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裏門前,殷水流環顧吾山眾人一眼,又將一名吾山賊人喊到近前。


    吾山為殷水流介紹此人叫岈考,他本以為這是繼岌同之後的又一名幸運兒,熟料將軍卻是沙啞著聲音問道:“地上的死屍當中,是否有你的昆仲?”


    岈考不敢抬頭相望,吾山之弟吾其在旁道:“將軍,有他伯兄一人。”


    吾山忽然感覺有些不妙,果然見到將軍猙獰可怕的麵具正望著岈考道:“昆仲之仇不共戴天,你若是不投降認主,或許我還會饒你一命,奈何你一邊拜主立誓,一邊心懷昆仲之仇,站於人群暗處對我難掩殺意,實在是惹人生厭。”


    眾人齊齊一呆,岈考抬起頭來,眼前有一道劍光掠過。


    大片的血霧噴起,岈考的頭顱滾落在地。


    “還有誰口是心非的麽?”


    夕照劍尖上的鮮血滴滴落地,吾山賊人顫顫驚驚。


    吾山心中暗駭將軍的脈感之術竟高明到如此地步,實在是聞所未聞,他正要說道幾句,將軍的沙啞聲音又從戰馬上傳來:“倘若不是現在,而是三兩個月之後,你們這三百多人當中,能拜我為主者不會超過三人,其他人即便出聲投降,不是被我下令一戳而盡,便是全部淪為賤奴,因為要做我的賊卒,不是簡簡單單拜個主立個誓,便能輕易如願的。”


    吾山心下一凜,見將軍將染血的吳越之劍往前一指:“我給了你們選擇,而你們選擇了,以後再有如岈考者,是賊卒者,斬一伍,是伍長者,斬一行,是行長者,斬一佰,是佰長者,斬全旅!”


    “唯!”


    吾山率先應是,額頭泌出冷汗,首次升起伴主如伴虎的感覺。


    他久為匪徒領旅,自然懂得一點禦下之道,隻是如此牽連酷刑,實在是使人生畏,他和四弟對視一眼,心想當下最重要的提防人物,便是能連坐到他們兄弟兩人的四個佰長,未防日後被他們其中一人連累,以後這四人但凡有可疑之處,不需將軍出手,他們兄弟兩人便先行將他們斬了。


    吾山兄弟兩人如是想著佰長,佰長自也想著行長,下麵層層直到每個賊卒,各自都有所防。


    “入裏。”


    殷水流令吾山所部處理屍首,著吾山隨在他身旁。


    集奸族長帶著人立在道旁恭迎將軍凱旋迴裏,他乜去一眼在將軍身後亦步亦趨的吾山,不禁心裏大是痛快,如他這樣的集奸,自是盼著同流合汙者越多越是踏實。


    吾山刻下心亂如麻,哪會注意到集單戲謔的目光,隨著將軍走到集氏主宅前時,有一名身著氏族深衣的淑女自內迎出來,稱唿將軍為主上。


    吾山不敢多看,心裏卻暗讚,此女雖稚,卻是生平少見之姿,日後年歲漸長,隻怕商殷少不了她的豔名遠播。


    擁有如此女仆的將軍到底是何許人?


    將軍在宅前下馬,著人牽走戰馬,往內走去時,問他道:“你久為匪,現在有多少石精米?”


    吾山不敢欺瞞,老實迴道:“迴將軍,五石不到。”


    “這麽少?”


