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鍛體所需靈力供給的問題便算是基本解決了。
至於鍛體之法的選擇,墨非早有預案。
盤古級在十多年的“暗中觀察”中,了解到了大量凡間武者以及低階修士們的鍛體功法,甚至還有一些妖族的練體術,但研究發現,這些功法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問題,並不算特別完美。
為了火種的生存能力考量,同時也是為了嚐試性的研究靈力在生物範疇的應用,盤古級根據這些鍛體法訣,以及現代醫學理論,創造了一套極為完備的鍛體功法,經過婆娑世界以及非火種人員的實驗改進,更新到第十版之後已經幾乎是無懈可擊,被稱作無漏鍛體術。
無漏鍛體術以醫學上人體功能係統為根基,除了涉及修士和武者們也會鍛煉到的運動係統、血液循環係統以及唿吸係統的部分內容外,更多的還涉及到內髒、神經、免疫等普通鍛體法忽視了的地方。
盤古級對該鍛體術的設計思路是:在不植入外物,不做明顯科技改造的情況下,依靠基因修飾及靈力的強化作用,使人體戰鬥力、適應力達到生物極限。
它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便對應修士們的鍛體,但由於涉及內髒、神經等普通鍛體術的盲點,無漏鍛體術雖然在力量、抗擊打能力上比之修士們的頂尖鍛體術並沒有太大優勢,但卻在恢複力、反應力、體力、記憶力、身體免疫抗性等方麵遠遠超出。
後麵兩個階段則是進階內容,分別對應築基和金丹境界,再往後的推演由於缺乏參考,盤古級還沒完成。
作為鍛體功法,無漏鍛體術已經極為完美,但對於墨非而言,卻仍舊有需要調整的地方。畢竟這套鍛體術也是在“體內靈力稀少”這個前提下進行設計的,其將身體劃分出三百多處區域,集中稀薄靈力一次對一個區域進行鍛煉。
但以墨非此時的靈力總量,是完全可以做到同時對所有區域進行鍛煉還富餘很多的。但想要對多個區域同時鍛煉,他卻必須要要分心控製多股靈力。
一心多用不是問題,有智群在,他能夠並行處理很多事情,但經脈內的靈力渾然一體,掌控起來卻無法如此精確。
他必須要依靠另一種秘術才行。
修士中有三種人對靈力的操控要求極為精細,即煉丹師、煉器師,以及製符師。越是高級的丹藥、法器或是符籙,其煉製過程就越是精細,一絲一毫的差別都可能導致煉製失敗。
但若非精於神念修行,製作者的操控力往往不夠。為了彌補這種缺陷,修士們開發了種種術法,其中就有一種名為“注穴誕星術”的秘術,其思路是將靈力灌注進竅穴,以穩定靈力流動。
所謂竅穴,通常都是經脈交叉點,或是血脈、骨骼間連之處,按照修真界的說法,人有竅穴七百二十,其中主穴三百六十,奇穴一百零八,不依存經脈的單穴七十二,另有隱穴一百八十。這都是比較大的竅穴,還有些細小竅穴便如周天星鬥難以計數了。
主穴依附十二正經,奇穴依附八大奇脈,隱穴則在身體內部,髒腑之中。
武者們的武功有的涉及十二正經,因此對主穴較為了解,而修士們更注重八大奇脈,對奇穴比較精熟。事實上,修士們在引氣期都是以竅穴為坐標來判斷經脈路線,以此來打通經脈,也因此引氣之後,直到通脈之前,都被叫做“明竅”境界。
注穴誕星術主要作用於主穴和奇穴,每一個竅穴注入一定靈力之後,修士對該竅穴附近的經脈便能夠更加如臂指使,越多的竅穴注入靈力,其所關聯的經脈便越穩定、靈力收發也越為方便。
通常通脈境界能誕星三十六,便足以穩定的煉器、製符,誕星七十二以上通常都是專門以此為業的修士。
墨非此時沒有煉器製符的打算,但在他看來,注穴誕星術就類似於在身體中建立信號中繼站,或是分層管理機製,竅穴既是靈力的節點、“水庫”,又是局部的指揮塔,非常切合他的並行鍛體計劃。
