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克善還很小,隻知道自已的家在荊州,是荊州的端王府。[..tw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那裏很危險,阿瑪和額娘都在那裏,他們讓她們快走。
可是姐姐卻說要迴去?
雲娃和莽古泰聽了自家主子的話,都非常詫異,格格這是怎麽了,糊塗了嗎?
他們剛剛從那裏逃出來,怎麽還要自投羅網。
不過林琳早膳前對兩人做的手段,現在倒是顯了出來。
就算是兩人在詫異,此時也沒有一個站出來反駁林琳的話。
林琳懶得與人解釋,可是看到克善那雙大眼睛裏也滿是不解疑問,蹲下.身,淡淡地道,“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我們現在迴到荊州附近悄悄地躲起來,等到朝廷的援軍一到,就迴王府去。”
“迴王府?真好,我想額娘了。姐姐,援軍什麽時候會到?我們要躲多久?阿瑪不是說讓我們走的遠遠的嗎?”
林琳聽到克善的話,心裏酸痛,就算是朝廷的援軍到了,荊州奪迴來了,麵前的孩子也見不到他的阿瑪額娘了。
她們迴去,不過是去以逸待勞以及...治喪。
想到此時皆以殉國的端王一家,林琳在想著她在這個時空所要肩負的責任和義務。
將麵前的男孩撫養成人,讓他繼承王爵。
以及不與人為妾,不墜了端王一家的門風。
一個與人為妾的姐姐,在這個時代其實也不是多難看的事情。可若是一個嫡出的和碩格格與人為妾,那就太難看了。
當然了難不難看還要看是誰,反正跟那個努達海一定是非常的難看難看的。
她又不缺父愛,何必給人家燕姬添堵呢。
出逃的第一天晚上,住在山洞裏,第二天是住在破廟裏,第三天就碰到了一夥反軍,然後被努達海所救。這是第一集的內容。
這也是林琳剛剛迴空間裏特意看了一眼的。
聽到努達海說昨天天黑之前端王一家殉國,然後第二天他才將荊州奪迴來。
所以林琳判斷以她們的腳程現在趕迴荊州,等到了荊州城下時,正是時候。
此時的林琳還不忍心告訴麵前的克善那些殘忍的事實,於是抿了抿嘴,牽起他的走,向著來時的路走去。
一片山林無路,也幸好昨日莽古泰開出了一條路。
因林琳這個作主的人並不著急趕路,所以路程走的很慢,中間還休息了數次,為克善摘了幾迴野果以及打了兩隻山雞充過饑後,走到荊州北城門時,已經傍晚十分了。(..tw無彈窗廣告)
天剛剛有些暗,不過卻不會看不清荊州城牆上的清兵旗幟。
那是...正白旗。
“來者何人?”
姐弟仆從四人剛剛走到城門口,一個清兵就大聲地問了起來。此時剛剛結束戰鬥,將軍有令,閑雜人等切不放進城去。
林琳看了一莽古泰,莽古泰知機,連忙接過林琳拿出來的端王令旗。“我們是端王府的人,這是端王爺的女兒和小世子。”
那守門的清兵一聽莽古泰的話,先是仔細地看了一眼氣質不脫,樣貌清亮的林琳以及小小年紀一臉因為迴家而顯出喜色的克善,還有恭恭敬敬的,一看便是侍女的雲娃,這才接過莽古泰手中的令旗。
看過之後,先是給林琳和克善行禮道惱,然後又請四人稍等,他去迴複他們將軍。
林琳眼睛眯了眯,心中有些不鬱。
想到姐弟二人的處境,難道以後他們就要靠著別人的憐憫過日子不成了?
少時一身白色盔甲的努達海領先眾人一步,帶著眾多親兵便來到了城門口。
林琳什麽人物沒見過,不過一個爭戰殺場的將軍,就是氣勢再駭人,也沒有動一下,冷靜地站在那裏牽著克善的手,等著努達海俯身行禮。
她就算是沒了阿瑪額娘,沒了端王府,沒了荊州,但還還是皇室血脈,王爺之女。
按著新月的記憶,這個時代,自古以來凡是親王嫡王成年後都是可以請封為和碩格格的。
而克善,端王剩下的唯一兒子。端王是殉國而亡,百分百的忠臣,王位必是要傳給克善的。
現在克善雖隻是小世子,但將來必是端王爺。
所以姐弟二人誰都受得起以努達海為首的一眾人的禮。
...客氣謙讓啥?又不是人民子弟兵呢。
“眾位將士請起。我姐弟二人未能與父兄一起抵禦外敵,以是愧疚難當,實在當不起眾位將士之禮。今日特意趕迴來,便是要與父兄一起麵對,隻不知家父端王爺此時是否安好?家兄自來疼愛我與弟弟,此時可知道我們迴來了?家兄未能出來,可是家兄身上的傷加重了?”
