大不了到時神霄王想要時就轉讓給他就是了。
再說,萬一神霄王並沒有想要呢?隻是自己過度解讀呢?
想岔了的李世民不再猶豫,下令道:“朝著庫頁島南邊的無名島前進!”
以飛船現在的位置,庫頁島和北海道相差不多,方向隻要微調就可以了。
領航員拿著六分儀對著太陽看了看,然後報了組數。飛船兩側的螺旋槳轉速稍異,朝著北海道飛去。
……
科學與玄學技術的發展,造就了李世民能在一天之內便從河南道飛到庫頁島。可是不能享受到這種便利的人,隻能一步一個腳印的用雙腿去丈量大地。
遠在北方的深山老林當中,一支十數人身著唐人服飾的小隊伍正騎在馬上摸索著前行;周樹人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行唐人,便是踩出路的第一人。
“隊正,這個土著說再往前走,便出了高句麗的地界了。進入白山部的地盤了。”一個負責通譯的本地土著對著隊伍的老大喊著。
帶隊的隊正,正是李世民派出來的諸多斥候中的一個,這些斥候的任務就是向東北找尋前往木洲的路途。
而屬於這位隊正的隊伍原本應該有三十多人,在進入高句麗後,一路不斷損人失馬;又不斷招募人手。兩個月下來,最初的隊伍已經縮編到了十幾個人;而隊員成份也除了少數幾個還是隊正帶出來的斥候精銳外,多數都是在途中重金招募的土著精壯;再加上幾個臨時入隊的通譯和向導。就組成了這支探索前往木洲路途的探險隊伍。
大冬天的,真不是行軍探險的好時候,數尺厚的積雪,馬匹深一腳淺一腳的行走著;速度也是快不起來。
隨著馬匹的起伏,隊正的身子搖晃不定。
口中卻是應道:“進了白山部,就是靺鞨人的地盤了吧?”
通譯雖然懂漢話,但隻能聽和說而已,至於寫就完全不會了。並且聽和說都是以遼郡一帶的口音為主,關中口音比較勉強,每次都要仔細分辨才能聽懂;當然,相處的時間長了;對於隊正的關中官話理解能力增強了不少。
在聽了隊正的話後,還是在腦袋裏理解翻譯了一下,才點頭道:“正是!靺鞨人的東麵和北麵都是大海,南麵接高句麗,西麵則是室韋人。”
此時的靺鞨人分為七部,與高句麗相接的粟末靺鞨,再往北有伯咄部、繼續往北的安車骨部、伯咄東邊的拂涅部、從拂涅再往東的號室部、安車骨部西北的黑水部;最後一個就是粟末部東南方向的白山部。也就是眾人所在的位置。
靺鞨人最後消失在中原的曆史長河中,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處在靺鞨最北端的黑水部了;到唐玄宗時,中土大唐在鬆花江流域和黑龍江下遊兩岸一帶置黑水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其所屬的十六小部落隸屬於都督府,稱為州,任命各部落首領為州刺史。進一步加強了這一地區同內地的聯係。等到五代時期,強盛起來的契丹人稱黑水靺鞨為女真,從此,女真這一名稱代替了靺鞨。最後走上了曆史舞台,一度馬踏中原,唱了一出大清藥丸。
眼下說什麽女真、什麽室韋人之類的都還太遠,接下來打交道的對象是靺鞨人。
“靺鞨人對我中土大唐觀感如何?可會敵視我等?”斥候隊伍在高句麗境內損失比較大,除了嚴寒之外,有很大一部因為高句麗人對中原人相當敵視;畢竟隋二世三征高句麗,對高句麗的生產生活打擊相當大。一些高句麗人仇視中原也是正常的。
那通譯道:“粟末部每與高句麗戰,屢敗;前朝隋帝在位時,便已內附前朝;而今中原再度結束動蕩,粟末部必會再次內附。白山部與粟末部相接,亦深受高句麗之害久矣。唐使隻需與其言,唐欲用兵高句麗,白山部必喜。”
聽了通譯的話,隊正點頭;從暖和的皮手套中抽出手,在本本上記道:北地蠻夷苦高句麗久矣,日夜期盼王師東顧,民心可用。還在為找不到的最新章節苦惱?安利一個或搜索熱/度/網/文《搜索的時候記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這裏有小姐姐幫你找書,陪你尬聊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李淵歸天;天策府的一眾文武不甘心於做一個蕃外邦國的臣民;更渴望入主中原,成為炎黃貴胄的正統;那時……。
沒等到那時,就聽到瞭望台上的船員喊道:
“警報,下方發現高句麗城池!”
