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大地,北方的黃巾幾有席卷之勢,加上劉辰送來助攻,黃巾陣營成功拔除大漢陣營在司隸東北部最後一各據點,大軍攜帶狂勝之機滾滾而來,迅速席卷河東河內全境,直令洛陽仿佛處在黃巾軍的團團包圍之中,好在其中還有一條滾滾黃河,這擴大十倍的洶湧河水竟然不會凍住,穩穩地把那不善水站的黃巾軍擋在大河北岸。


    黃巾軍西進、南侵雙向受阻,隻好改由陸路進攻,由兗州殺入,破滎陽,攻汜水關,黃巾大軍再現卷席之勢,靈帝聞之大驚失色,急切間甚至拋出遷都的念頭,直到雄關虎牢穩穩地擋住千萬黃巾東進的步伐,東漢朝廷這才得以喘息,抓緊時間調兵遣將,務必守住洛陽東方這僅存的最後一道防線。


    虎牢關大戰持續兩天,黃巾以千萬之軍攻300萬守軍硬是毫無寸進,最終隻得退軍百裏,屯兵滎陽與漢軍對峙。


    此戰袁家雙少大放異彩,麾下統帥,猛將,軍師齊備,袁崇煥、袁承誌和杜如晦強勢亮相,穩穩的吸引中華區所有玩家的眼球,自此袁家聲望更勝,相比朝廷大軍的頹勢,世家地位隱有更上一層樓的趨勢。


    時間轉至十二月二十九日,大中華區第一場大雪來襲,北方大地一夜間銀裝素裹,伴隨的還有刺骨寒風,氣溫驟降,已經不適合普通軍隊外出作戰,甚至精銳士兵也都有些拿不起冰冷的戰刃,黃巾大軍很難得的再沒主動發起任何攻襲,朝廷自然樂在其成,趕緊抓穩這難得的空隙休養生息,以待來年絕地反攻。


    “嗯,這也是我們的機會!”收到北方罷戰的情報,王軒坐在溫暖的神農大堂裏露出悲天憫人的神色,“北方大地寒雪來襲,恰逢戰亂時節,普通百姓作為交戰雙方同時欺淩的對象,必然沒做充分的準備,可以預見未來兩個多月,饑寒交迫,凍斃餓殞的流民可能不啻億萬,我們有義務幫助他們脫離苦海。目前黃河、淮河、海河等幾大水係暫未冰封,我們可以海軍、河軍盡出,務必利用這短暫的幾十天把北方流民接引過來,一則救助窮苦大眾,二則擴充我們自己的實力。謝元帥、伍元帥,這個任務交給你們,可有信心完成?”


    謝玄和伍子胥同時起立抱拳,“必不負主公重托!”


    “嗯,好,時間緊迫,趕緊去吧!”


    “遵命!”


    接下來兩個月內,幽州、青州、徐州、冀州、司州、兗州、豫州等七州逐步展開一場場小範圍的遷徙活動,由北向南,由東向西,規模越來越大,人員越來越多。


    漸漸的七州共同流傳一個美麗的傳說,“南方大地四季如春,那裏沒有刺骨的寒冷,沒有餓死的流民,那裏的居民人人有房住,人人有田耕,吃飽穿暖,身強體壯,那裏沒有士族欺淩,那裏的官員愛民如子,親善隨和…


    慈祥的大人正在派人過來解救我們,有想去的隻要趕去大河邊沿,自有南方大人的軍隊負責接引,我們可以坐上大船漂洋過海,前去享受幸福的生活…”


    “嘶--”北方玩家們同樣聽到這些傳言,這麽荒誕,用腳想想都知道又是那第一領主在搞事情,然而傳言已經流傳深廣,他們已經無力阻止。


    好在這些傳言影響到的隻是官方村鎮,並未妨礙其他玩家的利益,而且所有人心裏都知道最好不要招惹那個“睚眥必報”的第一領主。


    “那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大部分人都是這麽想的。


    有些大一些的公會也想效仿,然而即使好話說盡,那些就快凍死的流民都沒一絲跟他們走的意思,可能看出來他們平常的作為跟那些大家世族一個德行吧。


    這裏王軒身懷的巨大聲望和良好的信譽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到第一波流民成功抵達夷州,人們發現這裏的生活真的與傳言一般無二,再了解到這所有的一切全都是拜新任的夷州牧大人賜予,民眾們歡欣雀躍間紛紛奔走相告,夷州生活與北方幾州巨大的反差迅速傳遍整個夷州,並且不斷向外輻射。


