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被楚風的思路牽著走的淩寧這一下眼睛亮了,希臘神話和祆教的有翼崇拜憑什麽不可能來自於少昊族的鳥崇拜呢?這個少昊族崇拜的可不是普通的鳥,他崇拜的是一種巨型鳥,後來又發展為鳳凰。這個鳳凰最後在中國神話裏,雖然保留了鳥的外形,卻被人性化兼神性化了,那麽有沒有可能西方人或是中亞人把它的外形也人性化了呢?
淩寧對自己叔爺爺的信心那不是一般的強大,她覺得已經掌握了其中的關鍵之處,正要與楚風辯駁,忽然想起楚風對她說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搞學術研究要注意態度的那番話,立時改變了主意,她要找到真憑實據再說話!
就在楚風還在為威廉的問題而傷神的時候,一旁的桑布也加入了這場討論:“這座塔,沒有任何的祆教特征。”
“對啊!楚大哥,你不是說,從壁畫內容可以判斷,這座塔的建造者是小乘佛教教徒嗎,這個祆教的教義什麽的我不知道,但一般來說,宗教之間不會有這麽強的包容性吧?”威廉也覺得不對勁。
楚風一聽也有道理,是啊,這是怎麽迴事呢。古時候的西域,是有多種宗教形式並存,但這不能意味著,小乘佛教的神像上會出現帶有祆教特征雙翼?如果僅僅是壁畫上出現“帶翼天使”,還能有這種可能,但是在整個塔裏唯一供奉的神像身上出現,這怎麽說都不通啊!
那麽,如果說隻是來自於希臘移民的影響,楚風覺得似乎哪裏不對勁,但轉念一想,這些遠古時期的希臘移民曾經的活動區已經到達了塔裏木盆地,這一點是已經被考古發掘實物證明了的。況且在樓蘭地區發現的其他小乘佛教寺院遺址中也有很明顯的“犍陀羅”藝術風格。也許,這尊神像隻不過是某個“犍陀羅”風格的藝術品呢!
這天晚上,帶著無盡疑惑,大家匆匆進入了夢鄉。
飛橋(1)
第二天一早,大家來到崖下,繼續昨天的工作。
楚風卻在那道鴻溝之前,來迴轉悠,他很想找到一條路,一條通向對麵古城的路。
由於他們僅僅是一支簡易考察隊,所以要對整個遺址進行全麵發掘是不可能的,現在他們能做的,隻是盡量地收集數據,盡可能找到文字資料,好為下一步大規模發掘奠定基礎。這一次,崖上隻留了兩名戰士留守,為的就是騰出人手來,做各項簡單的收取數據的工作。
此時,淩寧在塔裏細心搜尋,期待找到文字性的東西。桑布和王聰帶著四名戰士圍繞著塔內塔外收集數據,大齊則跟楚風一起,在找路。
他們昨天的發現,經過上報以後,引起上邊極大的關注。要不是樓蘭王陵那邊的發掘工作正處於最關鍵的時候,張教授都想馬上趕過來。現在,基地領導接通知後,下給大齊的命令除了口頭嘉獎之外,就是要求他全力配合楚風等人的考察行動。
大齊雖然不大懂這些東西的價值,但擺在眼前的場景這麽壯觀,是個人都知道這次發現不簡單,不用說也會積極配合。所以他今天對人手進行了重新分配,而他自己,則寸步不離楚風身邊。
這條鴻溝,往下看,深不見底,往對岸看,由於對岸高台比這邊要高上50厘米左右如果不是鴻溝太寬,給人的錯覺是,隻要一步,就可以跨上這台階,登上對岸那座“空中古城”。
由於鴻溝最窄處也有近十米,就連訓練有素的特種兵戰士對此也毫無辦法,要是兩邊都有固定物還好說,可這兩岸光禿禿的,什麽都沒有,怎麽過去呢?
