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林琳家住的偏,院牆又高, 房子的朝向也不正對著大門外, 因此屋裏的燈比別人家亮了那麽多一時半會兒也沒人發現。
至於全村普及這種事情, 林琳沒那個心思, 太叔攻倒是問過林琳一嘴, 可林琳看著自家地裏那點檸檬,特擔心的問太叔攻, 這玩意要是種少了, 能行?全村人還不得都跑到咱家們挖檸檬呀。
想要普及這個,還不如普及土豆呢。
太叔攻壓下‘土豆敗家, 糟蹋糧食’的話, 想了想,到底去廚房用木頭和銅片,鐵釘等物又做了一個燈托, 然後拿了家裏五個土豆『插』了一下。
發現亮度與檸檬差不多,太叔攻便將這個燈提著送到了老村長家。
太叔陌跟前一道過去的, 他去村支書家叫村支書一道去老村長家。至於鐵柱, 站在老村長家的院子裏,伸脖子一喊就能聽到。
太叔攻隻說閑著無事試了一下以前在部隊裏聽人說過的東西。沒想到試成功了, 想著也許可以造福村裏,就送過來了。
至於檸檬的事, 太叔攻沒直接提。他按著林琳教的說法, 說是迴頭還可以試試別的東西能不能也有這個效果。
老村長和鐵柱, 村支書看著這玩意一臉的驚奇。又聽說是以前在部隊的時候聽人提起的, 便沒多想。
土豆發電的燈泡可比一盞小小的煤油燈亮堂多了。老村長幾人見識後,又特意等到幾個小時後燈泡滅了,將土豆喂了家裏的雞,發現雞吃過後一點事都沒有,這才招集了村民,普及了這個土豆燈。
同時,也鼓勵村民們嚐試用不通的東西試一試。
自從土豆燈的事出來後,太叔攻領著全村的老少爺們還做了幾天燈托,等到家家戶戶都點上土豆燈後,村委還做了決定,今年多給太叔攻一倍的工分,做為獎勵。
林琳家與姚天夏小雪走的近。等姚天他們發現了林琳家用的是檸檬燈後,隨後便從太叔攻要了一盆檸檬迴家發電去了。
漸漸的,村裏人一點一點都知道了檸檬能發電。
從太叔攻這裏要了秧苗,先用土豆發電,然後等著檸檬長成了再換成檸檬。
若不是土豆做這燈之後還能吃,怕是這個燈也不好普及。現在有了替代品,村民們就更喜歡用檸檬了。
春天的時候種在院子裏,冬天的時候用花盆,木頭糟子種在屋子裏,方便又不糟蹋糧食。
廣大群眾的智慧都是深不可測的,隻要給他們在窗戶上開道縫,便會進行各種改進。
從節省的角度上,村民們大多數人家都將五個土豆或是五個檸檬的容量改成了三四個,或是更少。
反正能照亮,能少燈油就行了唄。
自從檸檬燈,土豆燈普及後,鐵柱還特意將這件事情報給了縣裏。
縣裏將太叔攻教過去表揚了一番,又給發了獎狀。
也因為這個燈的事,太叔攻的工作又有了新的轉機。
不過林琳卻沒有讓太叔攻去縣裏的派出所上班。現在去,那領導還不得給太叔攻穿小鞋呀?
再一個眼瞧著明年年末就可以高考了,現在不抓緊時間複習幹啥浪費時間。
林琳也沒編瞎話騙太叔攻,隻說這兩年就要高考了,老實在家種地複習比啥都強。
現在上大學,又不要學費,還能每個月發生活費和糧票。將來出來工作,起點也比現在高。
太叔攻弄出個土豆燈,且不說新穎還是別的什麽。不論太叔攻怎麽說這玩意不是他發明的,可他卻將這種科技用在了生活中,這一年,太叔攻不但得了縣裏的表揚,還被縣裏要求去所有安陽縣下屬的村子進行匯報演講並且傳授技術。
雖然這一趟出去村子裏也給算工分,可到底對生活有了些影響。
好不容易等到秋收結束,太叔攻才一臉麻木的迴到了村子。
林琳上下打量太叔攻,真擔心太叔攻話說多了再將嘴皮子磨薄了。
不管怎麽樣,太叔攻檔案裏有了這一筆,對將來都有好處。
話說迴來,在太叔攻忙著普及土豆燈的時候,林琳也花了些錢給太叔陌辦理了轉學手續。
林琳費了些心思,終於給太叔陌弄到了市小。
市小不遠處就是初中,而初中後麵就是林琳之前買的那套房子,而房子再後頭就是高中。
這樣一來,太叔陌未來幾年都會在這一片活動。
太叔陌的成績非常好,再加上林琳家一直在複習,所以他轉學後,非常迅速的適應了恆市小學的學習進度。
送太叔陌去上學的時候,林琳聽說市小附近有房子賣。於是林琳也沒猶豫,直接花錢將房子買了下來。
房子不大,或者可以說是非常的小。當然了,這種概念是他們在村裏住習慣了,才會有這樣的感覺。
這房子是個平房,屋裏的麵積差不多有五十平。有個小院,長兩米,寬三米多的樣子。
放輛自行車,再放些煤和柴也就什麽都放不下了。