    將軍隻讓一名叫賊鑒的地脈賊卒隨著入室。


    吾山偷偷在望將軍和賊鑒的鎧甲,這等鎧甲不知道是何物所造,實在是罕見,他聽到將軍置疑,大是難為情道:“不敢欺瞞將軍,我本是北鄙大匪首衡紐丕將軍麾下領旅,兩月之前衡紐丕將軍為了迎汙妖君前來北鄙為君,率領一師之卒準備為汙妖君造勢,隻是不知道消息為何外泄,在半道遭遇到了竇氏……”


    殷水流腳步微頓。


    衡紐丕,他侍妾孟辛的同母大哥,在殷邑時,他曾和衡紐丕見過一次,對方天脈兩道修為。


    衡氏本為北鄙邑宰,而今淪為北鄙匪患,始於戎狄南下之患,更因竇氏和衡氏之鬥。


    “衡紐丕將軍被竇氏的天脈箭矢傷中要害,衡氏結陣之卒也擋不住竇氏的弓手之術,一師之卒潰敗四逃,我這一旅之卒隨著我逃入山道,半月前方到的望鄉。”


    一個整編旅五百人,在一場大潰敗裏,隻陣亡一百多人,由旅帥帶著剩餘的大半個旅安然逃脫。


    這種事情,隻可能發生在不殺逃卒的商殷。


    “望鄉雖貧,一鄉六裏之糧,衡紐丕將軍每年都會使人前來索糧,我因此來過望鄉多次,所以認識壺口之路,本想著修養一段時間,再出壺口尋找衡紐丕將軍,熟料剛進來不到數日,便碰到了另外一股勢大匪流滿奎賊,三次鬥戰全輸,原本的二十石精米隻餘下如今的五石精米不到,更死了五個地脈昆仲,實在是大恨!”


    吾山有些咬牙切齒。


    他口裏的昆仲自然不全是他的親生兄弟,大多類似於殷水流前世黑道拜把子的關係。


    “你便是因此負的傷?”


    殷水流示意吾山別在門口拘謹,上前來一些,他指著沙盤上的望鄉地圖,問道:“在哪裏碰到的他們?”


    商殷此時還沒有軍用地圖這個概念,吾山近前來看著沙盤,免不了呆呆而立,自也少不了新鮮地驚奇,他識字倒是比賊鑒多些,認得標誌上的望鄉、集裏等字。


    “想來是在這裏。”


    沙盤上的望鄉地圖多有不準,吾山並不確定。


    吾山點的地方在望鄉冗裏附近,距離集裏有數十裏崎嶇山路,以氏成裏在商殷而言,本就是因國田而定,有些鄉裏相鄰,有些鄉裏遠到老死不相往來。


    “將你所知的望鄉形勢細細和我說一遍,將這幅望鄉地圖盡量完善,然後我們再開一幅北鄙地圖。”


    “唯。”


    依商殷地方之製,每鄉九裏,而今望鄉僅六裏,鄉宰望氏獨占四裏國田。


    導致三裏氏族滅亡者倒並非是望氏。


    宗周滅亡戎狄小國無數,這些殘餘的戎狄氏族有部分南遷而下,其餘列國都不可欺,唯天下大宗之主天子可欺爾。


    辛姓衡氏在一百年前本是北鄙邑宰,邑中九鄉被狄姓氏族奪走四鄉之地,宗周和妃鄭樂於看天子窘迫,尤其是妃鄭,暗中多有扶持,致以商殷不止北鄙淪陷半邑國土,連其他鄉邑也岌岌可危。


    這些戎狄氏族是而今北鄙匪亂不絕的匪祖,商殷天子大軍前來,戎狄氏族中的犬戎人仗著馴狗能逃入深山暫避,讓商殷天子之軍隻能望山而歎,等到商殷天子之軍撤離,他們便再出來占鄉而居,深諳遊擊戰術的要旨。


    這種亂七八糟的情況直到東夷竇氏在北鄙掌權,殷氏以夷製狄,憑借夷人弓術,射殺狄人無數。


    望鄉的三裏氏族國人便覆滅在當時的驅逐戰裏,其他的北鄙鄉裏多有如此慘劇。


    “將軍……”


    吾山配合賊鑒將望鄉地圖整合完畢。


    他見將軍望著地圖默然不動,靜候了小半天光景,方才小心翼翼地出聲。


    將軍的麵具自是看不到半點表情,卻有一個聲音自內而出:“壺口之地,天賜我以此起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反派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焦佐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焦佐人並收藏大反派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