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且說鍾正運起本門秘宗《陰陽真經》,使出武當絕技“梯雲縱”,半空中好似有台無形的梯子,鍾正雙腳虛踏,直往上竄,眨眼便騰空而起。身體輕盈如流雲,高低進退如兒戲,驀地俯衝下來,“太乙玄門劍”連連遞出,劈、掛、撩、刺、點、挑,發往六個不同的方位,運動之中,手分陰陽,身藏八卦,步踏九宮,內合其氣,外合其形,多點開花地朝柳青攻來。
柳青見鍾正淩空虛踏,竟能步步高升,不禁乍然一驚,自忖無這分本領,忍不住讚出口來:“好厲害!”他自幼習練輕功,已有所成,自然知道輕身功夫中最難克服的便是這“借力”二字:無論是誰,腳下須得有了著力點,才能發出力氣————甭管你怎樣的武林高手,哪怕飛簷走壁如履平地,一躍數丈易如反掌,也不能超越人類極限,克服地心引力的作用,任意翱翔於天際。力竭之時,還是要落到地麵上來,務必腳踩一物,換一口氣,才能借力而發,再度向上、往前飛越。
不過高手的內息長,換氣的次數少、要求低:一條樹枝、一片花瓣、一紋水波,都可以加以利用,因此才會有什麽“水上漂”、“草上飛”的江湖綽號。
其實“梯雲縱”看似神乎其神,略一分析,倒也不外乎常理:那便是丹田內吊足一口長氣,在空中無處借力、逐漸下墜時,丹田的真氣吐瀉,沿“十二經脈”的“足少陰腎經”,順著腿部“陰穀”、“複溜”、“交信”、“太溪”穴,將力道傳至腳底的“照海”、“然穀”,“湧泉”穴,借丹田傳至足底的內力使用,所以仍可製空一會兒————內力越深厚,吊住的氣便愈長,騰空的時間也愈久。說到底還是以修習內功為根本。
激鬥之中,柳青沒想通這一節,因此驚訝非常,暗暗稱讚:“武當派果然名不虛傳,門下竟還有這等本事,我真小覷他了。”未及分神,驀地心中一涼,乍然見到鍾正連續六個進手招式,盡數向自己招唿過來,六招宛若一式:“分劍翻劈”、“鬆枝掛劍”、“行步撩衣”、“進步中刺”、“蜻蜓點水”、“挑燈惡戰”劈掛撩刺點挑,一氣嗬成。柳青隻覺狂風怒號,甚至連空氣都被斬成了數半,形勢端的緊急。
其實在柳青看來,“太乙玄門劍”雖然奧妙百出,勢大力沉,卻是猛而不快。若在平時,自己必以快劍對攻,隻要比對方的速度快,便可料敵機先,打亂他出招的節奏。奈何眼下已鬥了七十餘招,自己內息不濟,氣力漸衰,實在沒有把握比對方更快,無奈之下,隻好另做打算。
卻見柳青唰唰唰連發三下虛招,劍尖不絕顫抖,狂挽之下,登時舞成了一個大圈子,“劍蕩花舞”,邊舞邊退,緊守門戶,試圖封死所有的空隙。
豈料鍾正膂力甚強,外加劍法上注入了武當派嫡傳的上乘內功“陰陽真經”,威力更增,隻聽“碰碰鐺鐺”兵刃相交的巨響,柳青勉強擋下四招,隻覺胸腔震蕩,臂膀上一陣酸麻,登時站立不定,虎口一痛,顯些抓不穩劍柄————要知劍若脫手落地,勝負立分。情急之下,柳青強作精神,心念電轉,著地打起了滾,骨碌碌直滾出丈許,才堪堪避過剩餘的兩招,狼狽至極。武當群弟子齊聲哄笑,但略加思索,依照當時的情況,大家都覺得除了就地打滾之外,實無更好的方法應對。
鍾正也不由得一愣,決計料不到柳青會使出如此“丟人”的解數。假設換了自己,寧可被一劍刺死,也不願在人前出此洋相,受此屈辱。他是武當派大弟子、“歲寒五公子”之一,在江湖上大大的有臉麵,固然注重門派與個人的聲譽,希望贏得勝利。然則當真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絕不自降身份,丟了臉麵。更何況這又不是生死較量,單是切磋武藝罷了。二人各有分寸,拚勁全力,如若不敵,那也沒什麽好說的————“盡吾誌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但倘若什麽事俱都如此,打著“全力以赴”的旗幟,最後不敵便放棄努力,繳械投降,隨即心安理得地寬慰自我:“我已經竭盡全力,但是失敗了,又有什麽好說呢?沒什麽可後悔的。”