之前林琳隻想到讓太叔陌住在縣裏什麽的,可後來又發現,早晚好說,隻中午午休的時候,又是個問題。林琳本來想要收迴一間屋子的,後來又看見這裏有賣房子的,便尋思著再買一套。
這房子離市小近,離初中也不遠,正好初中三年都能用得上。等太叔陌上了高中的時候,她們家這兩個小的也到了上小學的年紀。
在林琳看來,現在買房子,咋買都不虧。所以有錢多買兩套房子,要麽自己用,要麽租出去等著拆遷都劃算。
林琳買下房子的第一天,就請人將院牆往高了砌,又換了個結實的大門。之後才迴屋收拾屋裏去。
屋子的格局並不算太好,不過林琳也沒挑剔,畢竟這房子也不過是給太叔陌平時午休用的。
將屋裏的炕都重新盤了一遍,又將空間裏的各種糧油做飯的家夥式都擺出來。
最後留下夠燒幾個月的幹柴,林琳才放任太叔陌呆在這裏。
在恆市的小學呆了一個多月,六月份太叔陌參加小學升初中的考試。現在的小升初,考試的時候隻考數學和語文,因此,考了一天就結束了。
考試那天林琳陪著去的。不過她並沒有去學校,而是留在學買的這套房子裏給小孩做飯來著。
考完試,林琳便收拾好屋子,鎖上門帶著太叔陌迴村了。
六月份考完試,太叔陌還想要跟太叔攻下地幹活。最後林琳直接將看孩子的活計交給太叔陌了。
從市裏迴來的時候,林琳便弄到了一套初中課本。然後一直到開學前,林琳便時常給太叔陌開個輔導班什麽的。
不過林琳開班的時候比較少,一般都是太叔攻和姚天夏小雪。在複習的時候順帶給小孩補習了。
補了將近一暑假課的太叔陌,九月份開學的時候,不但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成績還一直領跑全班。
秋收時,林琳家的雙胞胎就滿一周歲了。一周歲的孩子還是太小了,所以林琳準備等兩年再生下一胎。不然她一個人不用魔法的情況下真心帶不過來。
太叔陌習武幾年了,今年年紀差不多了,林琳便又教了他一套練氣的吐納功夫。因為並不高深,又傾向於養生。所以不但太叔陌學了,就是太叔攻也跟著學了。
學了一陣子後,好處就明顯了。
太叔攻和太叔陌的腳程明顯提高了不少。身體素質也好多了,往年太叔陌還會有個發燒感冒,今年都沒了。
太叔陌成績好,人長的幹淨清俊,再加上身手不錯,上了初中後,不但沒被學校的同學欺負,還收到幾封情書。
不過很可惜,恆市初中的這位小校草是真的很小。
上學早,又跳級,他比同班的同學小了三歲左右呢。
也因此,指望這小孩開竅,估計得等到高中的時候。
→_→
恆市就有大學,之前說起高考的時候,林琳和太叔攻就商量去恆市的大學。
一來離家近,方便照顧家。二來也是在家附近上大學,將來也會就近分配。
市裏已經有幼兒園了,林琳已經想好了,等到太叔攻考上恆大後,就將倆個孩子送到幼兒園去。
七七年就在林琳時不時的興奮下到來了。從這一年開始,林琳不但分擔了不少家裏的活就為了讓太叔攻將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外。還將高考的事情微微對著姚天透『露』了一點。
姚天雖然偶爾有些不著調,但卻也是個極精明的人。聽到林琳話風變了,又見太叔攻將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便時常拉著夏小雪跟太叔攻一道學習。
林琳記得一些七七年高考題,但是不知道這裏的是不是一樣的,所以隻當參考的寫出來,讓他們做熟罷了。
太叔攻提前幾年開始複習,姚天倆口子也是帶帶拉拉的複習著,到了最後一年,三人幾乎算是又複習了小一年。
等到收到恢複高考的通知時,三人的心情別提多激動了。
叫上林琳準備去村裏開證明去縣裏報名,然後一直到這個時候,太叔攻三人才知道林琳壓根就沒有想到過要參加高考。
“我們家有一個大學生就可以了。”一個大學生就可以在市裏落戶,孩子上學的問題就可以解決。至於她,她可不想去過城裏那麽生活節奏非常快的日子。
鄉下多好呀。
三人之前一直以為林琳是成績好,所以才不像他們仨人那樣抓緊一切時間複習。現在知道原因了,夏小雪想勸林琳別犯傻,能迴城幹嘛留在村下過苦日子。可姚天卻覺得林琳這樣的選擇也不算是錯的。
來到鄉下這幾年,林琳過得什麽日子,他們過得什麽日子。對比一下,其實林琳在鄉下過的日子不比城裏差。
她不但有這麽大一處房子,還有個小診所。最重要的是人家還有一座東山呢。
