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台下的轟然爆炸,持續了近乎十分鍾。


    直到很長時間後,才稍微安靜了不少。


    直接等到演員們全部退場,觀眾們才停息下來。


    但依然亂糟糟的。


    觀眾中,有領導,有事業單位的職工,有傳媒音樂歌舞劇的一些業內人士,也有不少的歌劇愛好者們。


    一部優秀的歌劇,由很多元素組成。


    優秀的故事題材,優秀的內容表達,優秀的音樂作品,優秀的主導者組織者,優秀的演員,優秀的樂團,以及沒有出現意外的現場表演。


    滿足了一切的條件後,取得這樣的反饋,意料之外,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領導們非常滿意,特別滿意。


    當下,對於這部歌劇的一些演出,獎項申報,大筆一揮,全部批準。


    甚至直接標明為【我國民族歌劇傳承與發展工程】的重點扶持劇目!


    完全可以說是一發入魂了。


    僅僅是首演,這部歌劇作品便已經備受矚目,現場的錄製視頻在圈內瘋狂傳播,吸引了無數的愛好者與專業人士。


    才不到一周。


    針對於《沂蒙山》這部歌劇的研究論文就出現了。


    【民族歌劇《沂蒙山》對我國民族歌劇發展的影響】


    【剖析民族歌劇《沂蒙山》海棠人物形象與唱段】


    尤其是著名音樂家,音樂圈學術老怪物級別的沈務農先生的一句點評,更是讓《沂蒙山》這部歌劇,瞬間火遍了整個音樂學術圈。


    “《沂蒙山》是近些年來,我國不可多得的民族歌劇佳作,除了達到了很高的思想價值與藝術價值外,學術上的價值也可圈可點。”


    “很難想象,《沂蒙山》的創作人如此年輕,便試圖走出一條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同時還兼具了時代感的歌劇創作道路。”


    “後生可畏!!”


    是的,學術圈。


    而且是爆紅。


    雖然大眾反應很淡,就算是歌劇愛好者內部,也尚因傳播不夠長不夠廣而難以短時間內火起來。


    但音樂學術圈可以說是直接炸鍋了。


    這是一部非常具有開創性的作品。


    甚至可以說為後麵的研究者拿出了一份真實的先行經驗!!


    越來越多的研究生,導師,或是音樂家,歌唱家,開始步入了論文大軍。


    仔細研究後,越來越多的精髓展現在人們的眼中!!


    然後感慨一聲。


    【太特麽猛了】


    這部作品的學術研究價值!


    極高!


    ......


    但,很多的歌劇愛好者,對於這些,其實並不懂。


    迴過味來後,感覺......


    這部歌劇,不是很像歌劇!!


    似乎哪裏不一樣!


    於是,網絡上開始有愛好者們開始討論。


    【為什麽我感覺這部歌劇不太一樣啊?!】


    【是的啊,很神奇,我聽的時候沒感覺,迴過神來的時候卻總覺得這好像不是美聲吧!】


    【更像是民族唱法?】


    【奇怪,但偏偏還是美聲,宣敘調和詠歎調都很嚴謹規整。】


    【奇怪誒......但聽起來偏偏不像是歌劇。】


    看到網絡上的討論,中音一名音樂專業的在讀碩士忍不住微微一笑。


    好家夥!!


    這不剛好就是我寫的論文裏,總結的沈老的那句話嗎?!


    【兼具時代感】!


    雖然寫的論文剛被老師給罵了。


    但完全不影響在網上裝B。


    於是,這位同學打開了名為【看到我請@我寫曲式分析作業】的賬號,開始在網上灌水。


    【有這樣的感覺很正常,因為這部歌劇的故事發生在山東,所以創作者大量的選擇了山東民歌的音樂素材,但卻利用西洋作曲技法,將其元素提煉重塑,所以民族味道極其濃鬱。】


    【但與其他的創作者思路似乎不太一樣,《沂蒙山》的創作者,並不是將沂蒙山小調在歌曲內部進行完全且簡單的重複,而是將其中的音樂元素徹底打碎,揉在了歌劇每一個角落,是一種真正融會貫通的創新。】


    【所以,這種民族風味持續且濃厚,直到最後一幕,真正的高潮來臨,才將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進行了一次完整的旋律變奏,像是在總結沂蒙精神,並且致敬】


    這位同學的留言一出現,便頓時吸引了無數愛好者們的目光。


    【臥槽!是個大佬啊!】


    【大佬快多說兩句,我好奇起來了!!】


    聽過歌劇的愛好者們簡直特別好奇。


    就算是民族歌劇,一直以來,聽起來的感覺也都很“西洋”,起碼在美聲上非常的歌劇。


    可是,這部歌劇,聽起來不是很像歌劇,很像是.....


