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學更多的佛學思想,李少傑來到了一個很有名的寺廟。
進入寺廟,便看四周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香客們買香燭,禮佛,拜佛。
但李少傑搖了搖頭,眉頭微微一皺。
這似乎並不是自己想見到的樣子。
看到一旁值班的沙彌,李少傑走上前去。
“小師傅, 您好。”
沙彌瞥了一眼李少傑,皺著眉,對著另一邊努了努嘴。
“那邊買香。”
“額......我不是上香的。”
李少傑微微一笑。
“請問,貴寺的住持在嗎?我有一些問題想請教。”
沙彌毫不掩飾的翻了個白眼。
但倒是也沒有說更多的東西,搖了搖頭。
“我不知道住持在哪,不過想來也不會有時間,客人您自便吧!”
“......”
李少傑搖了搖頭。
自己來的確實有些突兀?
但這樣或許是一件好事。
畢竟,如果是這樣的.......嗯......
想必也學不到什麽東西。
畢竟, 這裏的佛,不渡窮B,也不渡本科以下。
搖了搖頭,李少傑便純當白跑一趟。
迴到家裏後,找到自己的老師陳教授,希望給自己引薦一些對佛學有深入研究的哲學研究者。
藝術與哲學不分家,陳教授還真就給李少傑找來了一名退休老教授。
這天,收拾好東西,李少傑便上門拜訪。
老教授住在最普通的市井,最普通的老區中。
樓下便是菜市場,殺魚的,賣菜的,水果攤,一片鬧市。
李少傑不由得撓了撓頭。
這似乎......頗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
帶上禮物, 敲開老教授的房門。
“喲!少傑來啦?!”
老教授笑嗬嗬的打開了們。
“老陳跟我講過你,快進來。”
“榮讚教授, 您好您好!!那真是麻煩您了!!”
李少傑禮貌的問聲好,進了屋子。
兩人來到書房。
看一看書房書櫃中的書,有時候便能得知屋主人興趣或是擅長的方向。
果不其然,全部都是各種很難看懂的佛學書籍。
“嗬嗬,來吧,聽說你想問點事情。”
榮讚教授笑嗬嗬的喝下一口茶水。
李少傑點了點頭。
看一眼榮讚教授......茶就是樓下小賣部的大罐茶,剛剛自己還看到了。
衣服有些舊,但很幹淨。
家裏很簡潔。
或許,從這裏,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識。
“嗯,榮教授,那我問了。”
李少傑微微一笑,開口就是千古難題。
“何為佛?”
“喲,你這個小子,還挺有意思的。”
榮讚教授嗬嗬笑了笑,搖了搖頭。
“佛,即是眾生。”
看李少傑似乎在想什麽一樣,榮讚教授便微笑的問道。
“你小子啊,問佛,能問到我這裏,想必也是知道,佛教與佛學的不同了吧!!”
“嗯!”
李少傑點了點頭。
“佛教是一種組織,為了組織的平穩運轉,勢必要劃分等級,甚至是階級。”
“但佛學是一種哲學,為的是探討學問。”
“嗬嗬,是,也不是!”
榮讚教授笑嗬嗬的點了點頭。
起碼,李少傑有了這個認知,那麽證明,他可以聽懂自己接下來的話。
更是可以不帶任何偏見的去看待“哲學問題”。
“佛教,分住持,方丈,沙彌......為了穩固,所以會將佛,神化,讓人膜拜。”
“但其實,佛學,講眾生平等。”
榮讚教授緩緩的講解著。
“所以,我言,佛即是眾生。”
李少傑點了點頭,皺著眉。
這話有道理。
但是太空了。
仿佛是感受到李少傑的想法,榮讚教授並沒有灌輸什麽思想。
而是從身邊開始舉例子。
“少傑,我問你。”
“一名人民子弟兵,在洪水來臨之際,本對死亡恐懼的他,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填補人民生存的道路,我想問你.......他,算不算佛?”
一句話,似乎讓李少傑明白了什麽一般,眼前微微一亮。
這就是現實中存在的“活佛”。
“算!”
