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江湖闖蕩期間,為了證實陳家祖上一代一代傳下來的那個驚人秘密,陳慶之的足跡踏遍了國外和國內所有跟神話傳說有關的名山勝地,包括一些死亡絕地。但卻從來沒有發現過任何跟仙道有關的線索。
陳慶之上過少林武當,去過青城峨眉,登過昆侖龍虎山,闖過布達拉宮,憑借著陳家獨特的家傳絕學,陳慶之以化勁巔.峰修為對上各派最強的先天高手也沒落下風。
根據家傳曆代先祖的手書筆錄記載,陳慶之知道先天境,在仙道修行隻不過才剛剛摸到門檻,連門都沒有進。因此即算自己以化勁巔.峰修為戰平抱丹先天高手,陳慶之也沒有半點得意心態。相反,對傳說中不知道到底存不存在的仙道顯得跟為敬畏了。
陳家傳承的並不是江湖中眾所周知的武道,而是不知道多少年前一個叫星月宗的七品仙道宗派中的一位姓古名劍風的外門雜役弟子留下來的一本《太陰煉體術》手抄本中的功法。按這本手紮中的記載,煉體大成才有機會開啟靈竅凝聚靈根邁入修仙之路。
然而,陳家曆代祖先修練鑽研《太陰煉體術》,即算進入先天境也沒有一位感應到體內靈竅的存在。陳家的先輩們最終得見一個結論,《太陰煉體術》中提到的啟靈境,很可能需要借助外力或外物。光靠自身修練,根本就達不到啟靈境。
陳家曆代先祖們勤其一生都在研究要怎樣才能進入啟靈境,可越修練,仿佛離啟靈境越遠。仙道之路走不通,陳家的先輩們在武道修練方麵卻是卓有成效,曆代都有人成功突破先天境。隻是他們這些人一心追尋仙道,對紅塵俗世中的名利紛爭不感興趣,安安心心守著自家一畝三分地,逍遙自在。
陳家先祖在得到《太陰煉體術》的同時,還得到了一塊名為“玄陽玉”的玉佩和一種“生生不息聚元陣(小)”陣法布置圖錄。也正是因為有“玄陽玉”和“小聚元陣”的存在,才使得陳家曆代先輩對仙道之說深信不疑。
隻可惜,一千多年過去,陳家曆代先人足跡踏遍了世界各地,也沒找到任何一個修仙同道。
盡管在道教和佛門的典籍中有不少關於仙道傳說的記載,但卻找不到這些仙道傳說的任何佐證。在陳家先人眼中,所謂的道家玄功和佛門神功,都沒有《太陰煉體術》中的法門奧妙。
雖說陳家曆代先人沒有一人修成仙道,但在那些世世代代都生活中青山寨的各族村民們眼裏,陳家老祖那可都是活神仙般的存在。而陳家曆代先祖也對得起“活神仙”這個尊稱。不論外麵的朝代如何變更,一千多年以來,青山寨從沒遭受過刀兵之災,方圓三百裏之內也從沒有過流寇土匪長期盤踞。
陳家先輩雖然沒將家傳的《太陰煉體術》傳授給青山寨的各族村民,但卻有選擇地傳授了不少武道基礎功法給村民們強身健體自保自衛。
青山寨的村民們為了保住安居樂業的平靜生活,從元末明初年間開始,每家每戶都有祖訓,嚴禁後輩子孫對外人透露任何跟青山寨有關的隻字片語,一律以躲避蒙古人屠殺的前宋遺民自稱。
可以說,哪怕是在時局最混亂的民國時代,青山寨獨有的安寧也從沒被外來者打破過。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新華國建立後才漸漸有了細微的改變。
隨著歲月的流逝,陳慶之原本以為自己也會跟陳家曆代先祖一樣,這輩子已經無緣得窺仙道的真正奧妙。沒曾想臨老了竟然遇到了主動找上門來的仙道傳人!
對楊誠所說的落鷹嶺無名穀中那個洞中洞是他所在的玄門中的一位前輩高人隱修地這個說法,陳慶之並沒有心生半點懷疑。因為隻有這個原因,才能解釋得通為何楊誠一見麵就點破了“玄陽玉”的來曆。
說不定人家玄門中人這一千多年來一直都派有人在暗中監視著他們陳家。隻是看到陳家的人並沒有把《太陰煉體術》這門仙道修練基礎功法流傳出去,所以才沒驚動他們陳家。
陳慶之修練《太陰煉體術》已臻大成。盡管無法感興到體內靈竅的存在,但《太陰煉體術》畢竟是遠古傳承下來的仙道基礎功法,對人體氣機的感應,與時下流傳甚廣的武道修練功法還是有大不同的。
之前陳慶之沒怎麽留意,但此刻卻從楊誠身上感應到一種明顯不同於武道修練的氣機。
陳慶之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動,就連身體都有些顫.抖地用傳音術顫聲問道:“您……您是啟靈境前輩?”
入耳陳慶之這一明顯帶有尊敬語氣的詢問,楊誠不動聲色地散發聚氣境特有的靈壓氣息,老神在在地微笑著搖頭傳音:“嗬嗬,啟靈境?我目前修為不過是聚氣境後期而已。”
聚氣境!
