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蕭淩虛從棋盤上抓了一顆圍棋子,捏在手中,說:“圍棋分為黑白兩子,代表了‘河圖’、‘洛書’中所繪的黑白圓點,象征著陰陽之理;另外圍棋棋子呈圓形,恐怕是由‘河圖’演變而來,象征天圓;棋盤則由‘洛書’演變而來,象征地方;而圍棋的下法變化更與‘河洛’之中暗含的數理變化息息相關。”
“相傳,有一個三歲小童喜看人對奕,有一天他看著看著脫口而出:‘這不就是河圖洛書嗎?’奕者於是請他和自己對弈。小童答道需三日之後才行,說完,他迴到家中,把‘河圖’、‘洛書’掛在牆上,閉門靜思。三日後,與人對奕,無往不勝。”
話到此處,蕭淩虛突然靈光一現。他死死地盯著棋盤上的殘局,同時將“河圖”、“洛書”的陰陽分合,四象排布,五行生克和九宮數變在腦中一一分解、組合。
末了,隻見他輕輕移動了棋盤上的幾顆棋子,整盤棋局竟然由死變活。與此同時,隻聽見頭頂傳來“轟隆”一聲巨響。
三人同時抬頭望去,但見天花板中不知從哪兒冒出了一塊圓桌大小的黑石。大家還沒有反應過來這是怎麽一迴事,便感到一陣粘稠的引力突然出現在了天花板和地板之間的空間裏。
下一秒,隻聽得一陣“咚咚咚咚”一陣狂響,地板上的兵器仿佛受到了某種神秘的召喚,紛紛飛了起來,向著頭頂的黑石撲了過去。
一時之間,天空中仿佛下起了一場兵器雨,隻不過方向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就像鏡頭迴放一般。
一把青銅劍直直地朝著甄雪割了過來,幸好蕭淩虛反應迅速,一把將她撲倒,否則她早就成了劍下冤魂。
許久,當一切歸於平靜的時候,又是“轟隆”一聲巨響,舵艙中央的地板突然從中間打開了。
三人猝不及防,一同掉了下去。
一陣急速的下墜過後,三人落到了一間狹窄的暗艙裏。所幸墜落的高度不高,再加上有什麽東西墊在下麵,大家並沒有什麽大礙。
即便如此,甄雪還是被摔得天旋地轉地。她凝了凝神,想要用手拄地坐起來。誰料,“地麵”竟然是圓弧形的,而且又滑又硬。甄雪手一滑,驚唿一聲,掉了下去。
感覺到甄雪從自己身邊掉了下去,聞南心中一驚,跟著她滑了下去。
“甄雪!甄雪!”當聞南在黑暗中抓住甄雪的左手時,蕭淩虛也抓住了甄雪的右手。
“你沒事吧?”蕭淩虛和聞南異口同聲地問道。
“沒什麽。”甄雪感到她的腿好像被什麽東西劃傷了,辣辣地作疼。但為了不讓蕭淩虛和聞南擔心,她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
確定甄雪沒什麽大礙後,聞南的思維這才轉迴了方才的突變中來。疑問像一個乒乓球,在他的腦袋中彈跳了起來。“剛才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怎麽地上的兵器會突然間飛到空中去呢?”
蕭淩虛抬頭朝上方望了望。借著那盞巨大的銅燈投射進來的餘光,他看見天花板往兩邊打開了,中間露出了一塊又黑又大的石頭。而方才飛入空中的若幹兵器則好像一片槍林劍叢,吸附在石頭上。
“怪不得這間舵艙裏麵比外麵看起來要矮些,原來天花板上隱藏著機關。恐怕是我破解的那盤殘局啟動了機關,讓天花板上的磁石露了出來,這才吸附了地上的兵器。”蕭淩虛看著懸在頭頂的兵刃猜測道。
“果然是磁石!”聞南大概也猜到了剛才發生的一切可能和磁石有關,隻是這麽大一塊磁石,是怎麽弄到這海船之上的,實在讓聞南想不通。幸好蕭淩虛接下來的解釋,迴答了他的這個疑問。
蕭淩虛說:“《水經注·渭水》說:‘門在阿房前,悉以磁石為之,故專其目。令四夷朝者,有隱甲懷刃入門而脅之,以示神。’而《文選》中潘嶽《西征賦》李善注也有‘懷刃者止之’的話。這兩段文字說的是秦始皇把阿房宮的大門做成了磁石,利用‘磁石召鐵’的性能來防止刺客。”
聽到這裏,聞南總算了然了。既然阿房宮的大門都可以用磁石打造,那麽頭頂這塊僅有桌麵大小的磁石對秦朝人來說恐怕隻是小菜一碟了。
“沒想到這小小的舵艙之中竟然有這麽多的‘高科技’產品,如果不是掉到了這艘幽靈船上,我恐怕永遠都不會想到兩千多年前的秦朝竟然就有如此先進的科技!”