“嗯!”
榮讚教授讚賞的點了點頭。
“那麽一名貧苦的父親,每天隻吃一頓飯,幹著最累的苦力活,為的隻是讓自己領養的孩子.......每個月能多那麽兩三百的生活費,他,算不算佛?”
“......算!”
李少傑猶豫了一下。
但還是點了點頭。
榮讚教授滿意的笑了。
“皆為佛,但皆為眾生。”
“眾生皆苦,佛即是眾生!!”
李少傑點了點頭,但皺了皺眉。
“那老師,如何理解【一念覺,即佛,一念迷,即眾生】?”
聽到這句話,榮讚教授笑容似乎變得更柔和了。
“那少傑,我問你,剛剛說的子弟兵......何時算眾生,何時算佛呢?!”
還沒等李少傑開口,榮讚教授的話,便似一道靈光,劈中了李少傑。
“佛,即是覺悟!!”
說到這裏,榮讚教授意味深長的笑了笑。
“眾生皆是未覺醒的佛,我佛啊......”
“是無神論的!!”
“長久以來,隻是在佛教與民間的信仰中,那些擁有覺悟者,被神化成了所謂的漫天神佛罷了,真正的佛,隻在於內心堅定的覺悟。”
榮讚教授忍不住笑了出來。
是的,他還沒說,自己就先笑了。
“佛不是拜的。”
“有些人,自己要考試了怕過不去,花錢燒香拜佛,有的人做了壞事心裏不安,花錢禮佛,你知道這個在咱們民間叫做什麽行為嗎?!”
“這?”
李少傑一臉臥槽。
心裏出現了兩個字,但沒敢說。
“你看,你想到了,但不敢說吧。”
榮讚教授哈哈大笑。
“這個行為,在民間,被我們統稱為行賄!!那佛真保佑了,那不就變成受賄了?!”
“哈哈哈哈哈!!”
在李少傑裂開的表情中,榮讚教授笑的好大聲。
半晌後,笑聲止住。
李少傑繼續靜靜的聽著。
隻聽榮讚教授正色起來,緩緩的講道。
“曾經......有一位叫做妙莊的國王,生有三個女兒。”
“小女兒妙善,不願意出嫁,便出家修行。”
“待到妙莊王重病,久治不愈,眼看就要逝去。”
“聞言,妙善便割下雙手與雙眼,治好了妙莊王。”
“待到妙莊王病愈,來到香山拜謝仙佛之時,才發現,救助自己的原來是自己的小女兒妙善公主。”
“看到妙善公主已然沒有了手眼,悲痛萬分的妙莊王向天地唿籲,叩首。”
“天地為之感動,於是,在天地偉力的作用下,妙善公主長出了千手千眼,這便是.....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寶相莊嚴的典故。”
李少傑點了點頭。
但一時尚未明白,為何榮讚教授會講這種故事。
“聽懂了嗎?”
榮讚教授嗬嗬一笑。
“這個故事裏,有天地自然,有人,但沒有仙佛。”
“當妙莊王發現救自己的是小女兒時,仙佛即是人,隻不過.....這個人,覺悟了。”
“無手無眼,但有一顆菩提心。”
“所以,這個覺悟的人,便是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
李少傑恍然大悟。
或許,故事漏洞多,令人詬病的多,甚至放在現代人觀感裏比較違和。
或者說帶有一些封建的色彩。
但其實,闡述的,便是佛學的內核,一種真正無神論的佛。
覺悟,即是佛。
所謂超脫,所謂一念迷,一念覺,講的便是這個覺悟。
眾生便是未覺醒的佛。
佛,隻是擁有了覺悟的人。
而這個覺悟,該是何種覺悟呢?
