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放拿出了上午繪製好的圖紙遞給兩人:“這是我列出的易損耗零配件的名單,規格都標注得很清楚了,兩位先看看,心裏有了底之後,咱們再來聊正事。”
兩人點點頭,接過圖紙認真觀看起來。
把手工活做到他們這個地步的人,這樣的圖紙對於他們來說自然是小菜一碟,不管是什麽規格的零件,隻是微微看上幾眼,他們就能做到了然於胸,因此,兩人觀看的速度非常快。
馬偉等人因為沒有得到劉放的允許,全都坐著沒有動彈,等到兩位師傅看完了,劉放這才把圖紙遞給他們,並且解釋道:“這是蘇-27戰機上的易損耗零配件,尺寸和用途都寫得很明白了,你們看看吧。”
兩位師傅身為國家戰略級別的人才,從事的工作全都是機密中的機密,他們已經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不管看到什麽或者聽到什麽,從來都不會主動去打聽。
比如說他們第一眼看到劉放的時候,就被劉放的年輕給震得不輕,即便心中有千般疑惑,他們也沒有提到這茬。再比如說看到馬偉五個年輕人,他們也沒有詢問他們是什麽身份。
這倒給劉放省去了不少麻煩,他趁著馬偉等人看圖紙的時候,微笑著對兩人說道:“兩位師傅,你們有什麽想法都可以說出來,咱們一起探討探討。”
牛師傅和莫師傅合作了很長時間,兩人之間也沒什麽需要客套的地方,劉放話音剛落,牛師傅就很自然的開口道:“你羅列出來的零件我們都可以製作出來,不過我們隻能製作出符合尺寸的零件,對於其他的方麵,比如說材料問題,我們就無能為力了。”
牛師傅的話劉放一聽就懂,人家是說這些零件都是用不同的材料製作的,如果沒有符合規定的材料,他們就算能做出樣品,也不頂用。
材料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在航空領域尤其如此。想要研發一款全新的戰機,除了要有強大的設計能力之外,還需要材料學作為基礎。比如說發動機的零配件,當戰機運行後,發動機的溫度動輒幾百上千度,並且要持續很長時間。在長時間的高溫炙烤下,一般的材料根本抵受不住。
國內在這方麵是個短板,牛師傅在製造業領域浸淫多年,對此心知肚明,因此,他才會一上來就拋出了這個前提條件。
劉放點點頭:“材料確實是個大問題,咱們在這方麵還很落後,當然了,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莫師傅哦了一聲,好奇道:“不知教授同誌想到了什麽好辦法?”
“很簡單,咱們用其他的材料進行替代,比如說電燈泡的燈芯,並不隻有鎢絲這一種,其他的材料也是可行的,區別在於質量會差點,使用壽命也會短點,雖然不是那麽完美,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咱們隻能采取這種方案救急了。”
牛師傅皺眉道:“這個想法之前也不是沒人提過,但是經過驗證後,卻發現存在著很多問題,教授同誌,你確定要采取這種辦法嗎?萬一出了事故怎麽辦?”
劉放已經看過了羅誌成帶過來的相關資料,裏麵記錄了不少失敗的案例,他嗬嗬一笑:“別人不行,我們不見得也不行,這樣吧,咱們先做幾個小小的實驗,通過這些實驗,來進行實際論證。”
牛師傅見劉放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有點好奇的點點頭:“這當然沒有問題了。”
劉放也不耽擱,他帶著眾人下樓,坐著一輛中巴車朝一處科研所駛去。這家科研所早就被清場了,已經被邢國榮派來的警衛員全麵接管。
眾人抵達科研所後,劉放從小李的手裏拿過一個手提箱。這裏麵裝著的是劉放特意讓徐青山派人弄來的各種材料。他當著眾人的麵把其中一塊材料投入到熔爐裏,進行高溫溶解。
等到這塊材料融化成金屬液體後,劉放拿起另一塊材料投入進去。很快的,第二塊材料就冒著青煙融化在了金屬液體當中。
劉放瞅準時機,立馬把高溫容器夾了起來,放在了特製的架子上,隨後把工具箱遞給牛師傅:“牛師傅,你還記得三號零件的規格吧?”