“秦代確實是一個充滿了奇跡的時代。拋開我們已經發掘的兵馬俑不說,秦代的許多科技都讓現代人歎為觀止,其中又以秦始皇墓的‘高科技’最多,最神秘,最不可思議。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陵墓內是‘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漢書·楚元王傳》劉向上書也有:‘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珍寶之藏,機械之變’的話。這些記載都暗示了秦始皇墓中有一條源源不絕的水銀河。”
“這個我聽廖館長說過。”經蕭淩虛這麽一說,甄雪也想起廖正陽說過的一些秦朝曆史。
船上的日子十分無聊,又沒有什麽休閑娛樂。大家通常都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發時間。而閑聊的過程中,知識淵博又健談的廖正陽自然成為了眾人追捧的對象。特別是發現了徐巿留下來的骨書後,他更是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明星,常常在船上上演《百家講壇》的現場版。甄雪和聞南也從他那裏聽來了不少有關秦朝的曆史知識。
隻聽甄雪補充道:“廖館長說,在秦始皇陵墓裏可能存在著一個川流不息的灌溉係統:係統以水銀做成江河大海的樣子,讓機械推動水銀流動,再使流動的水銀河‘灌’到原來的機械上。機械獲得能量,又推動水銀流動。如此周而複始地機械運動,就可以使水銀河長流不息。如果這個種灌溉係統是真實存在的,那就太驚歎了,因為這樣的係統簡直就是一個‘永動機’!”
“可是‘永動機’不是不可能存在嗎?”聞南馬上用他知道的物理知識反駁道,“這種不消耗能量而能永遠對外做功的機器,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是不可能存在的。”
“你說的那個能量守恆定律一定是正確的嗎?”蕭淩虛突然的發問,讓聞南一時語塞。
是啊,定理就一定正確嗎?曾經還有人說大鐵球和小鐵球一同從高空落下,大鐵球會先落地,可是伽利略卻打破了這一定律。他證明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那麽現在,邁爾提出能量是守恆的,它就一定正確嗎?會不會隻是因為沒有一個伽利略式的人物來發現真相呢?
想到這裏,聞南改口道:“至少目前來說,沒有人能證明能量是不守恆的。”
“我倒認為要製作一台永遠運作的機械並不是幻想。”蕭淩虛大膽地說出了他的想法,“天地凡間,陰陽之布其實並不均衡。天陽,地陰,陰陽在凡間交匯,融合,就像濃墨滴在水中,看似均衡,實則不均。比如‘山南水北’就比‘山北水南’有更多的陽氣。白天與夜晚亦有陰陽之分。如果有一件東西,由陽氣驅動,陰氣耗能,那麽隻要將其置於一個陽盛陰衰的環境中,它便能永遠驅動,生生不息。”
“機械之損與生命之隕不同,在內部零件不爛的情況下,它本身是不會發生陰陽變化的,也就是說隻要驅動它的內在和外在因素永遠不改變,它就會一直運動下去。因此,倘若誰能創造出一個陰陽永不改變的環境,那麽他就能造出一個由陰陽驅動的永動機。”
說到這裏,蕭淩虛突然話鋒一轉,道:“同理,人體中的陰陽如果能於死前的最後一瞬凝止不變,人的魂魄便會永遠靜止在臨死的狀態,生與死可以共存。就像在凝固點的時候,水和冰可以共生永存。亦水亦冰,非水非冰。”
“就像他嗎?”甄雪的問題問得既沒有上文,又沒有下文,蕭淩虛和聞南一時沒反應過來,紛紛轉過頭詫異地看著她。
第二十章 七星鎖魂(6)
但見甄雪朝一個類似於鵝卵石的東西指了指。聞南和蕭淩虛順著甄雪的指示看過去,隻見那塊鵝卵石不是一般的大,幾乎有一張雙人床那麽大了。想必三人從舵艙中掉下來,先是落到了那個東西上,然後才掉到地上的。
大家掉下來以後,就開始討論方才發生的變故,誰都沒有去管那個東西。要不是甄雪因為腳痛靠在那個東西上休息,而無意間把那個東西的“蓋子”推開了,她可能永遠都不會發現,那個橢圓形的東西根本竟然是一個巨大的空龜殼。而更讓甄雪感到驚訝的是,龜殼裏麵還躺著一個雙目緊閉的道人!