    【是有人覺得,這部歌劇說是歌劇,聽起來更像是戲曲對嗎?】


    看到大佬問,不少愛好者們頓時眼前一亮。


    還真是!


    於是,這些網友們便趕緊迴複。


    【對對!!真的是有一種戲曲的味道。】


    【臥槽,大佬的話讓我靈光一閃。】


    千唿萬喚中,大佬終於開口評論了。


    評論的內容雖然聽上去好像有點難以理解,但實際上,聽過歌曲的並不會覺得難懂。


    【《沂蒙山》的創新並不僅僅在於作曲上的手法與思路。】


    【以“海棠”這個角色為例,在演唱譜的創作中,創作者大量,極其大量的運用了戲曲中板腔體來表現內心情緒變化,民族感因此更甚!!】


    【在海棠最經典的唱段《蒼天把眼睜一睜》中,板腔體的速度變化頻率極其驚人,短短四分半,速度變化居然達到了驚人的37次!!】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cc">小書亭</a>


    【並且,演唱的時候,演唱者運用了戲曲中“緊拉慢唱”的處理方式。】


    【無論是音樂素材,還是演唱的韻律,都借鑒和融入了非常豐富的戲曲元素。】


    緊接著。


    接下來的一句話。


    幾乎讓所有的吃瓜群眾頭皮發麻。


    【是的,其中,夏荷一角在臨終前托付女兒的唱段,《沂蒙的女兒》,甚至是我國第一首女中音民族板腔體詠歎調。】


    【直接填補了女中音聲部詠歎調唱段在國內民族歌劇史上的空白!!】


    好家夥!


    無數的愛好者當場就是一句臥槽噴出口來。


    如果你說,這部作品藝術創作如何如何,可能很難理解。


    但直接一句。


    “第一首”,“填補了空白”。


    直接驚的腦殼都飛起來。


    【臥槽!】


    【臥槽!】


    【大佬NB!!臥槽!!《沂蒙山》牛B!!】


    一種強烈的自豪感油然而出。


    什麽叫做融合,創新?


    這才叫真正意義上的融合與創新,而並非是拚湊模仿!!


    【大佬快解釋一下!!為啥我還是覺得,像是戲曲,但看起來卻不像是戲曲那般枯燥呢?】


    【對啊!和傳統的歌劇真的不太一樣,我能感覺得到,有一種非常......非常新的感覺!】


    【欣賞的門檻非常低,這是怎麽做到的?!】


    【我從來不聽歌劇,這是我第一次聽的歌劇,我以前一直覺得歌劇我聽不懂,但為啥我聽這個,當時就爆哭.......】


    大佬滿意的笑了笑。


    這波B可以說是裝圓潤了。


    非常的舒適。


    啪啪啪,大佬繼續的在鍵盤上打起字來。


    【當然,聽起來年輕,更是因為這部歌劇有音樂劇元素的融入。】


    【音樂劇更為年輕流行,而《沂蒙山》這部民族歌劇,在詠歎調的處理上,不僅融入了戲曲“緊拉慢唱”,更是有意的削減了一些共鳴,以此讓咬字吐字清晰,情感表達更完整更有渲染力。】


    【這樣,觀眾們的感官體驗完全升級,不僅銜接自然,而且增強了時代特色,同時的滿足了“低門檻”與“高審美”的藝術審美需求。】


    【歌劇“宣敘調”的運用一直是我國民族歌劇創作中的一個老大難,很容易與漢語的四聲音調產生不兼容的情況,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原創民族歌劇的發展。】


    【但《沂蒙山》的創作者非常大膽,他的創新甚至在宣敘調的本土改良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創新,走出了一條新的路子。】


    【在宣敘調的創作上,創作者使用了傳統民歌的歌謠體,三七字句朗朗上口,這種“順口溜”形式的宣敘調,節奏明快,兼顧了文學性,同樣更具有強烈的大眾性,這也是為什麽,這部歌劇欣賞起來幾乎沒有門檻的原因。】


    洋洋灑灑的幾段下來,網上的愛好者們忍不住嘖嘖稱奇。


    當真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實話實說,就這些東西,能有那種感覺,但完全想不到啊!!