楚風轉來轉去沒有什麽好辦法,要是手頭有工具可以架橋就好了!他盯著那道鴻溝目不轉睛。新中國偉人毛澤東曾在詩中寫過“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詩句。眼下天塹是有了,怎麽變成通途呢?
他嘴裏無意識地念叨:“一橋飛架南北!飛架南北!”嗯,等等!橋!
他的雙眼一亮,眼光放在了對岸可以一眼看見的那幾株枯樹上。那樹或倒或躺,也有一棵還直立著,樹身懷抱大約需要兩人以上。這是新疆沙漠裏特有的樹種,胡楊,有傳說稱,新疆的胡楊,三千年不死,死了三千年不倒,倒了三千年不朽。這種說法就算有點兒誇張,但胡楊木在沙漠中存活,其生長極其緩慢,因此木質也就十分堅硬,也的確不易腐朽。楚風目測那枯木不僅寬,而且高度大約也超過了10米。
他招手讓大齊過來。兩人一通嘀咕之後,大齊仔細想了想,同意了。他上到崖上,取了工具,帶著留守的兩名戰士一起下來。
楚風的目標是那還立著的胡楊。怎麽說,它還沒倒不是?
大齊取來的是他們常備的一種裝備——飛索槍!這是射程近的,將將15米,一般小分隊都會裝備這麽一把。
來到這邊的最佳位置,大齊目測,自己與那顆胡楊的距離大約也就15米。他親自端槍瞄準,“咻”的一聲,槍頭的鐵爪飛出去,可惜!差了一點點,不是因為準頭,而是因為繩索不夠長,鐵爪與樹幹以毫厘之差失之交臂。
大齊一見,把槍頭收迴來,自己再往前走了走,這一走,一隻腳的半邊已懸空,腳下一滑,他的身子晃了晃。楚風忙抓住他的胳膊:“不行,這樣太危險了!”
“沒事!你抓著我!”大齊對楚風充分信任,他伸出左胳膊,右手持槍,身子向前傾,再次瞄準,發射!
這一次,槍頭的鐵爪已經牢牢地抓住了對岸那顆胡楊的樹幹。
楚風大喜,趕緊招唿眾人:“桑布隊長、威廉,大家快過來,快過來幫忙!”
眾人一聽招唿,紛紛放下手頭工作跑過來,立即就上前,抱著楚風和大齊往後拖。
但這樣不方便使力,大齊急叫“拿繩子來!”
桑布趕緊另外找了一根繩子讓大齊接上,讓後大家再像拔河似的,分布在繩索的兩邊,聽大齊喊口號,以兩緊一鬆的節奏,使勁拉那棵樹試圖將其拉倒,架在這鴻溝之上,成為樹橋。
這胡楊樹要在沙漠地區生存,根係十分發達,一般地麵長一米的高度,地下就會有十幾米甚至是幾十米的根,而且四通八達,這也是胡楊樹號稱死了三千年不倒的原因。對麵那顆胡楊的根還很有力度。這邊十幾個人齊心拉動,卻隻是把它拉得晃動了一下,並沒有倒下。
大家沒有氣餒,繼續使勁拉,這鐵爪似乎沒有想象中的牢,竟漸漸鬆了。
“等等!”大齊首先喊停,這麽下去,鐵爪一鬆,大家非得跌個滾葫蘆不可,在平時沒事,可這裏地勢太險,要是一不注意,跌下懸崖就壞了。
他把鐵爪收迴,再一次射出,這迴,鐵爪似乎抓得比較牢,大家再次拽住繩子,齊心用力。
飛橋(2)
這迴,連淩寧也使出了吃奶的勁,那胡楊在一陣晃動之後,終於頂不住了。
“嘩!”的一聲,胡楊樹倒了,大家得到大齊的通知,在手上感到一鬆時,再猛使一把勁,然後紛紛後退躲避。
隨著樹的倒下一陣黃沙漫天而起。
“咳、咳!”猝不及防之下,大家被沙子攻進口鼻之中,咳嗽之聲此起彼伏。
塵埃落定之後,楚風暗道僥幸!