考不考大學,於她來說真心不算事。
姚天和夏小雪都報了b市的大學。無論誰考上,他們一家仨口就可以迴城了。
太叔攻按原計劃報的恆大。
此後開證明,去報名,最後拿到準考證,安心又焦急的等著考試那天的到來。
跟太叔攻三人一樣報名參加高考,卻沒有像太叔攻三人這樣複習多年的知青和村裏的高中生們比比皆是。
一時間村裏因為高考,氣氛都變了。不過跟林琳卻沒有多大關係。
林琳照常去小診所坐診,照例給村民們按月檢查身體。人家問及高考的時候,林琳也直接說了不參加。
看著林琳微微突起的小腹,村民們惋惜又慶幸。
第一年的高考,具體的考試時間並不是全國統一,而是由各省各市決定的。
有的省市先考了,有的省市後考了。姚天家裏有門路,竟然整合了幾套其他省市的高考題特意派人給他送來了。
好在d省這邊的考試是在十二月末,這些題送來了還能讓他們當個參考題做一做。
高考是在十二月末,林琳他們家的養在東山上的野豬則是在月初的時候就被林琳和太叔攻給宰了。
肉什麽的都放在家裏的冰窖裏,來縣裏的時候,直接拿了好大一塊肉,高考的這兩天,夥食弄得特別豐盛。
安陽縣裏設了考點,高考那兩天,林琳全家便都搬到了縣裏去住。就連姚天和夏小雪也因為林琳的邀請都住在縣裏那套房子裏。
兩天考完,仨人心裏都有了底。心中又著實感激林琳,拉著林琳一家在縣裏的國營飯館吃了頓飯這才一起迴了家。
高考成績一天不出來,心裏有底卻總是不落地。好在成績出來的很快,太叔村一共考上了三個大學生,就是太叔攻仨人。
相較於姚天和夏小雪,大家都非常詫異太叔攻竟然也能考上大學。尤其是那些知青和太叔攻從小一道長大的人村民們。
太叔攻當兵前壓根沒讀過書。
反正不管怎麽樣,太叔攻仨人就是考上了,也拿到了錄取通知書。
三月份才開學,太叔攻倒是都不著急去學校報道。不過姚天和夏小雪卻是著急走了。
冬天了,活都幹完了。應該分的糧食和工分也都到手了。好幾年沒迴家了,今年冬天可以迴去過年了,能不著急嗎?
姚天在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就去買了火車票,隨後又在縣裏買了不少肉和好吃的,迴家後拿到林琳家,幾人吃了一頓散夥飯,轉天收拾一天東西,第三天就走了。
姚天他們之前租的是林琳的房子,他們走了,林琳就將房子收了迴來。村裏人,尤其是知青,也有想租這套房子的。林琳都找了理由推掉了。
姚天和夏小雪走了,林琳在村子裏說得上話的人就沒有誰了。
今年過年晚,除夕那天是一九七八年的二月六號。
林琳家的年夜飯照舊很豐盛。
家裏養在東山上的雞,這幾年陸陸續續增加到了五六十隻。
雞蛋早就吃不過來,每周都要用背筐背到縣裏去賣。後來賣的太頻繁,怕被人看出來,林琳又會特意弄到市裏去賣。
恆市比較大,好幾個供銷社,挨個賣一迴,再往空間裏放一些。倒是解決了雞蛋積壓的問題。
而且林琳更傾向於放在空間裏。畢竟這可都是散養的笨雞蛋,多營養的東西呀。
她這次也是穿越到了這裏,有條件養雞,要是去了個未來科技時代,這樣的雞蛋,再想吃也隻能期待下一次穿越了。
林琳拿些她空間裏的東西到黑市上換錢,然後將大部分雞蛋留到空間裏。一來一迴掙的錢就抵了賣雞蛋錢。
過完年,三月份太叔攻就要去上學了。雖然恆市離的近,可想要照應家裏怕也不像以前那麽容易。於是林琳和太叔攻閑著沒事的時候就商量了一迴。
豬先不養了,雞就先散養著。東山開出來的地,迴頭全種上玉米或是土豆,地瓜這一類好侍弄的。
至於林琳,跟以前一樣,隻要安心待產就夠了。
上大學以後太叔攻不住宿舍而是走讀。
中午的時候就在市小那邊的房子吃午飯和午休,早晚騎車迴家。
早上出門的時候,帶上雙胞胎去市裏的幼兒園,晚上放學的時候再帶迴來。
至於太叔陌,要麽是住在市小那邊的房子裏,要麽就跟太叔攻一樣迴來走讀。
不過他卻是沒有車騎和車坐的。
冬天路滑難行,林琳與太叔攻決定等每年一下雪,就從村子搬到縣裏去住。這樣他們爺四個上學方便,林琳施展輕功迴村裏也不方便。
至於林琳肚子裏這一胎生下來後,跟著林琳往返縣裏和村裏會不會太辛苦,林琳表示完全沒問題。
畢竟她有空間呢,將孩子放到空間裏,等到了小診所或是到了縣裏的家時再將小孩移出來,完全沒有問題。
其實,對於村子裏的小診所,林琳早就不想開了。