卻毫無一點男兒漢的戰鬥精神、“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勇氣、鍥而不舍的毅力————要知道成功便是站起來比倒下去多一次,很多事通常都是再堅持那麽一點點,便可以看到勝利的曙光。但人們總是在黎明前最黑暗、最困難、最關鍵的時刻選擇逃避與放棄,從而與成功失之交臂————當你到了走投無路、無比哀傷、怨天尤人,說什麽都要放棄的時候,不妨再問一次自己:“我是否真的盡了全力呢?境況真的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麽?”其實,我們通常都是在睡醒一覺後才發現,事情並沒有想象中那麽糟糕,隻要去做,辦法還是有的。
另一則,大丈夫能屈能伸,丟點麵子,受點嘲諷,又算得了什麽?蘇東坡有言:“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韓信忍小忿而就大謀,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是不是英雄?張良曆圯上老人之辱,得《太公兵法》,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是不是好漢?因此不要太在乎一時的失意,隻要獲得最後的成功即可:漢高祖劉邦兵敗如山倒,被項籍打得抱頭鼠竄,屢戰屢敗之際,甚至淪落到拋棄妻子的局麵……可他“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忍受屈辱挫折,屢敗屢起,終成大業————人可以輸一百次,但一定要贏最後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鍾正見柳青灰頭土臉、踉蹌著躍起身來,左臂也在方才打滾時不小心劃破了一道口子,鮮血汩汩湧出,眉頭一皺,正欲吩咐台下的師弟取來金瘡藥,忽然想到:“眼下勝負未分,不可魯莽行事。此番比武非同小可,我眼下不僅是為個人而戰,更是背負著所有師弟的榮譽,為武當派而戰……我若敗在他手下,那便意味著我派二代弟子中,無人是柳青的對手了。”又轉念一想:“但我此刻占據壓倒性的優勢,不如叫他認輸罷了,免得他破釜沉舟,激發鬥誌。”念及至此,便道:“柳兄,你受傷了,咱們不打了罷?你表個態,我讓師弟取來瘡藥繃帶,處理過後,咱哥倆到大殿喝茶去?”他言下之意甚是明了,就眼下的情況而言,是你柳青輸了。
柳青手腕一翻,劍尖下垂,抱拳道:“多謝鍾兄好意,小弟雖然螳臂當車,不自量力,卻也不至於繳械投降,委曲求全。”說著撕下衣襟裹住傷口。
鍾正見他雖然做了暫時處理,但胳膊上的血兀自流個不停,看來傷口不淺,便道:“可你傷成這個樣子,還能打麽?不如算了吧?”豈料柳青哈哈一笑,道:“鍾兄,這擂台比武的規矩,卻是怎的?”鍾正隻好道:“依照擂台比武的規矩:跌下場地者為輸;身陷囹圄,命脈受製於人者為輸;兵器落地者為輸;繳械投降者為輸……”他將“簽訂生死狀,命喪當場者為輸”一條省略不提。
柳青道:“既然我哪個條件都不符合,那便還有迴旋的餘地。”又側頭笑道:“鍾兄,咱們約定隻比劍法,可你上竄下跳,即用上乘內力,又使玄妙步法,小弟可有些吃虧啊。”鍾正麵色一紅,不知該如何應答。
其實鍾正並非有意如此,隻比劍法,談何容易?高手過招,一切順應形勢的變化,隨心而動,隨念而行,盡管雙方各自克製收斂,但激鬥之中,一個不留神便會使出其他功夫,這是常理之情————難道柳青就沒有使用內功麽?隻是鍾正更為明顯罷了。
柳青見他極為尷尬,不禁好笑,一擺手,豪氣萬丈道:“大丈夫行事,何必在乎繁文縟節?鍾兄未免太過拘泥了罷?咱二人興致所起,鬥到酣處,也就不比管這些禁錮人的約定了。
小弟此次前來武當,是為了增廣見聞,領略武學聖地的博大技藝,一飽眼福。倘若隻仰瞻武當劍法,未免意猶未盡,還請鍾兄務必全力以赴,讓我輸個心服口服!”