隻見眼前這棵樹,樹身不到十米,這胡楊本來就不是高大型的喬木,好在這棵樹還有很多枝椏留在主幹上,這增加了樹的長度。再說,大齊讓大家在樹倒之時還猛使一把勁,就是害怕樹的長度不夠,要用它的根來抵。這一招果然管用,眼前這這座樹橋之所以能搭建成功,就是靠了樹根和樹枝加起來的長度。
這橋是架好了,可牢靠不牢靠卻不敢保證,因為在對岸,起主要支撐作用的是樹根,在大家的合力下,樹根被連泥帶起了好大一塊,正搭在對岸的邊緣,因為對岸高、這邊低,大家那最後一使勁,拉得有點兒過了,樹幹完全懸空,隻剩樹根在那邊支撐。而搭到這邊的是這株胡楊生前枝椏的根部,主幹部分離著崖岸大約還有30厘米。
這樣一座左支右絀的樹橋,雖然造好,卻不知能不能過人。
大齊收起飛索槍,這黃沙結構沒有粘性,要是粘土的話,用飛索還能加一層保障,但對岸這種黃沙土,鐵爪無著力處,就是用飛索也不成。
楚風看了看眼前這座晃晃悠悠的樹橋,再瞧瞧身後眾人,決定自己先試試。他踏了一隻腳在胡楊木上,用力地跺了跺。胡楊沒有任何動靜!
大齊見他的動作,就知道他的心意,一把抓住他的肩膀:“不行,你不能去!”
楚風錯愕地迴過頭:“為什麽?”
“這很危險,萬一掉下去了,那可真是屍骨無存,真要去,也得我探路,沒有危險了你再過去!”大齊很堅持,抓住他的肩頭的手如同鐵箍一般,牢牢地,似乎怕楚風會逃掉一樣。
楚風看了看他抓住自己肩頭的手,苦笑了一下。大齊沒鬆手:“你這人的性子,我還不了解嗎?雖然十多年沒見了,但我們好歹一個鍋裏吃過飯,一個被窩裏睡過覺!”
淩寧對自己叔爺爺的信心那不是一般的強大,她覺得已經掌握了其中的關鍵之處,正要與楚風辯駁,忽然想起楚風對她說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搞學術研究要注意態度的那番話,立時改變了主意,她要找到真憑實據再說話!
就在楚風還在為威廉的問題而傷神的時候,一旁的桑布也加入了這場討論:“這座塔,沒有任何的祆教特征。”
“對啊!楚大哥,你不是說,從壁畫內容可以判斷,這座塔的建造者是小乘佛教教徒嗎,這個祆教的教義什麽的我不知道,但一般來說,宗教之間不會有這麽強的包容性吧?”威廉也覺得不對勁。
楚風一聽也有道理,是啊,這是怎麽迴事呢。古時候的西域,是有多種宗教形式並存,但這不能意味著,小乘佛教的神像上會出現帶有祆教特征雙翼?如果僅僅是壁畫上出現“帶翼天使”,還能有這種可能,但是在整個塔裏唯一供奉的神像身上出現,這怎麽說都不通啊!
那麽,如果說隻是來自於希臘移民的影響,楚風覺得似乎哪裏不對勁,但轉念一想,這些遠古時期的希臘移民曾經的活動區已經到達了塔裏木盆地,這一點是已經被考古發掘實物證明了的。況且在樓蘭地區發現的其他小乘佛教寺院遺址中也有很明顯的“犍陀羅”藝術風格。也許,這尊神像隻不過是某個“犍陀羅”風格的藝術品呢!