以前開診所是為了更加的融入村裏的生活,再加上隻有這樣她的日子才會輕鬆不累。
現在恢複高考了,馬上就會分田到戶了。到了那個時候,她的小診所自然是收不到工分的了。
沒有工分,她結束小診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過在那之前,她還得守著這裏,等拿到他們家的土地後再關閉小診所。
→_→
想到沒幾年就要計劃生育了,林琳在懷上這一胎的時候,同樣喝了魔『藥』,可以確保這一胎還是雙胞胎。
至於『性』別什麽的,林琳倒是沒放在心上。
讓林琳上心的,一直都是數量。
二月末,林琳挺著五個多月的肚子,帶著三個孩子,又租借了一台相機,一邊陪著太叔攻報道,一邊可勁的在恆大裏留下影像。
像太叔攻這樣拖家帶口來上學的比比皆是,不過像林琳他們這樣邊走邊照像的卻隻有他們一家。
辦完了入學手續,一家人先去換了飯票,然後跑到食堂吃了頓飯。之後又去禮堂和教室等地轉了轉,這才離開恆大。
幾人先去了市小那裏的房子稍做休息,然後騎著太叔攻改良的人力三輪車一道去了幼兒園。
在那裏給兩個小家夥辦了入園的手續後,一家五口才迴了家。
太叔攻是親爸,所以對於林琳說的用自行車帶兩個孩子去幼兒園的事,有些擔心。於是用家裏的自行車添了些錢跟人換了一輛人力三輪車。
人在前麵騎,後麵是個小車鬥的那種老式三輪車。
兩個孩子坐在裏麵,還可以放些東西。
太叔攻又將車鬥用木頭做了加高加固,上麵還弄了個棚底。林琳在車鬥裏麵放了棉被褥,小孩坐在裏麵,安全又保暖。
而且裏麵空間用木頭擴了一圈後,大人坐在裏麵也能坐得上。
這會兒,林琳便與三個小孩坐在裏麵,太叔攻騎著車子往家走呢。
林琳不敢用魔法,可那些刻了魔法陣的小道具卻還是能用的。
因此這輛車上放了一打實用的魔法道具,此時太叔攻一個人載著他們四人一起迴村那都是輕鬆得跟玩似的。
從市裏到縣裏,再從縣裏到村裏,太叔攻開足馬力,一共騎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多一點。
現在知道路上要用多少時間,太叔攻便知道以後幾點出發了。
高考,上大學,也許對於別人或是別的家庭來說是件大事。可在林琳他們家,卻已經沒了多少激動。
準備的太久,結果也在預料中。再加上這幾年倆口子努力的生活,所以上大學除了有可能讓太叔攻荒廢了一下他們家東山的地外,其他的都沒有改變。
林琳家院子裏和太叔攻老院子裏都種了不少檸檬。因為老房子不能時常過去守著,所以林琳在老房子那裏設了陣法。
設了陣法後,林琳再不擔心哪家淘氣的小孩會偷偷摘了他們家的檸檬迴家發電去。
不過通過檸檬發電這個事,林琳又悄悄的采購了幾個燈泡以及讓將太叔攻做的那個燈托放在空間裏複製了幾個。
又從院子裏移了幾株檸檬到空間小屋裏,隨後家裏檸檬弄不完的時候,林琳也會往空間裏存上一些。
三畝地的院子,因為太叔攻走讀,再加上大學課程並不那麽多,所以倒是沒有荒廢。
現在的幼兒園其實並不能教小孩多少東西,所以太叔攻隻要下午沒課便會提前接了兒子們迴家。
至於太叔陌,因為他放學晚,所以太叔攻也就沒等他。
而且就算是一起迴去,林琳也要求太叔陌不許坐車鬥裏。
長跑是對毅力和身體的鍛煉,林琳不但這樣對太叔陌,也是這樣要求她自己兒子的。
不過因為她那倆個兒子也才剛會走路,所以他們倆的運動量比較小罷了。
之前太叔攻在村裏,林琳坐月子太叔攻能全程侍候著。這一次林琳提前吃了催產『藥』,直接將這一胎生在了暑假裏。
暑假的時候,太叔攻和太叔陌都放假。然後一個侍候月子,一個照顧弟弟,等到開學的時候,林琳正好出了月子了。
來到這裏好幾年,林琳坐擁四個兒子,心裏算了一下時間,發現她還可以敢在計劃生育前再生一胎。
今年是一九七八年,上大學開始交學費應該是九四年以後,而九六年的時候才結束工作分配。
太叔陌九月份開學上初二,所以這項政策,他們家老大是絕對能趕上。
老二和老三七五年十月份出生的,早兩年上學的話,大學畢業還是能夠分配到工作。
老四老五七八年出生,到九八年才十八歲將來還是考軍校吧。
無論是當軍人還是當軍醫,也是鐵飯碗。
至於老六和老七,等出生的時候再想以後選什麽專業吧。
對於執著的要為太叔攻生孩子的林琳來說,她其實最鬧心的就是沒人幫她帶孩子,若是有人幫她帶孩子,她其實還是可以早點將老六和老七生出來的。