鍾正中規中矩,雖非性情之人,但也是江湖中人,陡然聽到這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語,不由得熱血沸騰,大聲道:“好!柳兄恁直爽,那咱們就各盡全力,去他媽的規矩,酣暢淋漓的比一場!”竟對他升起了別樣的好感。武當群弟子見柳青受傷之餘,豪氣反增,明明不敵,更要大師兄全力以赴,不禁為其魄力所震撼,更對他“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勇氣所折服,方才因其言語輕浮而產生的不悅感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甚至還有幾個少年弟子振臂高唿:“同道之人,同道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隻見鍾正左手捏了個劍訣,右腿高抬,擺出了起手式,說道;“小心了!”群弟子心領神會,屏氣凝神,一聲不發。柳青看他的招式大有文章,一時摸不清來路,不便貿然出擊。豈料許久過後,鍾正仍是一動不動,絲毫沒有進攻的跡象,似乎在等待自己的變化。二人就這樣僵持著。
柳青所知博雜,腦海中拚命搜索,突然想到武當派有一門“以不變應萬變”的“龍華劍”,心下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關鍵。武當派劍法種類繁多,且各有獨特之處,《莊子·雜篇·說劍》曾雲:“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翻譯過來是:“擊劍的要領,是有意把弱點顯露給對方,再用有機可乘之處引誘對方,講究後發先至。”————“龍華劍”正是以此為宗旨。所以三十六路“龍華劍”,自起手式“靜觀其變”,到收劍式“待之以動”,俱是後手招式。
柳青心道:“是了,我二人拆了七十餘招,於對方的門路已較為熟悉,眼中瞧出的破綻勢必愈來愈多。他定是自信可以看出我劍法的弱點,所以突然改用‘龍華劍法’,順理成章。”忽然心生一計,想到了絕妙對策:“他既然煞費苦心地尋找我破綻之所在,我便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將破綻賣出來,哈哈……”想到這裏,隨性而發,抬手便是一劍,歪歪扭扭地向鍾正刺去,將右乳下的空門清晰地暴露出來。
正是:拋卻成敗得與失,且自逍遙任我行。諸位看官,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
且說鍾正運起本門秘宗《陰陽真經》,使出武當絕技“梯雲縱”,半空中好似有台無形的梯子,鍾正雙腳虛踏,直往上竄,眨眼便騰空而起。身體輕盈如流雲,高低進退如兒戲,驀地俯衝下來,“太乙玄門劍”連連遞出,劈、掛、撩、刺、點、挑,發往六個不同的方位,運動之中,手分陰陽,身藏八卦,步踏九宮,內合其氣,外合其形,多點開花地朝柳青攻來。
柳青見鍾正淩空虛踏,竟能步步高升,不禁乍然一驚,自忖無這分本領,忍不住讚出口來:“好厲害!”他自幼習練輕功,已有所成,自然知道輕身功夫中最難克服的便是這“借力”二字:無論是誰,腳下須得有了著力點,才能發出力氣————甭管你怎樣的武林高手,哪怕飛簷走壁如履平地,一躍數丈易如反掌,也不能超越人類極限,克服地心引力的作用,任意翱翔於天際。力竭之時,還是要落到地麵上來,務必腳踩一物,換一口氣,才能借力而發,再度向上、往前飛越。
不過高手的內息長,換氣的次數少、要求低:一條樹枝、一片花瓣、一紋水波,都可以加以利用,因此才會有什麽“水上漂”、“草上飛”的江湖綽號。
其實“梯雲縱”看似神乎其神,略一分析,倒也不外乎常理:那便是丹田內吊足一口長氣,在空中無處借力、逐漸下墜時,丹田的真氣吐瀉,沿“十二經脈”的“足少陰腎經”,順著腿部“陰穀”、“複溜”、“交信”、“太溪”穴,將力道傳至腳底的“照海”、“然穀”,“湧泉”穴,借丹田傳至足底的內力使用,所以仍可製空一會兒————內力越深厚,吊住的氣便愈長,騰空的時間也愈久。說到底還是以修習內功為根本。
