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易錦點了點頭,也沒多問,便吩咐一個夥計去取來青玄丹,然後將丹藥放在吳謙的麵前,說道:“送你了!”
“不...不用!我有靈晶!”在步易錦的從容麵前,吳謙反而顯得有些拘謹了。
步易錦笑了笑,還是一如既往的陽光明媚:“我知道你靈晶多!連神仙會的老神仙都敢敲詐勒索!”
吳謙尷尬地笑了笑,卻見步易錦直接將青玄丹塞進了吳謙的手裏。
“那...謝謝了!”吳謙繼續口齒不利。
“還需要什麽不?”步易錦繼續熱情地問道。
“沒...沒了,我走了!”吳謙說完,轉身便走,出了神仙會,才感覺緊繃的身體放鬆了下來。
我這是怎麽了?怎麽見到她連話都不會說了,吳謙在心裏質問了自己一句,順便在自己臉上甩上一巴掌!
迴到玉衡殿,吳謙將采購的筆墨紙交給了歐陽誌遠,這歐陽誌遠對吳謙的速度倒是挺滿意的,剛說完就馬上去給自己買迴來。
吳謙迴到自己的洞府,掏出青玄丹,便一口咽了下去,反正是別人送的...
吳謙的石甲功本來就本來馬上就要圓滿,在那丹藥的輔助下,隻不過三日,吳謙便將這上冊石甲功修至圓滿。
是時候去見龜前輩了。
吳謙沒有拖泥帶水,立即起身前往雙柱峰,再一次站在龜前輩的石像前,吳謙唏噓不已,四年的時光,猶如彈指一揮間,吳謙已成人,石像卻依然。
吳謙去取來山泉,將石像清洗幹淨,又將周圍的雜草拔除,為石像點上香燭,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之後,吳謙站起身來,神情肅穆,將手放在了石像的胸膛,然後運轉石甲功,並將其催發到極致。
吳謙就像是完成了龜前輩交給他的作業,此刻將作業展示給龜前輩檢查。
龜前輩的胸膛再次有文字現出:石甲神功終有傳人!
吳謙一愣,難道龜前輩就是叫自己來聽他感歎一句?
就在吳謙分神之際,隻見石像上又有文字傳出:瀘州石府石甲中冊!
吳謙頓時大喜,這龜前輩果然有指引,石甲神功的中冊就在瀘州的石府。
正好借這個機會和陳君梅一起出去躲一躲夏侯昊天。
吳謙立即起身趕往天祿閣,把這件事情和陳君梅說了,陳君梅倒是十分樂意和吳謙一起出去,但她擔心杜仲老伯不同意。
二人又一起去找到杜仲老伯。
見到杜仲老伯,吳謙直接開門見山:“老伯,我想和陳君梅一起出去躲一躲夏侯昊天!”
杜仲老伯一愣,隨即說道:“你們要去哪裏?”
“瀘州,”吳謙說道。
杜仲老伯麵色有些猶豫,隻見他說道:“夏侯昊天雖然有些跋扈,但有必要躲到這麽遠麽?況且你們能躲一輩子麽?”
吳謙一愣,卻是不知該如何反駁,這時隻見陳君梅上前拉住杜仲老伯的手,用撒嬌般的語氣說道:“哎呀,老伯,你就讓我們出去散散心嘛,你都把我關在這天祿閣十八年了,你還要把我關到什麽時候?”
“這怎麽能說是我關你!江湖險惡,出這麽遠的門,我怎麽放心?”杜仲老伯說道。
“哼!你要是不讓我們出去,我現在馬上就去把你那堆煙酒茶一把火給燒了!”軟的不行,這陳君梅直接來硬的!
“你敢!”杜仲老伯喝道。
然而杜仲老伯的話音剛落,這陳君梅一步竄到一旁,從架子上擰出一個袋子,那袋子裏裝著杜仲老伯最心愛的煙絲,杜仲老伯每天嚴格要求自己,隻抽一袋,煙癮熬不過就抽其他的!
這杜仲老伯見狀,立即認慫:“我的小祖宗,你先把袋子放下,咱們有話好好說!”
“不行,你要是不答應,我一把火燒了你這破袋子!”陳君梅說道。
杜仲狠狠地瞪了吳謙一眼,瞪得吳謙都不敢看他。
“行行行,我讓你們出去!你趕緊把袋子給我放下來!”杜仲老伯說道。
陳君梅麵色一喜,放下袋子,又去挽著杜仲老伯的手,說道:“我隻是嚇唬你,我怎麽會燒掉你最心愛的煙絲呢!”