→_→
林琳家住的偏,院牆又高, 房子的朝向也不正對著大門外, 因此屋裏的燈比別人家亮了那麽多一時半會兒也沒人發現。
至於全村普及這種事情, 林琳沒那個心思, 太叔攻倒是問過林琳一嘴, 可林琳看著自家地裏那點檸檬,特擔心的問太叔攻, 這玩意要是種少了, 能行?全村人還不得都跑到咱家們挖檸檬呀。
想要普及這個,還不如普及土豆呢。
太叔攻壓下‘土豆敗家, 糟蹋糧食’的話, 想了想,到底去廚房用木頭和銅片,鐵釘等物又做了一個燈托, 然後拿了家裏五個土豆『插』了一下。
發現亮度與檸檬差不多,太叔攻便將這個燈提著送到了老村長家。
太叔陌跟前一道過去的, 他去村支書家叫村支書一道去老村長家。至於鐵柱, 站在老村長家的院子裏,伸脖子一喊就能聽到。
太叔攻隻說閑著無事試了一下以前在部隊裏聽人說過的東西。沒想到試成功了, 想著也許可以造福村裏,就送過來了。
至於檸檬的事, 太叔攻沒直接提。他按著林琳教的說法, 說是迴頭還可以試試別的東西能不能也有這個效果。
老村長和鐵柱, 村支書看著這玩意一臉的驚奇。又聽說是以前在部隊的時候聽人提起的, 便沒多想。
土豆發電的燈泡可比一盞小小的煤油燈亮堂多了。老村長幾人見識後,又特意等到幾個小時後燈泡滅了,將土豆喂了家裏的雞,發現雞吃過後一點事都沒有,這才招集了村民,普及了這個土豆燈。
同時,也鼓勵村民們嚐試用不通的東西試一試。
自從土豆燈的事出來後,太叔攻領著全村的老少爺們還做了幾天燈托,等到家家戶戶都點上土豆燈後,村委還做了決定,今年多給太叔攻一倍的工分,做為獎勵。
林琳家與姚天夏小雪走的近。等姚天他們發現了林琳家用的是檸檬燈後,隨後便從太叔攻要了一盆檸檬迴家發電去了。
漸漸的,村裏人一點一點都知道了檸檬能發電。
從太叔攻這裏要了秧苗,先用土豆發電,然後等著檸檬長成了再換成檸檬。
若不是土豆做這燈之後還能吃,怕是這個燈也不好普及。現在有了替代品,村民們就更喜歡用檸檬了。
春天的時候種在院子裏,冬天的時候用花盆,木頭糟子種在屋子裏,方便又不糟蹋糧食。
廣大群眾的智慧都是深不可測的,隻要給他們在窗戶上開道縫,便會進行各種改進。
從節省的角度上,村民們大多數人家都將五個土豆或是五個檸檬的容量改成了三四個,或是更少。
反正能照亮,能少燈油就行了唄。
自從檸檬燈,土豆燈普及後,鐵柱還特意將這件事情報給了縣裏。
縣裏將太叔攻教過去表揚了一番,又給發了獎狀。
也因為這個燈的事,太叔攻的工作又有了新的轉機。
不過林琳卻沒有讓太叔攻去縣裏的派出所上班。現在去,那領導還不得給太叔攻穿小鞋呀?
再一個眼瞧著明年年末就可以高考了,現在不抓緊時間複習幹啥浪費時間。
林琳也沒編瞎話騙太叔攻,隻說這兩年就要高考了,老實在家種地複習比啥都強。
現在上大學,又不要學費,還能每個月發生活費和糧票。將來出來工作,起點也比現在高。
太叔攻弄出個土豆燈,且不說新穎還是別的什麽。不論太叔攻怎麽說這玩意不是他發明的,可他卻將這種科技用在了生活中,這一年,太叔攻不但得了縣裏的表揚,還被縣裏要求去所有安陽縣下屬的村子進行匯報演講並且傳授技術。
雖然這一趟出去村子裏也給算工分,可到底對生活有了些影響。
好不容易等到秋收結束,太叔攻才一臉麻木的迴到了村子。
林琳上下打量太叔攻,真擔心太叔攻話說多了再將嘴皮子磨薄了。
不管怎麽樣,太叔攻檔案裏有了這一筆,對將來都有好處。
話說迴來,在太叔攻忙著普及土豆燈的時候,林琳也花了些錢給太叔陌辦理了轉學手續。
林琳費了些心思,終於給太叔陌弄到了市小。
市小不遠處就是初中,而初中後麵就是林琳之前買的那套房子,而房子再後頭就是高中。
這樣一來,太叔陌未來幾年都會在這一片活動。
太叔陌的成績非常好,再加上林琳家一直在複習,所以他轉學後,非常迅速的適應了恆市小學的學習進度。
送太叔陌去上學的時候,林琳聽說市小附近有房子賣。於是林琳也沒猶豫,直接花錢將房子買了下來。
房子不大,或者可以說是非常的小。當然了,這種概念是他們在村裏住習慣了,才會有這樣的感覺。
這房子是個平房,屋裏的麵積差不多有五十平。有個小院,長兩米,寬三米多的樣子。
放輛自行車,再放些煤和柴也就什麽都放不下了。
之前林琳隻想到讓太叔陌住在縣裏什麽的,可後來又發現,早晚好說,隻中午午休的時候,又是個問題。林琳本來想要收迴一間屋子的,後來又看見這裏有賣房子的,便尋思著再買一套。