林琳大氣淩然地說出這番話後,眾人不自覺地打量起林琳來。
林琳這副身子說是十七歲,其實也就是十六歲多一些。而克善小小的七.八歲的樣子,一副凡事聽姐姐的乖巧。
姐弟二人可憐可俐地站在一幫子壯漢身邊,越發顯得嬌小。
努達海上前一步,抱拳行了一禮,聲音不自覺的放柔,“末將努達海,來遲一步,昨夜荊州城破,端王爺與郡王爺皆以殉國。今日在格格尚未傳來消息之前,又已經發現了端王福晉與側福晉的遺體。”
此時大戰剛剛結束,整個荊州城內外除了將士再無閑雜人等,所以努達海便以為林琳尚不知道端王一家的消息。
林琳聽了這話,身體晃了晃。眼淚非常自然地在眼框中打轉。
“將軍此言,確實屬實嗎?會不會,會不會?”林琳極力地表現出一個剛剛失去親人的少女能有的樣子,可是心中卻已經想好了之後要做的事情。
努達海看著一副無法承受樣子的林琳,沉默地點了點頭。
眼淚煞時便落了下來,不過林琳又連忙半轉過身去,向天仰著頭,似是不想讓眼淚流下來。
那副柔弱又要強迫自己堅強的樣子,一下子就感動了城門處的所有將士們。
心都被這一幕弄軟了。
“姐姐?”克善似是聽明白了努達海的話,又好似不想聽明白,無助地拉了拉被林琳牽著的手,小聲地叫著姐姐。
林琳深吸一口氣,然後低頭蹲下,臉上帶出一抹傷痛過後的輕淺的笑。
“克善,阿瑪和額娘去了很遠的地方。我們可能要好久都見不到他們了。克善別怕,姐姐答應過阿瑪會照顧你的。便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阿瑪和哥哥都是大清的好男兒,他們勇敢,堅定,他們沒有辜負皇上和太後的信任。克善,阿瑪和哥哥是我們的驕傲。”
將克善輕輕地拉入懷中,林琳抱緊這個有些個瘦弱的孩子。
“努達海將軍,此時是否方便迴我端王府?”
努達海一聽這話,連忙讓開後麵的城門,“格格與小世子快請進城。”
林琳點頭謝過,拉著克善毫不遲疑地進了城。
進了城,迴到端王府,林琳首先看到的便是記憶中的那位奶嬤嬤。之後還有一些今天迴來的原來端王府的下人。
端王一家數口人的棺材就放在端王府的前院大廳之中。
“姐姐,姐姐。我要阿瑪,我要額娘,我要哥哥。”克善已經明白是怎麽迴事了,他不肯向前,抱著林琳的腿哭了起來。
“克善不哭,阿瑪不是說過,男子漢留血不留淚的嗎?阿瑪和哥哥不在了,我們克善就要勇敢起來,完成阿瑪的心願,護衛荊州城,保護荊州百姓安康。為皇上,為太後盡忠。”
這麽一段話又豈是一個八歲的孩子會聽得進去的,克善哭得更傷心了。然後林琳見此,也隻能抱著他陪著他一起哭了。
爹娘兄弟皆沒了,做為女兒的哪有不哭的道理?
......
當夜祭拜了端王一家後,林琳便請努達海等人離開了。當整個端王府就隻剩下林琳和克善以及所剩不多的端王府下人時,林琳在新月的院子裏接見了整個端王府的下人。
偌大的端王府,到了今天竟然隻剩下三十六個下人。林琳見了,也不由的心酸。
這三十六個人裏,失去兒子,丈夫的嬤嬤媳婦就占了二十三位。還剩下十三個人裏,六個是受了傷的侍衛,一個缺了隻胳膊的老管家,還有幾個跟著那位嬤嬤一起躲在地窖裏的王府丫環。
“荊州已經這樣了,位於荊州的端王府估計也無法再恢複往日了。雖然聖旨未下,但我與小世子總不脫離是要進京城的。你們三十幾人,是願意一直跟隨我們姐弟,還是各自離開?”
