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袈裟老人鎮定地說道:“莫要慌亂,快點火燭!”


    老人身後的道服青年,隨即點亮了火折子。


    洞窟內光明隱現,大家卻瞧見一塊凸起的岩石正在不斷合攏,那侏儒正在從岩石閉合的最後一點空隙中鑽了出去……


    大夥定睛細看,隻見剛剛那三位女子、還能走路的西域番僧、惡煞四人組,竟全都消失了蹤影。


    就連剛剛死在地上的番僧,也被他們一並帶了去,沒有一個人遺留下來,就好像他們根本沒有來過一樣……


    這一切就宛如一場夢,荒唐至極,匪夷所思。甚至連親身經曆過的人,都覺的太過離奇和詭異。


    隻有滿地的血漬,匍匐在地上的傷員和已經死去的江湖義士,還能證明這並不是一場虛幻,而是血淋淋的現實……


    …………


    北國的冬季,或許也太過於寒冷而漫長了。


    天將暮,雪亂舞,冬風仍唿嘯,凜冽寒霜湧。


    黛色的蒼穹中,不知何時又飄起了鵝絨般的大雪……


    雪舞,舞雩。


    雩而雪,何也?


    無何也,猶不雩而雪也。


    冥冥之中,仿佛有人在卜筮卦象,祈求著一場飛雪,以此來掩蓋住這一場人世間的悲哀……


    雪紛紛,如夢幻;雪霏霏,似流年,飄灑在這紅塵之中,妄想著吹散如煙般的往事、江湖中的恩怨情仇。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此刻,有多少亡靈得不到超度?又有多少的妻兒苦守在那一燈如豆的窗前,卻再也等不迴歸家的旅人?


    就連洞外的神祇佛像,仿佛也在感慨著蒼生的愚昧與悲哀,憐惜著人類命途的不幸與多舛……


    心愁如雪,無人解,奈何幾度蹉跎,又隨風?


    蠟炬已殘,淚難幹。


    燭灰燈滅,又複燃。


    琉璃燈裏的火苗,跳躍著,閃動著,宛若精靈,洞內已明亮如白晝。


    時已久,大家也已經找出了這“屋宇”內的機關與暗道。


    機關共有兩處,第一處機關碰觸後,巨石轉動,暗道顯現,直通往後山。


    第二處機關輕按後,悄無聲息,但岩壁上一幅鑲刻的畫像卻已升起,畫像的背後與“銷魂殿”外的冗道相連……


    剛剛那武藝超群的黑衣神秘人、碧眼金發的波斯女子,想必就是依靠這畫像後的玄機而來去自如……


    但那三位女子和西域番僧,以及惡煞四人組,又是如何在燈光熄滅的一刹那,燈火再燃的一瞬間,便打開機關,並且攜帶著已經死亡的番僧從那岩石後逃脫?他們的動作也未免太過於迅速了吧?


    ————他們是怎麽做到的?


    ————究竟用了什麽手法?


    這確實讓人困惑。


    難道這洞穴之中,還有著大家沒有發現的秘密?


    在袈裟老人老成持重的安排下,所有的人手已分成三批。


    第一批人由嵩山大弟子葉飛鴻率領,帶領本派最為幹練的弟子,從那塊可以移動的岩石中追擊出去,依靠中途留下的血跡,找到他們逃亡的棲居地。


    第二批人由少林圓聰、圓淨師兄弟率領,圓聰帶人上得山頂處的通風口,已煙火為號,通知本寺弟子增派人手,趕來支援;但因風大雪急,唯恐生火不易,煙火也不易於發現。以防萬一,園淨帶人火速下山,與山下弟子會合,稟明狀況,再多帶些人手迴來……


    第三批由柳青、賈病率領,照顧洞窟內受傷的人眾,並已重傷者優先的原則,小心地護送他們下山,與在山下接應的人會合。


    大約又過了一個時辰,洞窟內所有的傷員與亡故的義士,幾乎全都送達於山下。大家也都基本完成了各自的任務,倒也隻是第一批負責追蹤的人還未迴來,暫時沒有消息。


    …………


    風將住,雪已停。


    夜涼如水,繁星滿天。


    一輪皎潔的上弦月懸掛在天邊,不知不覺中已到了黑夜。


    方至此時,直待最後一撥人下得山去,柳青和賈病才得了空與那位袈裟老人詳細交談。


    隻見柳青大走向那老人身前,抱拳施禮,頷首躬身,就連身旁玩世不恭的賈病,態度也是極為恭敬,聽得兩人一齊說道:“晚輩柳青,後生賈病,拜見無相大師!”