這房子離市小近,離初中也不遠,正好初中三年都能用得上。等太叔陌上了高中的時候,她們家這兩個小的也到了上小學的年紀。
在林琳看來,現在買房子,咋買都不虧。所以有錢多買兩套房子,要麽自己用,要麽租出去等著拆遷都劃算。
林琳買下房子的第一天,就請人將院牆往高了砌,又換了個結實的大門。之後才迴屋收拾屋裏去。
屋子的格局並不算太好,不過林琳也沒挑剔,畢竟這房子也不過是給太叔陌平時午休用的。
將屋裏的炕都重新盤了一遍,又將空間裏的各種糧油做飯的家夥式都擺出來。
最後留下夠燒幾個月的幹柴,林琳才放任太叔陌呆在這裏。
在恆市的小學呆了一個多月,六月份太叔陌參加小學升初中的考試。現在的小升初,考試的時候隻考數學和語文,因此,考了一天就結束了。
考試那天林琳陪著去的。不過她並沒有去學校,而是留在學買的這套房子裏給小孩做飯來著。
考完試,林琳便收拾好屋子,鎖上門帶著太叔陌迴村了。
六月份考完試,太叔陌還想要跟太叔攻下地幹活。最後林琳直接將看孩子的活計交給太叔陌了。
從市裏迴來的時候,林琳便弄到了一套初中課本。然後一直到開學前,林琳便時常給太叔陌開個輔導班什麽的。
不過林琳開班的時候比較少,一般都是太叔攻和姚天夏小雪。在複習的時候順帶給小孩補習了。
補了將近一暑假課的太叔陌,九月份開學的時候,不但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成績還一直領跑全班。
秋收時,林琳家的雙胞胎就滿一周歲了。一周歲的孩子還是太小了,所以林琳準備等兩年再生下一胎。不然她一個人不用魔法的情況下真心帶不過來。
太叔陌習武幾年了,今年年紀差不多了,林琳便又教了他一套練氣的吐納功夫。因為並不高深,又傾向於養生。所以不但太叔陌學了,就是太叔攻也跟著學了。
學了一陣子後,好處就明顯了。
太叔攻和太叔陌的腳程明顯提高了不少。身體素質也好多了,往年太叔陌還會有個發燒感冒,今年都沒了。
太叔陌成績好,人長的幹淨清俊,再加上身手不錯,上了初中後,不但沒被學校的同學欺負,還收到幾封情書。
不過很可惜,恆市初中的這位小校草是真的很小。
上學早,又跳級,他比同班的同學小了三歲左右呢。
也因此,指望這小孩開竅,估計得等到高中的時候。
→_→
恆市就有大學,之前說起高考的時候,林琳和太叔攻就商量去恆市的大學。
一來離家近,方便照顧家。二來也是在家附近上大學,將來也會就近分配。
市裏已經有幼兒園了,林琳已經想好了,等到太叔攻考上恆大後,就將倆個孩子送到幼兒園去。
七七年就在林琳時不時的興奮下到來了。從這一年開始,林琳不但分擔了不少家裏的活就為了讓太叔攻將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外。還將高考的事情微微對著姚天透『露』了一點。
姚天雖然偶爾有些不著調,但卻也是個極精明的人。聽到林琳話風變了,又見太叔攻將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便時常拉著夏小雪跟太叔攻一道學習。
林琳記得一些七七年高考題,但是不知道這裏的是不是一樣的,所以隻當參考的寫出來,讓他們做熟罷了。
太叔攻提前幾年開始複習,姚天倆口子也是帶帶拉拉的複習著,到了最後一年,三人幾乎算是又複習了小一年。
等到收到恢複高考的通知時,三人的心情別提多激動了。
叫上林琳準備去村裏開證明去縣裏報名,然後一直到這個時候,太叔攻三人才知道林琳壓根就沒有想到過要參加高考。
“我們家有一個大學生就可以了。”一個大學生就可以在市裏落戶,孩子上學的問題就可以解決。至於她,她可不想去過城裏那麽生活節奏非常快的日子。
鄉下多好呀。
三人之前一直以為林琳是成績好,所以才不像他們仨人那樣抓緊一切時間複習。現在知道原因了,夏小雪想勸林琳別犯傻,能迴城幹嘛留在村下過苦日子。可姚天卻覺得林琳這樣的選擇也不算是錯的。
來到鄉下這幾年,林琳過得什麽日子,他們過得什麽日子。對比一下,其實林琳在鄉下過的日子不比城裏差。
她不但有這麽大一處房子,還有個小診所。最重要的是人家還有一座東山呢。
考不考大學,於她來說真心不算事。
姚天和夏小雪都報了b市的大學。無論誰考上,他們一家仨口就可以迴城了。