隻要在相應竅穴中注入靈力,便能夠控製附近靈力對周圍區域進行鍛煉。與此同時,這也能夠將其經脈中的靈力分散出去,隻在陽蹺、陰蹺兩條經脈中留下一絲,便把他的境界從通脈拉迴了“明竅”,重新“低調做人”。
如此以來,整個鍛體方案便成型了:一是打通周身絡脈,將靈力輸送到末端,使靈力能夠盡可能的逸散入身體組織;二是通過“注穴誕星”,建立中繼塔,分片覆蓋,並行操控;三就是按照“無漏鍛體術”進行操練,使身體盡快達到鍛體境巔峰。
除了這三個主要步驟外,還有很多細節需要處理,比如打通絡脈的先後順序必須要和注穴誕星以及無漏鍛體相結合,這樣才有效率。而導入靈力的多少,也要根據打通經脈的損耗、竅穴的承受力以及身體片區的覆蓋範圍等綜合確定。
這無疑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工程,好在智群輔助之下,處理起來也不算太費事,約莫天色徹底亮起來之後,一整套方案已經在墨非腦海中成型。
下樓吃過了早飯,墨非迴到房間,迴憶起無漏鍛體術,拉起架子,做了幾個彷如瑜伽姿勢般的詭異動作。經脈還沒有打通,注穴也沒完成,他純是做一下複習。
這幾個姿勢或如狗爬,或如懶驢,或如蛤蟆蹲地,都是非常的不好看,而且動起來還有著獨特的節奏,似乎正應著某種節拍,乍一看像是一場奇詭的現代舞,又或是邪教的降神儀式,即驚悚又好笑。
事實上這些動作都是為了適應體內靈力流動,有時候正常姿態根本無法實現,而盤古級又是完全的實用主義,根本不管好不好看,有沒有美感,隻求最大限度的強化身軀。也因此無漏鍛體術的這部分在火種們的口中還有另一個名字:“尬舞體操10.0”,屬於一旦加上配樂,立刻就能鬼畜起來的那種。
一個多小時後,等到把開始的四百多個動作做完,墨非已經滿頭大汗,這還是沒有運使靈力的狀況,不過是樣子貨,什麽作用都沒有。而一旦將靈力部分加上,這套動作下來至少要小半天。
讓小二打了桶熱水上來,墨非梳洗一番,便退了房,問明了方向,朝城中馬市走去。離啟靈大典開始已經隻有不到一月的時間了,他想盡快趕去逸仙鎮。
至於鍛體之法的選擇,墨非早有預案。
盤古級在十多年的“暗中觀察”中,了解到了大量凡間武者以及低階修士們的鍛體功法,甚至還有一些妖族的練體術,但研究發現,這些功法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問題,並不算特別完美。
為了火種的生存能力考量,同時也是為了嚐試性的研究靈力在生物範疇的應用,盤古級根據這些鍛體法訣,以及現代醫學理論,創造了一套極為完備的鍛體功法,經過婆娑世界以及非火種人員的實驗改進,更新到第十版之後已經幾乎是無懈可擊,被稱作無漏鍛體術。
無漏鍛體術以醫學上人體功能係統為根基,除了涉及修士和武者們也會鍛煉到的運動係統、血液循環係統以及唿吸係統的部分內容外,更多的還涉及到內髒、神經、免疫等普通鍛體法忽視了的地方。
盤古級對該鍛體術的設計思路是:在不植入外物,不做明顯科技改造的情況下,依靠基因修飾及靈力的強化作用,使人體戰鬥力、適應力達到生物極限。
它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便對應修士們的鍛體,但由於涉及內髒、神經等普通鍛體術的盲點,無漏鍛體術雖然在力量、抗擊打能力上比之修士們的頂尖鍛體術並沒有太大優勢,但卻在恢複力、反應力、體力、記憶力、身體免疫抗性等方麵遠遠超出。
後麵兩個階段則是進階內容,分別對應築基和金丹境界,再往後的推演由於缺乏參考,盤古級還沒完成。
作為鍛體功法,無漏鍛體術已經極為完美,但對於墨非而言,卻仍舊有需要調整的地方。畢竟這套鍛體術也是在“體內靈力稀少”這個前提下進行設計的,其將身體劃分出三百多處區域,集中稀薄靈力一次對一個區域進行鍛煉。
但以墨非此時的靈力總量,是完全可以做到同時對所有區域進行鍛煉還富餘很多的。但想要對多個區域同時鍛煉,他卻必須要要分心控製多股靈力。