激鬥之中,柳青沒想通這一節,因此驚訝非常,暗暗稱讚:“武當派果然名不虛傳,門下竟還有這等本事,我真小覷他了。”未及分神,驀地心中一涼,乍然見到鍾正連續六個進手招式,盡數向自己招唿過來,六招宛若一式:“分劍翻劈”、“鬆枝掛劍”、“行步撩衣”、“進步中刺”、“蜻蜓點水”、“挑燈惡戰”劈掛撩刺點挑,一氣嗬成。柳青隻覺狂風怒號,甚至連空氣都被斬成了數半,形勢端的緊急。
其實在柳青看來,“太乙玄門劍”雖然奧妙百出,勢大力沉,卻是猛而不快。若在平時,自己必以快劍對攻,隻要比對方的速度快,便可料敵機先,打亂他出招的節奏。奈何眼下已鬥了七十餘招,自己內息不濟,氣力漸衰,實在沒有把握比對方更快,無奈之下,隻好另做打算。
卻見柳青唰唰唰連發三下虛招,劍尖不絕顫抖,狂挽之下,登時舞成了一個大圈子,“劍蕩花舞”,邊舞邊退,緊守門戶,試圖封死所有的空隙。
豈料鍾正膂力甚強,外加劍法上注入了武當派嫡傳的上乘內功“陰陽真經”,威力更增,隻聽“碰碰鐺鐺”兵刃相交的巨響,柳青勉強擋下四招,隻覺胸腔震蕩,臂膀上一陣酸麻,登時站立不定,虎口一痛,顯些抓不穩劍柄————要知劍若脫手落地,勝負立分。情急之下,柳青強作精神,心念電轉,著地打起了滾,骨碌碌直滾出丈許,才堪堪避過剩餘的兩招,狼狽至極。武當群弟子齊聲哄笑,但略加思索,依照當時的情況,大家都覺得除了就地打滾之外,實無更好的方法應對。
鍾正也不由得一愣,決計料不到柳青會使出如此“丟人”的解數。假設換了自己,寧可被一劍刺死,也不願在人前出此洋相,受此屈辱。他是武當派大弟子、“歲寒五公子”之一,在江湖上大大的有臉麵,固然注重門派與個人的聲譽,希望贏得勝利。然則當真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絕不自降身份,丟了臉麵。更何況這又不是生死較量,單是切磋武藝罷了。二人各有分寸,拚勁全力,如若不敵,那也沒什麽好說的————“盡吾誌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但倘若什麽事俱都如此,打著“全力以赴”的旗幟,最後不敵便放棄努力,繳械投降,隨即心安理得地寬慰自我:“我已經竭盡全力,但是失敗了,又有什麽好說呢?沒什麽可後悔的。”卻毫無一點男兒漢的戰鬥精神、“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勇氣、鍥而不舍的毅力————要知道成功便是站起來比倒下去多一次,很多事通常都是再堅持那麽一點點,便可以看到勝利的曙光。但人們總是在黎明前最黑暗、最困難、最關鍵的時刻選擇逃避與放棄,從而與成功失之交臂————當你到了走投無路、無比哀傷、怨天尤人,說什麽都要放棄的時候,不妨再問一次自己:“我是否真的盡了全力呢?境況真的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麽?”其實,我們通常都是在睡醒一覺後才發現,事情並沒有想象中那麽糟糕,隻要去做,辦法還是有的。
另一則,大丈夫能屈能伸,丟點麵子,受點嘲諷,又算得了什麽?蘇東坡有言:“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韓信忍小忿而就大謀,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是不是英雄?張良曆圯上老人之辱,得《太公兵法》,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是不是好漢?因此不要太在乎一時的失意,隻要獲得最後的成功即可:漢高祖劉邦兵敗如山倒,被項籍打得抱頭鼠竄,屢戰屢敗之際,甚至淪落到拋棄妻子的局麵……可他“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忍受屈辱挫折,屢敗屢起,終成大業————人可以輸一百次,但一定要贏最後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鍾正見柳青灰頭土臉、踉蹌著躍起身來,左臂也在方才打滾時不小心劃破了一道口子,鮮血汩汩湧出,眉頭一皺,正欲吩咐台下的師弟取來金瘡藥,忽然想到:“眼下勝負未分,不可魯莽行事。此番比武非同小可,我眼下不僅是為個人而戰,更是背負著所有師弟的榮譽,為武當派而戰……我若敗在他手下,那便意味著我派二代弟子中,無人是柳青的對手了。”又轉念一想:“但我此刻占據壓倒性的優勢,不如叫他認輸罷了,免得他破釜沉舟,激發鬥誌。”念及至此,便道:“柳兄,你受傷了,咱們不打了罷?你表個態,我讓師弟取來瘡藥繃帶,處理過後,咱哥倆到大殿喝茶去?”他言下之意甚是明了,就眼下的情況而言,是你柳青輸了。