    【那大佬,按你這麽說,這部歌劇.......豈不是很猛?】


    【是相當猛了,說起來......我即將要寫的論文,就是這部歌劇......】


    【好家夥!!緊跟時事了屬於是?】


    【沒辦法,這個歌劇的開創意義真的猛,所以.....不僅是我,整個學術圈現在開始研究這部歌劇的都很多,隻能說是特別猛。】


    這位同學關掉網頁,忍不住唏噓兩聲。


    寫論文,最怕遇到這種橫空出世的驚豔作品了。


    踏馬的。


    完全沒有任何論文可以抄。


    甚至動筆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可供參考的思路。


    就硬寫!!硬寫!!


    打開創作者李少傑的介紹資料,更是寥寥無幾。


    也就他以前寫的那些論文,可以借鑒一下思路,從他的思路反推。


    但非常的有限。


    其他的作品,也都是一些流行,或是配樂,沒什麽借鑒的地方。


    “捏嗎!是真的煩!!”


    同學撓了撓頭。


    掉了幾根頭發。


    “萬一這人下次再扔點這麽爆炸的作品,可咋辦?”


    有一部開創性的大型優秀作品,爽的是觀眾,震驚的是學術圈。


    但難受的是寫論文的學生。


    日嗎!!


    “不可能,不會的,應該不至於。”


    同學搖了搖頭,為自己的想法感覺到一陣的荒唐。


    “笑死,我究竟在害怕什麽?”


    這部作品,肯定耗費了創作者很大的心血。


    短時間內,同水平的作品肯定不會再來。


    嗯,很對!


    根本不用慌。


    ......


    《沂蒙山》首演的成功,吸引了各方的注意。


    最注意到這件事的,必然是沂蒙山的所在地,山東。


    SD省宣委某位領導當得知這樣一部優秀作品時,是很開心的。


    非常開心。


    “哈哈!真好,這是咱們山東最好的文宣作品了!!”


    領導忍不住讚歎著。


    在網上看完視頻後,非常的開心。


    老根據地的精神傳承,沂蒙人一諾千金的刻畫。


    絕了!!


    “當真是咱們山東的好小夥啊!!是真的傳承了沂蒙精神!!”


    “嘖嘖,沂蒙人,一諾千金,真是妙啊!!”


    領導笑嗬嗬的看向身邊的助理。


    “怎麽樣?有什麽申請審批之類的嗎?這部作品,一定得推廣啊!”


    “......”


    助手撓了撓頭。


    “沒.......”


    “嗯?這麽優秀的作品怎麽會沒申請?”


    領導一愣,旋即嚴肅了下來。


    “這種文宣作品,要重視一點啊!!”


    “不是......”


    助手搖著頭,然後感到有些離譜的抬起頭說道。


    “這個作品......創作者是沈城人,主演是湖南的,樂團是上滬的,申請是在遼省宣委......”


    “?”


    領導當即愕然。


    轉過臉一陣懵圈。


    “?”


    領導當時就感覺疑惑到家了。


    “看看人家啊!!再看看你們!!”


    “自己家門口的故事,要讓別人寫,丟不丟人?!”


    “好呀!!寫咱們沂蒙的故事,給他們遼省宣委增光添彩?!”


    “天底下哪有這麽便宜的事情!!”


    領導當即一拍桌子。


    “不行!不能就這麽算了!!”


    領導哼唧了兩聲。


    “這樣,你照例全力幫助他們進行宣傳,畢竟是咱們沂蒙的故事。”


    免費的宣傳很香,也很開心。


    而且這一波的作品,也當真很喜歡。


    聽說不是本地人寫的,甚至還有點自豪!


    別人誇和自誇總歸還是有點不一樣的。


    可如果是個人也就算了。


    但這作品上報的是從遼省那邊上去的。


    同樣的部門。


    自己這邊,自豪之餘,多少感覺臉有點發紅。


    “不行!!咱們也要搞起創作!!”


    領導站起身。


    目光中滿是鬥誌。


    “不能被他們落下!!”


    助手心領神會。


    “領導,是咱們也寫沂蒙故事嗎?!”


    “誰說的?!當然不是!!”


    領導瞥了一眼助手,嗬嗬笑了起來。


    “他們遼省不寫咱沂蒙嗎?!寫的好呀!!”


    “那咱們就去寫東北抗聯去!!要寫的比他們的更好!!”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非正常音樂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武劍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武劍仙並收藏非正常音樂家最新章節