牛師傅點點頭:“記得。”
“好,趁著金屬溶液還沒有凝固的時候,你把它手工打造出來,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要產生裂紋或者空氣泡,否則咱們就需要重來一次了。”
牛師傅也不多話,直接拿起工具忙活起來。劉放看著他猶如行雲流水般自然的動作,不由感歎道:“不愧是十級鉗工,連動作看起來都這麽有美感。”
一旁的莫師傅拿著測量工具幫忙測量,牛師傅每打造好一部分,莫師傅就進行測量,兩人合作起來十分默契,中途根本不需要停下來。
這種默契程度讓劉放更感震撼,他心中暗想:啥叫心有靈犀?這就是心有靈犀啊,不需要眼神和語言進行交流,就能配合到如此完美的地步呢!
馬偉等人也看得呆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們絕對不會相信如此精密的零件,居然可以憑借著手工打造出來。
五分鍾不到,一件堪稱藝術品的零件被製作出來,兩位師傅同時放下工具,把零件和測量工具遞給了劉放:“教授同誌,你可以現場檢驗一下尺寸。”
劉放笑著搖搖頭:“不用檢驗了,這個零件絕對合格。”
莫師傅放下測量工具:“尺寸雖然合格了,但是材料還沒檢驗過,要不咱們驗證一下?”
劉放嗯了一聲:“這個零件是安裝在發動機上的,需要接受高溫炙烤實驗,咱們這就開始吧。”
劉放再一次打開了熔爐,把溫度調到了一千度,然後把零件放進坩堝,進行高溫測試。
“按照戰機的最大滯空時間計算,這個零件最起碼也要經受三個小時的考驗,接下來的三個小時咱們可不能傻站著,還是進行下一項實驗吧。”
牛師傅驚愕道:“第一個實驗都沒完成,就進行第二項實驗,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兩人點點頭,接過圖紙認真觀看起來。
把手工活做到他們這個地步的人,這樣的圖紙對於他們來說自然是小菜一碟,不管是什麽規格的零件,隻是微微看上幾眼,他們就能做到了然於胸,因此,兩人觀看的速度非常快。
馬偉等人因為沒有得到劉放的允許,全都坐著沒有動彈,等到兩位師傅看完了,劉放這才把圖紙遞給他們,並且解釋道:“這是蘇-27戰機上的易損耗零配件,尺寸和用途都寫得很明白了,你們看看吧。”
兩位師傅身為國家戰略級別的人才,從事的工作全都是機密中的機密,他們已經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不管看到什麽或者聽到什麽,從來都不會主動去打聽。
比如說他們第一眼看到劉放的時候,就被劉放的年輕給震得不輕,即便心中有千般疑惑,他們也沒有提到這茬。再比如說看到馬偉五個年輕人,他們也沒有詢問他們是什麽身份。
這倒給劉放省去了不少麻煩,他趁著馬偉等人看圖紙的時候,微笑著對兩人說道:“兩位師傅,你們有什麽想法都可以說出來,咱們一起探討探討。”
牛師傅和莫師傅合作了很長時間,兩人之間也沒什麽需要客套的地方,劉放話音剛落,牛師傅就很自然的開口道:“你羅列出來的零件我們都可以製作出來,不過我們隻能製作出符合尺寸的零件,對於其他的方麵,比如說材料問題,我們就無能為力了。”
牛師傅的話劉放一聽就懂,人家是說這些零件都是用不同的材料製作的,如果沒有符合規定的材料,他們就算能做出樣品,也不頂用。
材料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在航空領域尤其如此。想要研發一款全新的戰機,除了要有強大的設計能力之外,還需要材料學作為基礎。比如說發動機的零配件,當戰機運行後,發動機的溫度動輒幾百上千度,並且要持續很長時間。在長時間的高溫炙烤下,一般的材料根本抵受不住。
國內在這方麵是個短板,牛師傅在製造業領域浸淫多年,對此心知肚明,因此,他才會一上來就拋出了這個前提條件。
劉放點點頭:“材料確實是個大問題,咱們在這方麵還很落後,當然了,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莫師傅哦了一聲,好奇道:“不知教授同誌想到了什麽好辦法?”