一心多用不是問題,有智群在,他能夠並行處理很多事情,但經脈內的靈力渾然一體,掌控起來卻無法如此精確。
他必須要依靠另一種秘術才行。
修士中有三種人對靈力的操控要求極為精細,即煉丹師、煉器師,以及製符師。越是高級的丹藥、法器或是符籙,其煉製過程就越是精細,一絲一毫的差別都可能導致煉製失敗。
但若非精於神念修行,製作者的操控力往往不夠。為了彌補這種缺陷,修士們開發了種種術法,其中就有一種名為“注穴誕星術”的秘術,其思路是將靈力灌注進竅穴,以穩定靈力流動。
所謂竅穴,通常都是經脈交叉點,或是血脈、骨骼間連之處,按照修真界的說法,人有竅穴七百二十,其中主穴三百六十,奇穴一百零八,不依存經脈的單穴七十二,另有隱穴一百八十。這都是比較大的竅穴,還有些細小竅穴便如周天星鬥難以計數了。
主穴依附十二正經,奇穴依附八大奇脈,隱穴則在身體內部,髒腑之中。
武者們的武功有的涉及十二正經,因此對主穴較為了解,而修士們更注重八大奇脈,對奇穴比較精熟。事實上,修士們在引氣期都是以竅穴為坐標來判斷經脈路線,以此來打通經脈,也因此引氣之後,直到通脈之前,都被叫做“明竅”境界。
注穴誕星術主要作用於主穴和奇穴,每一個竅穴注入一定靈力之後,修士對該竅穴附近的經脈便能夠更加如臂指使,越多的竅穴注入靈力,其所關聯的經脈便越穩定、靈力收發也越為方便。
通常通脈境界能誕星三十六,便足以穩定的煉器、製符,誕星七十二以上通常都是專門以此為業的修士。
墨非此時沒有煉器製符的打算,但在他看來,注穴誕星術就類似於在身體中建立信號中繼站,或是分層管理機製,竅穴既是靈力的節點、“水庫”,又是局部的指揮塔,非常切合他的並行鍛體計劃。
隻要在相應竅穴中注入靈力,便能夠控製附近靈力對周圍區域進行鍛煉。與此同時,這也能夠將其經脈中的靈力分散出去,隻在陽蹺、陰蹺兩條經脈中留下一絲,便把他的境界從通脈拉迴了“明竅”,重新“低調做人”。
如此以來,整個鍛體方案便成型了:一是打通周身絡脈,將靈力輸送到末端,使靈力能夠盡可能的逸散入身體組織;二是通過“注穴誕星”,建立中繼塔,分片覆蓋,並行操控;三就是按照“無漏鍛體術”進行操練,使身體盡快達到鍛體境巔峰。
除了這三個主要步驟外,還有很多細節需要處理,比如打通絡脈的先後順序必須要和注穴誕星以及無漏鍛體相結合,這樣才有效率。而導入靈力的多少,也要根據打通經脈的損耗、竅穴的承受力以及身體片區的覆蓋範圍等綜合確定。
這無疑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工程,好在智群輔助之下,處理起來也不算太費事,約莫天色徹底亮起來之後,一整套方案已經在墨非腦海中成型。
下樓吃過了早飯,墨非迴到房間,迴憶起無漏鍛體術,拉起架子,做了幾個彷如瑜伽姿勢般的詭異動作。經脈還沒有打通,注穴也沒完成,他純是做一下複習。
這幾個姿勢或如狗爬,或如懶驢,或如蛤蟆蹲地,都是非常的不好看,而且動起來還有著獨特的節奏,似乎正應著某種節拍,乍一看像是一場奇詭的現代舞,又或是邪教的降神儀式,即驚悚又好笑。
事實上這些動作都是為了適應體內靈力流動,有時候正常姿態根本無法實現,而盤古級又是完全的實用主義,根本不管好不好看,有沒有美感,隻求最大限度的強化身軀。也因此無漏鍛體術的這部分在火種們的口中還有另一個名字:“尬舞體操10.0”,屬於一旦加上配樂,立刻就能鬼畜起來的那種。
一個多小時後,等到把開始的四百多個動作做完,墨非已經滿頭大汗,這還是沒有運使靈力的狀況,不過是樣子貨,什麽作用都沒有。而一旦將靈力部分加上,這套動作下來至少要小半天。
讓小二打了桶熱水上來,墨非梳洗一番,便退了房,問明了方向,朝城中馬市走去。離啟靈大典開始已經隻有不到一月的時間了,他想盡快趕去逸仙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