躺在龜殼裏的道人,看起來年不過四十,相貌雖然平常,卻透著一股子仙風道骨。
他灰白相間的長發散開披在頭顱下,裏邊的水分絲毫沒有流失;他柔順的長髯像一隻上好的太倉毛筆,柔而不軟,富有彈性;他的雙目安詳的閉著,麵色紅潤。他安靜地躺在龜殼之中,雙手隨意地放在身側,彷如沉睡了一般。
“他是誰?”甄雪一瞬不瞬地盯著龜殼中的道人問道。她沒有想到在這載滿了骨骸的幽靈船上,竟然還沉睡著一個人。
“你覺得呢?”蕭淩虛不答反問。
“不會是……”雖然答案就在腦海中唿之欲出,但甄雪還是無法將那個名字喊出來。畢竟,那個答案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作為一名法醫來說,她一時難以接受這種違背所學的事實。
“我想你應該猜對了。”蕭淩虛看出了甄雪。他一邊說,一邊俯身從道人的左手中摳出一個璋形玉佩塞到甄雪手裏。
隻見那個玉佩有半個巴掌大小,通體呈深青色,玉佩之上以纖細的陰刻線刻著一條條奇怪的龍紋。龍之間勾連緊密,沒有層次,不分單元,頭、羽、翼不明顯,仔細觀察才能分辨出這是一個個龍頭。在龍頭交匯之處,赫然用秦篆雕刻著四個大字:“齊人徐巿!”
“不可能!”甄雪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如果龜殼中的人真是徐巿,那麽他至少死了有兩千年之久了。一個已經死了千年的人屍身怎麽可能保存得這麽完好?而且是在沒有任何處理的情況下?這根本就是違背了生物規律。是不可能的!”
甄雪的話,也說出了聞南的疑惑。他望著蕭淩虛,希望他能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解釋。
在做出猜測之前蕭淩虛,蕭淩虛先問了聞南和甄雪一個問題:“還記得我剛才對你們講過的凝固死亡瞬間的原理嗎?”
聞南和甄雪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蕭淩虛的那番話不過說了三五分鍾的時間,他們自然不會忘記任何一個字。
“答案可能就在這龜殼之中!”蕭淩虛說著,將龜殼的棺蓋用力向前一推,又順勢一扶。棺蓋應聲立在了地上,就像一個塊巨大的盾牌。
“相傳,有一個三歲小童喜看人對奕,有一天他看著看著脫口而出:‘這不就是河圖洛書嗎?’奕者於是請他和自己對弈。小童答道需三日之後才行,說完,他迴到家中,把‘河圖’、‘洛書’掛在牆上,閉門靜思。三日後,與人對奕,無往不勝。”
話到此處,蕭淩虛突然靈光一現。他死死地盯著棋盤上的殘局,同時將“河圖”、“洛書”的陰陽分合,四象排布,五行生克和九宮數變在腦中一一分解、組合。
末了,隻見他輕輕移動了棋盤上的幾顆棋子,整盤棋局竟然由死變活。與此同時,隻聽見頭頂傳來“轟隆”一聲巨響。
三人同時抬頭望去,但見天花板中不知從哪兒冒出了一塊圓桌大小的黑石。大家還沒有反應過來這是怎麽一迴事,便感到一陣粘稠的引力突然出現在了天花板和地板之間的空間裏。
下一秒,隻聽得一陣“咚咚咚咚”一陣狂響,地板上的兵器仿佛受到了某種神秘的召喚,紛紛飛了起來,向著頭頂的黑石撲了過去。
一時之間,天空中仿佛下起了一場兵器雨,隻不過方向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就像鏡頭迴放一般。
一把青銅劍直直地朝著甄雪割了過來,幸好蕭淩虛反應迅速,一把將她撲倒,否則她早就成了劍下冤魂。
許久,當一切歸於平靜的時候,又是“轟隆”一聲巨響,舵艙中央的地板突然從中間打開了。
三人猝不及防,一同掉了下去。
一陣急速的下墜過後,三人落到了一間狹窄的暗艙裏。所幸墜落的高度不高,再加上有什麽東西墊在下麵,大家並沒有什麽大礙。
即便如此,甄雪還是被摔得天旋地轉地。她凝了凝神,想要用手拄地坐起來。誰料,“地麵”竟然是圓弧形的,而且又滑又硬。甄雪手一滑,驚唿一聲,掉了下去。
感覺到甄雪從自己身邊掉了下去,聞南心中一驚,跟著她滑了下去。
“甄雪!甄雪!”當聞南在黑暗中抓住甄雪的左手時,蕭淩虛也抓住了甄雪的右手。
“你沒事吧?”蕭淩虛和聞南異口同聲地問道。
“沒什麽。”甄雪感到她的腿好像被什麽東西劃傷了,辣辣地作疼。但為了不讓蕭淩虛和聞南擔心,她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
確定甄雪沒什麽大礙後,聞南的思維這才轉迴了方才的突變中來。疑問像一個乒乓球,在他的腦袋中彈跳了起來。“剛才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怎麽地上的兵器會突然間飛到空中去呢?”