不是啟靈境,而是更高層次的聚氣境!而且還是聚氣境後期!
陳慶之此刻心裏已經翻起了驚濤駭浪。
清晰地感受著楊誠身上散發出的那種莫名威壓,陳慶之趕緊收斂心神,麵色一整,抱拳躬身拜道:“陳家後人陳慶之,拜見前輩!”
一聽陳慶之對楊誠尊稱前輩,一旁的庚有功、山虎和陳秀芝頓時都有些目瞪口呆。
“論修為,你這聲前輩,我當得起。”
楊誠不動聲色地淡然說道:“不過,我打算收你外孫女當親傳弟子,總不能讓你外孫女跟你平輩相論吧。所以,陳老哥,咱們還是平輩相稱吧!”
“老朽的外孫女能成為前輩的親傳弟子,那是我陳家前世修來的鴻福!”
陳慶之顯得很固執地搖頭說道:“但仙門之中禮不可廢!老朽不敢壞了規矩。”
“老陳啊,現在可不是遠古年間。”
楊誠歎然說道:“末法時代,仙路漫漫無跡可尋。如果還是按照曾經的老一套,咱們可就跟不上當前日新月異的新時代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通過改開才能實現強大,我玄門同樣也需要進行從上至下的改革開放,才有望重啟仙道之門。老陳啊,別再當個老頑固了,聽我的,保你沒錯。”
“楊先生高瞻遠矚,老朽自愧不如,受教了!”陳慶之再次躬身為禮後,這才挺直腰板。說完後,他眼神極為淩厲地在庚有功、山虎和陳秀芝三人臉上掃視一圈,語氣極為嚴肅鄭重地說道:
“我和楊先生剛才的話,出了這間屋子,我不希望再有任何人知道!否則,別怪我翻臉無情!”
陳秀芝和山虎立馬躬身領命,雙雙答道:“請父親放心,如有違背,願領家法!”
庚有功雖然有點滿頭霧水,但還是臉色凝重地點頭說道:“慶之你放心,我知道分寸!”
楊誠這時候上下打量著陳慶之,忽然眼顯玩味笑容地問道:“老陳啊,你想不想啟靈?”
陳慶之聞言後先一呆,跟著欣喜若狂地再一次鞠了個九十度的深躬,顫聲說道:“求楊先生成全!”
“你的煉體基礎不錯。”楊誠意味深長地微笑著說道:“不過,啟靈,需要借助一些外物。”
“請楊先生吩咐!”陳慶之毫不猶豫地說道:“不論是什麽東西,隻要能在這個世上找得到,我一定尋來!”
陳慶之上過少林武當,去過青城峨眉,登過昆侖龍虎山,闖過布達拉宮,憑借著陳家獨特的家傳絕學,陳慶之以化勁巔.峰修為對上各派最強的先天高手也沒落下風。
根據家傳曆代先祖的手書筆錄記載,陳慶之知道先天境,在仙道修行隻不過才剛剛摸到門檻,連門都沒有進。因此即算自己以化勁巔.峰修為戰平抱丹先天高手,陳慶之也沒有半點得意心態。相反,對傳說中不知道到底存不存在的仙道顯得跟為敬畏了。
陳家傳承的並不是江湖中眾所周知的武道,而是不知道多少年前一個叫星月宗的七品仙道宗派中的一位姓古名劍風的外門雜役弟子留下來的一本《太陰煉體術》手抄本中的功法。按這本手紮中的記載,煉體大成才有機會開啟靈竅凝聚靈根邁入修仙之路。
然而,陳家曆代祖先修練鑽研《太陰煉體術》,即算進入先天境也沒有一位感應到體內靈竅的存在。陳家的先輩們最終得見一個結論,《太陰煉體術》中提到的啟靈境,很可能需要借助外力或外物。光靠自身修練,根本就達不到啟靈境。
陳家曆代先祖們勤其一生都在研究要怎樣才能進入啟靈境,可越修練,仿佛離啟靈境越遠。仙道之路走不通,陳家的先輩們在武道修練方麵卻是卓有成效,曆代都有人成功突破先天境。隻是他們這些人一心追尋仙道,對紅塵俗世中的名利紛爭不感興趣,安安心心守著自家一畝三分地,逍遙自在。
陳家先祖在得到《太陰煉體術》的同時,還得到了一塊名為“玄陽玉”的玉佩和一種“生生不息聚元陣(小)”陣法布置圖錄。也正是因為有“玄陽玉”和“小聚元陣”的存在,才使得陳家曆代先輩對仙道之說深信不疑。
隻可惜,一千多年過去,陳家曆代先人足跡踏遍了世界各地,也沒找到任何一個修仙同道。
盡管在道教和佛門的典籍中有不少關於仙道傳說的記載,但卻找不到這些仙道傳說的任何佐證。在陳家先人眼中,所謂的道家玄功和佛門神功,都沒有《太陰煉體術》中的法門奧妙。
雖說陳家曆代先人沒有一人修成仙道,但在那些世世代代都生活中青山寨的各族村民們眼裏,陳家老祖那可都是活神仙般的存在。而陳家曆代先祖也對得起“活神仙”這個尊稱。不論外麵的朝代如何變更,一千多年以來,青山寨從沒遭受過刀兵之災,方圓三百裏之內也從沒有過流寇土匪長期盤踞。
陳家先輩雖然沒將家傳的《太陰煉體術》傳授給青山寨的各族村民,但卻有選擇地傳授了不少武道基礎功法給村民們強身健體自保自衛。
青山寨的村民們為了保住安居樂業的平靜生活,從元末明初年間開始,每家每戶都有祖訓,嚴禁後輩子孫對外人透露任何跟青山寨有關的隻字片語,一律以躲避蒙古人屠殺的前宋遺民自稱。
可以說,哪怕是在時局最混亂的民國時代,青山寨獨有的安寧也從沒被外來者打破過。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新華國建立後才漸漸有了細微的改變。
隨著歲月的流逝,陳慶之原本以為自己也會跟陳家曆代先祖一樣,這輩子已經無緣得窺仙道的真正奧妙。沒曾想臨老了竟然遇到了主動找上門來的仙道傳人!
