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特殊部隊並不一定需要在兵營裏轉職,隻要讓有相關技能的將軍允許,並按特殊部隊模式訓練就行,而嶽家軍,就是中華古代特殊部隊中的佼佼者。


    嶽家軍被風雲定義為特級特殊部隊,具備七階實力,單兵轉職費用五金幣,但同時具備轉職特殊部隊費用減半的技能。


    三十六人,五折,合計收取九十金幣,錢是王軒給的,現在他的兜裏就剩十幾塊銀錠了。


    ps:一般士兵都由平民就職,價位按武力劃分,平民大概分為孱弱的民眾,武力1-15;普通民眾,武力15-20;以及英勇民眾武力21以上。


    普通部隊也按武力分階:


    民兵一階,武力15-20;


    普通士兵二階,武力21-25;


    強兵三階,武力26-30;


    精兵四階,武力31-40,普通精銳部隊單人戰鬥力已經可與初級特殊部隊媲美。


    精銳士兵經過真實戰場腥風血雨洗禮,還可升為百戰精兵,五階,武力41-50,部分百戰精兵部隊也會被賦予一些特技。


    之上還有六階,武力51-60;七階武力61-70,八階武力71-80,九階武力81-90,十階武力91-100,武力再強的就可以脫離士兵範疇了。


    西方陣營兵種也分一至十級,與東方階位一一對應。


    以上是民眾和普通軍隊,曆史上還有些具備特殊編製或特殊能力的成建製部隊,稱為特殊部隊。


    特殊部隊古今中外其實很多,實力良莠不齊,也按武力大體分為初級、中級、高級、特級、王級、皇級、帝級。


    單兵實力四階起步,依次為初級特殊部隊單兵約為四階士兵戰鬥力,中級對應五階士兵,高級對六階,特級對七階,王級對八階,皇級對九階,帝級特殊部隊單兵實力可達十階頂點。


    當然特殊部隊的強大並不隻是體現在單兵武力上,很多還被賦予部隊技能,以及特殊裝備或戰法,更有些戰鬥方式奇葩的,打起來十分難纏。


    言歸正傳,王軒眼前的驚喜並沒有結束,原來轉職特殊部隊,係統還另送製式裝備的,眼前三十六位身穿製式皮甲,雙手各持刀盾的威武大軍整齊排列,王軒第一次心生恍若富國強軍的感覺。


    嶽家軍可是能夠具備七階實力的,當然那是以後,但就這轉職,一下也是提升不少武力,好幾個再次破階。


    原本為初級武將的劉旭哲經過訓練、戰鬥及轉職,武力甚至突破中級達到61,連統帥都提升了三點,嶽飛大手一揮直接任命其為屯長,待兵員齊整劃歸他統領。


    當然嶽家軍的訓練不能一蹴而就,還需時間與實戰雙重打磨,不過以嶽飛的練兵能力加技能效果,相信真正成軍必然不會太慢。


    眼看麵前幾十大軍成果斐然,王軒暗自打算,自己是不是幹脆也投身嶽家軍懷抱,來個快速提升?還有王猛、趙括、楊延嗣是不是也能整整?


    可惜嶽飛告訴他充軍需謹慎,有些人加入嶽家軍的話格局反會縮小。


    比如王猛、趙括都是統帥之才,楊延嗣是極品先鋒官,而王軒更被期待為帝王之姿,轉職小兵豈不全被束縛住了?


    很適當的一小盆冷水把主角心思拉迴現實。


    不大服氣的王軒再次拋出疑問:“鵬舉不是還能轉職更加強大的‘背嵬軍’嗎?怎麽不用?”