太叔攻按原計劃報的恆大。
此後開證明,去報名,最後拿到準考證,安心又焦急的等著考試那天的到來。
跟太叔攻三人一樣報名參加高考,卻沒有像太叔攻三人這樣複習多年的知青和村裏的高中生們比比皆是。
一時間村裏因為高考,氣氛都變了。不過跟林琳卻沒有多大關係。
林琳照常去小診所坐診,照例給村民們按月檢查身體。人家問及高考的時候,林琳也直接說了不參加。
看著林琳微微突起的小腹,村民們惋惜又慶幸。
第一年的高考,具體的考試時間並不是全國統一,而是由各省各市決定的。
有的省市先考了,有的省市後考了。姚天家裏有門路,竟然整合了幾套其他省市的高考題特意派人給他送來了。
好在d省這邊的考試是在十二月末,這些題送來了還能讓他們當個參考題做一做。
高考是在十二月末,林琳他們家的養在東山上的野豬則是在月初的時候就被林琳和太叔攻給宰了。
肉什麽的都放在家裏的冰窖裏,來縣裏的時候,直接拿了好大一塊肉,高考的這兩天,夥食弄得特別豐盛。
安陽縣裏設了考點,高考那兩天,林琳全家便都搬到了縣裏去住。就連姚天和夏小雪也因為林琳的邀請都住在縣裏那套房子裏。
兩天考完,仨人心裏都有了底。心中又著實感激林琳,拉著林琳一家在縣裏的國營飯館吃了頓飯這才一起迴了家。
高考成績一天不出來,心裏有底卻總是不落地。好在成績出來的很快,太叔村一共考上了三個大學生,就是太叔攻仨人。
相較於姚天和夏小雪,大家都非常詫異太叔攻竟然也能考上大學。尤其是那些知青和太叔攻從小一道長大的人村民們。
太叔攻當兵前壓根沒讀過書。
反正不管怎麽樣,太叔攻仨人就是考上了,也拿到了錄取通知書。
三月份才開學,太叔攻倒是都不著急去學校報道。不過姚天和夏小雪卻是著急走了。
冬天了,活都幹完了。應該分的糧食和工分也都到手了。好幾年沒迴家了,今年冬天可以迴去過年了,能不著急嗎?
姚天在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就去買了火車票,隨後又在縣裏買了不少肉和好吃的,迴家後拿到林琳家,幾人吃了一頓散夥飯,轉天收拾一天東西,第三天就走了。
姚天他們之前租的是林琳的房子,他們走了,林琳就將房子收了迴來。村裏人,尤其是知青,也有想租這套房子的。林琳都找了理由推掉了。
姚天和夏小雪走了,林琳在村子裏說得上話的人就沒有誰了。
今年過年晚,除夕那天是一九七八年的二月六號。
林琳家的年夜飯照舊很豐盛。
家裏養在東山上的雞,這幾年陸陸續續增加到了五六十隻。
雞蛋早就吃不過來,每周都要用背筐背到縣裏去賣。後來賣的太頻繁,怕被人看出來,林琳又會特意弄到市裏去賣。
恆市比較大,好幾個供銷社,挨個賣一迴,再往空間裏放一些。倒是解決了雞蛋積壓的問題。
而且林琳更傾向於放在空間裏。畢竟這可都是散養的笨雞蛋,多營養的東西呀。
她這次也是穿越到了這裏,有條件養雞,要是去了個未來科技時代,這樣的雞蛋,再想吃也隻能期待下一次穿越了。
林琳拿些她空間裏的東西到黑市上換錢,然後將大部分雞蛋留到空間裏。一來一迴掙的錢就抵了賣雞蛋錢。
過完年,三月份太叔攻就要去上學了。雖然恆市離的近,可想要照應家裏怕也不像以前那麽容易。於是林琳和太叔攻閑著沒事的時候就商量了一迴。
豬先不養了,雞就先散養著。東山開出來的地,迴頭全種上玉米或是土豆,地瓜這一類好侍弄的。
至於林琳,跟以前一樣,隻要安心待產就夠了。
上大學以後太叔攻不住宿舍而是走讀。
中午的時候就在市小那邊的房子吃午飯和午休,早晚騎車迴家。
早上出門的時候,帶上雙胞胎去市裏的幼兒園,晚上放學的時候再帶迴來。
至於太叔陌,要麽是住在市小那邊的房子裏,要麽就跟太叔攻一樣迴來走讀。
不過他卻是沒有車騎和車坐的。
冬天路滑難行,林琳與太叔攻決定等每年一下雪,就從村子搬到縣裏去住。這樣他們爺四個上學方便,林琳施展輕功迴村裏也不方便。
至於林琳肚子裏這一胎生下來後,跟著林琳往返縣裏和村裏會不會太辛苦,林琳表示完全沒問題。
畢竟她有空間呢,將孩子放到空間裏,等到了小診所或是到了縣裏的家時再將小孩移出來,完全沒有問題。
其實,對於村子裏的小診所,林琳早就不想開了。
以前開診所是為了更加的融入村裏的生活,再加上隻有這樣她的日子才會輕鬆不累。
現在恢複高考了,馬上就會分田到戶了。到了那個時候,她的小診所自然是收不到工分的了。