杜仲老伯哼了一聲,一把甩開陳君梅的手臂,說道:“你又不是沒幹過,誰會信你的鬼話!”
杜仲老伯說完,又轉過頭,對著吳謙說道:“你給我好好照顧好君梅,迴來要是少一根頭發,你看我怎麽收拾你!”
吳謙趕緊點頭答應。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吳謙迴到瑤光門,找到歐陽誌遠,說自己要出去曆練,歐陽誌遠甚至都沒問他要去哪裏,就同意了。
混元道就是這樣,秉信的就是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清規戒律倒是不少,唯獨在修道上卻是相對自由。
陳君梅如脫韁的野馬,拉著就要吳謙立即出發,被杜仲老伯阻止了,陳君梅一臉憤怒地問道:“為什麽?”
這杜仲老伯從懷中掏出一本黃曆,說道:“我看了,今天不宜出遠門!”
吳謙和陳君梅二人一臉黑線。再一番討價還價之下,三人各退一步,第二天出發。
但是!吳謙萬萬沒有想到,這杜仲老伯拉著他,跟他說了一晚上,江湖行走,應該注意些什麽,大到與人對敵,小到吃飯睡覺,這杜仲老伯都能總結出一籮筐需要注意的事項!
整整說了一晚上,楞是沒有停過,吳謙要是把杜仲老伯說的話抄下來,那就是一本江湖行走百科全書了!
最後是杜仲自己困得實在扛不住了,又告誡了吳謙幾句,才放吳謙離開。
第二天,吳謙和陳君梅相約出發,出了齊雲山,仿佛整個世界都是他們二人的,廣闊的天地,任他們暢遊。
二人沒有選擇禦符飛奔,而是一路遊山玩水,遊玩了一個多月,二人來到一座城池麵前,當吳謙抬頭看到陰州城三個打字的時候,吳謙這才驚醒,自己已經踏入了陰州,這熟悉的兩個字像是一個線頭,一下子拉出了吳謙的許多迴憶。
那是發生在陰州三合鎮的故事。樊一二、餘春嬌、王玉才、梁溫書、餘伯餘嬸,一個個熟悉的名字紛至遝來。
此去經年,竟是六載。
“不...不用!我有靈晶!”在步易錦的從容麵前,吳謙反而顯得有些拘謹了。
步易錦笑了笑,還是一如既往的陽光明媚:“我知道你靈晶多!連神仙會的老神仙都敢敲詐勒索!”
吳謙尷尬地笑了笑,卻見步易錦直接將青玄丹塞進了吳謙的手裏。
“那...謝謝了!”吳謙繼續口齒不利。
“還需要什麽不?”步易錦繼續熱情地問道。
“沒...沒了,我走了!”吳謙說完,轉身便走,出了神仙會,才感覺緊繃的身體放鬆了下來。
我這是怎麽了?怎麽見到她連話都不會說了,吳謙在心裏質問了自己一句,順便在自己臉上甩上一巴掌!
迴到玉衡殿,吳謙將采購的筆墨紙交給了歐陽誌遠,這歐陽誌遠對吳謙的速度倒是挺滿意的,剛說完就馬上去給自己買迴來。
吳謙迴到自己的洞府,掏出青玄丹,便一口咽了下去,反正是別人送的...
吳謙的石甲功本來就本來馬上就要圓滿,在那丹藥的輔助下,隻不過三日,吳謙便將這上冊石甲功修至圓滿。
是時候去見龜前輩了。
吳謙沒有拖泥帶水,立即起身前往雙柱峰,再一次站在龜前輩的石像前,吳謙唏噓不已,四年的時光,猶如彈指一揮間,吳謙已成人,石像卻依然。
吳謙去取來山泉,將石像清洗幹淨,又將周圍的雜草拔除,為石像點上香燭,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之後,吳謙站起身來,神情肅穆,將手放在了石像的胸膛,然後運轉石甲功,並將其催發到極致。
吳謙就像是完成了龜前輩交給他的作業,此刻將作業展示給龜前輩檢查。
龜前輩的胸膛再次有文字現出:石甲神功終有傳人!
吳謙一愣,難道龜前輩就是叫自己來聽他感歎一句?
就在吳謙分神之際,隻見石像上又有文字傳出:瀘州石府石甲中冊!