無非便是起源於“真,善,美”的覺悟罷了。
李少傑似乎懂了。
什麽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說的並不是放下了屠刀,就可以不顧以往的罪惡成為佛。
說的,隻是走了歧路卻願意向善的人,準備直麵自己的罪惡,欣然接受世界對於他的懲罰與審判,並且為之付出懺悔的行動。
他已經做好了“為自己惡行贖罪”的覺悟。
而此時,惡貫滿盈的他,願意為惡行贖罪,做過一件惡事,便做一百件善事,然後步入阿鼻地獄,去承受自己惡行帶給他人的苦痛。
這才是所謂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義。
佛,即是一種真善美的覺悟。
佛學,是勸人向善的。
李少傑突然明白了,為什麽老師會用這些的事跡去舉例子。
也明白了何為活佛。
那是因為,願意拯救同胞的他們,此時的內心,即是充滿了覺悟的真善美。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net">156n.net</a>
佛,這是翻譯過來的。
其實,buddha這個梵語的本意,便是“覺悟者”!!
修佛,是明心見性修自身德行的過程。
第一階段,阿羅漢,即是三界見,思之惑,證得盡智。
習得智慧!
第二階段,菩薩,即是以無上智慧,以菩提心,慈悲化眾生。
修心,真善美!
第三階段,才是佛,也便是“覺悟者”。
即為圓滿覺悟!
佛教或許會神化佛的形象,供人膜拜。
但佛學裏,沒有神,隻有一個個覺悟者,先驅者。
是領路人,卻並非是領導者。
“佛,從不標榜自己是神。”
榮讚教授笑嗬嗬的說道。
“佛其實更認為自己是導師。”
“迷時師渡,這個渡,是指引,而不是直接賜予你超脫,所以,悟者,自渡!!”
榮讚教授搖了搖頭。
“佛不是神,佛不是萬能的,佛與佛學,無法賜予別人解脫,佛隻是導師,佛隻是告訴我們,苦海眾生,需自渡!!”
“抱仁守善!”
“自強不息!”
喝了一口茶,站起身,榮讚教授拍了拍李少傑的肩膀。
感慨起來。
但李少傑總感覺這話裏話外在瘋狂的內涵著什麽。
“想真正了解佛學啊.......”
“離那幫神神叨叨的精神病遠點,也離宗教遠點.......”
“......”
你這指定是在內涵著什麽!
李少傑忍不住笑著搖了搖頭。
“那老師,不考慮佛教的情況下,佛學對於吃肉,殺生,是怎麽看呢?”
李少傑若有所思的問道。
“或者說......關於生命的價值,衡量的方式?”
“嗬嗬,你小子,就喜歡問點刁鑽的問題。”
榮讚教授嗬嗬笑著。
“狼與羊,皆是眾生,你阻止狼吃羊,是行善還是積惡?”
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頓時給李少傑問住了。
其實,這一類話題,在哲學之中,辯論的次數已然無窮。
哲學,本就沒有一個所謂的“正確標準答案”。
“首先,要明確啊。”
榮讚教授搖了搖頭。
“人類自己都沒有處理好,何以討論吃肉?!”
“自相殘殺即使到現在還有,不去討論反戰,討論吃肉?”
倒不是避而不談。
感慨兩句,笑了笑,榮讚教授繼續說道。
“那人不吃肉,餓死了,眾生何如呢?!”
“食物鏈,本身就是自然規則,佛為覺悟,但覺悟不是打破自然循環,而是保護自然循環。”
“可食肉,因為這是自然選擇與自然規律。”
“但不可無意義的胡亂宰殺,更不可浪費,像是大批砍伐用不完的樹林,宰殺吃不完的牲畜,那麽我問你,這是不是也就破壞了自然循環呢?”
“而殺生......”
榮讚教授笑了。
“佛是眾生,是人,羅漢尚有怒目圓睜之時,眾生平等,眾生皆苦,但這不是一個眾生傷害另一個眾生的理由。”
“生命的價值無法做公式,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這也是寫在法律裏的。”
“在現代,若有外敵敢侵犯,傷害我國的眾生,那麽我佛的慈悲,就是東風。”
“而麵對為惡者,我國是有一套完整的刑法,佛是覺悟者,但也是人,人,那你得講法律,真正的我佛,既已覺悟,自然會懂得守法。”
臥槽!
