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啟東買下的山穀,整個山穀地形,中間寬兩頭窄,中間最寬處近兩公裏,山穀長三四公裏,地勢是東北高西南低


    這樣一個小山穀,在後世,穀內三十度以下的坡地都開發了,整個山穀也不過開出來一千多畝地


    當然,文啟東現在就二三十人,不需要開那麽大的地盤,前期開出來幾百畝的空地,就能解決所有用地需求了


    就是幾百畝的空地,在現在的明時空,也是一項大工程,後世山穀開發出來,從最早三戶人家住進來,到形成一百多戶的自然村落,前後時長近百年


    在原時空,文啟東聽他爺爺說,這個山穀最早的三戶人家,是清末太平軍北伐時留下來的傷兵,三個傷兵躲進這山穀定居下來,才有了村莊的開始


    隨後,近百年的戰亂,躲進山穀的人越來越多,村莊也就越來越大,慢慢的把一個亂石遍地的荒山溝,一點一點的開發成擁有耕地一千多畝的村落


    說實話,這個山穀真的不適合人類居住,穀中沒有大的小溪,用水全靠北麵大山下來的泉水


    穀內,能稱的上是平地的隻有一百多畝地麵,剩下的都是大小亂石遍地的坡地,而且坡地還都是起伏不平,也不知當年的先人,是怎樣把這亂石穀搞出來的


    不過也隻有這樣的山穀,才一直沒有人來居住,要不然,也輪不到文啟東來買了,也不會山穀帶山頭十幾平方公裏才賣一千兩銀子


    想在這山穀中建觀,整出一片能生存的土地,靠他們二三十人可不行,文啟東也不想慢慢的等個幾年


    山穀的開發,最大的困難就是大小亂石需要從地麵弄走,整理出足夠的空地出來,這是個慢活,需要人力慢慢的弄


    這一塊,文啟東已經想好了,在這明末,最不缺的就是人,光把周邊幾個縣的流民聚起來,人手就用不完了


    也不用怕流民幹不了活,像這種在地上撿石塊的活,就像螞蟻搬家,小孩都能幹,不需要多大的力氣,隻要人手充足就可以了


    招流民幹活,工錢可以不付,但一天最低兩頓飽飯得管夠,要不然也沒人來幹


    要是招個幾百人幹活,每天的糧食消耗都得上千斤,這活又不是三幾天就幹完的,所以需要先搞到一大批糧食


    文啟東在縣城轉了一圈後,發現自己先弄一大批糧食的想法太幼稚,是在沒事找事,擺明了是想幼兒鬧市持金


    沒看轉一圈糧店下來,張口要一百石糧食,所有的店鋪都是先搖頭,然後才悄悄地說要是真的需要量大,定一個時間地點,私下裏交易,門店裏是沒有那麽多的糧食


    轉幾家糧店都是如此後,文啟東忽然明白了


    這是在天災人禍將要達到高峰的明末,連這些地頭蛇坐地戶都還藏著掖著,自己要是搞個一萬石糧食堆在那,後果是啥,不難猜測了


    既然不能大批量囤積糧食,那就小批量的買,隻要價位給的足,這小縣城的糧商也是不缺糧的


    現在還不是以後的農民大起義時期,雖然底層民戶破產的越來越多,但基層的衙門體係還在正常運轉,田地還在正常耕種


    所以,隻要銀子到位,糧食的問題很好解決


    有了糧,就可以招人幹活了


    文啟東先把自己在洛陽招的人做了分工,女人負者飲食,男人負責監工,小孩也得學會守著物資,都得做事,文啟東不養閑人


    招流民幹活的事,文啟東交給了縣城的閑漢和打行,與這些人約定,每招來一個能幹活的人,可以得到五十文的勞務費


    修武縣城來了一個道士,要在北山裏建道觀,還花了一千兩銀子買了一個山穀


    這個消息早就被這些社鼠地痞探知了,私下裏也在打探文啟東的底細,看能不能從那‘有錢’的道士處‘蹭點油水’