吳謙頓時大喜,這龜前輩果然有指引,石甲神功的中冊就在瀘州的石府。
正好借這個機會和陳君梅一起出去躲一躲夏侯昊天。
吳謙立即起身趕往天祿閣,把這件事情和陳君梅說了,陳君梅倒是十分樂意和吳謙一起出去,但她擔心杜仲老伯不同意。
二人又一起去找到杜仲老伯。
見到杜仲老伯,吳謙直接開門見山:“老伯,我想和陳君梅一起出去躲一躲夏侯昊天!”
杜仲老伯一愣,隨即說道:“你們要去哪裏?”
“瀘州,”吳謙說道。
杜仲老伯麵色有些猶豫,隻見他說道:“夏侯昊天雖然有些跋扈,但有必要躲到這麽遠麽?況且你們能躲一輩子麽?”
吳謙一愣,卻是不知該如何反駁,這時隻見陳君梅上前拉住杜仲老伯的手,用撒嬌般的語氣說道:“哎呀,老伯,你就讓我們出去散散心嘛,你都把我關在這天祿閣十八年了,你還要把我關到什麽時候?”
“這怎麽能說是我關你!江湖險惡,出這麽遠的門,我怎麽放心?”杜仲老伯說道。
“哼!你要是不讓我們出去,我現在馬上就去把你那堆煙酒茶一把火給燒了!”軟的不行,這陳君梅直接來硬的!
“你敢!”杜仲老伯喝道。
然而杜仲老伯的話音剛落,這陳君梅一步竄到一旁,從架子上擰出一個袋子,那袋子裏裝著杜仲老伯最心愛的煙絲,杜仲老伯每天嚴格要求自己,隻抽一袋,煙癮熬不過就抽其他的!
這杜仲老伯見狀,立即認慫:“我的小祖宗,你先把袋子放下,咱們有話好好說!”
“不行,你要是不答應,我一把火燒了你這破袋子!”陳君梅說道。
杜仲狠狠地瞪了吳謙一眼,瞪得吳謙都不敢看他。
“行行行,我讓你們出去!你趕緊把袋子給我放下來!”杜仲老伯說道。
陳君梅麵色一喜,放下袋子,又去挽著杜仲老伯的手,說道:“我隻是嚇唬你,我怎麽會燒掉你最心愛的煙絲呢!”
杜仲老伯哼了一聲,一把甩開陳君梅的手臂,說道:“你又不是沒幹過,誰會信你的鬼話!”
杜仲老伯說完,又轉過頭,對著吳謙說道:“你給我好好照顧好君梅,迴來要是少一根頭發,你看我怎麽收拾你!”
吳謙趕緊點頭答應。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吳謙迴到瑤光門,找到歐陽誌遠,說自己要出去曆練,歐陽誌遠甚至都沒問他要去哪裏,就同意了。
混元道就是這樣,秉信的就是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清規戒律倒是不少,唯獨在修道上卻是相對自由。
陳君梅如脫韁的野馬,拉著就要吳謙立即出發,被杜仲老伯阻止了,陳君梅一臉憤怒地問道:“為什麽?”
這杜仲老伯從懷中掏出一本黃曆,說道:“我看了,今天不宜出遠門!”
吳謙和陳君梅二人一臉黑線。再一番討價還價之下,三人各退一步,第二天出發。
但是!吳謙萬萬沒有想到,這杜仲老伯拉著他,跟他說了一晚上,江湖行走,應該注意些什麽,大到與人對敵,小到吃飯睡覺,這杜仲老伯都能總結出一籮筐需要注意的事項!
整整說了一晚上,楞是沒有停過,吳謙要是把杜仲老伯說的話抄下來,那就是一本江湖行走百科全書了!
最後是杜仲自己困得實在扛不住了,又告誡了吳謙幾句,才放吳謙離開。
第二天,吳謙和陳君梅相約出發,出了齊雲山,仿佛整個世界都是他們二人的,廣闊的天地,任他們暢遊。
二人沒有選擇禦符飛奔,而是一路遊山玩水,遊玩了一個多月,二人來到一座城池麵前,當吳謙抬頭看到陰州城三個打字的時候,吳謙這才驚醒,自己已經踏入了陰州,這熟悉的兩個字像是一個線頭,一下子拉出了吳謙的許多迴憶。
那是發生在陰州三合鎮的故事。樊一二、餘春嬌、王玉才、梁溫書、餘伯餘嬸,一個個熟悉的名字紛至遝來。
此去經年,竟是六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