好一個遵紀守法,慈悲渡人的我佛。
李少傑直唿內行。
雖然這些話乍聽起來有點怪,但還真TM是那麽迴事!!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哲學思想更不是盲從的,佛是導師,為的是讓你們從哲學中,學會樹立自己的思考方式與健康向善的思想觀念,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榮讚嗬嗬一笑。
“佛學是為了讓人向善,但你要知道,古代的人,思維可沒有你這麽有辯證性,所以,為了勸人向善,自然會發展出這些非黑即白的論點。”
李少傑點了點頭。
似乎想起了以前的一個故事。
一名暴君,在殺人和吃肉之間,讓一個高僧做出選擇。
高僧慨然食肉。
這並不是“吃不吃肉”的問題。
而是“善”的問題。
修佛未必出家。
不是要拋妻棄子的出家,六根清淨的避世。
而是要正直,向善。
入世,予世界,予眾生以溫柔。
拋妻棄子的行為顯然並不是一種正直與向善。
慈悲,憐憫眾生苦,卻並不會聖母。
“活著很難,但活著,很幸運。”
“佛學,是為了讓善與美充斥世界,讓人們活著更幸福。”
李少傑一絲不苟的聽著榮讚教授的話。
但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就仿佛.......自己快要被度化了一般。
“佛並不虛無縹緲,佛即是內心的真善美,內心的覺悟。”
來到窗前,看著鬧市中的人群,李少傑總覺得,榮讚教授的後背都快發出佛光了。
“超脫,成佛,難?”
“入世更難!”
鬧市中,人們熙熙攘攘。
肉老板,菜農,殺魚匠,彼此之間吆喝聲音四起。
這裏的城區......屬於老城區,並不如何現代化,並不如何富裕。
榮讚教授的房子,也隻是六十平的老房子,住了幾十年。
但這裏,雖然少了一點科技感,卻多了一絲人情味。
“來!你......過來看!!”
榮讚教授笑嗬嗬的招唿著李少傑。
進入寺廟,便看四周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香客們買香燭,禮佛,拜佛。
但李少傑搖了搖頭,眉頭微微一皺。
這似乎並不是自己想見到的樣子。
看到一旁值班的沙彌,李少傑走上前去。
“小師傅, 您好。”
沙彌瞥了一眼李少傑,皺著眉,對著另一邊努了努嘴。
“那邊買香。”
“額......我不是上香的。”
李少傑微微一笑。
“請問,貴寺的住持在嗎?我有一些問題想請教。”
沙彌毫不掩飾的翻了個白眼。
但倒是也沒有說更多的東西,搖了搖頭。
“我不知道住持在哪,不過想來也不會有時間,客人您自便吧!”
“......”
李少傑搖了搖頭。
自己來的確實有些突兀?
但這樣或許是一件好事。
畢竟,如果是這樣的.......嗯......
想必也學不到什麽東西。
畢竟, 這裏的佛,不渡窮B,也不渡本科以下。
搖了搖頭,李少傑便純當白跑一趟。
迴到家裏後,找到自己的老師陳教授,希望給自己引薦一些對佛學有深入研究的哲學研究者。
藝術與哲學不分家,陳教授還真就給李少傑找來了一名退休老教授。
這天,收拾好東西,李少傑便上門拜訪。
老教授住在最普通的市井,最普通的老區中。
樓下便是菜市場,殺魚的,賣菜的,水果攤,一片鬧市。
李少傑不由得撓了撓頭。
這似乎......頗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
帶上禮物, 敲開老教授的房門。
“喲!少傑來啦?!”
老教授笑嗬嗬的打開了們。
“老陳跟我講過你,快進來。”
“榮讚教授, 您好您好!!那真是麻煩您了!!”