“這就到高句麗了?”長孫無忌驚訝的探頭去看;隻見那一片白的地麵之上,突兀的多出了一塊黑色的不規則方格,看規格應該是座縣城。
他驚訝的是這比他想像中要快很多很多,雖然他無數次的想像著乘風而來駕雲而去會是一番怎樣的情形,但真正隻花了一頓酒宴的時間,便從河南道飛抵高句麗,還是震驚莫名。
這時,大家都看到了城池,剛剛升任空師提督的尉遲恭拱手問道:“殿下,有神船在此,可以一戰!”
程知節大手往護欄上一拍,喊道:“好家夥,先拔了這城再說!”
李世民看著下方的小方格,卻是搖頭:“打容易,守則難矣;我等孤船深入,後續大軍未跟上,縱使今天打下來,明天又入高句麗人之手;憑白費了半日工夫不提,倒是暴露了我大唐有神船相助的秘密。不妥當!”
否定了先打一場的請求後,又道:“繼續往北罷!高句麗乃囊中之物,待得東征大軍抵達之日,便是高句麗歸化之時;現下,飛船繼續往北,探一探往北之處,可有神霄王所畫的一個大島!”
說著,手指頭敲在了簡易地圖寫著庫頁島的位置。李世民手上有完整清晰的環太平洋地圖,都是七十兩黃金一幅從神人手上買來的,不過那些地圖李氏父子都默契的秘而不宣,沒有給外臣看的意思;能拿出來的,都是一些描摹的簡易版;但哪怕是簡易版,也不是什麽人都能看的;放在李世民手上這張,也隻有秦王府的心腹人等才有資格觀摩。
“神霄王曾說此島之上盡是老林,隻有些許野人居住;天策府中有收納了解遼東局勢之人,其稱此島之上有栗末靺鞨、黑水靺鞨的郡利、窟說和莫曳皆等部。不如今日我等便前往此島一探究竟!”
在場的武將都是唯李世民馬首是瞻,李世民說什麽,他們便聽說麽;倒是謀臣杜如晦勸道:“殿下,此行一去怕是有四五千裏,一來一迴足有萬裏之遙;神船速度再快,也得數天才能迴返;我天策府一眾高官全在飛船之上,拋下數十萬軍民前往萬裏之外。怕是不妥!”
李世民一聽,還真是;本來隻是臨時起意,召集眾將來體驗飛船的,這會又改變主意,直接要去萬裏之外;還真是任性!
不過想想自己親爹能從長安出發夜遊高句麗,自己理當青出於藍勝於藍才是;不但要白天從高句麗國土上飛過,還要跑到更遠的距離才能超過親爹的功績。
再說了,萬裏之遙很遠嗎?
按神霄王的算法,這船一個小時能跑兩百公裏,換到大唐來,就是一個時辰八百裏地。萬裏之遙不過區區十數個時辰而已。
“此島極為重要,乃東征途中重要據點;隻是聽說,未從親眼見到,本王是不放心的;我意已決,繼續北上!”
杜如晦又道:“殿下,這庫頁島之下,尚有一大島,為何不以下方大島為基地呢?從此島出發,有東北方向有一連串小島直達北方半島;又從北方半島處的這串群島去往木洲。以島為鏈,從海路順鏈行走;比之陸路翻越冰原雪海”
杜如晦指的,正是北海道經千島群島抵達堪察加半島,又經科曼多爾群島和阿留申群島抵達阿拉斯加的路線。由於葉謹瑜的世界曆史不過關,以為北海道自古以來就是腳盆的領土;便在畫圖的時候,無意當中把北海道當成腳盆雞的領土給忽略了去。
而事實上,北海道這個地方這時並不是叫北海道;有如中原對北方草原一般,打開始就被當成蠻荒之地,居住的原住民和庫頁島、千島群島及堪察加一樣,是苦夷人,而不是南邊諸島的腳盆雞。一直到數百年十五、十六世紀,腳盆雞才在蝦夷地占地建城;
直到後來北極熊從遙遠的歐洲打到遠東後,占據了庫頁島,並且偷偷摸到了北海道,腳盆雞才加緊大力開發這片荒地;這時,已經到了十九世紀了。
至於大唐年間嘛……腳盆雞尚在本州島中南部地區刀耕火種,而北海道更是純粹的野人區罷了。
李世民摸著自己的小胡子,又用手指在地圖上比劃了一下;算算還真是和杜如晦說的一樣,要近了不少。。
“為何神霄王置此島為無物,而選更北之地中?”葉老板的疏忽,卻引來李世民的迷之猜想:莫不是神霄王自己看上了這塊地?