對楊誠所說的落鷹嶺無名穀中那個洞中洞是他所在的玄門中的一位前輩高人隱修地這個說法,陳慶之並沒有心生半點懷疑。因為隻有這個原因,才能解釋得通為何楊誠一見麵就點破了“玄陽玉”的來曆。
說不定人家玄門中人這一千多年來一直都派有人在暗中監視著他們陳家。隻是看到陳家的人並沒有把《太陰煉體術》這門仙道修練基礎功法流傳出去,所以才沒驚動他們陳家。
陳慶之修練《太陰煉體術》已臻大成。盡管無法感興到體內靈竅的存在,但《太陰煉體術》畢竟是遠古傳承下來的仙道基礎功法,對人體氣機的感應,與時下流傳甚廣的武道修練功法還是有大不同的。
之前陳慶之沒怎麽留意,但此刻卻從楊誠身上感應到一種明顯不同於武道修練的氣機。
陳慶之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動,就連身體都有些顫.抖地用傳音術顫聲問道:“您……您是啟靈境前輩?”
入耳陳慶之這一明顯帶有尊敬語氣的詢問,楊誠不動聲色地散發聚氣境特有的靈壓氣息,老神在在地微笑著搖頭傳音:“嗬嗬,啟靈境?我目前修為不過是聚氣境後期而已。”
聚氣境!
不是啟靈境,而是更高層次的聚氣境!而且還是聚氣境後期!
陳慶之此刻心裏已經翻起了驚濤駭浪。
清晰地感受著楊誠身上散發出的那種莫名威壓,陳慶之趕緊收斂心神,麵色一整,抱拳躬身拜道:“陳家後人陳慶之,拜見前輩!”
一聽陳慶之對楊誠尊稱前輩,一旁的庚有功、山虎和陳秀芝頓時都有些目瞪口呆。
“論修為,你這聲前輩,我當得起。”
楊誠不動聲色地淡然說道:“不過,我打算收你外孫女當親傳弟子,總不能讓你外孫女跟你平輩相論吧。所以,陳老哥,咱們還是平輩相稱吧!”
“老朽的外孫女能成為前輩的親傳弟子,那是我陳家前世修來的鴻福!”
陳慶之顯得很固執地搖頭說道:“但仙門之中禮不可廢!老朽不敢壞了規矩。”
“老陳啊,現在可不是遠古年間。”
楊誠歎然說道:“末法時代,仙路漫漫無跡可尋。如果還是按照曾經的老一套,咱們可就跟不上當前日新月異的新時代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通過改開才能實現強大,我玄門同樣也需要進行從上至下的改革開放,才有望重啟仙道之門。老陳啊,別再當個老頑固了,聽我的,保你沒錯。”
“楊先生高瞻遠矚,老朽自愧不如,受教了!”陳慶之再次躬身為禮後,這才挺直腰板。說完後,他眼神極為淩厲地在庚有功、山虎和陳秀芝三人臉上掃視一圈,語氣極為嚴肅鄭重地說道:
“我和楊先生剛才的話,出了這間屋子,我不希望再有任何人知道!否則,別怪我翻臉無情!”
陳秀芝和山虎立馬躬身領命,雙雙答道:“請父親放心,如有違背,願領家法!”
庚有功雖然有點滿頭霧水,但還是臉色凝重地點頭說道:“慶之你放心,我知道分寸!”
楊誠這時候上下打量著陳慶之,忽然眼顯玩味笑容地問道:“老陳啊,你想不想啟靈?”
陳慶之聞言後先一呆,跟著欣喜若狂地再一次鞠了個九十度的深躬,顫聲說道:“求楊先生成全!”
“你的煉體基礎不錯。”楊誠意味深長地微笑著說道:“不過,啟靈,需要借助一些外物。”
“請楊先生吩咐!”陳慶之毫不猶豫地說道:“不論是什麽東西,隻要能在這個世上找得到,我一定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