柳青手腕一翻,劍尖下垂,抱拳道:“多謝鍾兄好意,小弟雖然螳臂當車,不自量力,卻也不至於繳械投降,委曲求全。”說著撕下衣襟裹住傷口。
鍾正見他雖然做了暫時處理,但胳膊上的血兀自流個不停,看來傷口不淺,便道:“可你傷成這個樣子,還能打麽?不如算了吧?”豈料柳青哈哈一笑,道:“鍾兄,這擂台比武的規矩,卻是怎的?”鍾正隻好道:“依照擂台比武的規矩:跌下場地者為輸;身陷囹圄,命脈受製於人者為輸;兵器落地者為輸;繳械投降者為輸……”他將“簽訂生死狀,命喪當場者為輸”一條省略不提。
柳青道:“既然我哪個條件都不符合,那便還有迴旋的餘地。”又側頭笑道:“鍾兄,咱們約定隻比劍法,可你上竄下跳,即用上乘內力,又使玄妙步法,小弟可有些吃虧啊。”鍾正麵色一紅,不知該如何應答。
其實鍾正並非有意如此,隻比劍法,談何容易?高手過招,一切順應形勢的變化,隨心而動,隨念而行,盡管雙方各自克製收斂,但激鬥之中,一個不留神便會使出其他功夫,這是常理之情————難道柳青就沒有使用內功麽?隻是鍾正更為明顯罷了。
柳青見他極為尷尬,不禁好笑,一擺手,豪氣萬丈道:“大丈夫行事,何必在乎繁文縟節?鍾兄未免太過拘泥了罷?咱二人興致所起,鬥到酣處,也就不比管這些禁錮人的約定了。
小弟此次前來武當,是為了增廣見聞,領略武學聖地的博大技藝,一飽眼福。倘若隻仰瞻武當劍法,未免意猶未盡,還請鍾兄務必全力以赴,讓我輸個心服口服!”
鍾正中規中矩,雖非性情之人,但也是江湖中人,陡然聽到這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語,不由得熱血沸騰,大聲道:“好!柳兄恁直爽,那咱們就各盡全力,去他媽的規矩,酣暢淋漓的比一場!”竟對他升起了別樣的好感。武當群弟子見柳青受傷之餘,豪氣反增,明明不敵,更要大師兄全力以赴,不禁為其魄力所震撼,更對他“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勇氣所折服,方才因其言語輕浮而產生的不悅感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甚至還有幾個少年弟子振臂高唿:“同道之人,同道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隻見鍾正左手捏了個劍訣,右腿高抬,擺出了起手式,說道;“小心了!”群弟子心領神會,屏氣凝神,一聲不發。柳青看他的招式大有文章,一時摸不清來路,不便貿然出擊。豈料許久過後,鍾正仍是一動不動,絲毫沒有進攻的跡象,似乎在等待自己的變化。二人就這樣僵持著。
柳青所知博雜,腦海中拚命搜索,突然想到武當派有一門“以不變應萬變”的“龍華劍”,心下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關鍵。武當派劍法種類繁多,且各有獨特之處,《莊子·雜篇·說劍》曾雲:“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翻譯過來是:“擊劍的要領,是有意把弱點顯露給對方,再用有機可乘之處引誘對方,講究後發先至。”————“龍華劍”正是以此為宗旨。所以三十六路“龍華劍”,自起手式“靜觀其變”,到收劍式“待之以動”,俱是後手招式。
柳青心道:“是了,我二人拆了七十餘招,於對方的門路已較為熟悉,眼中瞧出的破綻勢必愈來愈多。他定是自信可以看出我劍法的弱點,所以突然改用‘龍華劍法’,順理成章。”忽然心生一計,想到了絕妙對策:“他既然煞費苦心地尋找我破綻之所在,我便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將破綻賣出來,哈哈……”想到這裏,隨性而發,抬手便是一劍,歪歪扭扭地向鍾正刺去,將右乳下的空門清晰地暴露出來。
正是:拋卻成敗得與失,且自逍遙任我行。諸位看官,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