心中琢磨著,眼睛卻盯著那張簡易版的地圖;地圖因為被翻看得太勤,早就被李世民和他的手下心腹翻得卷了邊;不過其中的線條圖案,卻已深深的印入了李世民的腦海裏。
也罷,就算神霄王矚意這個島,那也不妨礙自己等人借用一下,反正神霄王拿到手上也要開發不是,不如由東征人馬先給建設建設,大不了到時神霄王想要時就轉讓給他就是了。
再說,萬一神霄王並沒有想要呢?隻是自己過度解讀呢?
想岔了的李世民不再猶豫,下令道:“朝著庫頁島南邊的無名島前進!”
以飛船現在的位置,庫頁島和北海道相差不多,方向隻要微調就可以了。
領航員拿著六分儀對著太陽看了看,然後報了組數。飛船兩側的螺旋槳轉速稍異,朝著北海道飛去。
……
科學與玄學技術的發展,造就了李世民能在一天之內便從河南道飛到庫頁島。可是不能享受到這種便利的人,隻能一步一個腳印的用雙腿去丈量大地。
遠在北方的深山老林當中,一支十數人身著唐人服飾的小隊伍正騎在馬上摸索著前行;周樹人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行唐人,便是踩出路的第一人。
“隊正,這個土著說再往前走,便出了高句麗的地界了。進入白山部的地盤了。”一個負責通譯的本地土著對著隊伍的老大喊著。
帶隊的隊正,正是李世民派出來的諸多斥候中的一個,這些斥候的任務就是向東北找尋前往木洲的路途。
而屬於這位隊正的隊伍原本應該有三十多人,在進入高句麗後,一路不斷損人失馬;又不斷招募人手。兩個月下來,最初的隊伍已經縮編到了十幾個人;而隊員成份也除了少數幾個還是隊正帶出來的斥候精銳外,多數都是在途中重金招募的土著精壯;再加上幾個臨時入隊的通譯和向導。就組成了這支探索前往木洲路途的探險隊伍。
大冬天的,真不是行軍探險的好時候,數尺厚的積雪,馬匹深一腳淺一腳的行走著;速度也是快不起來。
隨著馬匹的起伏,隊正的身子搖晃不定。
口中卻是應道:“進了白山部,就是靺鞨人的地盤了吧?”
通譯雖然懂漢話,但隻能聽和說而已,至於寫就完全不會了。並且聽和說都是以遼郡一帶的口音為主,關中口音比較勉強,每次都要仔細分辨才能聽懂;當然,相處的時間長了;對於隊正的關中官話理解能力增強了不少。
在聽了隊正的話後,還是在腦袋裏理解翻譯了一下,才點頭道:“正是!靺鞨人的東麵和北麵都是大海,南麵接高句麗,西麵則是室韋人。”
此時的靺鞨人分為七部,與高句麗相接的粟末靺鞨,再往北有伯咄部、繼續往北的安車骨部、伯咄東邊的拂涅部、從拂涅再往東的號室部、安車骨部西北的黑水部;最後一個就是粟末部東南方向的白山部。也就是眾人所在的位置。
靺鞨人最後消失在中原的曆史長河中,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處在靺鞨最北端的黑水部了;到唐玄宗時,中土大唐在鬆花江流域和黑龍江下遊兩岸一帶置黑水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其所屬的十六小部落隸屬於都督府,稱為州,任命各部落首領為州刺史。進一步加強了這一地區同內地的聯係。等到五代時期,強盛起來的契丹人稱黑水靺鞨為女真,從此,女真這一名稱代替了靺鞨。最後走上了曆史舞台,一度馬踏中原,唱了一出大清藥丸。
眼下說什麽女真、什麽室韋人之類的都還太遠,接下來打交道的對象是靺鞨人。
“靺鞨人對我中土大唐觀感如何?可會敵視我等?”斥候隊伍在高句麗境內損失比較大,除了嚴寒之外,有很大一部因為高句麗人對中原人相當敵視;畢竟隋二世三征高句麗,對高句麗的生產生活打擊相當大。一些高句麗人仇視中原也是正常的。
那通譯道:“粟末部每與高句麗戰,屢敗;前朝隋帝在位時,便已內附前朝;而今中原再度結束動蕩,粟末部必會再次內附。白山部與粟末部相接,亦深受高句麗之害久矣。唐使隻需與其言,唐欲用兵高句麗,白山部必喜。”
聽了通譯的話,隊正點頭;從暖和的皮手套中抽出手,在本本上記道:北地蠻夷苦高句麗久矣,日夜期盼王師東顧,民心可用。還在為找不到的最新章節苦惱?安利一個或搜索熱/度/網/文《搜索的時候記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這裏有小姐姐幫你找書,陪你尬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