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用現在的話,是各個地方劇種中,最man的。”


    聽到沈武寰這麽說,在場的觀眾們不覺有些滑稽。


    畢竟大家雖然對這種藝術形式不甚了解,但也知道,這種老派藝術是和這種現代形容詞不搭的。


    “其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並以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借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得名河南梆子,其實官方是沒有豫劇這種叫法的,但因為我們國家將河南地區稱為‘豫’,所以我在這裏將之稱為豫劇。”


    “其發源地自然不必多說,是我們的古都開封,同時,這也可以算是我們國家最大的地方劇種,即便現在仍然有許多人在聽。”


    “今天我也就唱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劇目好了,大家都來猜猜,這是哪一出劇目。”


    沈武寰,站在原地,身段一擺,眼神一瞪立馬唱道。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閑?”


    “男子打仗,到邊關,女子紡織,在家園。”


    “白天去種地,夜晚來紡棉,不分晝夜辛勤把活幹,將士們才能有這吃喝穿!”


    “你要不相信啊,請往這身上看,咱們的鞋和襪,還有衣和衫,千針萬線都是她們連啊!”


    “有許多女英雄,也把功勞建,為國殺敵是代代出英賢,這女子們那一點不如兒男。”


    沈武寰這段唱腔把豫劇鏗鏘十足的表現力,完美的體現了出來。


    字字珠璣,聲聲振耳!


    再加上她刻意改變的聲線,更是增添了別樣的風味。


    此時的沈武寰儼然化身成一位身手了得的女英雄,唱出的詞,更是給她增添了不少英氣!


    “花木蘭!”


    “這我從小就聽過,記憶深刻!”


    “原來這個唱詞是出自這裏啊,我找了好久,可是網上根本沒有,太好聽了!”


    張逸雲拍手道:“沈教授,您這花木蘭唱的可真有味道,果然是巾幗英雄,巾幗不讓須眉啊!”


    “豫劇的劇種裏有許許多多這種不凡的形象,《穆桂英掛帥》也是豫劇的傳統劇種,唱起來也是讓人熱血沸騰,這些都是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啊!”


    沈武寰不著痕跡的搖了搖頭,繼續道:“講完了前四個,那我們說說最後一個,評劇。”


    “事實上,也沒有評劇這個說法,一般有“蹦蹦戲”或“落子戲“,又有“平腔梆子戲”、“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戲”、“評戲”等稱謂,但既然上升到藝術高度,自然所有地方劇種該一視同仁,我便習慣性的稱之為評劇。”


    “謔,這麽多稱唿啊,果然老一輩的藝術就是這麽博大精深。”張逸雲驚歎道。


    沈武寰點頭應道:“這些地方劇種都不是一蹴而就,我國地大物博,文化興起之地不一定是它的發源地,輾轉流傳到各個地方,起個響亮的名號自然也是一門學問,這輾輾轉轉到最後,落在了唐山這塊地。”


    “那這評書又有何種特色呢?”


    沈武寰虛甩水袖道:“你且聽我唱。”


    “...隻見她頭發怎麽那麽黑,她的梳妝怎麽那麽秀,兩鬢蓬鬆光溜溜,何用桂花油。高挽鳳篆不前又不後,有個名兒叫仙人鬏。”


    “銀絲線穿珠鳳在鬢邊帶,明晃晃。走起路來顫悠悠,啊顫顫悠悠,真呀似金雞什麽亂點頭。”


    “芙蓉麵眉如遠山秀,杏兒眼,靈性兒透。她的鼻梁骨兒高,相襯到櫻桃小口,牙似玉,唇如珠,它不薄又不厚,耳戴著八寶點翠,叫個什麽赤金鉤。”


    “上身穿的本是紅袖衫,褟金邊又把雲絲兒扣,周圍是萬字不到頭,還有個獅子結帶滾繡球。內套小襯衫,她的袖口有點瘦...”


    “...露出來十指尖如筍,她那腕子白蓮藕。人家生就一雙靈巧的手,巧娘生的這位俏丫頭。”


    “下身穿八幅裙,捏百褶是雲霞縐,俱都是錦繡羅段綢。裙下邊又把紅鞋兒露,滿邦是花,金色線鎖口,五色的絲絨線又把底收。”


    “巧手難描,畫又畫不就。生來的俏,行動風流,行風流動風流,行動怎麽那麽風流,猜不透這位好姑娘是幾世修。美天仙還要比她醜,嫦娥見她也害羞...”


    “誒呦,這麽會誇人啊...”張逸雲真是從來沒想過誇人能誇出這麽多花樣來的。


    “天呐,這誇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這要是我被這麽誇,第一時間就嫁給他...”


    “真是服了,誇人怎麽會有這麽多詞啊!”


    觀眾都聽得臉紅了。


    這一段的誇詞,確確實實可以稱上一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沈武寰臉不紅氣不喘的站定,“嘿,這就是評劇中的經典唱段《花為媒》誇月娥選段了,從這裏你也就能聽出來這劇種的特點了。”


    “評劇以說唱為重,這可以算是最早的說唱藝術了,比起外國那些說唱不知道要早多少年!”


    聽了這話,現場觀眾們再次爆發了熱烈的掌聲。


    在場有部分觀眾都是本台職工的親屬,對於《大咖經曆》這檔節目算是非常熟悉。


    而今天這出節目跟平時的風格大相徑庭,但卻著著實實讓他們漲了一迴見識。


    一些年紀大一些的觀眾還沒那麽驚訝。


    最驚訝的是那些年輕觀眾們,這簡直像是發現了新世界一般。


    在他們的腦海中,從來沒有想到過,戲曲竟然還能這麽好聽!


    沈武寰接著道:“我這水平頂多也就算個業餘玩票性質的,真正的曲藝人那可都是實打實的真本領,古話說得好,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那可不是說著玩的,戲曲方麵我始終是個外行,讓我彈彈琴唱唱歌,還差不多,唱戲我始終是個晚輩。”


    張逸雲今天也是格外興奮,待到這時,她突然想起來自己準備的材料還沒拿出來用呢。


    “沈教授您太謙虛了,我們也都是外行,但您這唱的已經非常好了,不過我還是要說一句您有點厚此薄彼了。”


    台下的導演組聽到這話都懵逼了。


    之前張逸雲搭話搭的不是都挺好的嗎,怎麽現在突然來了這麽一出?


    而且整個節目的時間也所剩無幾,這時候這個張逸雲是想幹什麽?


    沈武寰倒沒察覺什麽,“張姐,您這話是怎麽說的?”


    張逸雲一臉興奮的說道:“您戲曲可是唱了五種,民歌可就才唱了一首,怎麽也得補補齊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變身古典女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牡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牡丹並收藏變身古典女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