李少傑禮貌的問聲好,進了屋子。
兩人來到書房。
看一看書房書櫃中的書,有時候便能得知屋主人興趣或是擅長的方向。
果不其然,全部都是各種很難看懂的佛學書籍。
“嗬嗬,來吧,聽說你想問點事情。”
榮讚教授笑嗬嗬的喝下一口茶水。
李少傑點了點頭。
看一眼榮讚教授......茶就是樓下小賣部的大罐茶,剛剛自己還看到了。
衣服有些舊,但很幹淨。
家裏很簡潔。
或許,從這裏,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識。
“嗯,榮教授,那我問了。”
李少傑微微一笑,開口就是千古難題。
“何為佛?”
“喲,你這個小子,還挺有意思的。”
榮讚教授嗬嗬笑了笑,搖了搖頭。
“佛,即是眾生。”
看李少傑似乎在想什麽一樣,榮讚教授便微笑的問道。
“你小子啊,問佛,能問到我這裏,想必也是知道,佛教與佛學的不同了吧!!”
“嗯!”
李少傑點了點頭。
“佛教是一種組織,為了組織的平穩運轉,勢必要劃分等級,甚至是階級。”
“但佛學是一種哲學,為的是探討學問。”
“嗬嗬,是,也不是!”
榮讚教授笑嗬嗬的點了點頭。
起碼,李少傑有了這個認知,那麽證明,他可以聽懂自己接下來的話。
更是可以不帶任何偏見的去看待“哲學問題”。
“佛教,分住持,方丈,沙彌......為了穩固,所以會將佛,神化,讓人膜拜。”
“但其實,佛學,講眾生平等。”
榮讚教授緩緩的講解著。
“所以,我言,佛即是眾生。”
李少傑點了點頭,皺著眉。
這話有道理。
但是太空了。
仿佛是感受到李少傑的想法,榮讚教授並沒有灌輸什麽思想。
而是從身邊開始舉例子。
“少傑,我問你。”
“一名人民子弟兵,在洪水來臨之際,本對死亡恐懼的他,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填補人民生存的道路,我想問你.......他,算不算佛?”
一句話,似乎讓李少傑明白了什麽一般,眼前微微一亮。
這就是現實中存在的“活佛”。
“算!”
“嗯!”
榮讚教授讚賞的點了點頭。
“那麽一名貧苦的父親,每天隻吃一頓飯,幹著最累的苦力活,為的隻是讓自己領養的孩子.......每個月能多那麽兩三百的生活費,他,算不算佛?”
“......算!”
李少傑猶豫了一下。
但還是點了點頭。
榮讚教授滿意的笑了。
“皆為佛,但皆為眾生。”
“眾生皆苦,佛即是眾生!!”
李少傑點了點頭,但皺了皺眉。
“那老師,如何理解【一念覺,即佛,一念迷,即眾生】?”
聽到這句話,榮讚教授笑容似乎變得更柔和了。
“那少傑,我問你,剛剛說的子弟兵......何時算眾生,何時算佛呢?!”
還沒等李少傑開口,榮讚教授的話,便似一道靈光,劈中了李少傑。
“佛,即是覺悟!!”
說到這裏,榮讚教授意味深長的笑了笑。
“眾生皆是未覺醒的佛,我佛啊......”
“是無神論的!!”
“長久以來,隻是在佛教與民間的信仰中,那些擁有覺悟者,被神化成了所謂的漫天神佛罷了,真正的佛,隻在於內心堅定的覺悟。”
榮讚教授忍不住笑了出來。
是的,他還沒說,自己就先笑了。
“佛不是拜的。”
“有些人,自己要考試了怕過不去,花錢燒香拜佛,有的人做了壞事心裏不安,花錢禮佛,你知道這個在咱們民間叫做什麽行為嗎?!”
“這?”
李少傑一臉臥槽。
心裏出現了兩個字,但沒敢說。
“你看,你想到了,但不敢說吧。”
榮讚教授哈哈大笑。
“這個行為,在民間,被我們統稱為行賄!!那佛真保佑了,那不就變成受賄了?!”
“哈哈哈哈哈!!”