這天晚上,帶著無盡疑惑,大家匆匆進入了夢鄉。
飛橋(1)
第二天一早,大家來到崖下,繼續昨天的工作。
楚風卻在那道鴻溝之前,來迴轉悠,他很想找到一條路,一條通向對麵古城的路。
由於他們僅僅是一支簡易考察隊,所以要對整個遺址進行全麵發掘是不可能的,現在他們能做的,隻是盡量地收集數據,盡可能找到文字資料,好為下一步大規模發掘奠定基礎。這一次,崖上隻留了兩名戰士留守,為的就是騰出人手來,做各項簡單的收取數據的工作。
此時,淩寧在塔裏細心搜尋,期待找到文字性的東西。桑布和王聰帶著四名戰士圍繞著塔內塔外收集數據,大齊則跟楚風一起,在找路。
他們昨天的發現,經過上報以後,引起上邊極大的關注。要不是樓蘭王陵那邊的發掘工作正處於最關鍵的時候,張教授都想馬上趕過來。現在,基地領導接通知後,下給大齊的命令除了口頭嘉獎之外,就是要求他全力配合楚風等人的考察行動。
大齊雖然不大懂這些東西的價值,但擺在眼前的場景這麽壯觀,是個人都知道這次發現不簡單,不用說也會積極配合。所以他今天對人手進行了重新分配,而他自己,則寸步不離楚風身邊。
這條鴻溝,往下看,深不見底,往對岸看,由於對岸高台比這邊要高上50厘米左右如果不是鴻溝太寬,給人的錯覺是,隻要一步,就可以跨上這台階,登上對岸那座“空中古城”。
由於鴻溝最窄處也有近十米,就連訓練有素的特種兵戰士對此也毫無辦法,要是兩邊都有固定物還好說,可這兩岸光禿禿的,什麽都沒有,怎麽過去呢?
楚風轉來轉去沒有什麽好辦法,要是手頭有工具可以架橋就好了!他盯著那道鴻溝目不轉睛。新中國偉人毛澤東曾在詩中寫過“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詩句。眼下天塹是有了,怎麽變成通途呢?
他嘴裏無意識地念叨:“一橋飛架南北!飛架南北!”嗯,等等!橋!
他的雙眼一亮,眼光放在了對岸可以一眼看見的那幾株枯樹上。那樹或倒或躺,也有一棵還直立著,樹身懷抱大約需要兩人以上。這是新疆沙漠裏特有的樹種,胡楊,有傳說稱,新疆的胡楊,三千年不死,死了三千年不倒,倒了三千年不朽。這種說法就算有點兒誇張,但胡楊木在沙漠中存活,其生長極其緩慢,因此木質也就十分堅硬,也的確不易腐朽。楚風目測那枯木不僅寬,而且高度大約也超過了10米。
他招手讓大齊過來。兩人一通嘀咕之後,大齊仔細想了想,同意了。他上到崖上,取了工具,帶著留守的兩名戰士一起下來。
楚風的目標是那還立著的胡楊。怎麽說,它還沒倒不是?
大齊取來的是他們常備的一種裝備——飛索槍!這是射程近的,將將15米,一般小分隊都會裝備這麽一把。
來到這邊的最佳位置,大齊目測,自己與那顆胡楊的距離大約也就15米。他親自端槍瞄準,“咻”的一聲,槍頭的鐵爪飛出去,可惜!差了一點點,不是因為準頭,而是因為繩索不夠長,鐵爪與樹幹以毫厘之差失之交臂。
大齊一見,把槍頭收迴來,自己再往前走了走,這一走,一隻腳的半邊已懸空,腳下一滑,他的身子晃了晃。楚風忙抓住他的胳膊:“不行,這樣太危險了!”
“沒事!你抓著我!”大齊對楚風充分信任,他伸出左胳膊,右手持槍,身子向前傾,再次瞄準,發射!
這一次,槍頭的鐵爪已經牢牢地抓住了對岸那顆胡楊的樹幹。
楚風大喜,趕緊招唿眾人:“桑布隊長、威廉,大家快過來,快過來幫忙!”