林琳頓了頓,又說道,“若是跟著我們姐弟,我們絕不會虧待你們這些跟著我們姐弟背井離鄉忠心耿耿的端王府老人。若是想要自行離開,我們姐弟會酌情放發盤纏。不過,老管家,您這個樣子我不放心,無論前路如何,您老和那齊嬤嬤就跟著我姐弟吧。”
老管家也是上了年紀的小老頭了,他是管著端王府財政大權的。就算是端王府被反賊占領過,那府裏有什麽沒什麽,現在有多少其實老管家心裏還是有數的。
而且沒了一隻胳膊的小老頭,又要如何維持生計呢。
而那齊嬤嬤,也是她額娘,也就是嫡福晉的奶嬤嬤,今年五十多歲了。別的且不論,隻說她死死地守著兩位福晉的遺體就是大功一件。
而且那麽大的歲數了,不跟著她,將來如何呢。
畢竟兒子都死在了這一場浩劫裏。
眾人一見林琳如此說,心裏一直惶惶的心便都落了下來。於是竟然沒有一個人說要離開,都紛紛出言要誓死跟隨林琳姐弟。
林琳見此,心中也是高興。
在古代,人少了可不行。有這些人孤注一擲地跟隨她,她也能安心些。
於是當即也不多話,便做了安排。
“六個受傷的侍衛,就煩請老管家找人入府醫治,之後皆歸莽古泰安排護衛安全。”
“是。”莽古泰及那六位侍衛一齊高聲應答。
“老管家,您帶上十六個媳婦將阿瑪和額娘哥哥的靈堂操置起來。”雖然十多個人辦整個王府的後事是有些個牽強,可是此時的荊州城可不是以前的荊州城,能來祭拜的人也不會太多。
而就算是人來了,看到這樣的情況,也不會挑什麽禮的。
“那齊嬤嬤,您帶上剩下的媳婦統管內院以及廚房一切事務。內院,”林琳想了一下,又說道,“從今天開始克善搬到我院子裏來起居,所有的女眷就搬到這院子附近居住。至於其他的院子,皆鎖上吧。”都沒人住了,鎖上了也清靜。
“是。”
安排好了這些,林琳又讓老管家和老嬤嬤留下,其他人都先迴去休息了。
克善還很小,隻知道自已的家在荊州,是荊州的端王府。[..tw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那裏很危險,阿瑪和額娘都在那裏,他們讓她們快走。
可是姐姐卻說要迴去?
雲娃和莽古泰聽了自家主子的話,都非常詫異,格格這是怎麽了,糊塗了嗎?
他們剛剛從那裏逃出來,怎麽還要自投羅網。
不過林琳早膳前對兩人做的手段,現在倒是顯了出來。
就算是兩人在詫異,此時也沒有一個站出來反駁林琳的話。
林琳懶得與人解釋,可是看到克善那雙大眼睛裏也滿是不解疑問,蹲下.身,淡淡地道,“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我們現在迴到荊州附近悄悄地躲起來,等到朝廷的援軍一到,就迴王府去。”
“迴王府?真好,我想額娘了。姐姐,援軍什麽時候會到?我們要躲多久?阿瑪不是說讓我們走的遠遠的嗎?”
林琳聽到克善的話,心裏酸痛,就算是朝廷的援軍到了,荊州奪迴來了,麵前的孩子也見不到他的阿瑪額娘了。
她們迴去,不過是去以逸待勞以及...治喪。
想到此時皆以殉國的端王一家,林琳在想著她在這個時空所要肩負的責任和義務。
將麵前的男孩撫養成人,讓他繼承王爵。
以及不與人為妾,不墜了端王一家的門風。
一個與人為妾的姐姐,在這個時代其實也不是多難看的事情。可若是一個嫡出的和碩格格與人為妾,那就太難看了。
當然了難不難看還要看是誰,反正跟那個努達海一定是非常的難看難看的。
她又不缺父愛,何必給人家燕姬添堵呢。
出逃的第一天晚上,住在山洞裏,第二天是住在破廟裏,第三天就碰到了一夥反軍,然後被努達海所救。這是第一集的內容。
這也是林琳剛剛迴空間裏特意看了一眼的。
聽到努達海說昨天天黑之前端王一家殉國,然後第二天他才將荊州奪迴來。
所以林琳判斷以她們的腳程現在趕迴荊州,等到了荊州城下時,正是時候。
此時的林琳還不忍心告訴麵前的克善那些殘忍的事實,於是抿了抿嘴,牽起他的走,向著來時的路走去。
一片山林無路,也幸好昨日莽古泰開出了一條路。
因林琳這個作主的人並不著急趕路,所以路程走的很慢,中間還休息了數次,為克善摘了幾迴野果以及打了兩隻山雞充過饑後,走到荊州北城門時,已經傍晚十分了。(..tw無彈窗廣告)
天剛剛有些暗,不過卻不會看不清荊州城牆上的清兵旗幟。
那是...正白旗。
“來者何人?”