“很簡單,咱們用其他的材料進行替代,比如說電燈泡的燈芯,並不隻有鎢絲這一種,其他的材料也是可行的,區別在於質量會差點,使用壽命也會短點,雖然不是那麽完美,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咱們隻能采取這種方案救急了。”
牛師傅皺眉道:“這個想法之前也不是沒人提過,但是經過驗證後,卻發現存在著很多問題,教授同誌,你確定要采取這種辦法嗎?萬一出了事故怎麽辦?”
劉放已經看過了羅誌成帶過來的相關資料,裏麵記錄了不少失敗的案例,他嗬嗬一笑:“別人不行,我們不見得也不行,這樣吧,咱們先做幾個小小的實驗,通過這些實驗,來進行實際論證。”
牛師傅見劉放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有點好奇的點點頭:“這當然沒有問題了。”
劉放也不耽擱,他帶著眾人下樓,坐著一輛中巴車朝一處科研所駛去。這家科研所早就被清場了,已經被邢國榮派來的警衛員全麵接管。
眾人抵達科研所後,劉放從小李的手裏拿過一個手提箱。這裏麵裝著的是劉放特意讓徐青山派人弄來的各種材料。他當著眾人的麵把其中一塊材料投入到熔爐裏,進行高溫溶解。
等到這塊材料融化成金屬液體後,劉放拿起另一塊材料投入進去。很快的,第二塊材料就冒著青煙融化在了金屬液體當中。
劉放瞅準時機,立馬把高溫容器夾了起來,放在了特製的架子上,隨後把工具箱遞給牛師傅:“牛師傅,你還記得三號零件的規格吧?”
牛師傅點點頭:“記得。”
“好,趁著金屬溶液還沒有凝固的時候,你把它手工打造出來,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要產生裂紋或者空氣泡,否則咱們就需要重來一次了。”
牛師傅也不多話,直接拿起工具忙活起來。劉放看著他猶如行雲流水般自然的動作,不由感歎道:“不愧是十級鉗工,連動作看起來都這麽有美感。”
一旁的莫師傅拿著測量工具幫忙測量,牛師傅每打造好一部分,莫師傅就進行測量,兩人合作起來十分默契,中途根本不需要停下來。
這種默契程度讓劉放更感震撼,他心中暗想:啥叫心有靈犀?這就是心有靈犀啊,不需要眼神和語言進行交流,就能配合到如此完美的地步呢!
馬偉等人也看得呆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們絕對不會相信如此精密的零件,居然可以憑借著手工打造出來。
五分鍾不到,一件堪稱藝術品的零件被製作出來,兩位師傅同時放下工具,把零件和測量工具遞給了劉放:“教授同誌,你可以現場檢驗一下尺寸。”
劉放笑著搖搖頭:“不用檢驗了,這個零件絕對合格。”
莫師傅放下測量工具:“尺寸雖然合格了,但是材料還沒檢驗過,要不咱們驗證一下?”
劉放嗯了一聲:“這個零件是安裝在發動機上的,需要接受高溫炙烤實驗,咱們這就開始吧。”
劉放再一次打開了熔爐,把溫度調到了一千度,然後把零件放進坩堝,進行高溫測試。
“按照戰機的最大滯空時間計算,這個零件最起碼也要經受三個小時的考驗,接下來的三個小時咱們可不能傻站著,還是進行下一項實驗吧。”
牛師傅驚愕道:“第一個實驗都沒完成,就進行第二項實驗,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