    原來那位袈裟老人,便是當今武林中泰山北鬥級的人物,“少林三神僧”之一的無相大師。


    江湖之中,“少林三神僧”虛空方丈、空慧法師、無相大師,自然是無庸贅述的。


    昔年五祖弘忍大師為尋法嗣,乃命門人各呈一帖,表明自己對佛道的悟境。


    神秀和尚呈偈如是: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莫使惹塵埃。


    六祖慧能大師參透佛道,聽聞之後,改之為: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時時勤拂拭,


    何處惹塵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皆由心生。


    這也就是被後世廣為流傳的“菩提偈”了。


    佛在哪?


    佛在心裏。


    佛在即不在,不在亦是在。


    拜佛者,拜即是不拜,不拜亦是拜。


    信佛者,信即是不信,不信亦是信。


    無形無我,一切皆是空,一切皆無形,一切皆由心生。


    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就連這世間,也都不過是場幻象。


    是即是非,非即是是。


    是是非非,非非是是。


    到底是怎樣?


    ————但現實是否真的能隨人們的意誌為轉移?


    ————這個世上,難道真的沒有一個較為客觀的評判是非的標準?


    ————你不去想,這一切是否真的就不存在?


    ————佛,不過是人們對於生活的一種寄托?


    我不去迴答,也不能迴答,亦迴答不了。


    更有《金剛般若菠蘿蜜經》所雲:“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事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故說般若菠蘿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另有,佛教術語,世親釋四卷十九頁雲:“若取便計所執自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遍計所執色無所有,即是空性。此空性,即是彼無所有。非如依他起與圓成實不可以說一。”


    因此佛道的精髓,本就是一個“空”“無”二字。


    也因為此,已“虛”、“空”、“無”為法號的和尚,輩分一般是最高的。


    作為大乘佛教重要義理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實包含著很深的哲學思想。簡單的說,色是指一切能見到或不能見到的事物現象,而這些現象是由因果產生;空是指事物的本質,任何事物都是從無到有。


    可是當今有不少人,都對“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斷章取義,產生了一種歪解,認為色就是指女人,空即是虛無或烏有,說和尚看破了紅塵,把女人看做是虛無或烏有的;看破了紅塵中的一切,所以出家去做和尚……這些看法是不對的。


    其實“色”並非女色,“空”也並非虛無烏有,要認識此言的真正含義,恐怕還得從佛教的基本教義入手……


    洞窟內的火光更烈了,就連柳青那蒼白的臉色,也被映襯的有些紅潤。


    無相大師迴之一禮,雙手合十,笑道:“少俠不必多禮,今日之事,若不是二位鼎力相助,不知還將如何收場……施主少年英雄,又懷有俠義之心,前程必定不可鬥量,後起一輩的年輕人中,若可以多幾個向少俠一樣的人,實乃武林之福!”


    柳青卻歎息道:“大師過譽了,晚輩也隻恨自己在武學方麵的造詣太淺,不能迴天乏術,應變也太過僵硬,竟還讓這群惡賊有機會逃脫,今日若不能將他們一網打盡,無異於放虎歸山,眼下所掌握的線索又寥寥無幾,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無相大師略微詫異,緩緩道:“聽施主的口吻,莫非早已知道剛剛那夥人是何來路?”


    柳青道:“那四位黑衣人,在下雖沒有十足的把握,但也確信已能猜出個八九分。至於那三位遮麵女子、還有那群猙獰的西域番僧,恕晚輩眼拙,還不能妄加下結論。”


    “若是小子沒有看錯。”一旁的賈病說道:“那三位女子必定是西域無極中的‘彼岸三仙子’!”


    “彼岸三仙子?”柳青疑惑道:“那是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是你的江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重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重秋並收藏這是你的江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