    民眾的幸福自此開始反哺官方,王軒發現他很久不動的聲望再次徐徐上漲,而且越來越快,如此聲望和信譽帶來了人口充實,民眾的反饋又過來提升聲望和信譽,這是一個妥妥的良性循環,人口、實力、聲望、信譽四豐收,皆大歡喜。


    以上是後話,現在王軒正在忙於布局這個嶄新的夷州架構。


    首先領地格局提升,神農城一下由縣級提高至州級,麾下官員自然一並水漲船高,中央官員二品以下全部提升半級,地方布局打散重置,州牧治所還在神農城,其他區域暫設四郡。


    原來的候官縣加上擄奪的永寧南部大片區域一起設置為候官郡,治所設為烈山城,下設三縣,郡太守由田單擔任,都尉安排唐斌。


    夷州本島設兩郡,北部名夷北郡,涵蓋夷州大島北部以及周圍的琉球群島,釣魚台列嶼,馬祖列島等一眾島嶼群,治所設台北城,下設四縣,認命太守胥臣,都尉折德扆。


    夷州本島南部設夷南郡,涵蓋大島南部,加上東方和南方的澎湖群島,金門群島等,治所高雄城,下設三縣,認命太守夏允彝,都尉範天順。


    南方海域設三沙郡,涵蓋南海所有群島,以及未來可能擴大攻略的大洋洲和東南亞,南亞廣大區域。


    三沙郡最為特殊,幾乎所有的地域都要開疆拓土,必須安排一位富有遠見,軍、智、政三麵具全的賢良負責開發和治理,太守派遣最新招募到的王級名士陶侃,安排著名帥將祖逖擔任都尉。


    陶侃統帥91,武力89,智力95,政治96,具備特技“人臣”。


    人臣—王級,宿主如果擔任封疆大吏或朝內高官,位極人臣必盡人臣之責,自身六維提升2,麾下民眾幸福度提升,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幸運提升5。


    郡治框架確定,各郡內部官員認命,下方縣、鄉、亭等設定全由太守自行指派,官員名單擬定完畢遞交吏部,由吏部員外郎顏查散安排審查,由尚書令王猛簽字最終確定,所有地方官員定期接受州府審核。


    官員安排完畢,王軒有感於自己手裏的那方“夷州牧印”,嚐試給各級官員分別發放任命狀和相應的印璽,這麽一弄發現真有作用,還能根據不同階位和不同分工獲取加成。


    夷洲牧印—夷洲牧行使軍事、政治權利的信物,可發行州內政令、軍令,可向異人發布州內任務,由係統認證的夷洲牧佩戴可以提升宿主統帥3,政治3,魅力3。


    相對的郡太守印提升政治2,魅力2;郡都尉印提升統帥2,魅力2;縣令印提升政治1,魅力1;縣尉印提升統帥1,魅力1;其他縣丞及鄉令,亭長印隻提升魅力1。


    所有印璽都具備發布有限任務的權限。


    如此看來,係統認為這夷洲牧已經正式被王軒自己牢牢地抓在手裏,這意味著在其他玩家還正處在籌備城池的掙紮階段,王軒已經率先晉身諸侯行列,接下來隻要不太過離心離德,王軒這諸侯之位就能穩固,將來更上一層樓也可不在話下。