    文啟東這一人五十文的賺錢路子一放出來,這些人立馬暫時轉移了目標,紛紛行動起來,幾日後,方園二百裏內的流民都被這些人一掃而空


    不到半個月,文啟東買下的山穀前,就聚起了三百多流民


    文啟東支起了五口大鍋,從流民中挑出了十幾個會做飯的,每天三頓飯,先讓這些已經身體虧空的流民緩緩勁


    二十天後,文啟東停止了收人,這時,山穀前的流民,已經達到五百多人


    這麽多流民,肯定是良莠不齊,甚至有一些惡貫滿盈、心懷不軌的人


    於是,為了震懾住這些流民,在一次製止流民爭食的事件時,文啟東表演了‘掌中雷’和無影刀


    當場處死了十幾名鬧事的流民,把流民中的刺頭惡霸一掃而空


    文啟東的‘掌中雷’和無影刀,不但震懾住了幾百名流民,連縣城中的社鼠無賴也被嚇住了


    本來因為文啟東停止招人,這些地痞無賴還想鬧事的,見識了‘掌中雷’和無影刀的厲害後,立馬都‘安分’了


    對這些人,文啟東把他們威懾住了以後,又給了些甜棗,先是痛快的給他們結清了‘勞務費’,最後,額外又一人給了五兩銀子


    這一下,‘社鼠’們立即笑容滿麵,“道爺仁義,道長以後有事打招唿……”的話語,不要錢的送給了文啟東


    以後在本地立足,與這樣的人少不了還要打交道,本著‘用時以利,用完遠之’就行了


    類似這樣的人,一茬又一茬,你是‘清不完’的,隻要人類社會還達不到,真正的‘人人平等、按需分配、法製公平’的大同社會,這些‘社鼠’就會一直存在,杜絕不了


    文啟東的‘掌中雷’震懾,還無形中消除了來自縣衙的麻煩


    見識了文啟東‘掌中雷’的一幫‘社鼠’,迴到了縣城後,從他們口中,在北山建道觀的道士,法力高深,會五雷大法的消息,就這樣傳了出去


    本來縣衙對文啟東招了那麽多的流民,影響了本縣的安全有點不滿,衙門的衙役們,也想著借這個由頭,來敲詐點外快,縣城的糧商,也準備把糧食再漲漲價


    消息一傳出,再一打探,得知道士真不是‘凡人’,是有道行的真修,於是,縣衙的不滿和糧商的小心思,立即都轉變成了‘觀望’


    縣城裏的動靜文啟東管不著,他現在很忙,忙著升級煉鋼,忙著建明時空的第一座水泥廠


    招流民的同時,文啟東也招了一些本地的師傅,有打鐵的、燒磚的、泥瓦匠、還有木工


    對這些人,文啟東是開了高薪的,包括從流民中挑出來的匠人,待遇也有所提高


    文啟東根據他們的專長,分成一個個小組,每個小組選一個組長,組長下麵配幾個有技術的組員,在下麵就是人數不等的苦力流民


    分工明確了,幹活就不窩工,人員也好管理


    要是蓋這個時期的房子,這樣分工明確,人員到位後,文啟東就可以不管了,隻要保證銀子到位,物資到位就行了


    可文啟東要建的是鋼筋混泥土的房子,找來的工匠不會幹這樣的活,隻好麻煩文啟東一項項教了


    文啟東在自己的‘老家’忙著蓋房子,遠在千裏之外的京城,他的名字在大名鼎鼎的‘九千歲’麵前,被人提及


    天啟七年,權柄達到頂峰的內宦魏忠賢,這個被全國各地立生詞的九千歲大太監,自今年開春以來,不光‘操心’朝廷的大事,還一直為天啟皇帝的身體狀況而憂心


    去年皇帝遊船落水後,受了一點風寒,病好後,身體就大不如前了,連喜愛的木工活都很少幹了


    到了今年開春,皇帝的身體變得更差了,以前能每天幹幾個時辰的木工體力活,現在幹不到半個時辰,就渾身酸痛無力了


    皇帝身體不好,心情也不好,身邊的人就跟著不受待見,就連自己這個‘九千歲’,上個月也被訓斥了一番


    <a id="wzsy" href="http://www.yqxsw.org">yqxsw.org</a>


    被皇帝訓斥,在宮內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有時候就代表著一種‘風向’


    自己看似權勢滔天,可這都是表象,自己的根本還是皇帝的信任


    在明朝,再有權勢的太監,說拿下,也就皇帝一句話的事


    被皇帝訓斥後,宮裏的其他大太監都不安分了,暗地裏小動作不斷


    對那些暗地裏和東林官員勾結的沒卵子貨,魏忠賢恨不得都發配鳳陽,讓他們都去守陵墓


    可惜,沒有皇帝的命令,自己動不了那些大太監


    這也是在明朝,某一個太監再囂張跋扈,也翻不了天的原因之一


    為了挽迴自己在皇帝那的寵信,魏忠賢就想找一個能在皇帝麵前說得上話的,給自己說說好話


    整個皇宮裏,在皇帝麵前說話最管用的,那就是皇帝的‘奶媽’,奉聖夫人客氏了,在後宮,皇後都沒她在皇帝麵前好使


    要是一些小事,做為客氏對食太監的魏忠賢,賠個笑臉,下下‘功夫’,客氏不會拒絕為自己出頭


    可這次的事有點大,客氏已經在皇帝麵前給自己說一迴情了,可並沒達到效果,看來,還是得需要客氏繼續為自己說情


    自己雖是客氏的對食,但那是兩人都沒得勢以前,現在的客氏,權傾後宮的奉聖夫人,真正的男人都多的是,那還稀罕自己的‘假貨’,雖麵上還是關係戶,不過是相互利用罷了


    給自己在皇帝麵前說一次情,那是不失雙方的麵子,可想要對方全力為自己做事,那就得付出代價,給一定的好處,表達出自己的“用心”


    再有一個多月,就是奉聖夫人的誕辰,魏忠賢就想著送些禮物討好客氏


    可在禮物的選擇上,魏忠賢做了難


    送錢財,客氏也不缺,少了看不上,多了,那就不是送禮了


    送一些宮中的稀罕物吧,自己有的,人家也有,說不定比自己還全


    自己是靠‘本事’辛辛苦苦收集起來的,人家是不停的被賞賜,有時看到好東西,還能自己下手拿,就是被告到皇帝那,也屁事沒有,這恩寵,自己也比不了


    既然宮裏的東西比不過,那就發揮自己的優勢,自己在外朝和對民間的權力,是客氏比不上的


    民間也是有很多奇珍異寶的嘛,讓自己的徒子徒孫,幹兒幹孫給自己找幾件好東西不就行了


    於是,在太原城亮過相的寶鏡,就被有心人,為了討好‘九千歲’,報了上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明末開始生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午正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午正月並收藏從明末開始生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