沒有工分,她結束小診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過在那之前,她還得守著這裏,等拿到他們家的土地後再關閉小診所。
→_→
想到沒幾年就要計劃生育了,林琳在懷上這一胎的時候,同樣喝了魔『藥』,可以確保這一胎還是雙胞胎。
至於『性』別什麽的,林琳倒是沒放在心上。
讓林琳上心的,一直都是數量。
二月末,林琳挺著五個多月的肚子,帶著三個孩子,又租借了一台相機,一邊陪著太叔攻報道,一邊可勁的在恆大裏留下影像。
像太叔攻這樣拖家帶口來上學的比比皆是,不過像林琳他們這樣邊走邊照像的卻隻有他們一家。
辦完了入學手續,一家人先去換了飯票,然後跑到食堂吃了頓飯。之後又去禮堂和教室等地轉了轉,這才離開恆大。
幾人先去了市小那裏的房子稍做休息,然後騎著太叔攻改良的人力三輪車一道去了幼兒園。
在那裏給兩個小家夥辦了入園的手續後,一家五口才迴了家。
太叔攻是親爸,所以對於林琳說的用自行車帶兩個孩子去幼兒園的事,有些擔心。於是用家裏的自行車添了些錢跟人換了一輛人力三輪車。
人在前麵騎,後麵是個小車鬥的那種老式三輪車。
兩個孩子坐在裏麵,還可以放些東西。
太叔攻又將車鬥用木頭做了加高加固,上麵還弄了個棚底。林琳在車鬥裏麵放了棉被褥,小孩坐在裏麵,安全又保暖。
而且裏麵空間用木頭擴了一圈後,大人坐在裏麵也能坐得上。
這會兒,林琳便與三個小孩坐在裏麵,太叔攻騎著車子往家走呢。
林琳不敢用魔法,可那些刻了魔法陣的小道具卻還是能用的。
因此這輛車上放了一打實用的魔法道具,此時太叔攻一個人載著他們四人一起迴村那都是輕鬆得跟玩似的。
從市裏到縣裏,再從縣裏到村裏,太叔攻開足馬力,一共騎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多一點。
現在知道路上要用多少時間,太叔攻便知道以後幾點出發了。
高考,上大學,也許對於別人或是別的家庭來說是件大事。可在林琳他們家,卻已經沒了多少激動。
準備的太久,結果也在預料中。再加上這幾年倆口子努力的生活,所以上大學除了有可能讓太叔攻荒廢了一下他們家東山的地外,其他的都沒有改變。
林琳家院子裏和太叔攻老院子裏都種了不少檸檬。因為老房子不能時常過去守著,所以林琳在老房子那裏設了陣法。
設了陣法後,林琳再不擔心哪家淘氣的小孩會偷偷摘了他們家的檸檬迴家發電去。
不過通過檸檬發電這個事,林琳又悄悄的采購了幾個燈泡以及讓將太叔攻做的那個燈托放在空間裏複製了幾個。
又從院子裏移了幾株檸檬到空間小屋裏,隨後家裏檸檬弄不完的時候,林琳也會往空間裏存上一些。
三畝地的院子,因為太叔攻走讀,再加上大學課程並不那麽多,所以倒是沒有荒廢。
現在的幼兒園其實並不能教小孩多少東西,所以太叔攻隻要下午沒課便會提前接了兒子們迴家。
至於太叔陌,因為他放學晚,所以太叔攻也就沒等他。
而且就算是一起迴去,林琳也要求太叔陌不許坐車鬥裏。
長跑是對毅力和身體的鍛煉,林琳不但這樣對太叔陌,也是這樣要求她自己兒子的。
不過因為她那倆個兒子也才剛會走路,所以他們倆的運動量比較小罷了。
之前太叔攻在村裏,林琳坐月子太叔攻能全程侍候著。這一次林琳提前吃了催產『藥』,直接將這一胎生在了暑假裏。
暑假的時候,太叔攻和太叔陌都放假。然後一個侍候月子,一個照顧弟弟,等到開學的時候,林琳正好出了月子了。
來到這裏好幾年,林琳坐擁四個兒子,心裏算了一下時間,發現她還可以敢在計劃生育前再生一胎。
今年是一九七八年,上大學開始交學費應該是九四年以後,而九六年的時候才結束工作分配。
太叔陌九月份開學上初二,所以這項政策,他們家老大是絕對能趕上。
老二和老三七五年十月份出生的,早兩年上學的話,大學畢業還是能夠分配到工作。
老四老五七八年出生,到九八年才十八歲將來還是考軍校吧。
無論是當軍人還是當軍醫,也是鐵飯碗。
至於老六和老七,等出生的時候再想以後選什麽專業吧。
對於執著的要為太叔攻生孩子的林琳來說,她其實最鬧心的就是沒人幫她帶孩子,若是有人幫她帶孩子,她其實還是可以早點將老六和老七生出來的。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