眾人一聽招唿,紛紛放下手頭工作跑過來,立即就上前,抱著楚風和大齊往後拖。
但這樣不方便使力,大齊急叫“拿繩子來!”
桑布趕緊另外找了一根繩子讓大齊接上,讓後大家再像拔河似的,分布在繩索的兩邊,聽大齊喊口號,以兩緊一鬆的節奏,使勁拉那棵樹試圖將其拉倒,架在這鴻溝之上,成為樹橋。
這胡楊樹要在沙漠地區生存,根係十分發達,一般地麵長一米的高度,地下就會有十幾米甚至是幾十米的根,而且四通八達,這也是胡楊樹號稱死了三千年不倒的原因。對麵那顆胡楊的根還很有力度。這邊十幾個人齊心拉動,卻隻是把它拉得晃動了一下,並沒有倒下。
大家沒有氣餒,繼續使勁拉,這鐵爪似乎沒有想象中的牢,竟漸漸鬆了。
“等等!”大齊首先喊停,這麽下去,鐵爪一鬆,大家非得跌個滾葫蘆不可,在平時沒事,可這裏地勢太險,要是一不注意,跌下懸崖就壞了。
他把鐵爪收迴,再一次射出,這迴,鐵爪似乎抓得比較牢,大家再次拽住繩子,齊心用力。
飛橋(2)
這迴,連淩寧也使出了吃奶的勁,那胡楊在一陣晃動之後,終於頂不住了。
“嘩!”的一聲,胡楊樹倒了,大家得到大齊的通知,在手上感到一鬆時,再猛使一把勁,然後紛紛後退躲避。
隨著樹的倒下一陣黃沙漫天而起。
“咳、咳!”猝不及防之下,大家被沙子攻進口鼻之中,咳嗽之聲此起彼伏。
塵埃落定之後,楚風暗道僥幸!
隻見眼前這棵樹,樹身不到十米,這胡楊本來就不是高大型的喬木,好在這棵樹還有很多枝椏留在主幹上,這增加了樹的長度。再說,大齊讓大家在樹倒之時還猛使一把勁,就是害怕樹的長度不夠,要用它的根來抵。這一招果然管用,眼前這這座樹橋之所以能搭建成功,就是靠了樹根和樹枝加起來的長度。
這橋是架好了,可牢靠不牢靠卻不敢保證,因為在對岸,起主要支撐作用的是樹根,在大家的合力下,樹根被連泥帶起了好大一塊,正搭在對岸的邊緣,因為對岸高、這邊低,大家那最後一使勁,拉得有點兒過了,樹幹完全懸空,隻剩樹根在那邊支撐。而搭到這邊的是這株胡楊生前枝椏的根部,主幹部分離著崖岸大約還有30厘米。
這樣一座左支右絀的樹橋,雖然造好,卻不知能不能過人。
大齊收起飛索槍,這黃沙結構沒有粘性,要是粘土的話,用飛索還能加一層保障,但對岸這種黃沙土,鐵爪無著力處,就是用飛索也不成。
楚風看了看眼前這座晃晃悠悠的樹橋,再瞧瞧身後眾人,決定自己先試試。他踏了一隻腳在胡楊木上,用力地跺了跺。胡楊沒有任何動靜!
大齊見他的動作,就知道他的心意,一把抓住他的肩膀:“不行,你不能去!”
楚風錯愕地迴過頭:“為什麽?”
“這很危險,萬一掉下去了,那可真是屍骨無存,真要去,也得我探路,沒有危險了你再過去!”大齊很堅持,抓住他的肩頭的手如同鐵箍一般,牢牢地,似乎怕楚風會逃掉一樣。
楚風看了看他抓住自己肩頭的手,苦笑了一下。大齊沒鬆手:“你這人的性子,我還不了解嗎?雖然十多年沒見了,但我們好歹一個鍋裏吃過飯,一個被窩裏睡過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