在李少傑裂開的表情中,榮讚教授笑的好大聲。
半晌後,笑聲止住。
李少傑繼續靜靜的聽著。
隻聽榮讚教授正色起來,緩緩的講道。
“曾經......有一位叫做妙莊的國王,生有三個女兒。”
“小女兒妙善,不願意出嫁,便出家修行。”
“待到妙莊王重病,久治不愈,眼看就要逝去。”
“聞言,妙善便割下雙手與雙眼,治好了妙莊王。”
“待到妙莊王病愈,來到香山拜謝仙佛之時,才發現,救助自己的原來是自己的小女兒妙善公主。”
“看到妙善公主已然沒有了手眼,悲痛萬分的妙莊王向天地唿籲,叩首。”
“天地為之感動,於是,在天地偉力的作用下,妙善公主長出了千手千眼,這便是.....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寶相莊嚴的典故。”
李少傑點了點頭。
但一時尚未明白,為何榮讚教授會講這種故事。
“聽懂了嗎?”
榮讚教授嗬嗬一笑。
“這個故事裏,有天地自然,有人,但沒有仙佛。”
“當妙莊王發現救自己的是小女兒時,仙佛即是人,隻不過.....這個人,覺悟了。”
“無手無眼,但有一顆菩提心。”
“所以,這個覺悟的人,便是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
李少傑恍然大悟。
或許,故事漏洞多,令人詬病的多,甚至放在現代人觀感裏比較違和。
或者說帶有一些封建的色彩。
但其實,闡述的,便是佛學的內核,一種真正無神論的佛。
覺悟,即是佛。
所謂超脫,所謂一念迷,一念覺,講的便是這個覺悟。
眾生便是未覺醒的佛。
佛,隻是擁有了覺悟的人。
而這個覺悟,該是何種覺悟呢?
無非便是起源於“真,善,美”的覺悟罷了。
李少傑似乎懂了。
什麽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說的並不是放下了屠刀,就可以不顧以往的罪惡成為佛。
說的,隻是走了歧路卻願意向善的人,準備直麵自己的罪惡,欣然接受世界對於他的懲罰與審判,並且為之付出懺悔的行動。
他已經做好了“為自己惡行贖罪”的覺悟。
而此時,惡貫滿盈的他,願意為惡行贖罪,做過一件惡事,便做一百件善事,然後步入阿鼻地獄,去承受自己惡行帶給他人的苦痛。
這才是所謂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義。
佛,即是一種真善美的覺悟。
佛學,是勸人向善的。
李少傑突然明白了,為什麽老師會用這些的事跡去舉例子。
也明白了何為活佛。
那是因為,願意拯救同胞的他們,此時的內心,即是充滿了覺悟的真善美。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net">156n.net</a>
佛,這是翻譯過來的。
其實,buddha這個梵語的本意,便是“覺悟者”!!
修佛,是明心見性修自身德行的過程。
第一階段,阿羅漢,即是三界見,思之惑,證得盡智。
習得智慧!
第二階段,菩薩,即是以無上智慧,以菩提心,慈悲化眾生。
修心,真善美!
第三階段,才是佛,也便是“覺悟者”。
即為圓滿覺悟!
佛教或許會神化佛的形象,供人膜拜。
但佛學裏,沒有神,隻有一個個覺悟者,先驅者。
是領路人,卻並非是領導者。
“佛,從不標榜自己是神。”
榮讚教授笑嗬嗬的說道。
“佛其實更認為自己是導師。”
“迷時師渡,這個渡,是指引,而不是直接賜予你超脫,所以,悟者,自渡!!”
榮讚教授搖了搖頭。
“佛不是神,佛不是萬能的,佛與佛學,無法賜予別人解脫,佛隻是導師,佛隻是告訴我們,苦海眾生,需自渡!!”
“抱仁守善!”
“自強不息!”
喝了一口茶,站起身,榮讚教授拍了拍李少傑的肩膀。
感慨起來。
但李少傑總感覺這話裏話外在瘋狂的內涵著什麽。
“想真正了解佛學啊.......”
“離那幫神神叨叨的精神病遠點,也離宗教遠點.......”