姐弟仆從四人剛剛走到城門口,一個清兵就大聲地問了起來。此時剛剛結束戰鬥,將軍有令,閑雜人等切不放進城去。
林琳看了一莽古泰,莽古泰知機,連忙接過林琳拿出來的端王令旗。“我們是端王府的人,這是端王爺的女兒和小世子。”
那守門的清兵一聽莽古泰的話,先是仔細地看了一眼氣質不脫,樣貌清亮的林琳以及小小年紀一臉因為迴家而顯出喜色的克善,還有恭恭敬敬的,一看便是侍女的雲娃,這才接過莽古泰手中的令旗。
看過之後,先是給林琳和克善行禮道惱,然後又請四人稍等,他去迴複他們將軍。
林琳眼睛眯了眯,心中有些不鬱。
想到姐弟二人的處境,難道以後他們就要靠著別人的憐憫過日子不成了?
少時一身白色盔甲的努達海領先眾人一步,帶著眾多親兵便來到了城門口。
林琳什麽人物沒見過,不過一個爭戰殺場的將軍,就是氣勢再駭人,也沒有動一下,冷靜地站在那裏牽著克善的手,等著努達海俯身行禮。
她就算是沒了阿瑪額娘,沒了端王府,沒了荊州,但還還是皇室血脈,王爺之女。
按著新月的記憶,這個時代,自古以來凡是親王嫡王成年後都是可以請封為和碩格格的。
而克善,端王剩下的唯一兒子。端王是殉國而亡,百分百的忠臣,王位必是要傳給克善的。
現在克善雖隻是小世子,但將來必是端王爺。
所以姐弟二人誰都受得起以努達海為首的一眾人的禮。
...客氣謙讓啥?又不是人民子弟兵呢。
“眾位將士請起。我姐弟二人未能與父兄一起抵禦外敵,以是愧疚難當,實在當不起眾位將士之禮。今日特意趕迴來,便是要與父兄一起麵對,隻不知家父端王爺此時是否安好?家兄自來疼愛我與弟弟,此時可知道我們迴來了?家兄未能出來,可是家兄身上的傷加重了?”
林琳大氣淩然地說出這番話後,眾人不自覺地打量起林琳來。
林琳這副身子說是十七歲,其實也就是十六歲多一些。而克善小小的七.八歲的樣子,一副凡事聽姐姐的乖巧。
姐弟二人可憐可俐地站在一幫子壯漢身邊,越發顯得嬌小。
努達海上前一步,抱拳行了一禮,聲音不自覺的放柔,“末將努達海,來遲一步,昨夜荊州城破,端王爺與郡王爺皆以殉國。今日在格格尚未傳來消息之前,又已經發現了端王福晉與側福晉的遺體。”
此時大戰剛剛結束,整個荊州城內外除了將士再無閑雜人等,所以努達海便以為林琳尚不知道端王一家的消息。
林琳聽了這話,身體晃了晃。眼淚非常自然地在眼框中打轉。
“將軍此言,確實屬實嗎?會不會,會不會?”林琳極力地表現出一個剛剛失去親人的少女能有的樣子,可是心中卻已經想好了之後要做的事情。
努達海看著一副無法承受樣子的林琳,沉默地點了點頭。
眼淚煞時便落了下來,不過林琳又連忙半轉過身去,向天仰著頭,似是不想讓眼淚流下來。
那副柔弱又要強迫自己堅強的樣子,一下子就感動了城門處的所有將士們。
心都被這一幕弄軟了。
“姐姐?”克善似是聽明白了努達海的話,又好似不想聽明白,無助地拉了拉被林琳牽著的手,小聲地叫著姐姐。
林琳深吸一口氣,然後低頭蹲下,臉上帶出一抹傷痛過後的輕淺的笑。
“克善,阿瑪和額娘去了很遠的地方。我們可能要好久都見不到他們了。克善別怕,姐姐答應過阿瑪會照顧你的。便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阿瑪和哥哥都是大清的好男兒,他們勇敢,堅定,他們沒有辜負皇上和太後的信任。克善,阿瑪和哥哥是我們的驕傲。”
將克善輕輕地拉入懷中,林琳抱緊這個有些個瘦弱的孩子。
“努達海將軍,此時是否方便迴我端王府?”