    建設方麵,夷州本島目前已建三十多城,其中兩個郡城和七個縣城升至中級,將來再在周圍群島以及三沙區域建立三四座中城和十幾座初級城市就能完成基本構建。


    生產方麵,夷州礦物、林木等不論規格還是品質完全超越大陸不下兩階,王軒特下命令將原來部署在神農城的各類鐵匠鋪、木匠房、造船廠等逐步遷移至夷洲。


    按王軒的規劃,夷洲將會成為工業和交易中心;兼顧農業,候官郡將做專門的農業中心發展;神農城作為首都,將是軍事、政治和文化中心。


    在這裏不得不提的是,由於夷州大量發現四品、五品,少量三品各式材料,加上神農領地匠神的指引作用,可謂人才濟濟,材料充足。


    現在陌刀、勁弩、克強弓、镔鐵甲、點鋼槍、靈獵戰甲等高級裝備的產量已經穩步提升,估計不久的將來嶽家軍就又可以執行一輪換裝了。


    此外由於大量引入王級造船師,其中三位甚至成功晉升至皇級,加上領地高級木材充足,現在神農城已經可以大量建造蛟龍機各式戰艦,連位列皇級的應龍級都有少數涉獵,最少現在海上踏白軍所使用的快速機動艦已經全部換裝,其最大航速已經提升至250公裏,對某些國家的龜船來說,這簡直就是飛行速度。


    農業生產方麵,王軒規定神農旗下,除異人領地外,其他所有農田全歸官方擁有,百姓可以申請耕種,年終所得三成上交,其他完全歸農民自己支配,如遇災荒導致糧食歉收還能領到來自官府的救濟。


    當然多餘的糧食也可以賣給官府,一律按市價的1.2倍收購。


    民生方麵,所有官方領地都有足夠的免費就食區,提供基本食物供應。


    在所有城市與鎮級領地大量建造高級民居,村落級建造中級民居,其中有公寓結構也有四合院式,所有入籍神農領地的民眾都可以挑選其一居住,這也是基本福利。


    除此以外王軒還在每個城鎮劃定不少特級以上的民居區域,其中甚至有些王級和皇級府寨,其中配置比較豪華的林木、休閑、交易、遊覽等附屬設施,這些屬於付費區域,所有官員或富商都可以選擇租賃或者購買,如果有人願意花大價錢還能進行私人訂製。


    事實證明王軒這種鑽進錢眼裏的做法簡直大快人心,幾乎所有豪華區域都被搶購一空,甚至有些標配的福利區域開始出現空場,王軒第一次感受到原來神農領地的居民已經這麽有錢了,不過,原有規劃好的基本福利區還是神聖不可侵犯,沒辦法,隻能把那些付費區整治的越發豪華。


    在神農領地王軒不怕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因為這是曆史必然,隻要保持公平的法治,以法治州就好,這方麵包拯包大人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軍事方麵由於神農的攤子鋪的越來越大,軍事部署更可說是遍地開花,之前隻按兵種劃分建製的做法早已經捉襟見肘,為此王軒特地將各兵種打散配置,引入師團和軍區的概念,以主帥或主將為單位執行軍事調動。


    總的來說神農軍劃為總部、廬江、外海和內河四個軍區。


    其中嶽飛負責總部軍區,uu看書負責總部軍事防衛和調動,下轄本部師團,外加陸登、折從阮、張憲、董先、折彥質等幾個師團,嶽飛還具備管理其他所有軍區的權利。


    趙括負責廬江軍區,負責廬江、汝南等地軍事作戰,下轄本部師團,外加盧俊義、荊嗣、張任、折禦勳等幾個師團。


    謝玄負責外海軍區,負責海上作戰使命,下轄本部師團,外加李長庚、朱超石、朱齡石、劉毅等幾個師團。


    伍子胥負責內河軍區,負責沿海商業保障以及內河運輸、作戰等規劃和部署,下轄本部師團,外加折禦卿和董襲師團。


    玄甲虎衛作為領主親兵由王軒親自負責,日常則由嶽飛協助訓練。


    此外林衝總負責軍士訓練,趙雲、楊再興、楊延嗣、花榮等作為先鋒官額外聽候調遣。


    接下來作為新晉諸侯,王軒必須顯露一下作為強者的威嚴。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限之三國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言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言玉並收藏無限之三國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