蕭淩虛抬頭朝上方望了望。借著那盞巨大的銅燈投射進來的餘光,他看見天花板往兩邊打開了,中間露出了一塊又黑又大的石頭。而方才飛入空中的若幹兵器則好像一片槍林劍叢,吸附在石頭上。
“怪不得這間舵艙裏麵比外麵看起來要矮些,原來天花板上隱藏著機關。恐怕是我破解的那盤殘局啟動了機關,讓天花板上的磁石露了出來,這才吸附了地上的兵器。”蕭淩虛看著懸在頭頂的兵刃猜測道。
“果然是磁石!”聞南大概也猜到了剛才發生的一切可能和磁石有關,隻是這麽大一塊磁石,是怎麽弄到這海船之上的,實在讓聞南想不通。幸好蕭淩虛接下來的解釋,迴答了他的這個疑問。
蕭淩虛說:“《水經注·渭水》說:‘門在阿房前,悉以磁石為之,故專其目。令四夷朝者,有隱甲懷刃入門而脅之,以示神。’而《文選》中潘嶽《西征賦》李善注也有‘懷刃者止之’的話。這兩段文字說的是秦始皇把阿房宮的大門做成了磁石,利用‘磁石召鐵’的性能來防止刺客。”
聽到這裏,聞南總算了然了。既然阿房宮的大門都可以用磁石打造,那麽頭頂這塊僅有桌麵大小的磁石對秦朝人來說恐怕隻是小菜一碟了。
“沒想到這小小的舵艙之中竟然有這麽多的‘高科技’產品,如果不是掉到了這艘幽靈船上,我恐怕永遠都不會想到兩千多年前的秦朝竟然就有如此先進的科技!”
“秦代確實是一個充滿了奇跡的時代。拋開我們已經發掘的兵馬俑不說,秦代的許多科技都讓現代人歎為觀止,其中又以秦始皇墓的‘高科技’最多,最神秘,最不可思議。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陵墓內是‘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漢書·楚元王傳》劉向上書也有:‘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珍寶之藏,機械之變’的話。這些記載都暗示了秦始皇墓中有一條源源不絕的水銀河。”
“這個我聽廖館長說過。”經蕭淩虛這麽一說,甄雪也想起廖正陽說過的一些秦朝曆史。
船上的日子十分無聊,又沒有什麽休閑娛樂。大家通常都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發時間。而閑聊的過程中,知識淵博又健談的廖正陽自然成為了眾人追捧的對象。特別是發現了徐巿留下來的骨書後,他更是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明星,常常在船上上演《百家講壇》的現場版。甄雪和聞南也從他那裏聽來了不少有關秦朝的曆史知識。
隻聽甄雪補充道:“廖館長說,在秦始皇陵墓裏可能存在著一個川流不息的灌溉係統:係統以水銀做成江河大海的樣子,讓機械推動水銀流動,再使流動的水銀河‘灌’到原來的機械上。機械獲得能量,又推動水銀流動。如此周而複始地機械運動,就可以使水銀河長流不息。如果這個種灌溉係統是真實存在的,那就太驚歎了,因為這樣的係統簡直就是一個‘永動機’!”
“可是‘永動機’不是不可能存在嗎?”聞南馬上用他知道的物理知識反駁道,“這種不消耗能量而能永遠對外做功的機器,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是不可能存在的。”
“你說的那個能量守恆定律一定是正確的嗎?”蕭淩虛突然的發問,讓聞南一時語塞。
是啊,定理就一定正確嗎?曾經還有人說大鐵球和小鐵球一同從高空落下,大鐵球會先落地,可是伽利略卻打破了這一定律。他證明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那麽現在,邁爾提出能量是守恆的,它就一定正確嗎?會不會隻是因為沒有一個伽利略式的人物來發現真相呢?