努達海一聽這話,連忙讓開後麵的城門,“格格與小世子快請進城。”
林琳點頭謝過,拉著克善毫不遲疑地進了城。
進了城,迴到端王府,林琳首先看到的便是記憶中的那位奶嬤嬤。之後還有一些今天迴來的原來端王府的下人。
端王一家數口人的棺材就放在端王府的前院大廳之中。
“姐姐,姐姐。我要阿瑪,我要額娘,我要哥哥。”克善已經明白是怎麽迴事了,他不肯向前,抱著林琳的腿哭了起來。
“克善不哭,阿瑪不是說過,男子漢留血不留淚的嗎?阿瑪和哥哥不在了,我們克善就要勇敢起來,完成阿瑪的心願,護衛荊州城,保護荊州百姓安康。為皇上,為太後盡忠。”
這麽一段話又豈是一個八歲的孩子會聽得進去的,克善哭得更傷心了。然後林琳見此,也隻能抱著他陪著他一起哭了。
爹娘兄弟皆沒了,做為女兒的哪有不哭的道理?
......
當夜祭拜了端王一家後,林琳便請努達海等人離開了。當整個端王府就隻剩下林琳和克善以及所剩不多的端王府下人時,林琳在新月的院子裏接見了整個端王府的下人。
偌大的端王府,到了今天竟然隻剩下三十六個下人。林琳見了,也不由的心酸。
這三十六個人裏,失去兒子,丈夫的嬤嬤媳婦就占了二十三位。還剩下十三個人裏,六個是受了傷的侍衛,一個缺了隻胳膊的老管家,還有幾個跟著那位嬤嬤一起躲在地窖裏的王府丫環。
“荊州已經這樣了,位於荊州的端王府估計也無法再恢複往日了。雖然聖旨未下,但我與小世子總不脫離是要進京城的。你們三十幾人,是願意一直跟隨我們姐弟,還是各自離開?”
林琳頓了頓,又說道,“若是跟著我們姐弟,我們絕不會虧待你們這些跟著我們姐弟背井離鄉忠心耿耿的端王府老人。若是想要自行離開,我們姐弟會酌情放發盤纏。不過,老管家,您這個樣子我不放心,無論前路如何,您老和那齊嬤嬤就跟著我姐弟吧。”
老管家也是上了年紀的小老頭了,他是管著端王府財政大權的。就算是端王府被反賊占領過,那府裏有什麽沒什麽,現在有多少其實老管家心裏還是有數的。
而且沒了一隻胳膊的小老頭,又要如何維持生計呢。
而那齊嬤嬤,也是她額娘,也就是嫡福晉的奶嬤嬤,今年五十多歲了。別的且不論,隻說她死死地守著兩位福晉的遺體就是大功一件。
而且那麽大的歲數了,不跟著她,將來如何呢。
畢竟兒子都死在了這一場浩劫裏。
眾人一見林琳如此說,心裏一直惶惶的心便都落了下來。於是竟然沒有一個人說要離開,都紛紛出言要誓死跟隨林琳姐弟。
林琳見此,心中也是高興。
在古代,人少了可不行。有這些人孤注一擲地跟隨她,她也能安心些。
於是當即也不多話,便做了安排。
“六個受傷的侍衛,就煩請老管家找人入府醫治,之後皆歸莽古泰安排護衛安全。”
“是。”莽古泰及那六位侍衛一齊高聲應答。
“老管家,您帶上十六個媳婦將阿瑪和額娘哥哥的靈堂操置起來。”雖然十多個人辦整個王府的後事是有些個牽強,可是此時的荊州城可不是以前的荊州城,能來祭拜的人也不會太多。
而就算是人來了,看到這樣的情況,也不會挑什麽禮的。
“那齊嬤嬤,您帶上剩下的媳婦統管內院以及廚房一切事務。內院,”林琳想了一下,又說道,“從今天開始克善搬到我院子裏來起居,所有的女眷就搬到這院子附近居住。至於其他的院子,皆鎖上吧。”都沒人住了,鎖上了也清靜。
“是。”
安排好了這些,林琳又讓老管家和老嬤嬤留下,其他人都先迴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