“......”
你這指定是在內涵著什麽!
李少傑忍不住笑著搖了搖頭。
“那老師,不考慮佛教的情況下,佛學對於吃肉,殺生,是怎麽看呢?”
李少傑若有所思的問道。
“或者說......關於生命的價值,衡量的方式?”
“嗬嗬,你小子,就喜歡問點刁鑽的問題。”
榮讚教授嗬嗬笑著。
“狼與羊,皆是眾生,你阻止狼吃羊,是行善還是積惡?”
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頓時給李少傑問住了。
其實,這一類話題,在哲學之中,辯論的次數已然無窮。
哲學,本就沒有一個所謂的“正確標準答案”。
“首先,要明確啊。”
榮讚教授搖了搖頭。
“人類自己都沒有處理好,何以討論吃肉?!”
“自相殘殺即使到現在還有,不去討論反戰,討論吃肉?”
倒不是避而不談。
感慨兩句,笑了笑,榮讚教授繼續說道。
“那人不吃肉,餓死了,眾生何如呢?!”
“食物鏈,本身就是自然規則,佛為覺悟,但覺悟不是打破自然循環,而是保護自然循環。”
“可食肉,因為這是自然選擇與自然規律。”
“但不可無意義的胡亂宰殺,更不可浪費,像是大批砍伐用不完的樹林,宰殺吃不完的牲畜,那麽我問你,這是不是也就破壞了自然循環呢?”
“而殺生......”
榮讚教授笑了。
“佛是眾生,是人,羅漢尚有怒目圓睜之時,眾生平等,眾生皆苦,但這不是一個眾生傷害另一個眾生的理由。”
“生命的價值無法做公式,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這也是寫在法律裏的。”
“在現代,若有外敵敢侵犯,傷害我國的眾生,那麽我佛的慈悲,就是東風。”
“而麵對為惡者,我國是有一套完整的刑法,佛是覺悟者,但也是人,人,那你得講法律,真正的我佛,既已覺悟,自然會懂得守法。”
臥槽!
好一個遵紀守法,慈悲渡人的我佛。
李少傑直唿內行。
雖然這些話乍聽起來有點怪,但還真TM是那麽迴事!!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哲學思想更不是盲從的,佛是導師,為的是讓你們從哲學中,學會樹立自己的思考方式與健康向善的思想觀念,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榮讚嗬嗬一笑。
“佛學是為了讓人向善,但你要知道,古代的人,思維可沒有你這麽有辯證性,所以,為了勸人向善,自然會發展出這些非黑即白的論點。”
李少傑點了點頭。
似乎想起了以前的一個故事。
一名暴君,在殺人和吃肉之間,讓一個高僧做出選擇。
高僧慨然食肉。
這並不是“吃不吃肉”的問題。
而是“善”的問題。
修佛未必出家。
不是要拋妻棄子的出家,六根清淨的避世。
而是要正直,向善。
入世,予世界,予眾生以溫柔。
拋妻棄子的行為顯然並不是一種正直與向善。
慈悲,憐憫眾生苦,卻並不會聖母。
“活著很難,但活著,很幸運。”
“佛學,是為了讓善與美充斥世界,讓人們活著更幸福。”
李少傑一絲不苟的聽著榮讚教授的話。
但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就仿佛.......自己快要被度化了一般。
“佛並不虛無縹緲,佛即是內心的真善美,內心的覺悟。”
來到窗前,看著鬧市中的人群,李少傑總覺得,榮讚教授的後背都快發出佛光了。
“超脫,成佛,難?”
“入世更難!”
鬧市中,人們熙熙攘攘。
肉老板,菜農,殺魚匠,彼此之間吆喝聲音四起。
這裏的城區......屬於老城區,並不如何現代化,並不如何富裕。
榮讚教授的房子,也隻是六十平的老房子,住了幾十年。
但這裏,雖然少了一點科技感,卻多了一絲人情味。
“來!你......過來看!!”
榮讚教授笑嗬嗬的招唿著李少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