想到這裏,聞南改口道:“至少目前來說,沒有人能證明能量是不守恆的。”
“我倒認為要製作一台永遠運作的機械並不是幻想。”蕭淩虛大膽地說出了他的想法,“天地凡間,陰陽之布其實並不均衡。天陽,地陰,陰陽在凡間交匯,融合,就像濃墨滴在水中,看似均衡,實則不均。比如‘山南水北’就比‘山北水南’有更多的陽氣。白天與夜晚亦有陰陽之分。如果有一件東西,由陽氣驅動,陰氣耗能,那麽隻要將其置於一個陽盛陰衰的環境中,它便能永遠驅動,生生不息。”
“機械之損與生命之隕不同,在內部零件不爛的情況下,它本身是不會發生陰陽變化的,也就是說隻要驅動它的內在和外在因素永遠不改變,它就會一直運動下去。因此,倘若誰能創造出一個陰陽永不改變的環境,那麽他就能造出一個由陰陽驅動的永動機。”
說到這裏,蕭淩虛突然話鋒一轉,道:“同理,人體中的陰陽如果能於死前的最後一瞬凝止不變,人的魂魄便會永遠靜止在臨死的狀態,生與死可以共存。就像在凝固點的時候,水和冰可以共生永存。亦水亦冰,非水非冰。”
“就像他嗎?”甄雪的問題問得既沒有上文,又沒有下文,蕭淩虛和聞南一時沒反應過來,紛紛轉過頭詫異地看著她。
第二十章 七星鎖魂(6)
但見甄雪朝一個類似於鵝卵石的東西指了指。聞南和蕭淩虛順著甄雪的指示看過去,隻見那塊鵝卵石不是一般的大,幾乎有一張雙人床那麽大了。想必三人從舵艙中掉下來,先是落到了那個東西上,然後才掉到地上的。
大家掉下來以後,就開始討論方才發生的變故,誰都沒有去管那個東西。要不是甄雪因為腳痛靠在那個東西上休息,而無意間把那個東西的“蓋子”推開了,她可能永遠都不會發現,那個橢圓形的東西根本竟然是一個巨大的空龜殼。而更讓甄雪感到驚訝的是,龜殼裏麵還躺著一個雙目緊閉的道人!
躺在龜殼裏的道人,看起來年不過四十,相貌雖然平常,卻透著一股子仙風道骨。
他灰白相間的長發散開披在頭顱下,裏邊的水分絲毫沒有流失;他柔順的長髯像一隻上好的太倉毛筆,柔而不軟,富有彈性;他的雙目安詳的閉著,麵色紅潤。他安靜地躺在龜殼之中,雙手隨意地放在身側,彷如沉睡了一般。
“他是誰?”甄雪一瞬不瞬地盯著龜殼中的道人問道。她沒有想到在這載滿了骨骸的幽靈船上,竟然還沉睡著一個人。
“你覺得呢?”蕭淩虛不答反問。
“不會是……”雖然答案就在腦海中唿之欲出,但甄雪還是無法將那個名字喊出來。畢竟,那個答案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作為一名法醫來說,她一時難以接受這種違背所學的事實。
“我想你應該猜對了。”蕭淩虛看出了甄雪。他一邊說,一邊俯身從道人的左手中摳出一個璋形玉佩塞到甄雪手裏。
隻見那個玉佩有半個巴掌大小,通體呈深青色,玉佩之上以纖細的陰刻線刻著一條條奇怪的龍紋。龍之間勾連緊密,沒有層次,不分單元,頭、羽、翼不明顯,仔細觀察才能分辨出這是一個個龍頭。在龍頭交匯之處,赫然用秦篆雕刻著四個大字:“齊人徐巿!”
“不可能!”甄雪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如果龜殼中的人真是徐巿,那麽他至少死了有兩千年之久了。一個已經死了千年的人屍身怎麽可能保存得這麽完好?而且是在沒有任何處理的情況下?這根本就是違背了生物規律。是不可能的!”
甄雪的話,也說出了聞南的疑惑。他望著蕭淩虛,希望他能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解釋。
在做出猜測之前蕭淩虛,蕭淩虛先問了聞南和甄雪一個問題:“還記得我剛才對你們講過的凝固死亡瞬間的原理嗎?”
聞南和甄雪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蕭淩虛的那番話不過說了三五分鍾的時間,他們自然不會忘記任何一個字。
“答案可能就在這龜殼之中!”蕭淩虛說著,將龜殼的棺蓋用力向前一推,又順勢一扶。棺蓋應聲立在了地上,就像一個塊巨大的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