    嶽飛隻好再給他小潑一次冷水。


    因為一則,背嵬軍單兵轉職費用高達25金幣,即便五折也是不少,領地暫時沒那麽多錢。


    二來,轉職背嵬軍的要求很高,最少王軒這樣的肯定達不到,這裏的其他士兵和十人隊也不具備條件,初級武將劉旭哲倒是可以,但就他一人暫時沒必要過於耗費精力。


    三,背嵬軍其實是嶽飛的親兵,隻有嶽飛、嶽雲和以後的嶽雷才能統帥,其他人率軍可能會出現配合問題,局限較大,暫不編製。


    “唔,算了,已經很不錯了。”王軒撇撇嘴繼續幹活,王猛等人嗬嗬一笑隨之散開。


    王軒眼看領地發展這麽順利,差點兒沒忍住想再多招募些民兵,後來終於沒有過度膨脹。


    因為算過,一般來說,一比五十的軍民比例,老百姓供應起來壓力比較適中,比例越小,軍民幸福指數也就越高,到一比三十開始就有點兒不好了。


    比如現代社會北棒子國軍民比為一比二十,他們的底層老百姓過的怎麽樣,筆者不敢妄加評論。


    而曆史上,秦朝統一六國的時候,軍民比例約二十抽一,加上過重的徭役,真真殘暴不仁。


    神農領地長遠來看當然要以民生為本,不過前期策略需以掠奪為主,要大力發展軍事,可以暫時按一比十的比例征兵,再多就是窮兵默武了,當然,領地壯大後另當別論。


    而且嶽飛和王猛都建議其走精兵路線,領地有嶽飛的武穆技能作用加成,有超級統帥領軍,軍隊戰鬥力和成軍速度必遠遠高於普通玩家不止四倍以上。


    尤其現在領地居民尚少,一下轉職這麽多也是無奈,因為戰鬥需要,但現今軍隊比例竟然達到驚人的五分之三,領主這是要多狂爆?


    一下轉職這麽多嶽家軍主要是為快速提升戰鬥力,嶽飛把麾下一員中級武將和三十五位戰士進行了簡單劃分。


    其中二十位武力提升到31以上的,與劉旭哲一起劃為中軍,主要負責戰鬥,劉旭哲暫任屯長,士兵設兩個什,每什十人。


    其他十五位三階戰士劃歸入後軍,戰鬥中主要負責後勤,保護其他民眾,戰後主要做工程軍,閑暇時參與訓練。


    一天下來戰鬥準備圓滿完成,練兵,陷阱紛紛具備,成敗就在明日一舉。


    楊延嗣巡邏半天一個奸細都沒抓到,看來這黑風寨是真的有恃無恐,王軒一直懸著的小心肝不免更加忐忑。


    風雲元年七月五日,晴。一大早起,灼熱的日頭自打東方露頭,立即開始躁動,空氣不再潮濕,熱浪仿佛神農的戰士一樣激昂。


    這是個可以載入史冊的日子,這一天神農領地迎來史上第一次征戰,也是異人勢力主動發起的第一次有組織有計劃的對外戰爭,自此,風雲大陸爭霸之旅才算真正意義的正式開啟!


    王軒精神矍鑠的步出城主府,楊延嗣早已帶領眾嶽家軍列隊操練,嶽飛和趙括旁觀指導,王猛則在不明民眾群裏拈須微笑,見王軒出門當即招唿大家排隊用膳。


    黑風山那邊,偵查員早已派出,已經例行傳迴兩次消息,一切都在按計劃發展。


    飯後舉行誓師大會,地點就在城主府門前廣場,好不容易有這麽個機會,總得讓領主大人裝裝逼不是?


    王軒、嶽飛、趙括分別作為領主和戰鬥統帥麵向大家,楊延嗣作為第一先鋒排於部隊前方,劉旭哲戰立身旁,身後大軍分兩橫隊排列。


    民眾方,王猛居中,左方十五位後軍戰士整齊威武,右方三十多其他鄉親幫忙減輕後勤壓力,這次神農幾乎全民參戰,不成功則成仁。


    村莊隻留一名初級文士,木匠老王和家裏小孩看家,兼顧收攏今日到來的流民。


    一通慷慨激昂之後,領主大人一聲令下,七十大軍雄赳赳氣昂昂跨出鴨綠江…


    此戰按嶽飛建議,由趙括全權負責,嶽飛主動做副將,楊延嗣還是先鋒,王軒負責觀戰,並被告知,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禁止他親身參與戰鬥。


    行軍一小時到達預定作戰位置,這是一個山坳出口,也是山賊來襲的必經之地。


    其實王軒認為在山穀正中位置設伏效果應該最好,因為那裏道路最窄,兩邊山坡坡度較大,草木叢生,陷阱最容易布置不說,被襲的敵軍將更難逃脫,隻要把兩頭那麽一堵就成甕中捉鱉之局。


    趙括卻認為,最危險的地方反而不太保險,敵軍戒備下隻要打探搜索一番,陷阱伏兵必一覽無餘,屆時神農方就尷尬了,打不好打,劫不好劫,正麵戰鬥損失還大,被人一波野豬攻擊,領地就危險了。


    相反,危險的地方平安無事,之後的敵軍可能更加大意,彼時突襲效果可以更好,調度合理照樣能給山賊來個甕中捉鱉。


    說幹就幹,一刻鍾不到,伏兵部署完畢,隻等客人大駕光臨。


    然而神農這邊準備就緒,此戰另一主角黑風寨裏卻發生了一些意外波折。


    (未完待續)


    ps:今天是粽子節,感謝屈原大家用生命換來的珍貴假期,晚上應該可以還有一章,感謝朋友們的支持和關心,謝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限之三國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言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言玉並收藏無限之三國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